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晚,携17项升级技术的2013款帝豪EC7在天津上市。这款正向开发、原创造型、超C-NCAP五星设计的中高级轿车,上市3年以来持续热销,与合资产品相比毫不逊色。发布会上,从行业专家到媒体,好评如潮,大家认为,吉利帝豪EC7,是自主品牌正向开发的重大突破,改变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能走低端的固有格局。
应当说,这是吉利第二次改变中国汽车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管理当局认为,只有与跨国公司合资,中国汽车业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大发展。在他们看来,本土企业进入汽车业,必然造成汽车产业的“散乱差”局面,应予坚决反对”。因而本土企业统统被挡在车业大门之外。
爱车如命的浙商李书福,并不接受这种现实,他四处恳求:“给我一次失败机会” !他在媒体上频频曝光,但以负面为多,有关他的造车言论,多成业界专家们嘲笑对象。
机会终于降临,“入世”后,汽车目录管理有所松动,管理当局网开一面,允许吉利轿车上“6字头”小客车目录,由此吉利进入轿车领域,从而打破了中国轿车合资的一统天下。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轿车企业,市场上有了自主品牌轿车,这是吉利第一次改变中国汽车格局。
能够冠冕堂皇造车以后,吉利高调声称,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便宜车”,把市场上的轿车价格一下拉到4万多元,被称作汽车业的“鲶鱼”。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便宜车”,使吉利汽车快速进入乘用车企业销量前十,同时撼动了一直高不可攀的轿车价格壁垒,从此,中国轿车价格一步步向普通百姓贴近,轿车进入家庭逐渐成为现实。
今天,吉利大可不必为当年造过低价车而羞愧,如果没有吉利的低价车,老百姓不吃不喝攒30年买不起一辆轿车的局面持续下去,3月20日晚,携17项升级技术的2013款帝豪EC7在天津上市。这款正向开发、原创造型、超C-NCAP五星设计的中高级轿车,上市3年以来持续热销,与合资产品相比毫不逊色。发布会上,从行业专家到媒体,好评如潮,大家认为,吉利帝豪EC7,是自主品牌正向开发的重大突破,改变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能走低端的固有格局。
应当说,这是吉利第二次改变中国汽车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管理当局认为,只有与跨国公司合资,中国汽车业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大发展。在他们看来,本土企业进入汽车业,必然造成汽车产业的“散乱差”局面,应予坚决反对”。因而本土企业统统被挡在车业大门之外。
爱车如命的浙商李书福,并不接受这种现实,他四处恳求:“给我一次失败机会” !他在媒体上频频曝光,但以负面为多,有关他的造车言论,多成业界专家们嘲笑对象。
机会终于降临,“入世”后,汽车目录管理有所松动,管理当局网开一面,允许吉利轿车上“6字头”小客车目录,由此吉利进入轿车领域,从而打破了中国轿车合资的一统天下。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轿车企业,市场上有了自主品牌轿车,这是吉利第一次改变中国汽车格局。
能够冠冕堂皇造车以后,吉利高调声称,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便宜车”,把市场上的轿车价格一下拉到4万多元,被称作汽车业的“鲶鱼”。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便宜车”,使吉利汽车快速进入乘用车企业销量前十,同时撼动了一直高不可攀的轿车价格壁垒,从此,中国轿车价格一步步向普通百姓贴近,轿车进入家庭逐渐成为现实。
今天,吉利大可不必为当年造过低价车而羞愧,如果没有吉利的低价车,老百姓不吃不喝攒30年买不起一辆轿车的局面持续下去,3月20日晚,携17项升级技术的2013款帝豪EC7在天津上市。这款正向开发、原创造型、超C-NCAP五星设计的中高级轿车,上市3年以来持续热销,与合资产品相比毫不逊色。发布会上,从行业专家到媒体,好评如潮,大家认为,吉利帝豪EC7,是自主品牌正向开发的重大突破,改变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只能走低端的固有格局。
