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十一推荐] “行车安全”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现在又刚好是秋天,俗话说“春困秋乏”。当下是最容易让人犯困的季节,尤其是长途驾驶。“困倦感”会让驾驶员反映迟钝,判断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行车中,我们的行车安全要如何保障呢?请看下文。
■ 正确驾姿
有一个正确的驾姿,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座椅的调节我们就不再强调了,主旨就是调到踩踏踏板合适的位置。今天主要说的则是方向盘的握法,春季容易让人产生“困倦感”,所以在紧急情况下,容易造成驾驶员慌乱打方向发生危险。
所以,我们需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方向盘握法,从而避免由于慌乱造成的意外事故。以三辐方向盘为例,我们将双手分别放于两侧方向盘连接点即可。这也就是常说的“3、9点”位置。这么做,可以稳定、大幅度的转动方向盘,以保证安全地操控车辆。
■ 并线/盲区
如果您开车还不太熟练,并线可能对您来说就是个难题。尤其像北京这种路况,稍微疏忽一点儿,您就得给这本来就不痛快的路“添堵”。其实话说回来,为什么说并线是个难题,就是因为车辆之间存在盲区,我们要怎么去摆脱这个问题呢?
现在很多中高端车型都有一项叫做“盲区监测”的配置,当临侧车辆处于盲区中时,就会通过声音或闪灯来提醒驾驶员该侧盲区内有其他车辆。当然,很多车并没有这项配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介绍的办法就是,将车内、外后视镜换成大视野后视镜,这样我们通过车内后视镜以及车侧后视镜就能清楚的看到盲区内的车辆。如果您不想更换这些产品,就只能完全依靠双眼来观察了。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转过头,观察车辆斜后方盲区内是否存在其余车辆。在进行这一举动前,首先要控制好与前车的距离与速度,避免前车急刹发生追尾事故。
■ 调头
说到调头,我们先要满足一个条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机动车在铁路道口、人行横道、弯路、窄路、桥梁、陡坡、斜道或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准调头”。
在满足这个条件后,我们方可进行调头操作。首先我们要控制好车速,尽量放慢速度。并观察后方或对侧道路是否有车辆驶来,打开左转向灯,以便提醒路人及其他车辆注意。
确认道路上无过近车辆和行人后,方可进行调头操作。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调头后车辆要进入慢车道,不能直接进入快车道行驶。
如果遇到车辆过多、道路较窄的情况,切忌抢行。在准备调头时,最好鸣笛或伸手示意对侧司机。在对方减速让行后,方可进行调头。如果一次不能完成,倒车时要注意后方车辆及行人。
■ 转弯
“转弯”看似简单,但里面也有很多讲究。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最小转弯半径”:指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半径。
“内轮差”: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在行车中如果只注意前轮能够通过而忘记内轮差,就可能造成后内轮驶出路面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的事故。所以,在我们转弯时,充分了解以上知识后我们才能保障车辆以及自身的安全。除此之外,盲区以及车速也十分重要。
在转弯时,如果盲区内存在行人或其他车辆,不容易被驾驶员注意到,就会引发交通事故。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并线时大致相同:盲区检测系统、大视野后视镜、转头观察等等。
“十次事故九次快”,“快”就是事故之源。所以,在我们进行转弯时首先要观察路口情况。如果有车辆通过时,我们就要停车观察、等待,等没有车辆通过或距离较远时方再转弯。
其次,车速一定要慢。给自己和他人一个充足的反应时间,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刮蹭。在满足以上两点后,方可进行转弯。
● 总结:
保障行车安全并没有技巧,主观的提高安全行车意识才是我们最欠缺的东西。凡事按照“一看、二慢、三通过”的原则,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一个良好的用车环境,需要我们去创造。
2013-09-2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武
[V讯网 十一推荐] “行车安全”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现在又刚好是秋天,俗话说“春困秋乏”。当下是最容易让人犯困的季节,尤其是长途驾驶。“困倦感”会让驾驶员反映迟钝,判断能力下降,从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在行车中,我们的行车安全要如何保障呢?请看下文。
■ 正确驾姿
有一个正确的驾姿,是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座椅的调节我们就不再强调了,主旨就是调到踩踏踏板合适的位置。今天主要说的则是方向盘的握法,春季容易让人产生“困倦感”,所以在紧急情况下,容易造成驾驶员慌乱打方向发生危险。
所以,我们需要掌握一个正确的方向盘握法,从而避免由于慌乱造成的意外事故。以三辐方向盘为例,我们将双手分别放于两侧方向盘连接点即可。这也就是常说的“3、9点”位置。这么做,可以稳定、大幅度的转动方向盘,以保证安全地操控车辆。
■ 并线/盲区
如果您开车还不太熟练,并线可能对您来说就是个难题。尤其像北京这种路况,稍微疏忽一点儿,您就得给这本来就不痛快的路“添堵”。其实话说回来,为什么说并线是个难题,就是因为车辆之间存在盲区,我们要怎么去摆脱这个问题呢?
