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商道 > 经销商专栏 > 正文

抢占“末代红利” 平行进口车经销商的故事

2015-02-13 09:26出处:王鑫 [原创]责编:石腾

  2015年,原定于1月面世的新版《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终未能如约而至。但《办法》关于美规车的规定,还是让人们对美规车的未来充满担忧。美规车前途未卜,仍然是业内的普遍认知。

  然而山西省的东南角落里,一个市场虽小、但容量不小的平行进口车市场却在悄然延续。

  大市场的“浮萍”

  沿着二广高速,从素有“煤都”之称的大同出发,到“有凤来栖”的晋城,山西的历史从石器时代一路绵延至长平之战。

  晋城,是一个宁静安逸的小城,它不快不慢的节奏,花园般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浓醇的酒香和亲情,都让人流连忘返。不过,人们印象中的晋城,却是土豪的代名词。作为山西三大产煤基地之一,晋城的富豪程度毋庸置疑。

  晋城市太行南路有一家4S店,叫做晋城市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城机电。最近,它开始打起了这些“土豪们”的主意。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公司一开始做的并不是汽车,而是机电设备。不过晋城市机电市场的没落,让晋城机电渐渐开始吃不消了,他们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由国企改制的晋城机电的优势就在于,它具备汽车销售资质。顺理成章地,晋城机电在1999年做起了汽车销售。随后的几年市场井喷,着实让晋城机电大赚了一笔。

  “觉得什么车好卖就做什么,当时是我们第一个把夏利引入了晋城,也是我们第一个把奇瑞引入了晋城。最好的时候每年增幅达到30%左右。”面对记者的提问,晋城机电副总经理方志胜这样形容公司的发展。今天看来,这段时间也成为晋城机电的辉煌时期。

  2013年,中国车市开始放缓,晋城车市也难逃例外,晋城机电遭遇短暂的艰难期,汽车销量出现小幅度下滑,一年销量不过2000多辆。对晋城机电而言,这很可能意味着更加白热化的竞争和更为艰难的生存状况。

  极度艰难之下,晋城机电一方面引入更多的品牌,增加产品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做起了平行进口车业务。

  晋城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它拥有相比其他城市更多的富人,这是晋城机电选择平行进口车业务的一大优势。

  2014年12月之前,政策一直朝着利好平行进口车的方向发展。2014年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规定平行进口车经销商不再受备案制度限制,完全合法化。

  紧接着10月1日,工商总局颁布实施《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为非中规进口车经销商合规公平地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

  随后的12月30日,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的“汽车平行进口”形成最后的工作方案,即将正式开展。

  这都让方志胜以及晋城机电的大多股东都对平行进口车业务充满了信心。

  美规车的“1月”

  美国诗人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

  四月是不是残忍,汽车市场不知道,但刚刚过去的2015年1月,却让美规车认识到了政策的残忍。先是传出《办法》禁止美规车销售的消息,就在各方已经准备好迎接政策利空美规车的准备的当口,《办法》却再次爽约。

  政策的反反复复让很多平行进口车经销商如履薄冰。特别是类似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二线城市,任何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将引发汽车市场的剧烈波动。

  但在晋城,市场的波峰并未抵达这里,平行进口车市场依然风平浪静。晋城机电按部就班地开展起自己的平行进口车业务。并任命熟悉这一业务的焦新军为新业务部门的经理。

  目前,晋城机电已经建立起一整套进车流程:与某个平行进口车经销商建立联系;收到经销商来车通知,前往看车;进行市场预热和宣传;通过约定平台选择车型及配置;下订单、付定金。45-60天的等待之后,就可以提车了。

  通过这套流程,焦新军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已经卖出好几十辆平行进口车,这为他积累了不错的业绩。

  而且,他完全没有来自政策方面的压力。“只要有市场,有优势,一年内平行进口车业务做到公司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难度不是太大。届时,晋城机电的平行进口车业务将辐射至河南焦作、山西长治等周边城市。”言谈中,焦新军流露出对这个市场的野心勃勃。

  但通过分析市场,焦新军认为公司的平行进口车业务仍然面临三方面的风险:

  首先是对市场的预判,使平行进口车销售存在一定的风险,毕竟“销售是由市场说了算”;一旦这些价值不菲的车辆出现积压,公司将面临资金方面的压力;而中规车部分车型的价格下探,将大大降低平行进口车的市场优势。

