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行业发现 > 正文

A股公司抢食智能汽车“香饽饽”

2015-07-22 18:59出处:V讯网 [转载]责编:李明徽

  日前,LED封装厂商鸿利光电(300219)拟以2.6亿参股慧视通,布局车联网,这也是继长园集团(600525)、欧菲光(002456)等公司之后,今年的又一起跨界布局智能汽车领域的案例。可以看出,智能汽车这块“香饽饽”,正在引发越来越多公司的“抢食”。

  根据资讯数据,资本市场里的“智能汽车概念股”有18家,当然,这有可能只是“不完全统计”。细分来看,拥有智能汽车概念的这些公司,在做的业务都有些“大同小异”。

  智能汽车之所以称为智能,可靠和安全性是首位,通过硬件收集驾驶员的行车偏好、轨迹等大数据,再交给第三方做针对性的服务是目前大多数车联网公司的主攻方向。比如鸿利光电近期拟收购的慧视通,就是一家以提供GPS运营服务的综合性车联网公司,若完成收购将帮助鸿利光电打造LED主业+互联网金融+车联网的生态平台。

  通过收购进入车联网领域的还有得润电子(002055),公司拟借助德国Meta公司在欧洲的车联网成功经验,在国内市场上实现从数据入口资源到大数据变现成熟商业模式的完整闭环。此外,荣之联(002642)子公司车网互联也是通过OBD设备采集到的汽车大数据,将与荣之联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发生协同效应。

  触摸屏龙头欧菲光和汽车零部件龙头均胜电子(600699)则是自己设立公司来完成车联网布局。前者出资20亿设立的子公司上海智能车联,在设立一个月之内就启动车载摄像头项目,新产品“联车魔方”通过与车辆底层数据网络连接,采集整车核心数据至云平台,正是车联网的基本刚需入口。而均胜电子投资5亿设立均胜智能车联,目前正在搭建汽车电子和车载智能互联汽车对接整车制造的国际化平台。

  通过硬件收集大数据的还有,刚设立合资公司,正在研发环境感知的ADAS系统、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移动互联网平台集成化的产品的亚太股份(002284);与北汽产业投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布局车联网的永太科技(002326)等。

  火热的概念,也让市场给予了高估值,尽管大盘前期连续调整,截止周二收盘得润电子PE仍高达211倍,欧菲光也有108倍,鸿利光电84倍。然而,智能汽车概念引入中国仅两三年光景,上述大部分公司都是从2012年、2013年才开始智能化布局,目前的车联网也仅于产品阶段,大数据的收集需要多久?多少规模?于上市公司而言也处于摸索阶段。

  有研究员分析,在同质化的车联网经营模式中,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车厂认证资格,资金雄厚的智能汽车概念公司将率先走出来。(文 投资快报)

责任编辑:李明徽 
V讯网

A股公司抢食智能汽车“香饽饽”

2015-07-22 出处:V讯网 [转载] 责编:李明徽

  日前,LED封装厂商鸿利光电(300219)拟以2.6亿参股慧视通,布局车联网,这也是继长园集团(600525)、欧菲光(002456)等公司之后,今年的又一起跨界布局智能汽车领域的案例。可以看出,智能汽车这块“香饽饽”,正在引发越来越多公司的“抢食”。

  根据资讯数据,资本市场里的“智能汽车概念股”有18家,当然,这有可能只是“不完全统计”。细分来看,拥有智能汽车概念的这些公司,在做的业务都有些“大同小异”。

  智能汽车之所以称为智能,可靠和安全性是首位,通过硬件收集驾驶员的行车偏好、轨迹等大数据,再交给第三方做针对性的服务是目前大多数车联网公司的主攻方向。比如鸿利光电近期拟收购的慧视通,就是一家以提供GPS运营服务的综合性车联网公司,若完成收购将帮助鸿利光电打造LED主业+互联网金融+车联网的生态平台。

  通过收购进入车联网领域的还有得润电子(002055),公司拟借助德国Meta公司在欧洲的车联网成功经验,在国内市场上实现从数据入口资源到大数据变现成熟商业模式的完整闭环。此外,荣之联(002642)子公司车网互联也是通过OBD设备采集到的汽车大数据,将与荣之联的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发生协同效应。

  触摸屏龙头欧菲光和汽车零部件龙头均胜电子(600699)则是自己设立公司来完成车联网布局。前者出资20亿设立的子公司上海智能车联,在设立一个月之内就启动车载摄像头项目,新产品“联车魔方”通过与车辆底层数据网络连接,采集整车核心数据至云平台,正是车联网的基本刚需入口。而均胜电子投资5亿设立均胜智能车联,目前正在搭建汽车电子和车载智能互联汽车对接整车制造的国际化平台。

  通过硬件收集大数据的还有,刚设立合资公司,正在研发环境感知的ADAS系统、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移动互联网平台集成化的产品的亚太股份(002284);与北汽产业投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布局车联网的永太科技(002326)等。

  火热的概念,也让市场给予了高估值,尽管大盘前期连续调整,截止周二收盘得润电子PE仍高达211倍,欧菲光也有108倍,鸿利光电84倍。然而,智能汽车概念引入中国仅两三年光景,上述大部分公司都是从2012年、2013年才开始智能化布局,目前的车联网也仅于产品阶段,大数据的收集需要多久?多少规模?于上市公司而言也处于摸索阶段。

  有研究员分析,在同质化的车联网经营模式中,那些拥有核心技术和车厂认证资格,资金雄厚的智能汽车概念公司将率先走出来。(文 投资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