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车市整体萎靡的情况下,豪华车市场依旧保持着不错的态势。进入9月,三大豪华品牌“BBA”依旧处于第一梯队,其中,奥迪于8月份重回领跑地位,并在9月份以65,767辆的成绩保持领先。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的进口豪华品牌,奥迪已与合作伙伴一汽集团携手,在中国市场耕耘30年。2018年,奥迪面对着其他竞争对手的追赶,已经切身体会到了面对越来越成熟的中国市场的艰辛,在与奔驰、宝马你来我往的激烈竞争中,奥迪能否重回稳坐“头把交椅”依旧扑朔迷离,不过,能肯定的是,奥迪并未丢到成功基因。
敢为人先 占得先机的秘诀
1988年5月17日,一汽集团与奥迪签署了“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奥迪正式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征途。彼时, 正处于改革大潮中的新中国,到处充满着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然而经济复苏掩盖不了工业制造水平上的落后,这极大地限制了奥迪甚至其他海外车企在华战略的推进速度,可以说,80年代的中国,于车企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谁能既快速又高质量的解决零部件制造问题,谁就能在前景无限的中国市场占得先机。
1990年,一汽和大众15万辆整车合资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签约, 1995年,一汽、大众及奥迪三方共同修改并且签署了合资合同,奥迪系列产品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一汽-大众公司生产。
并入一汽大众合资版图,奥迪就此揭开了中国市场新篇章。据公开数据显示,经过8年的努力到1996年,一汽-大众奥迪的国产化率达到90%,其中50%以上是自制件,在豪华品牌中领先一大步。当零部件国产化带来的价格优势与奥迪100积累的品牌口碑碰撞,新一代奥迪A6的市场表现也将一汽大众奥迪推向了新的高度。
产品为先 化优势为胜势
直至今日,奥迪仍是德国工艺与先进技术的代名词。在汽车科技硕果累累的21世纪,无论是荒漠戈壁还是激燃赛道,总有属于奥迪的领先技术绽放光彩。最为人熟知的,如TDI、TFSI、Quattro等技术也相继投放到量产产品中。
国内市场,一汽大众奥迪不仅将前沿技术悉数引入,也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对产品做出了改良。最成功的也是被频繁效仿的,“L”字样的出现表示该车轴距有所加长,无疑,一汽大众奥迪的本土特供战略不仅开创了当时的先河,也实实在在的塑造了产品力。以至于到2014年,奥迪在华销量超过57万辆。另外,在奥迪全球销量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其中国产A4L和Q3均占全球销量四成,国产Q5和A6L占比全球更是一度达到50%-55%。
无疑,奥迪将敏锐的市场嗅觉与深厚的制造实力具化为产品力,在竞争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行列中成为最大赢家。
未来为先 产品矩阵全面且强大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极具诱惑的,奥迪也必然迎来其他对手的猛烈追逐。在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梯队中,奥迪与奔驰、宝马的角逐愈演愈烈,三方互有胜负。
从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奔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前9个月,奔驰在华销量突破50万辆,暂居榜首;奥迪仅以17,000辆的差距落后于奔驰, 9月,奥迪的单月销量又领先于奔驰,诚然,竞争者的存在为奥迪带来了不小的威胁,这也使得奥迪加快了脚步。
2018年,奥迪相继发布了多款重磅车型,本就强大且全面的产品矩阵再次得到了强化, Q2、E-tron的到来可以说弥补了奥迪产品线的空白,全新Q5L也很大程度上稳固了奥迪当下的市场地位,加之奥迪A4L一贯出色的市场表现, BBA之间的冠军之争,奥迪仍有很大希望重回王座。