  “寻找市场空隙,或许会是我们公司平行进口车的另一个机遇。”焦新军乐观地分析。

  目前的平行进口车市场,有80%的车是来自于天津港,主要的热销车型包括:丰田霸道2700、宝马X5、宝马X6、路虎揽胜和保时捷卡宴等。

  当每一家经销商都在销售这些车型时,那些在市场上很难找到的车型就成了焦新军所谓的“机遇”。

  他眼中的“机遇”能否转化为公司利润,还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不过,眼前的成绩确是显然的。

  结果难料的比赛

  尽管暴露在比以前深入得多的竞争之中,可是身处市场末梢的晋城市也拥有大多城市不曾有过的资本:对政策信号反应迟钝的市场神经,以及诱人的购车人群资源。

  正是这两道屏障给了晋城机电平行进口车生存的机会和喘息的时间。仿佛是作为注脚,经历了2013年的艰难时期,晋城机电汽车销售在2014年出现好转,销量逐步上涨。但这毕竟是一个暴风雨频频发生的时代,汽车市场正在面临翻天覆地的变革。

  而在平行进口车领域,中国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公安部、环保部、交通部等部委,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协会都对美规车的存废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尽管有上海自贸区的放开,但《办法》的迟迟未能落地,让平行进口车的未来显愈发扑朔迷离。晋城市的两道屏障是否安全到给晋城机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则是个无人知晓的未知数。

  如今,中规车的经销商们也已经亮出了利爪,随时准备与平行进口车进行较量。无论对于平行进口车,还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都是一场结果难料的比赛,所有厂商都在等待答案。

  正如一位平行进口经销商所言:“谁也无法预言未来,我们看到的只是市场。他们有需求,我们有渠道,一拍即合的买卖。”至于上海自贸区与平行进口车政策制定翻来覆去的纠结,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太过遥远,也从不关心。

责任编辑:石腾 

抢占“末代红利” 平行进口车经销商的故事

2015-02-13 出处:王鑫 [原创] 责编:石腾

  2015年,原定于1月面世的新版《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终未能如约而至。但《办法》关于美规车的规定,还是让人们对美规车的未来充满担忧。美规车前途未卜,仍然是业内的普遍认知。

  然而山西省的东南角落里,一个市场虽小、但容量不小的平行进口车市场却在悄然延续。

  大市场的“浮萍”

  沿着二广高速,从素有“煤都”之称的大同出发,到“有凤来栖”的晋城,山西的历史从石器时代一路绵延至长平之战。

  晋城,是一个宁静安逸的小城,它不快不慢的节奏,花园般的环境,以及人与人之间浓醇的酒香和亲情,都让人流连忘返。不过,人们印象中的晋城,却是土豪的代名词。作为山西三大产煤基地之一,晋城的富豪程度毋庸置疑。

  晋城市太行南路有一家4S店,叫做晋城市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晋城机电。最近,它开始打起了这些“土豪们”的主意。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公司一开始做的并不是汽车,而是机电设备。不过晋城市机电市场的没落,让晋城机电渐渐开始吃不消了,他们需要寻求新的发展机遇。

  由国企改制的晋城机电的优势就在于,它具备汽车销售资质。顺理成章地,晋城机电在1999年做起了汽车销售。随后的几年市场井喷,着实让晋城机电大赚了一笔。

  “觉得什么车好卖就做什么,当时是我们第一个把夏利引入了晋城,也是我们第一个把奇瑞引入了晋城。最好的时候每年增幅达到30%左右。”面对记者的提问,晋城机电副总经理方志胜这样形容公司的发展。今天看来,这段时间也成为晋城机电的辉煌时期。

  2013年,中国车市开始放缓,晋城车市也难逃例外,晋城机电遭遇短暂的艰难期,汽车销量出现小幅度下滑,一年销量不过2000多辆。对晋城机电而言,这很可能意味着更加白热化的竞争和更为艰难的生存状况。

  极度艰难之下,晋城机电一方面引入更多的品牌,增加产品多样性。另一方面也做起了平行进口车业务。

  晋城的城市特点决定了它拥有相比其他城市更多的富人,这是晋城机电选择平行进口车业务的一大优势。

  2014年12月之前,政策一直朝着利好平行进口车的方向发展。2014年8月1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布了《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规定平行进口车经销商不再受备案制度限制,完全合法化。

