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商道 > 经销商专栏 > 正文

中国诞生千亿级汽车经销商背后

2017-07-06 10:30出处:V讯网 [转载]责编:王一萍

  去年,中国新车市场重回两位数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诞生了第一个年销逼近百万辆、营收千亿级的经销商集团。

  1354.22亿,销售91.2万辆汽车,这是一家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2016年取得的业绩。去年,与该“千亿级”经销商诞生相似,绝大多数中国汽车经销商在政策利好,以及三四五线消费需求旺盛的刺激下,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快速增长。

  汽车市场仿佛回归歌舞升平的时代,但转瞬间,今年前5月汽车市场数据,却并不容乐观。那么,培育出千亿级经销商集团的中国汽车市场,经销商生存现状究竟如何?作为经销商集团,像广汇汽车等上市经销商大集团,未来又将如何在宏观经济下行和汽车市场增速可能剧烈波动中,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马太效应,集中度加深强化抗风险能力

  5月25日,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公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告诉汽车K线,去年排在前100名的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总共销售汽车783万辆,占2016年中国汽车总销量约27%,就业人数43.1万人,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2016年中国诞生了首家营收千亿元级别以上的经销商集团;同时有两家新集团加入500亿级以上;而100亿级别经销商数量则从37家增加到45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百强经销商集团去年营业收入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经销商百强集团新车销量703.7万辆,占新车总销量的28.9%; 100亿以上营业规模的经销商集团,贡献了百强总销量的76.8%,总收入的78.6%。

  以广汇汽车为例,2016年,该集团新车销量为82.4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营收同比增长44.53%,达到1354.22亿;净利润为28亿元,同比增长约41%,超过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像广汇汽车这样的大型经销商集团,正变得越来越强。相比之下,小型经销商在未来车市增速可能放缓的情况下,不能够得到规模效应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尤其在集采、佣金服务上;而大经销商集团能够将成本优势,转化为企业实际利润。

  去年,广汇汽车收购宝信汽车、大连尊荣、深圳鹏峰;中升集团、庞大集团等大型经销商也加快了兼并重组的进程。今年第一季度,广汇汽车总营收达328亿元,净利润达到11亿元,同比增涨42.22%。

  从盈利能力和潜力来看,2016年度百强经销商集团新车单车毛利达到4752.3元,同比增长27.1%;售后单车毛利为1103.5元,同比增长11.7%。综合毛利率达到5.2%。

  从运作风险来看,2016年度百强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0.3%,连续3年保持平稳;新车库存比为1.32,处于合理水平;平均客户流失率为22.4%,同比有所下降。经销商强者愈强,可能随着汽车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进一步加速整合。

  自主提升,高档品牌成豪强争夺焦点

  中国流通协会凯达研究院院长王春燕指出,在盈利能力方面,日系、中系品牌表现较好,日系品牌依然保持了较高利润率,中系品牌的净资产回报率表现抢眼,而美系、韩系品牌利润表现弱于其他品牌车系。

  201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52.9万辆,同比增长20.5%;其中自主SUV去年销售526.8万辆,同比增长57.6%,这提升了自主品牌经销商的经营利润。

  去年,作为高档品牌,奥迪与福特、东风悦达起亚三大品牌,在经销商集团品牌运营中,却亮起了“红灯”。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愈加成熟,以及一二线城市限购导致置换、消费升级需求增加,高档品牌销量近年来增幅较大。

  去年以来,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对豪华品牌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王春燕表示,经营奔驰、保时捷、雷克萨斯等高档品牌的经销商,运营情况较好。

  2016年,以销售奔驰为主的经销商集团——利星行,以营收661.77亿元位列第三名,但其销量仅为17.75万辆,约为第一名广汇汽车的五分之一。而排名第二位的中升集团,也以售卖中高档品牌为主,营收为715.99亿,销售汽车32.8万辆。

  不过,“宇宙级经销商”广汇汽车的单车营收仅为14.8万元,而利星行则达到37.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广汇汽车也不甘落后,并购以经营豪华品牌为主的香港宝信汽车(HK.1293),成为奥迪、宝马、捷豹路虎和沃尔沃等品牌的第一销售阵营。这使得经销商集团对高档品牌瓜分非常激烈,足见品牌的力量。

  不过,对于今年及未来市场情况,沈进军略显忧虑,“从行业数据上看,今年汽车市场不容乐观。” 1~5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一直处于警戒线之上,显示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增加。

  令人担忧的是,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分别为1.6、2.25、1.66和1.92,均远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或许,这会加速大型汽车经销商进一步兼并重组,提高消费金融渗透率扩大增量,并且通过提高二手车置换率盘活存量,让经销商逐渐由“重销售”向“重服务”转变,大力发展对经销商毛利贡献较高的乘用车售后及衍生业务,降低对行业增长和乘用车厂商的依赖性,也使其利润结构得以优化。
(转自:汽车K线)

