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冠名呈现 订阅

程远有话就说

首页 > 程远专栏 > 程远有话就说 > 正文

程远:“钱多人不傻”豪车市场回归正常

2013年05月21日 出处:V讯网总编 [程远] [原创] 下载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豪华车市场销量增幅8.34%,同比下降80%,大大低于整个轿车市场18%的增幅,其中奔驰及一些日系豪华品牌还出现了负增长,这是中国车市近年来极为少见的现象,使得豪华车品牌企业徒增几分紧张,也引来了各方热议。

        据咨询机构麦肯锡的数据显示,近10年来,中国豪华车市场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状态,平均增速在36%左右,远远高于乘用车整体市场增幅,是中国增速最快的汽车细分市场,并且成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豪华车市场。即使2011后中国整体车市进入“微増长”,豪华车市场仍然以30%多的增速上升,让全世界车业为之目眩。

        如何看待豪华车市场出现的逆转?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豪华车销量下滑是暂时现象,不久将重新进入快速增长通道,因为在中国豪华车所占比例远未达到欧美10%以上的水平,仍然处于高速增长期;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代已经结束,车市正在回归理性,加之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加大了反腐倡廉力度,豪华车退出公务车采购范围已成定局,这些无疑都将对豪华车销售造成重大影响。

        应当说,两种观点都不无道理,但是我们更倾向于第二种。

        首先应当说,即使今年一季度大幅下降后的8.34%增速,中国豪华车表现在全球也是很不错的,只是如今中国人已习惯于高速增长,达不到两位数的增速就忧心忡忡,就像考不上北大、清华就不算考上大学,不到同仁、协和看病就不算进了医院,高铁跑到350公里时速还觉着不过瘾。

        记得2004年5月,在连续两年“井喷”后,中国车市增速猛然滑坡,环比骤然下降20%,被称为“黑5月”,业内一片恐慌。适逢日产总裁戈恩来访,有中国记者连续向戈恩发问,刚刚开启的东风日产合资公司是否生不逢时?合资公司的目标是否要下调?戈恩回答说,欧美汽车市场的增速只有百分之一、二,或者是零,日本市场更是负增长,中国市场有接近10%的增幅,难道不应当为我们的合资前景感到乐观吗?

        一直以来,我一直主张汽车产业应当和国民经济保持协调发展,不可“单兵独进,因为过高的增幅会打破国民经济的平衡,是不可持续的。在汽车业内,各细分市场也要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豪华车作为车市“金字塔”的顶尖,所占市场份额和増速都不应当过度超越车市“大盘”。

        一般说来,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两头小中间大,或者呈宝塔状,处于顶端的是极少数。比如极富与极贫的人群是少数,最大量的应当是“中产阶级”;但是,当今中国则常常视“不正常为正常,正常为不正常”,比如说航班晚点是“正常”,正点则是“不正常”,更为极端的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 

        中国豪华车市场之所以呈超高速增长,首先在于中国汽车市场的非理性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汽车市场,轿车大量进入家庭只有十年左右的历史,最早买车的人往往是先富起来的人群,虽然也可能是“倾囊”而出,但很大程度上还是“炫耀性”消费,重视“面子”胜过实用性,车子“代步功能”未必是购车时第一考虑因素。

        此外,当前社会上严重存在的贫富分化,也助长了“炫耀性”的购买倾向。一些人通过各种手段“赢在起点上”,暴富使“浮华”成为这一人群的消费习性,他们一掷千金,无所顾忌,“只买贵的,不买对的”,从吃“黄金宴”,燃放“钞票爆竹”,到车展上数千万元甚至过亿元的豪车“一展即逝”,这种消费乱象,搞乱了人们的是非观,也颠倒了人们的消费观。

        此外,公务用车量大而面广,花公家钱不心疼,超标准、超范围配车是公开的秘密。公务用车不仅在中高端购买中占有不小比例,而且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往往成为坐车人的“标杆”,带坏了消费风气,特别是中国最具购买高档车实力的企业家,大多都有“傍官”的癖好,为了能“与官员打成一片”,他们总是让自己的坐骑与官员“保持一致”,社会上流传的“不管哪一级,人人坐奥迪”,就道出了奥迪热销的秘密。

        上述种种因素的叠加,构成了包括豪华车在内的中国高端车市场多年连续的高速增长。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减速,人们对腐败与分配不公的危害性看得越来越清楚,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决心下大力气整治,最近连续推出的反腐倡廉新政,得到了全国人的赞扬与拥护,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各级官员不能不有所畏惧。特别是中央提出的公务用车的“双18”标准,以及中央军委做出的40万元以上车子不能挂军牌等,不仅会使公务用车发生根本性转变,人们炫富的消费观也会逐渐被主流社会所抛弃,汽车功能将逐渐回归本源,所以豪华车重回高速增长的概率不会太高。

        当然,由于中国人数众多,尽管豪华车的增长比例会回归正常,但其绝对数量仍然不可小觑。也就是说虽然分数值会变小,但“分子”依然十分可观,这一市场仍然令所有豪华车品牌垂涎欲滴。

        这里我们还想澄清一个概念:什么叫豪华车?豪华车称谓来自英文Luxury Cars或Limousine的直译,一般车子轴距应当在3000mm以上;发动机排量大于3.0升,大多采用6缸发动机。车子整体有着齐全的安全、舒适性配置及各种豪华的高科技设备,提供最精良的服务,价位比普通车高出许多。按我的理解,起码是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雷克萨斯LS、捷豹XJ以上车型,价格多在20万美元以上,相当于人民币百万元左右。

        现在一些高档品牌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后,故意将“豪华车”概念模糊化,将其旗下所有车型都叫作“豪华车”,目的在于从品牌溢价中获得更大利益。比如略高于QQ的一种微型轿车,价格却比QQ高出四五倍,从性价比看,它们与对应的本土品牌的差价大大高于其他任何车型,是中国市场上最为暴利的车型。如果把它们都能算作“豪华车”,这些品牌为何又要另立门户?说明这些车企内心并不承认它们的豪华车地位,担心它们“玷污”了主品牌的美名,他们知道,这种“豪华车”,其实与“野鸡大学”回国的唐骏有异曲同工之妙。

        社会上常说中国人买车好“面子”,其实,这种“面子”观,正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苦心经营培育的结果,所谓“钱多人傻”,“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正是中了跨国公司的圈套所致。

 







1
转发长微博
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