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技术 > 正文

智能车载交互系统大揭秘

2015-07-08 13:01出处:赵成 [原创]责编:石腾

  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共识,甚至未来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决定了一个汽车竞争力的大小。在车载智能系统这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我们看到了类似移动终端那样人性化、全面以及能为驾驶者带来更多切实享受的智能系统,如宝马的iDrive、奔驰的COMAND、奥迪的MMI以及沃尔沃的Sensus等等,这些智能化的人机交互方式的注入开始让汽车变的越来越聪明,让驾驶变得越来越轻松。

  近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2015车载人机交互概念及系统大会”上,由来自全球150名行业代表及25名专家所组成的评审团经过审慎评选和投票,最终从超过46个最具价值的人机互联系统中评选出3个类别共10项大奖,沃尔沃全新XC90所搭载的最新Sensus智能车载交互系统凭借其直观、便捷、安全的人机界面(HMI),多层次的具有兼容性的互联方式,贯穿始终的安全性的设计理念,一举夺得“最具创新性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用来表彰在人机交互系统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创新的产品。

  沃尔沃——Sensus系统

  可实现人车沟通的车载互联系统

  Sensus系统是一套可实现人车沟通的车载互联系统。它从驾驶员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以简化操作界面为目的,最终达到可完整操控移动互联(Connect)、服务(Service)、娱乐(Entertain)、导航(Navi)、便捷控制 (Control)在内的五大车载互联功能。全新沃尔沃XC90车内搭载的语音控制功能更加智能,识别速度更快速、更灵敏,几乎达到能和人正常沟通的水平。同时,导航信息被投放到12.3英寸TFT智能多模式数字仪表盘,并在平视显示系统内提供两米开外的道路信息。令驾驶过程真正做到眼不离路,手不离方向盘。

  简洁易用的人机界面

  沃尔沃Sensus智能车载交互系统的人机界面包括了中央显示屏、驾驶员信息集成以及抬头显示系统。该显示屏不同于同类产品,采用红外感应技术,非常灵敏,驾驶者即使带着手套也可以进行操作。基于对全球用户体验的调查研究,沃尔沃汽车Sensus以用户理性及感性的需求为设计出发点,旨在为用户提供最简洁易用的人机界面和智能化的链接。

  搭载在沃尔沃全新XC90上的Sensus人机交互系统赢得了2015车载人机交互概念及系统大会行业代表及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其最为瞩目的9英寸中央液晶显示屏,摒弃所有繁复的按钮,仅仅8个物理按键和手指左右滑动即可完成所有车箱内操控,它甚至贴心的解决了到屏幕日照反光以及手套操作障碍等情况,使驾驶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两大核心 四项服务

  目前,沃尔沃为Sensus共提出了四大车载服务方案,包括随车管家(Volvo on Call)、智能在线(SENSUS Connect)、车主平台(My Volvo)以及便携服务与保养预约平台。其中智能在线(SENSUS Connect)和随车管家(Volvo on Call)为Sensus的两项核心功能。智能在线解决了车主需要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进行娱乐、搜索、在线服务的需求;而随车管家(VOC)是Sensus的一大核心功能。它以车主为中心,与智能手机应用同步,提供多达22项车辆管理功能的细致服务,完成这些您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应用即可。同时,它还能通过人工服务全天候为车主提供生活服务帮助。

  与智能终端无缝连接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不久的将来沃尔沃全新XC90还将搭载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与智能终端实现无缝的链接。

  沃尔沃汽车表示,升级后,沃尔沃随车管家不仅新增与Apple Watch、Android Wear等智能设备的互联操作,借助佩戴的智能手表,沃尔沃车主可调节车内设置、开关车门,以及其他服务。同时随车管家升级后可通过Cortana智能辅助系统对Windows Phone平台的多项功能进行语音控制。此外,升级版随车管家将加强“发送到车”服务的导航功能,使驾驶者可以更为便利地使用移动设备在线查找并发送目的地信息至车辆,进行导航。

