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安利可谓“家喻户晓”。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安利从最开始的没有合法身份的直销公司到拿到直销牌照后顺利“变身”并迅速发展,2003年,安利中国营业额位居在全球第一。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安利并未摆脱“直销的实质”,始终致力于发展“下线”。同时,为了追求销售额的最大化,经过安利培训出来的直销人员练就了“非凡”的口才,在推销过程中依靠天花乱坠的产品介绍,令消费者乖乖地付账。
“陈道明确实在长城边上跟我们的车拍过照片的!你可以去网上搜索安利特斯拉!”为了打消汽车商报记者的疑虑,前述安利直销人士又开始拿出新的“佐证”。当汽车商报记者打开搜索引擎搜索“安利特斯拉”时,“安利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辆无线充电汽车——安利特斯拉”的标题着实令人诧异,但打开链接,更令汽车商报记者大吃一惊的是,该链接内的所有资料与图片正是特斯拉旗下首款电动汽车Roadster,就连商标都未做过任何改动。而推销员口中陈道明代言“安利特斯拉”的照片,据汽车商报记者了解,也仅仅是陈道明在2010年参加某手表品牌巡展活动中试驾特斯拉环节时所拍摄的照片,其中并没有任何涉及到安利的细节,更没有所谓“代言安利特斯拉”之说。但在汽车商报记者的多次质疑中,前述安利直销人员始终坚持“这是安利特斯拉!不是特斯拉!”
随后,为了进一步求证,汽车商报记者在查阅多方资料后得知,2011年,在未经特斯拉官方授权的情况下,安利集团旗下的富尔顿创新公司曾利用一辆特斯拉电动车向外界展示其最新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但由于该技术并未达到与特斯拉匹配的水平,所以始终没有被特斯拉旗下产品搭载。
1月6日下午,特斯拉中国区某高管在接受汽车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利特斯拉纯属子虚乌有”,他表示虽然对于安利富尔顿创新公司的无线充电技术有所耳闻,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绝对不是针对特斯拉车型研发的专业充电技术”。
汽车商报记者在详细了解后发现,富尔顿创新公司确实存在,也确实属于安利旗下,然而,“安利特斯拉”的说法并不存在。2011年国际电子消费展上,该公司曾使用一辆特斯拉Roadster展示旗下研发的e Coupled无线充电技术。但此后,富尔顿创新公司的业务领域转向手机无线充电,并没有再过多涉及汽车无线充电。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1-10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安利可谓“家喻户晓”。自1992年进入中国以来,安利从最开始的没有合法身份的直销公司到拿到直销牌照后顺利“变身”并迅速发展,2003年,安利中国营业额位居在全球第一。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安利并未摆脱“直销的实质”,始终致力于发展“下线”。同时,为了追求销售额的最大化,经过安利培训出来的直销人员练就了“非凡”的口才,在推销过程中依靠天花乱坠的产品介绍,令消费者乖乖地付账。
“陈道明确实在长城边上跟我们的车拍过照片的!你可以去网上搜索安利特斯拉!”为了打消汽车商报记者的疑虑,前述安利直销人士又开始拿出新的“佐证”。当汽车商报记者打开搜索引擎搜索“安利特斯拉”时,“安利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辆无线充电汽车——安利特斯拉”的标题着实令人诧异,但打开链接,更令汽车商报记者大吃一惊的是,该链接内的所有资料与图片正是特斯拉旗下首款电动汽车Roadster,就连商标都未做过任何改动。而推销员口中陈道明代言“安利特斯拉”的照片,据汽车商报记者了解,也仅仅是陈道明在2010年参加某手表品牌巡展活动中试驾特斯拉环节时所拍摄的照片,其中并没有任何涉及到安利的细节,更没有所谓“代言安利特斯拉”之说。但在汽车商报记者的多次质疑中,前述安利直销人员始终坚持“这是安利特斯拉!不是特斯拉!”
随后,为了进一步求证,汽车商报记者在查阅多方资料后得知,2011年,在未经特斯拉官方授权的情况下,安利集团旗下的富尔顿创新公司曾利用一辆特斯拉电动车向外界展示其最新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但由于该技术并未达到与特斯拉匹配的水平,所以始终没有被特斯拉旗下产品搭载。
1月6日下午,特斯拉中国区某高管在接受汽车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安利特斯拉纯属子虚乌有”,他表示虽然对于安利富尔顿创新公司的无线充电技术有所耳闻,但可以确定的是“这绝对不是针对特斯拉车型研发的专业充电技术”。
汽车商报记者在详细了解后发现,富尔顿创新公司确实存在,也确实属于安利旗下,然而,“安利特斯拉”的说法并不存在。2011年国际电子消费展上,该公司曾使用一辆特斯拉Roadster展示旗下研发的e Coupled无线充电技术。但此后,富尔顿创新公司的业务领域转向手机无线充电,并没有再过多涉及汽车无线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