应当说,这是吉利第二次改变中国汽车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国汽车管理当局认为,只有与跨国公司合资,中国汽车业才能实现“高起点”的大发展。在他们看来,本土企业进入汽车业,必然造成汽车产业的“散乱差”局面,应予坚决反对”。因而本土企业统统被挡在车业大门之外。
爱车如命的浙商李书福,并不接受这种现实,他四处恳求:“给我一次失败机会” !他在媒体上频频曝光,但以负面为多,有关他的造车言论,多成业界专家们嘲笑对象。
机会终于降临,“入世”后,汽车目录管理有所松动,管理当局网开一面,允许吉利轿车上“6字头”小客车目录,由此吉利进入轿车领域,从而打破了中国轿车合资的一统天下。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轿车企业,市场上有了自主品牌轿车,这是吉利第一次改变中国汽车格局。
能够冠冕堂皇造车以后,吉利高调声称,要“造老百姓买得起的便宜车”,把市场上的轿车价格一下拉到4万多元,被称作汽车业的“鲶鱼”。
“造老百姓买得起的便宜车”,使吉利汽车快速进入乘用车企业销量前十,同时撼动了一直高不可攀的轿车价格壁垒,从此,中国轿车价格一步步向普通百姓贴近,轿车进入家庭逐渐成为现实。
今天,吉利大可不必为当年造过低价车而羞愧,如果没有吉利的低价车,老百姓不吃不喝攒30年买不起一辆轿车的局面持续下去,稀稀拉拉的折腾了一年多后,红旗H7近期传出了即将在五月份上市的消息。而且连价格都听起来有鼻子有眼,2.0T车型37.98万元,2.5L车型售价为42.98万元,3.0L车型售价52.48万元。
按理来说,作为本土第一号的豪华品牌,这样的定价已经显得很厚道了,不过笔者依旧为这款车型捏了一把汗。
其一,红旗H7的客户定位值得商榷。
虽说红旗H7要面向普通消费市场,但从目前的运作来看,这款车型并非如此。从“中央国家机关红旗系列轿车品鉴会”、“省级机关品鉴会”到已经发生了的政府大批量采购,这款尚未上市的车型已经交付了500辆。既然都已经在卖了,开个上市发布会还有什么意义呢?
况且真的从37.98万元起步的话,红旗H7所对应的级别应该相当的高——至少,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企事业单位的采购标准。这样一来,如果这款车型因为政府的采购而实现了高销量的效果,则政府一定会涉嫌超标准购置豪华车。这与当下社会舆论对“透明三公消费”的呼声以及国家领导人的节俭表率完全不符。
如果采取低价政策呢?
此前,红旗H7的确是有民用版25万元起步的传闻,而且以低价策略确实可以更好的迈入政府采购的名单,但笔者更相信红旗品牌的决策者打心眼里不会这么做。
因为红旗的独特背景,已经不再不允许红旗可以走性价比路线。此前,红旗已经在奥迪100牌红旗、红旗名仕、世纪星等车型上犯过这样的的错误。所以红旗即便做的很失败,也不能以价格赢市场,以低价损威望。二则,从官僚政治的角度来看,低价红旗的路子已经被荣威所堵死。继荣威750之后,荣威去年推出了更高端的950车型,而且这款车型的定价也挺狠:18.89万-31.99万。更碰巧的是,荣威950也对公务车市场垂涎三尺。这下好了,本该是奔腾战荣威的公务车大戏变成了荣威战红旗,你堂堂本土第一号的豪华红旗品牌好意思把自己的“豪华”车型定的比荣威950还便宜么?
假如低价路线不可能实现的话,红旗H7就一定会在公务车市场上处境尴尬。毕竟省部级以上单位的消化能力是有限的。就算一年卖到了3000辆,也不足其产能预留量的十分之一。因此,仅仅从市场的角度,从公务用车的极限规模来看,红旗H7的理论结果并不比当年的红旗HQ3及日后改名并且大幅降价的红旗盛世等车型好多少。
假如在民用车市场上取得成功呢?
红旗H7的确有这样的想法。不仅红旗H7这样想的,当年红旗盛世大概也是这么想的。在吸取了HQ3失败的经验后,改名后的红旗盛世与奔腾品牌并网销售。这样的举措,的确从某种程度上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也不能怪消费者崇洋媚外不爱国货,而是说在你这个价格范围内的可选车型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无论从品牌美誉度、产品知名度、还是产品品味等方面外资豪华车似乎都更胜一筹。这样一来,车型单薄的红旗盛世最终如泥牛入海,未能泛起波澜。
那么,假如,我是说假如,红旗H7依旧我行我素的以本土第一号豪华品牌而自居,奉行政治正确的理念来主打以公务车市场。然后再利用公务车市场的示范性作用,激发“先富”们的权力欲,并为之埋单。你觉得这样的成功几率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