  而通过随车管家,用户可以设置车内暖风定时开启,或为车内提前制冷,也可以查看燃油剩余量和行驶里程,或者查看下一次维护保养的时间,还能帮助驾驶者在复杂的停车场中找到自己的汽车。

  此外,通过车载SIM卡,随车管家可以在事故、故障或失窃情况下提供安全和追踪服务。当车辆发生碰撞或者驾驶员需要协助时,沃尔沃随车管家可以帮助车主与后台服务中心取得联系,或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引导紧急救援服务赶到事故现场。

  基于云技术系统的支持,沃尔沃全新XC90是第一款真正意义又触手可及的智能互联汽车,也是全球首款带有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型。沃尔沃副总裁兼车辆电气化系统工程负责人Thomas Müller表示,为消费者提供轻松的驾控是沃尔沃品牌的中心。

  奔驰——COMAND系统

  COMAND系统是奔驰研发的独立影音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已经诞生了有一些年头了,如今随着全新C级长轴距版的推出,奔驰也对COMAND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比如在奔驰C260 L车型上,搭载了多功能触摸板和一个多功能旋钮进行操作的COMAND系统显得十分大气。这一系统的特色在于逻辑清晰、设计简洁,用户无需太多操作经验就可以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目前,COMAND系统主要配备于C级、E级和S级车型中。

  COMAND的控制终端由旋钮和周边几个功能键组成。全金属制成的旋钮做工精致,看起来其设计灵感很可能来自科幻味道十足的轨迹球鼠标,它可以进行向下按、旋转和前后左右四向移动控制,因此,COMAND的操作其实跟鼠标是很接近的,而且从手感及阻尼设定来说都相当出色。有了集中的控制系统,要想完成如此多的功能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显示界面。奔驰中控台上方和仪表盘相连接成一体的一个液晶屏,它隐藏在玻璃罩后方可以做左右的角度调节,以满足驾驶员和其他乘员的使用需要。

  COMAND使用起来直观、方便,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显示界面的逻辑性很好,从液晶屏最上方的主菜单,共有导航、音响、电话、影像和车辆5个选项,可以通过旋钮的旋转或左右拨动来选择需要调节的内容,然后按下旋钮进入下一级菜单;返回上一级可以向上拨动旋钮或按返回快捷键,每一级都有这样的数据库结构,使用起来逻辑清晰。在导航系统的使用中,用户可以用单页面显示地图或分双页面分别显示地图和其他信息,另外还有多种导航模式,对于目标地点的选择和输入都是很简单的。

  特别强调一点,奔驰配置的地图信息很全,而且导航的精度很高,最小刻度可达25m。而其他功能的使用也是如此,以分级菜单的形式显示,可以逐一选择或特定的输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宝马——iDrive系统

  宝马的iDrive系统可以说是人机交互系统的先驱,其第一代产品在2001年就已经投入了使用。iDrive是智能驾驶控制系统“intelligent-Drivesystem”的缩写,它是一种全新的、简单、安全和方便的未来驾驶概念,属于自动信息化驾驶系统的范畴。

  iDrive系统旋钮控制器的作用类似于电脑鼠标,通过推拉、旋转和下按等动作,可以控制显示屏上的多级菜单,对8个主菜单下数百个功能进行选控。iDrive系统操作控件由7个快捷键和1个旋钮组成,快捷键各司其职负责进入相应的界面,只要熟悉一下各个按键的位置就能很方便的使用。

  iDrive系统外显装置位于仪表板中部的一个液晶显示屏。屏幕很大、系统界面也非常有质感,科技感十足。idrive使用起来非常简便,8个主菜单分别为多媒体、收音机、电话、导航、联系人、互联驾驶、车辆信息、设置。

  其中远程协助服务包括:远程解锁/落锁、远程温度调节、远程鸣笛控制、远程灯光控制、远程车辆定位。 不仅如此,BMW互联应用还支持更多应用程序;包括百度音乐和豆瓣FM等。另外还配备了资讯在线技术,其中包括在线新闻、天气信息、股票信息和在线搜索。能让车主及时准确的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和资讯。

