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一场在经销商与整车厂之间的“补贴大戏”从2014年初持续烧到了2015年。在这场博弈中,有的经销商向整车厂“大倒苦水”,最终成功获取返点补贴;而有的整车厂则十分贴心,选择主动补贴经销商,迎来一众好评;还有的经销商选择集体声讨,却引来厂商的漠视双方陷入谈判僵局。
寰球汽车记者将2014年厂商矛盾较具代表的案例汇总,分别梳理出厂商矛盾解决进程与目前车企的看法。
被动解决:多次谈判后车企予以补贴
宝马支付51亿补贴
2015年1月5日,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消息,宝马公司已经同意向国内汽车经销商支付51亿元补贴,以弥补他们的损失,这笔补贴将于2015年2月底完成。
2014年以来,宝马经销商承担着巨大压力。根据一组数据,每辆宝马7系在中国将给经销商带来人民币25至30万元的亏损,在扣除厂商补贴20万元后,仍亏损5至10万元。在中国,宝马3系、5系、X5等平均优惠15%,7系、6系、X6常年7折,GT、1系、X1常年平均优惠25%。因此经销商常年亏损不可避免。
2014年11月份,多家宝马经销商联合上书,向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包括宝马向经销商额外提供60亿元的补偿,以弥补2014年的亏损。60亿元的额外返点,是建立在宝马2013年销售收入的基础上。
资料显示:2013年宝马中国销售收入约2000亿元,因此宝马经销商联盟要求返点3%。另外,经销商的要求还包括与经销商一起制定第二年的销售目标,不得强制要求经销商购入汽车附件,不应要求经销商购车和为零售销量垫付等等。
回应:宝马汽车未对补贴经销商做出解释,也未提供财务细节。不过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称,销售增长放缓意味着新兴国家汽车市场的一个“新常态”。宝马已经与经销商在“优化业务措施和财政拨款”方面达成共识。这算是对宝马2014年厂商关系做出了一次正面回应。
一汽丰田补贴经销商12.4亿 分三次发放
2015年2月,一汽丰田在2014年度经销商大会上公布,将向经销商发放12.4亿元补贴款。一汽丰田成为继多个豪华品牌之后,首个大额补贴经销商的合资品牌。
据悉,该笔补贴款分三次发放,其中4.4亿元已经在2014年4季度发放,2015年本次发放4.5亿元,剩下的3.5亿元将于2015年中旬发放。除补贴经销商外,一汽丰田还将进一步降低经销商库存压力,其中2015年的销量目标仅在去年58.5万辆的基础上增加2.5万辆至61万辆,并承诺在2月底截止前将终端经销商库存系数控制在1以内。
一位一汽丰田华南区域有关负责人介绍,年会中宣布的补贴通知已下达各经销店。而一汽丰田广州某经销店负责人则表示,补贴比例将按照销售比例来算,也就是说,卖得越多,获补贴越多。
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代表500多家一汽丰田经销商向一汽丰田厂家发函,要求厂家给经销商每台车不少于4000元的补助,总价值约为22亿元,以减少经销商的亏损。然而现在从具体落实的补贴政策来看,补贴总额为12.4亿元,跟经销商所要求的22亿有出入。
回应:一汽丰田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这是厂家对经销商的商务政策支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补贴,另外,年会上厂家还宣布了今年其他的商务政策,比如供需关系和经销商考核政策调整。”
主动解决:主动给予经销商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
奔驰以“特殊销售质量奖励”名义奖励经销商10亿元
2014年12月底,奔驰中国在没有进行任何事前沟通的情况下,便以“特殊销售质量奖励”名义,给经销商对销售到本地的车型给予额外奖励,总计约10亿元。
据了解,此次奔驰中国对于经销商的奖励是在原来模糊返利基础上的额外奖励,具体补贴额度为北京奔驰生产的车型每台补贴7250元,进口奔驰车型每台补贴4200元,补贴将在一个星期内发放完毕。
奥迪:主动补贴经销商20.5亿元、制定新商务政策以及降低2015年销量目标
与奔驰一样,在2014年底举行的奥迪年会上,奥迪也宣布将给予经销商年度补贴20.5亿元,其中15亿发放给老店,5.5亿补贴给新建店。不仅如此,奥迪还首度表态要调整经销商的授权合同及商务政策,取消CSI和SSI等考核,从之前14项考核减少到8项,同时增加部分固定返利,减少考核返利,增加总返利。
矛盾僵持:尚未达成协议
保时捷:厂商漠视 经销商或将暂停提车
12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保时捷全体经销商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谈论的主题直指厂商过于强势的商务政策,包括汽车经销与售后常见垄断行为,特别是售后配件、耗材采购与销售中的垄断行为和经销商权益。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保时捷中国对于经销商的集体声讨并没有做出相应表态。而部分保时捷经销商在得知2015年销量目标大幅提高后也表示将以不提车等方式继续表达抗议。
雷诺:暂停批发量考核 补贴事宜未提及
据了解,从2014年10月起,全国多个地区雷诺经销商开始抵制提车,厂商对此做出了“不提车就取消授权资格”的处罚决定,这也直接导致山东、浙江等地区曝出经销商“退网”事件。
对此,雷诺表示将暂停对经销商批发量的考核。而近日,有媒体曝光一封雷诺经销商写的诉苦信,吐槽生存状况悲惨,90%的经销商是亏损状态。而据英国路透社消息,雷诺公司此前已回应中国经销商对其销售目标的指责信,计划为当地汽车销售商提供帮助和支持,并称对其市场收益颇有信心,然而雷诺至今并未提及补贴事宜。
