7月9日,由寰球汽车主办的“燃·力量”汽车动力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多位内燃机领域权威专家汇聚一堂,通过解读汽车动力的新技术,分析汽车动力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制造2025》中,中国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领域发展突破。与此同时,“国六”排放标准、“双积分”政策、4阶段燃油限制标准等产业政策即将陆续实施,上述严格的标准表明了中国要走节能减排之路的决心。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汽车动力如何应对排放及燃油消耗的限制?动力产品的功能性和稳定性如何提升?如何进一步挖掘混合动力、涡轮增压、自然吸气和小排量三缸机发展的潜力成为了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问题。
来自行业协会、车企技术的专家领导,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进行发言。不难看出,小排量、小体积、高效率、低排放是汽车动力的发展趋势。为了能更进一步交流,寰球汽车在嘉宾发言结束后举办一场互动沙龙,希望从高校、市场和企业不同维度,共同探讨在节能减排大背景下,汽车动力不同技术路径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
主持人:汽车预言家联合创始人王鑫
嘉宾:清华大学"千人计划"教授,伯明翰大学教授徐宏明
丰田中国市场营销公关部部长牛煜
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驱动系统执行副总监尹建民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研发中心整车驱动 动力系统主任工程师 李博
吉利汽车集团动力总成·GVEP平台设计模块部长 兼 VEP4项目组组长 张贵强
主持人:作为清华大学"千人计划"和伯明翰大学的教授,您认为在全球动力研发领域中国和世界的车企上面有没有差距?
徐宏明:对比来讲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在整个的汽车行业当时的差距是非常大,这样的话就是说我们的技术相对是比较薄弱的,为了很快的赶上西方技术水平,从上到下心情比较焦急,把目标定的很高,但是实现的速度定的很快,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拿出我们比较有水平或者赶上西方的产品。
这几年我们国内的研发水平确实是提高了很多,差距也越来越小,但是我们还真的是没有感觉到能够潜下心来十年磨一剑的方式,从基层研究开始用到高校的研究和产品设计怎么样去结合,这方面做的确实还是有些欠缺,回到英国的研发来讲,首先我们发动机研发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燃烧系统,而我国当时很多人认为没有燃烧系统这个概念。
主持人:作为中国汽车品牌中发展较为快的一个代表,在三缸机这方面,吉利是如何思考小排量发展?
张贵强:三缸机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摩擦,减少热损失,它的整体热效率会更好,由于它减少了一个缸,它的整体布置体积也会更好,而我们未来的发展今天所有的专家介绍中基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是电气化和发动机结合的趋势,电气化进来之后会有电机布置进来,三缸机布置的优势就会非常明显。而且由于我们这种三缸机增加了涡轮增压器,增压器相当于一个调节器,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开发不同的机型,来满足微混、强混,包括增程式的发动机,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而这样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现在大家对于未来的预测这个共识是有的,未来电气化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是说微混的市场会占多少,强混会占多少,现在还没有一个机构能够有准确的预测,而我们的三缸发动机平台化90%的零件是共用的,这样我们一个生产线将来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主持人:上汽通用的产品布局中三缸车型的占比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上汽通用的技术优势在哪?
尹建民:做发动机,燃烧开发是最关键。这需要三步骤,首先要有分析;然后是单缸机的优化;最后是要有实验认证。在目前主流1.0-1.5L这个发动机排量区间里,三缸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单缸的热效率最好;上汽通用最初的初心,就是要把效率做到最好,这个是第一重要的。
三缸机在从架构开发设计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跟整车的架构优化,市场上有些四缸机NVH也不好,并不是说四缸机不好,这是因为发动机和整车的集成在最早期的时候没有做到深度融合。三缸机从架构开发设计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跟整车的架构优化,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在开发过程中间要用一些正向开发的手段,而不是把技术堆在一起就可以了。上汽通用通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得出来一些经验,就是要把这个细节做好,做到极致,NVH每一个细节要做到极致。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我买的一部车不是买一个发动机,这两方面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
主持人:对于动力系统方面,丰田的牛部长能不能介绍一下TNGA有没有什么优势和改变?