  宝马为用户提供的呼叫服务前三年是免费使用的。另外车内还内置了3G网络,所有车辆产生的上网费用前三年同样也是免费的。其在线搜索浏览页面的反应速度大概为5-6秒钟。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所谓的互联网驾驶其实就是通过iDrive系统体验BMW在线服务。如旅程咨询、道路救援、售后服务等。在安全性方面,BMW有一个“紧急救援协助”功能,当驾驶者在行车途中遇到危险或发生交通事故后,可以按前排上方的SOS按钮,启动紧急救援协助功能。很快就会有宝马的工作人员和车辆上的人员取得联系,提供帮助。

  在车辆信息菜单中,简要说明的二级目录与图片搜索内容基本重复。不同的是,一个是缩略图模式,而另一个则是列表模式。而在手写输入方面,iDrive的识别度不高,稍繁琐、得字体,系统识别就会出现偏差。

  奥迪——MMI系统

  从2002年推出奥迪A8(D3)开始,MMI就成了奥迪车型内饰的经典配备,它经历经2G、3G Basic(or High)、3G+三代发展到如今,在2015年推出了第四代产品。

  以奥迪Q7为例,全新MMI依然使用了中央实体旋钮+显示屏作为整个多媒体系统的主体,另外还将车辆的仪表盘也设计成为一个高分辨率显示屏(尺寸达到了12.3英寸,分辨率为1440×550像素),其不仅起到了展现车辆信息的作用,还是MMI系统向驾驶者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奥迪Q7的这套新MMI系统硬件与老款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主控旋钮前方增加了一个尺寸不小的触摸板,(奥迪TT则在旋钮上)这个触摸板的面积要比老MMI上的大许多,并且位置也很合理,手正常放在操作旋钮上后,食指有足够的空间来写字或做相关的手势动作,比如拖拽、伸展等,并且这个触摸板有点类似于苹果笔记本的触摸板,在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向下摁压,方便点选。

  快捷按钮位置和形式与A3很像,原先中央控制旋钮前面的四个子按钮被简化成了两个拨杆式操作钮,具备更好的盲操作特性。这样的设计灵感源自电脑鼠标,因此操作起来更为简便。

  为了让仪表盘的高分辨率屏幕和中控台上的主显示屏拥有流畅的视觉体验,全新MMI系统配备了两枚可独立运行的Nvidia Tegra 3四核处理器,运行频率超过1GHz,拥有特殊的3D图形处理软件,每秒可进行运算80亿次。这两枚芯片可同时并行运转,误差以微秒计。一枚用来控制“虚拟座舱”的车速表和转速表,另一枚为车载系统的导航和媒体播放等功能服务。

  通过方向盘上“View”按键,可以在娱乐信息模式和经典模式间转换,前者提供几乎全屏的导航地图或电话列表、多媒体显示,转速表和车速表则缩小并置于两侧;后一种模式中央窗口变小,速度表和转速表与现有车型基本一致。

  全新的MMI系统采用了LTE作为关键传输技术,这也就使得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同时连接多个操作系统的能力。奥迪在Q7的中控台上安装了“奥迪电话亭” (Audi Phone Box),这个装置可以实现MMI系统和手机的无线连接,提供Apple CarPlay和Google Android Auto的系统功能,未来还有可能支持更多第三方应用,如Pandora、Spotify以及WhatsApp等。

  奥迪MMI的界面虽然相比之前的版本有所改变,但大部分功能与操控方式都与之前的MMI系统没有什么两样,比如车辆模式选择、功能控制、多媒体系统、导航系统等界面与之前的奥迪车型都保持一致。通过奥迪Connect选项可以获得相关的行车及日常信息,因此新MMI的基础硬件和软件仍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汽车商报记者 赵成)