2015-04-08 出处:王鑫 [原创] 责编:王鑫
纵观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一场在经销商与整车厂之间的“补贴大戏”从2014年初持续烧到了2015年。在这场博弈中,有的经销商向整车厂“大倒苦水”,最终成功获取返点补贴;而有的整车厂则十分贴心,选择主动补贴经销商,迎来一众好评;还有的经销商选择集体声讨,却引来厂商的漠视双方陷入谈判僵局。
寰球汽车记者将2014年厂商矛盾较具代表的案例汇总,分别梳理出厂商矛盾解决进程与目前车企的看法。
被动解决:多次谈判后车企予以补贴
宝马支付51亿补贴
2015年1月5日,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消息,宝马公司已经同意向国内汽车经销商支付51亿元补贴,以弥补他们的损失,这笔补贴将于2015年2月底完成。
2014年以来,宝马经销商承担着巨大压力。根据一组数据,每辆宝马7系在中国将给经销商带来人民币25至30万元的亏损,在扣除厂商补贴20万元后,仍亏损5至10万元。在中国,宝马3系、5系、X5等平均优惠15%,7系、6系、X6常年7折,GT、1系、X1常年平均优惠25%。因此经销商常年亏损不可避免。
2014年11月份,多家宝马经销商联合上书,向宝马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安格提出了多项要求,其中包括宝马向经销商额外提供60亿元的补偿,以弥补2014年的亏损。60亿元的额外返点,是建立在宝马2013年销售收入的基础上。
资料显示:2013年宝马中国销售收入约2000亿元,因此宝马经销商联盟要求返点3%。另外,经销商的要求还包括与经销商一起制定第二年的销售目标,不得强制要求经销商购入汽车附件,不应要求经销商购车和为零售销量垫付等等。
回应:宝马汽车未对补贴经销商做出解释,也未提供财务细节。不过在发表的一份声明中称,销售增长放缓意味着新兴国家汽车市场的一个“新常态”。宝马已经与经销商在“优化业务措施和财政拨款”方面达成共识。这算是对宝马2014年厂商关系做出了一次正面回应。
一汽丰田补贴经销商12.4亿 分三次发放
2015年2月,一汽丰田在2014年度经销商大会上公布,将向经销商发放12.4亿元补贴款。一汽丰田成为继多个豪华品牌之后,首个大额补贴经销商的合资品牌。
据悉,该笔补贴款分三次发放,其中4.4亿元已经在2014年4季度发放,2015年本次发放4.5亿元,剩下的3.5亿元将于2015年中旬发放。除补贴经销商外,一汽丰田还将进一步降低经销商库存压力,其中2015年的销量目标仅在去年58.5万辆的基础上增加2.5万辆至61万辆,并承诺在2月底截止前将终端经销商库存系数控制在1以内。
一位一汽丰田华南区域有关负责人介绍,年会中宣布的补贴通知已下达各经销店。而一汽丰田广州某经销店负责人则表示,补贴比例将按照销售比例来算,也就是说,卖得越多,获补贴越多。
此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代表500多家一汽丰田经销商向一汽丰田厂家发函,要求厂家给经销商每台车不少于4000元的补助,总价值约为22亿元,以减少经销商的亏损。然而现在从具体落实的补贴政策来看,补贴总额为12.4亿元,跟经销商所要求的22亿有出入。
回应:一汽丰田公关部相关人士表示:“这是厂家对经销商的商务政策支援,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补贴,另外,年会上厂家还宣布了今年其他的商务政策,比如供需关系和经销商考核政策调整。”
主动解决:主动给予经销商补贴等各项优惠政策
奔驰以“特殊销售质量奖励”名义奖励经销商10亿元
2014年12月底,奔驰中国在没有进行任何事前沟通的情况下,便以“特殊销售质量奖励”名义,给经销商对销售到本地的车型给予额外奖励,总计约10亿元。
据了解,此次奔驰中国对于经销商的奖励是在原来模糊返利基础上的额外奖励,具体补贴额度为北京奔驰生产的车型每台补贴7250元,进口奔驰车型每台补贴4200元,补贴将在一个星期内发放完毕。
奥迪:主动补贴经销商20.5亿元、制定新商务政策以及降低2015年销量目标
与奔驰一样,在2014年底举行的奥迪年会上,奥迪也宣布将给予经销商年度补贴20.5亿元,其中15亿发放给老店,5.5亿补贴给新建店。不仅如此,奥迪还首度表态要调整经销商的授权合同及商务政策,取消CSI和SSI等考核,从之前14项考核减少到8项,同时增加部分固定返利,减少考核返利,增加总返利。
矛盾僵持:尚未达成协议
保时捷:厂商漠视 经销商或将暂停提车
12月11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保时捷全体经销商会议在上海召开,会议谈论的主题直指厂商过于强势的商务政策,包括汽车经销与售后常见垄断行为,特别是售后配件、耗材采购与销售中的垄断行为和经销商权益。然而,一个多月过去了,保时捷中国对于经销商的集体声讨并没有做出相应表态。而部分保时捷经销商在得知2015年销量目标大幅提高后也表示将以不提车等方式继续表达抗议。
雷诺:暂停批发量考核 补贴事宜未提及
据了解,从2014年10月起,全国多个地区雷诺经销商开始抵制提车,厂商对此做出了“不提车就取消授权资格”的处罚决定,这也直接导致山东、浙江等地区曝出经销商“退网”事件。
对此,雷诺表示将暂停对经销商批发量的考核。而近日,有媒体曝光一封雷诺经销商写的诉苦信,吐槽生存状况悲惨,90%的经销商是亏损状态。而据英国路透社消息,雷诺公司此前已回应中国经销商对其销售目标的指责信,计划为当地汽车销售商提供帮助和支持,并称对其市场收益颇有信心,然而雷诺至今并未提及补贴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