牛煜:TNGA到底改变了什么东西,首先还是要看丰田整体的环境方面的技术路线。因为大家可能也知道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曾经发出过一个挑战目标,叫做环境挑战2050战略,当时也是明确地提出到2050年的时候新车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达到零这样一个挑战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为阶段性的一个里程碑,我们也希望能够到2030年的时候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电动化车型的累计销量达到550万辆,这其中也包括纯电动,以及氢燃料电池的车,就丰田而言在2030年仍然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仍然有大概九百万辆卖出去的产品要用到传统的内燃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继续提升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这方面的实际意义是非常大的。
大家可以看到,在动力总成方面通过TNGA架构这样一个全新的开发体系,我们实现了2.0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0%的水平,在凯美瑞的混动车型上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1%的水平,通过TNGA架构带来的改变在原有同等发动机的基础之上,它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升了18%,动力性能也提升了18%。就拿新出的两款车型来说,同样的细分市场上采用2.0发动机的其实并不多,这两款车通过TNGA全新的技术采用,我们现在输出功率达到125千瓦,同时油耗是百公里5.8个油,不管是动力水平也好,还是燃油经济性也好,应该说在同级别的产品当中都是处于一个最高水准的。
总结起来的话就是仍然是有很多在传统内燃机方面要做的这种改良工作,那么今后还是会在TNGA这样一个想法之下,也就是把所有车辆的开发小到任何一个小的零部件,因为一款车可能三万到四万零部件组成,TNGA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会把所有的零部件归零重新设计开发,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实现丰田造更好的汽车这样一个想法,把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去提升。
主持人:谢谢牛部,刚才牛部从丰田的角度去谈了在混动方面的优势,接下来想问一下沃尔沃的李博工程师,沃尔沃在Drive-E的优势是什么,未来在电气化以及传统领域有哪些优势?
李博:我们的Drive-E有三个含义,第一个E就是高效动力,第二个E电气化,第三个E是环境友好。我们的Drive-E发动机是模块化的发动机平台,它其中包括四缸机和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共同研发的三缸机,我们发动机在提供高效动力的同时也兼备了节能环保的这个优点,为了满足将来日益严苛的节能和排放的要求,我们这款发动机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留好了将来电气化改装的位置。我们基于电气化方面由三个方面组成。一个是48伏,再一个是插电混合动力PHEV,第三个是HEV就是纯电动,其中在48伏和PHEV当中,高效的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我抛给徐老师,在您看来未来的这种传统动力趋势上,三缸机,48伏和混合动力是一个将来像四缸代替六缸的趋势,这样的发展动力是不是一个趋势?
徐宏明: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么多年国内国外搞发动机的这些几百万人的努力下,我们今天的发动技术发展已经接近完美,甚至接近极致了。发展到现在,内燃机的功率已经达到了每升将近一百千瓦甚至超过一百千瓦,为什么现在要搞三缸机,是因为普通的轿车所需要的功率就是一百千瓦到一百五十千瓦,普通的A级车到C级车也就是这个功率了,如果要达到一百千瓦左右或者一百二十千瓦这个水平,三缸机的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了,如果二十年前让你做三缸机做不了,功率密度不够,现在功率密度够了就可以用三缸机,这个优点已经介绍很多了,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