责任编辑:石腾 
V讯网

智能车载交互系统大揭秘

2015-07-08 出处:赵成 [原创] 责编:石腾

  汽车智能化已经成为业界的一个共识,甚至未来汽车的智能化程度决定了一个汽车竞争力的大小。在车载智能系统这个相对较新的领域,我们看到了类似移动终端那样人性化、全面以及能为驾驶者带来更多切实享受的智能系统,如宝马的iDrive、奔驰的COMAND、奥迪的MMI以及沃尔沃的Sensus等等,这些智能化的人机交互方式的注入开始让汽车变的越来越聪明,让驾驶变得越来越轻松。

  近日,在德国柏林举行的“2015车载人机交互概念及系统大会”上,由来自全球150名行业代表及25名专家所组成的评审团经过审慎评选和投票,最终从超过46个最具价值的人机互联系统中评选出3个类别共10项大奖,沃尔沃全新XC90所搭载的最新Sensus智能车载交互系统凭借其直观、便捷、安全的人机界面(HMI),多层次的具有兼容性的互联方式,贯穿始终的安全性的设计理念,一举夺得“最具创新性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的最高荣誉。该奖项用来表彰在人机交互系统领域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创新的产品。

  沃尔沃——Sensus系统

  可实现人车沟通的车载互联系统

  Sensus系统是一套可实现人车沟通的车载互联系统。它从驾驶员行车安全的角度出发,以简化操作界面为目的,最终达到可完整操控移动互联(Connect)、服务(Service)、娱乐(Entertain)、导航(Navi)、便捷控制 (Control)在内的五大车载互联功能。全新沃尔沃XC90车内搭载的语音控制功能更加智能,识别速度更快速、更灵敏,几乎达到能和人正常沟通的水平。同时,导航信息被投放到12.3英寸TFT智能多模式数字仪表盘,并在平视显示系统内提供两米开外的道路信息。令驾驶过程真正做到眼不离路,手不离方向盘。

  简洁易用的人机界面

  沃尔沃Sensus智能车载交互系统的人机界面包括了中央显示屏、驾驶员信息集成以及抬头显示系统。该显示屏不同于同类产品,采用红外感应技术,非常灵敏,驾驶者即使带着手套也可以进行操作。基于对全球用户体验的调查研究,沃尔沃汽车Sensus以用户理性及感性的需求为设计出发点,旨在为用户提供最简洁易用的人机界面和智能化的链接。

  搭载在沃尔沃全新XC90上的Sensus人机交互系统赢得了2015车载人机交互概念及系统大会行业代表及专家们的一致肯定,其最为瞩目的9英寸中央液晶显示屏,摒弃所有繁复的按钮,仅仅8个物理按键和手指左右滑动即可完成所有车箱内操控,它甚至贴心的解决了到屏幕日照反光以及手套操作障碍等情况,使驾驶过程更加简单方便。

  两大核心 四项服务

  目前,沃尔沃为Sensus共提出了四大车载服务方案,包括随车管家(Volvo on Call)、智能在线(SENSUS Connect)、车主平台(My Volvo)以及便携服务与保养预约平台。其中智能在线(SENSUS Connect)和随车管家(Volvo on Call)为Sensus的两项核心功能。智能在线解决了车主需要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进行娱乐、搜索、在线服务的需求;而随车管家(VOC)是Sensus的一大核心功能。它以车主为中心,与智能手机应用同步,提供多达22项车辆管理功能的细致服务,完成这些您只需要下载一个APP应用即可。同时,它还能通过人工服务全天候为车主提供生活服务帮助。

  与智能终端无缝连接

  然而这仅仅只是开始。不久的将来沃尔沃全新XC90还将搭载苹果CarPlay和谷歌Android Auto,与智能终端实现无缝的链接。

  沃尔沃汽车表示,升级后,沃尔沃随车管家不仅新增与Apple Watch、Android Wear等智能设备的互联操作,借助佩戴的智能手表,沃尔沃车主可调节车内设置、开关车门,以及其他服务。同时随车管家升级后可通过Cortana智能辅助系统对Windows Phone平台的多项功能进行语音控制。此外,升级版随车管家将加强“发送到车”服务的导航功能,使驾驶者可以更为便利地使用移动设备在线查找并发送目的地信息至车辆,进行导航。