于奥迪而言,昔日开拓中国市场的勇气,对于消费者的了解以及对产品的追求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于今年到来的新款车型很好的诠释了奥迪品质;预计明年发布的2019款A6L也因配置下放而备受关注;可以说,从已知的产品来看,奥迪还是那个敢想敢做的技术大咖,未来,奥迪也必将把豪华品牌之间的竞争继续白热化。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10-22 出处:东克平 [原创] 责编:东克平
2018年,在车市整体萎靡的情况下,豪华车市场依旧保持着不错的态势。进入9月,三大豪华品牌“BBA”依旧处于第一梯队,其中,奥迪于8月份重回领跑地位,并在9月份以65,767辆的成绩保持领先。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同时获得广泛社会认可的进口豪华品牌,奥迪已与合作伙伴一汽集团携手,在中国市场耕耘30年。2018年,奥迪面对着其他竞争对手的追赶,已经切身体会到了面对越来越成熟的中国市场的艰辛,在与奔驰、宝马你来我往的激烈竞争中,奥迪能否重回稳坐“头把交椅”依旧扑朔迷离,不过,能肯定的是,奥迪并未丢到成功基因。
敢为人先 占得先机的秘诀
1988年5月17日,一汽集团与奥迪签署了“关于在一汽生产奥迪的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奥迪正式开始了在中国市场的征途。彼时, 正处于改革大潮中的新中国,到处充满着发展的生机和活力,然而经济复苏掩盖不了工业制造水平上的落后,这极大地限制了奥迪甚至其他海外车企在华战略的推进速度,可以说,80年代的中国,于车企而言,机遇与挑战并存,谁能既快速又高质量的解决零部件制造问题,谁就能在前景无限的中国市场占得先机。
1990年,一汽和大众15万辆整车合资项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签约, 1995年,一汽、大众及奥迪三方共同修改并且签署了合资合同,奥迪系列产品作为合同产品正式纳入一汽-大众公司生产。
并入一汽大众合资版图,奥迪就此揭开了中国市场新篇章。据公开数据显示,经过8年的努力到1996年,一汽-大众奥迪的国产化率达到90%,其中50%以上是自制件,在豪华品牌中领先一大步。当零部件国产化带来的价格优势与奥迪100积累的品牌口碑碰撞,新一代奥迪A6的市场表现也将一汽大众奥迪推向了新的高度。
产品为先 化优势为胜势
直至今日,奥迪仍是德国工艺与先进技术的代名词。在汽车科技硕果累累的21世纪,无论是荒漠戈壁还是激燃赛道,总有属于奥迪的领先技术绽放光彩。最为人熟知的,如TDI、TFSI、Quattro等技术也相继投放到量产产品中。
国内市场,一汽大众奥迪不仅将前沿技术悉数引入,也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需求与喜好,对产品做出了改良。最成功的也是被频繁效仿的,“L”字样的出现表示该车轴距有所加长,无疑,一汽大众奥迪的本土特供战略不仅开创了当时的先河,也实实在在的塑造了产品力。以至于到2014年,奥迪在华销量超过57万辆。另外,在奥迪全球销量中有将近三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的贡献,其中国产A4L和Q3均占全球销量四成,国产Q5和A6L占比全球更是一度达到50%-55%。
无疑,奥迪将敏锐的市场嗅觉与深厚的制造实力具化为产品力,在竞争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行列中成为最大赢家。
未来为先 产品矩阵全面且强大
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极具诱惑的,奥迪也必然迎来其他对手的猛烈追逐。在BBA为代表的豪华品牌梯队中,奥迪与奔驰、宝马的角逐愈演愈烈,三方互有胜负。
从今年的销量数据来看,奔驰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今年前9个月,奔驰在华销量突破50万辆,暂居榜首;奥迪仅以17,000辆的差距落后于奔驰, 9月,奥迪的单月销量又领先于奔驰,诚然,竞争者的存在为奥迪带来了不小的威胁,这也使得奥迪加快了脚步。
2018年,奥迪相继发布了多款重磅车型,本就强大且全面的产品矩阵再次得到了强化, Q2、E-tron的到来可以说弥补了奥迪产品线的空白,全新Q5L也很大程度上稳固了奥迪当下的市场地位,加之奥迪A4L一贯出色的市场表现, BBA之间的冠军之争,奥迪仍有很大希望重回王座。
于奥迪而言,昔日开拓中国市场的勇气,对于消费者的了解以及对产品的追求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与发扬,于今年到来的新款车型很好的诠释了奥迪品质;预计明年发布的2019款A6L也因配置下放而备受关注;可以说,从已知的产品来看,奥迪还是那个敢想敢做的技术大咖,未来,奥迪也必将把豪华品牌之间的竞争继续白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