至于是不是趋势,第一点,整个全球化趋势因为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油,降排,这样的话限制你排量只能越来越小,来满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需求,这是个大的趋势;第二个刚才说的技术水平已经到了这一步,满足了你可以做三缸机的要求。还有很重要的前景,就是它将来可以做为混合动力的这样一个专用发动机,甚至做增程,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所以刚才各大企业介绍的三缸机设计的水平和辅助的技术手段,使得我们的三缸机成为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技术路线,但是你说是不是只有这一个三缸机没有其他的呢?那肯定也不是,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最后我想补充两个小点,今天在座很多媒体,实际上我们今天在谈发动机技术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基本上没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内燃机大家一想到内燃机就是国二、国三。在普通民众的脑海里面什么叫做内燃机?什么叫柴油机?就是现在六环、五环送货的大货车,国二、国三的柴油机,甚至这些车的后处理器都被拆了直接冒黑烟就进了城。这样在民众脑海里面想到发动机还是二十年前的技术水平。但是我们要看到,只有把我们的排放法规严格执行,国五、国六的技术路线必须实行,而且不允许你把后处理器拆了,那么今后的发动机排放水平应该是极低极低的。
就说在最近的十年、二十年之内,我们由于过分强调了,或者过分悲观地强调了内燃机的问题,使得我们国家在内燃机工业,内燃机世界水平上面放弃了投资,放弃了投入,使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没有说一定是加大了,但是至少这个距离比我们应该缩小的距离肯定是大了很多很多,使得很多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到自己手里,我们是得不偿失,弯道超车是永远超不过去的。我们今天聊了这么多,如果内燃机在今后即使退出家用车主导地位以后,它在很多其他的领域里面还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把这整个故事给我们的全国人民讲清楚的话,让我们的民众被误导,完全放弃了内燃机,这会是很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可以上升到祸国殃民。
主持人:感谢徐老师。
徐宏明:那我们要不要做呢?还是要做的!我们怎么做呢?我们知道内燃机在其他领域还是要用的,所以我们还要潜下心来把我们的内燃机承担的责任要承担起来,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但是我们不去跟新能源争,说新能源有哪些哪些问题,我们就看好了自己的问题,怎么解决内燃机效率继续提高,怎么使排放进一步的降低,特别是怎么样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燃油,我们内燃机有一个应有的地位,而不是说现在禁止内燃车。同志们,一定要把这个跟全国人民讲清楚,内燃机退出市场,不是内燃机车型退出市场,现在是民众就以为内燃机以后不会放在车上了,他禁止内燃车指的是你只用内燃机的车子,混合动力还用的内燃车,这个问题一定要讲清楚,我讲完了。
2018-07-0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7月9日,由寰球汽车主办的“燃·力量”汽车动力发展趋势高峰论坛在京召开。多位内燃机领域权威专家汇聚一堂,通过解读汽车动力的新技术,分析汽车动力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中国制造2025》中,中国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领域发展突破。与此同时,“国六”排放标准、“双积分”政策、4阶段燃油限制标准等产业政策即将陆续实施,上述严格的标准表明了中国要走节能减排之路的决心。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汽车动力如何应对排放及燃油消耗的限制?动力产品的功能性和稳定性如何提升?如何进一步挖掘混合动力、涡轮增压、自然吸气和小排量三缸机发展的潜力成为了与会专家讨论的焦点问题。
来自行业协会、车企技术的专家领导,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进行发言。不难看出,小排量、小体积、高效率、低排放是汽车动力的发展趋势。为了能更进一步交流,寰球汽车在嘉宾发言结束后举办一场互动沙龙,希望从高校、市场和企业不同维度,共同探讨在节能减排大背景下,汽车动力不同技术路径的发展现状与现实意义。
主持人:汽车预言家联合创始人王鑫
嘉宾:清华大学"千人计划"教授,伯明翰大学教授徐宏明
丰田中国市场营销公关部部长牛煜
上汽通用汽车泛亚汽车技术中心驱动系统执行副总监尹建民
沃尔沃汽车亚太区研发中心整车驱动 动力系统主任工程师 李博
吉利汽车集团动力总成·GVEP平台设计模块部长 兼 VEP4项目组组长 张贵强
主持人:作为清华大学"千人计划"和伯明翰大学的教授,您认为在全球动力研发领域中国和世界的车企上面有没有差距?
徐宏明:对比来讲我们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在整个的汽车行业当时的差距是非常大,这样的话就是说我们的技术相对是比较薄弱的,为了很快的赶上西方技术水平,从上到下心情比较焦急,把目标定的很高,但是实现的速度定的很快,希望在短时间内能够拿出我们比较有水平或者赶上西方的产品。
这几年我们国内的研发水平确实是提高了很多,差距也越来越小,但是我们还真的是没有感觉到能够潜下心来十年磨一剑的方式,从基层研究开始用到高校的研究和产品设计怎么样去结合,这方面做的确实还是有些欠缺,回到英国的研发来讲,首先我们发动机研发最关键的一步就是燃烧系统,而我国当时很多人认为没有燃烧系统这个概念。
主持人:作为中国汽车品牌中发展较为快的一个代表,在三缸机这方面,吉利是如何思考小排量发展?