现在很多中高端车型都有一项叫做“盲区监测”的配置,当临侧车辆处于盲区中时,就会通过声音或闪灯来提醒驾驶员该侧盲区内有其他车辆。当然,很多车并没有这项配置,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首先介绍的办法就是,将车内、外后视镜换成大视野后视镜,这样我们通过车内后视镜以及车侧后视镜就能清楚的看到盲区内的车辆。如果您不想更换这些产品,就只能完全依靠双眼来观察了。
另外一个方法就是转过头,观察车辆斜后方盲区内是否存在其余车辆。在进行这一举动前,首先要控制好与前车的距离与速度,避免前车急刹发生追尾事故。
■ 调头
说到调头,我们先要满足一个条件——严格遵守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规定:“机动车在铁路道口、人行横道、弯路、窄路、桥梁、陡坡、斜道或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准调头”。
在满足这个条件后,我们方可进行调头操作。首先我们要控制好车速,尽量放慢速度。并观察后方或对侧道路是否有车辆驶来,打开左转向灯,以便提醒路人及其他车辆注意。
确认道路上无过近车辆和行人后,方可进行调头操作。此时需要注意的是,调头后车辆要进入慢车道,不能直接进入快车道行驶。
如果遇到车辆过多、道路较窄的情况,切忌抢行。在准备调头时,最好鸣笛或伸手示意对侧司机。在对方减速让行后,方可进行调头。如果一次不能完成,倒车时要注意后方车辆及行人。
■ 转弯
“转弯”看似简单,但里面也有很多讲究。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最小转弯半径”:指当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汽车以最低稳定车速转向行驶时,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支承平面上滚过的轨迹圆半径。
“内轮差”:车辆转弯时内前轮转弯半径与内后轮转弯半径之差。在行车中如果只注意前轮能够通过而忘记内轮差,就可能造成后内轮驶出路面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的事故。所以,在我们转弯时,充分了解以上知识后我们才能保障车辆以及自身的安全。除此之外,盲区以及车速也十分重要。
在转弯时,如果盲区内存在行人或其他车辆,不容易被驾驶员注意到,就会引发交通事故。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并线时大致相同:盲区检测系统、大视野后视镜、转头观察等等。
“十次事故九次快”,“快”就是事故之源。所以,在我们进行转弯时首先要观察路口情况。如果有车辆通过时,我们就要停车观察、等待,等没有车辆通过或距离较远时方再转弯。
其次,车速一定要慢。给自己和他人一个充足的反应时间,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刮蹭。在满足以上两点后,方可进行转弯。
● 总结:
保障行车安全并没有技巧,主观的提高安全行车意识才是我们最欠缺的东西。凡事按照“一看、二慢、三通过”的原则,可以大大降低事故发生率。一个良好的用车环境,需要我们去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