责任编辑:王一萍 

中国诞生千亿级汽车经销商背后

2017-07-06 出处:V讯网 [转载] 责编:王一萍

  去年,中国新车市场重回两位数增长。在这个大背景下,中国诞生了第一个年销逼近百万辆、营收千亿级的经销商集团。

  1354.22亿,销售91.2万辆汽车,这是一家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2016年取得的业绩。去年,与该“千亿级”经销商诞生相似,绝大多数中国汽车经销商在政策利好,以及三四五线消费需求旺盛的刺激下,实现营收与利润的快速增长。

  汽车市场仿佛回归歌舞升平的时代,但转瞬间,今年前5月汽车市场数据,却并不容乐观。那么,培育出千亿级经销商集团的中国汽车市场,经销商生存现状究竟如何?作为经销商集团,像广汇汽车等上市经销商大集团,未来又将如何在宏观经济下行和汽车市场增速可能剧烈波动中,提升营收和利润水平?

  马太效应,集中度加深强化抗风险能力

  5月25日,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百强排行榜公布,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告诉汽车K线,去年排在前100名的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总共销售汽车783万辆,占2016年中国汽车总销量约27%,就业人数43.1万人,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的价值。

  2016年中国诞生了首家营收千亿元级别以上的经销商集团;同时有两家新集团加入500亿级以上;而100亿级别经销商数量则从37家增加到45家。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百强经销商集团去年营业收入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9%,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经销商百强集团新车销量703.7万辆,占新车总销量的28.9%; 100亿以上营业规模的经销商集团,贡献了百强总销量的76.8%,总收入的78.6%。

  以广汇汽车为例,2016年,该集团新车销量为82.49万辆,同比增长超过30%,营收同比增长44.53%,达到1354.22亿;净利润为28亿元,同比增长约41%,超过行业平均增长水平。

  像广汇汽车这样的大型经销商集团,正变得越来越强。相比之下,小型经销商在未来车市增速可能放缓的情况下,不能够得到规模效应带来的低成本优势,尤其在集采、佣金服务上;而大经销商集团能够将成本优势,转化为企业实际利润。

  去年,广汇汽车收购宝信汽车、大连尊荣、深圳鹏峰;中升集团、庞大集团等大型经销商也加快了兼并重组的进程。今年第一季度,广汇汽车总营收达328亿元,净利润达到11亿元,同比增涨42.22%。

  从盈利能力和潜力来看,2016年度百强经销商集团新车单车毛利达到4752.3元,同比增长27.1%;售后单车毛利为1103.5元,同比增长11.7%。综合毛利率达到5.2%。

  从运作风险来看,2016年度百强集团资产负债率为70.3%,连续3年保持平稳;新车库存比为1.32,处于合理水平;平均客户流失率为22.4%,同比有所下降。经销商强者愈强,可能随着汽车市场下行压力加大,进一步加速整合。

  自主提升,高档品牌成豪强争夺焦点

  中国流通协会凯达研究院院长王春燕指出,在盈利能力方面,日系、中系品牌表现较好,日系品牌依然保持了较高利润率,中系品牌的净资产回报率表现抢眼,而美系、韩系品牌利润表现弱于其他品牌车系。

  2016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052.9万辆,同比增长20.5%;其中自主SUV去年销售526.8万辆,同比增长57.6%,这提升了自主品牌经销商的经营利润。

  去年,作为高档品牌,奥迪与福特、东风悦达起亚三大品牌,在经销商集团品牌运营中,却亮起了“红灯”。

  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愈加成熟,以及一二线城市限购导致置换、消费升级需求增加,高档品牌销量近年来增幅较大。

  去年以来,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对豪华品牌的争夺,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王春燕表示,经营奔驰、保时捷、雷克萨斯等高档品牌的经销商,运营情况较好。

  2016年,以销售奔驰为主的经销商集团——利星行,以营收661.77亿元位列第三名,但其销量仅为17.75万辆,约为第一名广汇汽车的五分之一。而排名第二位的中升集团,也以售卖中高档品牌为主,营收为715.99亿,销售汽车32.8万辆。

  不过,“宇宙级经销商”广汇汽车的单车营收仅为14.8万元,而利星行则达到37.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广汇汽车也不甘落后,并购以经营豪华品牌为主的香港宝信汽车(HK.1293),成为奥迪、宝马、捷豹路虎和沃尔沃等品牌的第一销售阵营。这使得经销商集团对高档品牌瓜分非常激烈,足见品牌的力量。

  不过,对于今年及未来市场情况,沈进军略显忧虑,“从行业数据上看,今年汽车市场不容乐观。” 1~5月,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一直处于警戒线之上,显示市场下行压力不断增加。

  令人担忧的是,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中国汽车经销商库存系数分别为1.6、2.25、1.66和1.92,均远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或许,这会加速大型汽车经销商进一步兼并重组,提高消费金融渗透率扩大增量,并且通过提高二手车置换率盘活存量,让经销商逐渐由“重销售”向“重服务”转变,大力发展对经销商毛利贡献较高的乘用车售后及衍生业务,降低对行业增长和乘用车厂商的依赖性,也使其利润结构得以优化。
(转自:汽车K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