张贵强:三缸机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摩擦,减少热损失,它的整体热效率会更好,由于它减少了一个缸,它的整体布置体积也会更好,而我们未来的发展今天所有的专家介绍中基本可以达成一个共识,未来是电气化和发动机结合的趋势,电气化进来之后会有电机布置进来,三缸机布置的优势就会非常明显。而且由于我们这种三缸机增加了涡轮增压器,增压器相当于一个调节器,可以在一个平台上开发不同的机型,来满足微混、强混,包括增程式的发动机,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而这样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现在大家对于未来的预测这个共识是有的,未来电气化的市场会越来越大,但是说微混的市场会占多少,强混会占多少,现在还没有一个机构能够有准确的预测,而我们的三缸发动机平台化90%的零件是共用的,这样我们一个生产线将来可以灵活的应对市场的变化,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主持人:上汽通用的产品布局中三缸车型的占比越来越高的原因是什么,上汽通用的技术优势在哪?
尹建民:做发动机,燃烧开发是最关键。这需要三步骤,首先要有分析;然后是单缸机的优化;最后是要有实验认证。在目前主流1.0-1.5L这个发动机排量区间里,三缸是一个最优的选择,单缸的热效率最好;上汽通用最初的初心,就是要把效率做到最好,这个是第一重要的。
三缸机在从架构开发设计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跟整车的架构优化,市场上有些四缸机NVH也不好,并不是说四缸机不好,这是因为发动机和整车的集成在最早期的时候没有做到深度融合。三缸机从架构开发设计的初期就应该考虑到跟整车的架构优化,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就是,在开发过程中间要用一些正向开发的手段,而不是把技术堆在一起就可以了。上汽通用通过这么多年的摸索得出来一些经验,就是要把这个细节做好,做到极致,NVH每一个细节要做到极致。因为对消费者来说我买的一部车不是买一个发动机,这两方面是我认为比较重要的。
主持人:对于动力系统方面,丰田的牛部长能不能介绍一下TNGA有没有什么优势和改变?
牛煜:TNGA到底改变了什么东西,首先还是要看丰田整体的环境方面的技术路线。因为大家可能也知道我们在2015年的时候曾经发出过一个挑战目标,叫做环境挑战2050战略,当时也是明确地提出到2050年的时候新车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达到零这样一个挑战性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为阶段性的一个里程碑,我们也希望能够到2030年的时候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每年电动化车型的累计销量达到550万辆,这其中也包括纯电动,以及氢燃料电池的车,就丰田而言在2030年仍然在全球范围内每年仍然有大概九百万辆卖出去的产品要用到传统的内燃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继续提升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这方面的实际意义是非常大的。
大家可以看到,在动力总成方面通过TNGA架构这样一个全新的开发体系,我们实现了2.0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0%的水平,在凯美瑞的混动车型上发动机的热效率达到了41%的水平,通过TNGA架构带来的改变在原有同等发动机的基础之上,它的燃油经济性进一步提升了18%,动力性能也提升了18%。就拿新出的两款车型来说,同样的细分市场上采用2.0发动机的其实并不多,这两款车通过TNGA全新的技术采用,我们现在输出功率达到125千瓦,同时油耗是百公里5.8个油,不管是动力水平也好,还是燃油经济性也好,应该说在同级别的产品当中都是处于一个最高水准的。
总结起来的话就是仍然是有很多在传统内燃机方面要做的这种改良工作,那么今后还是会在TNGA这样一个想法之下,也就是把所有车辆的开发小到任何一个小的零部件,因为一款车可能三万到四万零部件组成,TNGA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会把所有的零部件归零重新设计开发,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实现丰田造更好的汽车这样一个想法,把内燃机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去提升。
主持人:谢谢牛部,刚才牛部从丰田的角度去谈了在混动方面的优势,接下来想问一下沃尔沃的李博工程师,沃尔沃在Drive-E的优势是什么,未来在电气化以及传统领域有哪些优势?