  紧接着10月1日,工商总局颁布实施《关于停止实施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备案工作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为非中规进口车经销商合规公平地开展经营活动提供了政策支持。

  随后的12月30日,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的“汽车平行进口”形成最后的工作方案,即将正式开展。

  这都让方志胜以及晋城机电的大多股东都对平行进口车业务充满了信心。

  美规车的“1月”

  美国诗人艾略特说,四月,是最残忍的季节。

  四月是不是残忍,汽车市场不知道,但刚刚过去的2015年1月,却让美规车认识到了政策的残忍。先是传出《办法》禁止美规车销售的消息,就在各方已经准备好迎接政策利空美规车的准备的当口,《办法》却再次爽约。

  政策的反反复复让很多平行进口车经销商如履薄冰。特别是类似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二线城市,任何政策的风吹草动,都将引发汽车市场的剧烈波动。

  但在晋城,市场的波峰并未抵达这里,平行进口车市场依然风平浪静。晋城机电按部就班地开展起自己的平行进口车业务。并任命熟悉这一业务的焦新军为新业务部门的经理。

  目前,晋城机电已经建立起一整套进车流程:与某个平行进口车经销商建立联系;收到经销商来车通知,前往看车;进行市场预热和宣传;通过约定平台选择车型及配置;下订单、付定金。45-60天的等待之后,就可以提车了。

  通过这套流程,焦新军在刚刚过去的1月份已经卖出好几十辆平行进口车,这为他积累了不错的业绩。

  而且,他完全没有来自政策方面的压力。“只要有市场,有优势,一年内平行进口车业务做到公司业务总量的三分之一,难度不是太大。届时,晋城机电的平行进口车业务将辐射至河南焦作、山西长治等周边城市。”言谈中,焦新军流露出对这个市场的野心勃勃。

  但通过分析市场,焦新军认为公司的平行进口车业务仍然面临三方面的风险:

  首先是对市场的预判,使平行进口车销售存在一定的风险,毕竟“销售是由市场说了算”;一旦这些价值不菲的车辆出现积压,公司将面临资金方面的压力;而中规车部分车型的价格下探,将大大降低平行进口车的市场优势。

  “寻找市场空隙,或许会是我们公司平行进口车的另一个机遇。”焦新军乐观地分析。

  目前的平行进口车市场,有80%的车是来自于天津港,主要的热销车型包括:丰田霸道2700、宝马X5、宝马X6、路虎揽胜和保时捷卡宴等。

  当每一家经销商都在销售这些车型时,那些在市场上很难找到的车型就成了焦新军所谓的“机遇”。

  他眼中的“机遇”能否转化为公司利润,还有待市场进一步验证。不过,眼前的成绩确是显然的。

  结果难料的比赛

  尽管暴露在比以前深入得多的竞争之中,可是身处市场末梢的晋城市也拥有大多城市不曾有过的资本:对政策信号反应迟钝的市场神经,以及诱人的购车人群资源。

  正是这两道屏障给了晋城机电平行进口车生存的机会和喘息的时间。仿佛是作为注脚,经历了2013年的艰难时期,晋城机电汽车销售在2014年出现好转,销量逐步上涨。但这毕竟是一个暴风雨频频发生的时代,汽车市场正在面临翻天覆地的变革。

  而在平行进口车领域,中国市场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工信部、公安部、环保部、交通部等部委,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等协会都对美规车的存废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尽管有上海自贸区的放开,但《办法》的迟迟未能落地,让平行进口车的未来显愈发扑朔迷离。晋城市的两道屏障是否安全到给晋城机电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则是个无人知晓的未知数。

  如今,中规车的经销商们也已经亮出了利爪,随时准备与平行进口车进行较量。无论对于平行进口车,还是整个中国汽车市场来说,这都是一场结果难料的比赛,所有厂商都在等待答案。

  正如一位平行进口经销商所言:“谁也无法预言未来,我们看到的只是市场。他们有需求,我们有渠道,一拍即合的买卖。”至于上海自贸区与平行进口车政策制定翻来覆去的纠结,这些对他们来说都太过遥远,也从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