  而通过随车管家,用户可以设置车内暖风定时开启,或为车内提前制冷,也可以查看燃油剩余量和行驶里程,或者查看下一次维护保养的时间,还能帮助驾驶者在复杂的停车场中找到自己的汽车。

  此外,通过车载SIM卡,随车管家可以在事故、故障或失窃情况下提供安全和追踪服务。当车辆发生碰撞或者驾驶员需要协助时,沃尔沃随车管家可以帮助车主与后台服务中心取得联系,或利用卫星定位技术引导紧急救援服务赶到事故现场。

  基于云技术系统的支持,沃尔沃全新XC90是第一款真正意义又触手可及的智能互联汽车,也是全球首款带有高度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型。沃尔沃副总裁兼车辆电气化系统工程负责人Thomas Müller表示,为消费者提供轻松的驾控是沃尔沃品牌的中心。

  奔驰——COMAND系统

  COMAND系统是奔驰研发的独立影音控制系统,这套系统已经诞生了有一些年头了,如今随着全新C级长轴距版的推出,奔驰也对COMAND系统进行了一定的更新。比如在奔驰C260 L车型上,搭载了多功能触摸板和一个多功能旋钮进行操作的COMAND系统显得十分大气。这一系统的特色在于逻辑清晰、设计简洁,用户无需太多操作经验就可以寻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目前,COMAND系统主要配备于C级、E级和S级车型中。

  COMAND的控制终端由旋钮和周边几个功能键组成。全金属制成的旋钮做工精致,看起来其设计灵感很可能来自科幻味道十足的轨迹球鼠标,它可以进行向下按、旋转和前后左右四向移动控制,因此,COMAND的操作其实跟鼠标是很接近的,而且从手感及阻尼设定来说都相当出色。有了集中的控制系统,要想完成如此多的功能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显示界面。奔驰中控台上方和仪表盘相连接成一体的一个液晶屏,它隐藏在玻璃罩后方可以做左右的角度调节,以满足驾驶员和其他乘员的使用需要。

  COMAND使用起来直观、方便,最主要的原因是其显示界面的逻辑性很好,从液晶屏最上方的主菜单,共有导航、音响、电话、影像和车辆5个选项,可以通过旋钮的旋转或左右拨动来选择需要调节的内容,然后按下旋钮进入下一级菜单;返回上一级可以向上拨动旋钮或按返回快捷键,每一级都有这样的数据库结构,使用起来逻辑清晰。在导航系统的使用中,用户可以用单页面显示地图或分双页面分别显示地图和其他信息,另外还有多种导航模式,对于目标地点的选择和输入都是很简单的。

  特别强调一点,奔驰配置的地图信息很全,而且导航的精度很高,最小刻度可达25m。而其他功能的使用也是如此,以分级菜单的形式显示,可以逐一选择或特定的输入,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宝马——iDrive系统

  宝马的iDrive系统可以说是人机交互系统的先驱,其第一代产品在2001年就已经投入了使用。iDrive是智能驾驶控制系统“intelligent-Drivesystem”的缩写,它是一种全新的、简单、安全和方便的未来驾驶概念,属于自动信息化驾驶系统的范畴。

  iDrive系统旋钮控制器的作用类似于电脑鼠标,通过推拉、旋转和下按等动作,可以控制显示屏上的多级菜单,对8个主菜单下数百个功能进行选控。iDrive系统操作控件由7个快捷键和1个旋钮组成,快捷键各司其职负责进入相应的界面,只要熟悉一下各个按键的位置就能很方便的使用。

  iDrive系统外显装置位于仪表板中部的一个液晶显示屏。屏幕很大、系统界面也非常有质感,科技感十足。idrive使用起来非常简便,8个主菜单分别为多媒体、收音机、电话、导航、联系人、互联驾驶、车辆信息、设置。