李博:我们的Drive-E有三个含义,第一个E就是高效动力,第二个E电气化,第三个E是环境友好。我们的Drive-E发动机是模块化的发动机平台,它其中包括四缸机和沃尔沃汽车与吉利汽车共同研发的三缸机,我们发动机在提供高效动力的同时也兼备了节能环保的这个优点,为了满足将来日益严苛的节能和排放的要求,我们这款发动机在设计之初就已经留好了将来电气化改装的位置。我们基于电气化方面由三个方面组成。一个是48伏,再一个是插电混合动力PHEV,第三个是HEV就是纯电动,其中在48伏和PHEV当中,高效的发动机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持人:最后一个问题我抛给徐老师,在您看来未来的这种传统动力趋势上,三缸机,48伏和混合动力是一个将来像四缸代替六缸的趋势,这样的发展动力是不是一个趋势?
徐宏明:首先我们要看到这么多年国内国外搞发动机的这些几百万人的努力下,我们今天的发动技术发展已经接近完美,甚至接近极致了。发展到现在,内燃机的功率已经达到了每升将近一百千瓦甚至超过一百千瓦,为什么现在要搞三缸机,是因为普通的轿车所需要的功率就是一百千瓦到一百五十千瓦,普通的A级车到C级车也就是这个功率了,如果要达到一百千瓦左右或者一百二十千瓦这个水平,三缸机的水平就已经能够达到这个水平了,如果二十年前让你做三缸机做不了,功率密度不够,现在功率密度够了就可以用三缸机,这个优点已经介绍很多了,大家都已经很清楚了。
至于是不是趋势,第一点,整个全球化趋势因为要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油,降排,这样的话限制你排量只能越来越小,来满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需求,这是个大的趋势;第二个刚才说的技术水平已经到了这一步,满足了你可以做三缸机的要求。还有很重要的前景,就是它将来可以做为混合动力的这样一个专用发动机,甚至做增程,它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所以刚才各大企业介绍的三缸机设计的水平和辅助的技术手段,使得我们的三缸机成为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技术路线,但是你说是不是只有这一个三缸机没有其他的呢?那肯定也不是,它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
最后我想补充两个小点,今天在座很多媒体,实际上我们今天在谈发动机技术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今天因为时间关系基本上没谈,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内燃机大家一想到内燃机就是国二、国三。在普通民众的脑海里面什么叫做内燃机?什么叫柴油机?就是现在六环、五环送货的大货车,国二、国三的柴油机,甚至这些车的后处理器都被拆了直接冒黑烟就进了城。这样在民众脑海里面想到发动机还是二十年前的技术水平。但是我们要看到,只有把我们的排放法规严格执行,国五、国六的技术路线必须实行,而且不允许你把后处理器拆了,那么今后的发动机排放水平应该是极低极低的。
就说在最近的十年、二十年之内,我们由于过分强调了,或者过分悲观地强调了内燃机的问题,使得我们国家在内燃机工业,内燃机世界水平上面放弃了投资,放弃了投入,使我们和国外的差距没有说一定是加大了,但是至少这个距离比我们应该缩小的距离肯定是大了很多很多,使得很多核心技术还没有掌握到自己手里,我们是得不偿失,弯道超车是永远超不过去的。我们今天聊了这么多,如果内燃机在今后即使退出家用车主导地位以后,它在很多其他的领域里面还要发挥非常大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不把这整个故事给我们的全国人民讲清楚的话,让我们的民众被误导,完全放弃了内燃机,这会是很大的错误,这个错误可以上升到祸国殃民。
主持人:感谢徐老师。
徐宏明:那我们要不要做呢?还是要做的!我们怎么做呢?我们知道内燃机在其他领域还是要用的,所以我们还要潜下心来把我们的内燃机承担的责任要承担起来,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但是我们不去跟新能源争,说新能源有哪些哪些问题,我们就看好了自己的问题,怎么解决内燃机效率继续提高,怎么使排放进一步的降低,特别是怎么样使用可再生能源,可再生燃油,我们内燃机有一个应有的地位,而不是说现在禁止内燃车。同志们,一定要把这个跟全国人民讲清楚,内燃机退出市场,不是内燃机车型退出市场,现在是民众就以为内燃机以后不会放在车上了,他禁止内燃车指的是你只用内燃机的车子,混合动力还用的内燃车,这个问题一定要讲清楚,我讲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