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汽车冠名呈现 订阅

程远有话就说

首页 > 程远专栏 > 程远有话就说 > 正文

程远:对自主品牌"捧杀"与"棒杀"都不可取

2017年08月02日 出处:V讯网总编 [程远] [原创] 下载

  今年以来,媒体对吉利博瑞好评如潮,对生产博瑞的春晓基地更给予很高的评价,有人甚至称它“比大众德累斯顿工厂强了不止一点”。大众德累斯顿工厂是大众为生产辉腾建造的,通体玻璃幕墙,亦称“玻璃工厂”,辉腾是大众比肩奥迪A8的高端车型。

  10年前,我曾走马观花看过德累斯顿工厂,那时它刚投产不久,堪称全球一流,现在应当有更大的进步。我觉得现在我们举全国自主品牌之力,也未必能“山寨”出一个大众德累斯顿工厂来。发表上述溢美之词并被广为转发,反映了国人对自主品牌的珍爱与厚望,但是,要明白,对自主品牌“捧杀”与“棒杀”,都是不可取的。还记得观致日内瓦车展载誉归来媒体为之唱的那些赞歌吗?其实观致自己类比的就是大众速腾而已。后来同样是国内媒体,对观致下手也是很重的。

  这样讲并非是说博瑞不够高端,春晓基地不够先进,而是说评价要恰如其分。我认同吉利自己对春晓基地的评价:“代表目前国内自主品牌的最高水平,完全可以和合资企业的先进工厂并驾齐驱”。客观又务实。

  国人对自主品牌寄予厚望,希望中国成为“汽车强国”,更希望能造出与奔驰、宝马齐名的高级车。中国汽车业确实也在奋力拼搏,比如华晨最早推出了中华,奇瑞的东方之子及后来的瑞麒,吉利帝豪,上汽荣威950,长安睿骋,以及北汽绅宝D70、长城H8等等,都是奔着高端去的,一汽对红旗更投下了血本,但大都未能如愿以偿,原因就是火候未到,打造高端车考验的是整个体系能力。

  不久前笔者应邀参观了吉利春晓基地,看后既震撼又兴奋,更多的是兴奋。

  首先通过沙盘了解了基地的总体概况。春晓基地位于宁波开发区,占地1800亩,一期投资25亿元人民币,二期计划再投入20亿元,2011年7月始建,2014年12月28日一期建成投产,形成双班年产10万辆产能,目前主要承担博瑞和即将上市的NL-3的生产。对面是吉利年产50万套的七速DCT双离合变速器厂,前身是吉利2009年收购的澳大利亚变速器厂。

  步入参观大厅,最耀眼的是一辆切割开的博瑞车。作为“新吉利时代”首款中高级轿车,博瑞代表了吉利最高造车技术和产品未来发展趋势。车子整体造型动感时尚,比例协调,轴距长,整车高,内空宽大,科技配置丰富,T型延伸式仪表台、HUD抬头显示器,八向电动调节真皮座椅、哈曼音箱、PM2.5空气净化系统等,尽皆“一览无余”;安全气帘、气囊,防撞钢梁、防预碰撞安全系统,智能自适应巡航控制,半自动泊车辅助系统、盲点监测、360度全景倒车影像等豪华配置,更是一应俱全。

  当然,一辆“好车”动力性很重要,博瑞搭载的是吉利最新研发的1.8L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匹配6速手自一体变速箱, 最大功率163马力,峰值扭矩250牛·米,在1500转速时即可获得最大扭矩,涡轮介入时质感小,换挡顿挫感极小。

  走进冲压车间,22套模具均为全球知名厂家制造,全封闭自动化生产线,五序冲压工序,噪音低于85分贝,既有效保护员工健康,又防止灰尘进入压机,确保产品外观质量。5台压机来自济南二机床,打头压机2400T,大型板件可一次性拉延成形;瑞典ABB自动化7轴机器人上下料,一次冲压合格率97%以上。废料地下输送,集中分拣。

  焊装车间采用多车型柔性共线批组生产方式,与丰田、马自达相同,模块化、标准化布局。112台机器人全部来自意大利科玛,检测系统则为美国伯赛制造,韩国进口的大型白车身综合检具,保证车身焊接精度。

  由于装备封闭性太高,我们参观略过涂装车间,直接进入总装线。主装配线引进全球先进的设备及工艺:高精度电动拧紧枪,可保存数据并进行追溯;玻璃自动涂胶、自动输送设备;发动机动力总成自动输送、自动对接,在线电检检测,大件输送线排序输送。

  安装好的车子经过“百米电光长廊”进行外观检查,再做四轮定位和大灯检测,最后送交淋雨测试和路试。笔者被告知,春晓基地拥有72种路面试车跑道。

  看过春晓基地,14年前第一次参观台州基地的情景又浮现眼前,真是“鸟枪换炮”,天上地下,沧海桑田!

  吉利是造廉价车起家,由造低端车切入市场的,最早推出的吉利豪情售价仅4万多元,这对当时 “不吃不喝,积攒30年也买不起一辆夏利”的中国人来说,可谓石破天惊。吉利提出“造中国人买得起的便宜车”,既给尚不富裕的普通中国人送来福音,同时也搅动了中国汽车业的一潭死水,人称 “车界鲇鱼”。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吉利不断成长壮大,造车口号也随之修正,强调造中国人买得起的“好车”;再后来,经过转型,吉利更提出“造全世界最环保、最节能、最安全的好车,让吉利汽车跑遍全世界”,如今吉利要挑战更高的目标:“造每个人的精品车”,打造春晓基地和博瑞车,就是向这一目标发动的首次冲击。

  不同阶段提出的不同的造车口号,折射的是吉利成长的历程与步伐,这既是吉利的一部奋斗史,也是一部光荣史。

  笔者感觉,今天有人羞于再提过去的“低级阶段”,讳言曾经有过的“低价车”历史。但在我看来,大可不必。世界上万事万物的发展,无不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中国汽车自主品牌比发达国家晚起步100多年,而且是在跨国公司在我国市场基本部署完毕后起步,短短十多年时间,就能建造出春晓这样的制造基地,开发出博瑞这样的好车,证明了自主品牌的创新能力。在这场起点不公平的竞争中,对我们“低起点”没有什么可羞愧的,如同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年阅兵大典,尽管展示了那么多“高大上”的尖端武器,但并不讳言当年的 “小米加步枪”,因为那是根基,那是传统,那是荣光,而不是耻辱。







1
转发长微博
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