  其中远程协助服务包括:远程解锁/落锁、远程温度调节、远程鸣笛控制、远程灯光控制、远程车辆定位。 不仅如此,BMW互联应用还支持更多应用程序;包括百度音乐和豆瓣FM等。另外还配备了资讯在线技术,其中包括在线新闻、天气信息、股票信息和在线搜索。能让车主及时准确的了解各方面的信息和资讯。

  宝马为用户提供的呼叫服务前三年是免费使用的。另外车内还内置了3G网络,所有车辆产生的上网费用前三年同样也是免费的。其在线搜索浏览页面的反应速度大概为5-6秒钟。

  值得一提的是,宝马所谓的互联网驾驶其实就是通过iDrive系统体验BMW在线服务。如旅程咨询、道路救援、售后服务等。在安全性方面,BMW有一个“紧急救援协助”功能,当驾驶者在行车途中遇到危险或发生交通事故后,可以按前排上方的SOS按钮,启动紧急救援协助功能。很快就会有宝马的工作人员和车辆上的人员取得联系,提供帮助。

  在车辆信息菜单中,简要说明的二级目录与图片搜索内容基本重复。不同的是,一个是缩略图模式,而另一个则是列表模式。而在手写输入方面,iDrive的识别度不高,稍繁琐、得字体,系统识别就会出现偏差。

  奥迪——MMI系统

  从2002年推出奥迪A8(D3)开始,MMI就成了奥迪车型内饰的经典配备,它经历经2G、3G Basic(or High)、3G+三代发展到如今,在2015年推出了第四代产品。

  以奥迪Q7为例,全新MMI依然使用了中央实体旋钮+显示屏作为整个多媒体系统的主体,另外还将车辆的仪表盘也设计成为一个高分辨率显示屏(尺寸达到了12.3英寸,分辨率为1440×550像素),其不仅起到了展现车辆信息的作用,还是MMI系统向驾驶者传播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

  奥迪Q7的这套新MMI系统硬件与老款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主控旋钮前方增加了一个尺寸不小的触摸板,(奥迪TT则在旋钮上)这个触摸板的面积要比老MMI上的大许多,并且位置也很合理,手正常放在操作旋钮上后,食指有足够的空间来写字或做相关的手势动作,比如拖拽、伸展等,并且这个触摸板有点类似于苹果笔记本的触摸板,在任何一个位置都可以向下摁压,方便点选。

  快捷按钮位置和形式与A3很像,原先中央控制旋钮前面的四个子按钮被简化成了两个拨杆式操作钮,具备更好的盲操作特性。这样的设计灵感源自电脑鼠标,因此操作起来更为简便。

  为了让仪表盘的高分辨率屏幕和中控台上的主显示屏拥有流畅的视觉体验,全新MMI系统配备了两枚可独立运行的Nvidia Tegra 3四核处理器,运行频率超过1GHz,拥有特殊的3D图形处理软件,每秒可进行运算80亿次。这两枚芯片可同时并行运转,误差以微秒计。一枚用来控制“虚拟座舱”的车速表和转速表,另一枚为车载系统的导航和媒体播放等功能服务。

  通过方向盘上“View”按键,可以在娱乐信息模式和经典模式间转换,前者提供几乎全屏的导航地图或电话列表、多媒体显示,转速表和车速表则缩小并置于两侧;后一种模式中央窗口变小,速度表和转速表与现有车型基本一致。

  全新的MMI系统采用了LTE作为关键传输技术,这也就使得这套系统可以实现同时连接多个操作系统的能力。奥迪在Q7的中控台上安装了“奥迪电话亭” (Audi Phone Box),这个装置可以实现MMI系统和手机的无线连接,提供Apple CarPlay和Google Android Auto的系统功能,未来还有可能支持更多第三方应用,如Pandora、Spotify以及WhatsApp等。

  奥迪MMI的界面虽然相比之前的版本有所改变,但大部分功能与操控方式都与之前的MMI系统没有什么两样,比如车辆模式选择、功能控制、多媒体系统、导航系统等界面与之前的奥迪车型都保持一致。通过奥迪Connect选项可以获得相关的行车及日常信息,因此新MMI的基础硬件和软件仍然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汽车商报记者 赵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