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新闻稿 > 正文

一汽集团来了一位曾参与“南北车合并”的总经理

2018-06-28 09:11出处:汽车预言家 [原创]责编:田大鹏

  对于刚刚接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奚国华来说,曾参与南北车合并的履历,或许又将让央企改革的故事成为汽车行业关注的话题。

  6月27日,一汽集团终于等来了空闲两年的总经理,这位新任总经理奚国华过往履历中最显著的标签是“造火车”,而在轨道交通系统摸爬滚打的30多年中,参与南北车合并是他干过最轰动的事情。

  从上海铁道学院到中南大学;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院到北车集团;从北车集团到中车集团。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一手在中国轨道车辆制造领域参与两大企业合并的“火车人”,会进入汽车行业。

  奚国华出现在媒体的频率可以说寥寥可数。曾安排奚国华参加电视专访的中车员工向汽车预言家回忆,奚国华在中车工作期间具有非常广阔的视野,为人低调,踏实务实。接受电视采访原本属于集团正常工作范畴,但每次采访结束后,奚国华都会特意编发短信,向基层员工表示感谢。

  务实、注重细节、关怀员工是奚国华的性格特点,也与多年在技术岗位工作有着很大关系。

  1985年,年仅22岁的奚国华从上海铁道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这是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摇篮”研究所。在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奚国华从普通工程师一路晋升至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

  2008年,奚国华转任中国北车总裁,正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的合并,创造了人生履历的高度。

  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配套工程京津城际的开通、各地地铁的高密度修建,中国进入到了轨道交通设备需求的高峰期。根据合并前夕南北车2013年年报显示,北车实现营业收入972.41亿元,净利润41.29亿元,全年新签订单1305.7亿元,同比增长65.7%;南车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78.9亿元,净利润41.4亿元,全年新签订单1350亿元,同比增长65%。

  高速增长的营业收入,促使完成技术积累的中国轨道交通设备供应商走向海外市场。但同质化的产品让南北车在国外市场也出现了无序竞争,直接阻碍了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

  2012年下半年,阿根廷政府宣布购买新的城轨车辆,用以更换出事故的萨缅托线现有列车。北车首轮239万美元/辆的报价,随后中国南车报出了127万美元/辆的低价;北车在第二包也报出了126万美元/辆的低价,而南车给出了报价121万美元/辆。对外报价无序竞争的问题,让国资委对南北车合并的工作进一步提速。

  6月27日,曾与奚国华有过交集的高铁科普丛书《高铁见闻》作者徐厚广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在南北车合并前夕,双方在技术上各有所长,但核心产品同质化非常高。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南北车之间的竞争达不到促进作用,这也是国资委主导双方合并的主要因素。”

  作为参与两家央企合并的领导者,短期内要理顺人员关系、研发体系、组织变革等一系列难题。据了解,在筹划合并期间,奚国华被委以重任,多次深入基层,倾听基层员工许多意见建议,为合并作出了许多切实的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南北车合并后,中国中车成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巨无霸”,奚国华也被任命为这家合并后的央企总裁。在随后各种强大预期的加持下,中车发展势头一路走高,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2亿元。

  中国中车步入正轨后,奚国华逐渐淡出中国中车领导层。2017年7月,奚国华转任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该企业为中国百强企业,主营业务为高尖端黑色金属管道铸造。

  奚国华调任一汽之前,一汽集团总经理岗位经历了长达两年的空窗期。在这期间,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的操盘,让一汽在人事、管理、研发等各个环节出现了质的改变。

  而在这两年中,汽车央企合作接连不断的出现,从初期的技术合作到后来的人才交流,尽管外界不断传出合并信号,但与轨道交通的聚焦不同,充分市场竞争环境下的汽车企业在合作上存在着更多的问题。

  两年后的今天,国资委向一汽集团空降一位曾参与“南北车合并”的总经理,或许后续有着更多值得期待的内容。


责任编辑:田大鹏 
V讯网

一汽集团来了一位曾参与“南北车合并”的总经理

2018-06-28 出处:汽车预言家 [原创] 责编:田大鹏

  对于刚刚接任一汽集团总经理的奚国华来说,曾参与南北车合并的履历,或许又将让央企改革的故事成为汽车行业关注的话题。

  6月27日,一汽集团终于等来了空闲两年的总经理,这位新任总经理奚国华过往履历中最显著的标签是“造火车”,而在轨道交通系统摸爬滚打的30多年中,参与南北车合并是他干过最轰动的事情。

  从上海铁道学院到中南大学;从株洲电力机车研究院到北车集团;从北车集团到中车集团。谁也不会想到,这个一手在中国轨道车辆制造领域参与两大企业合并的“火车人”,会进入汽车行业。

  奚国华出现在媒体的频率可以说寥寥可数。曾安排奚国华参加电视专访的中车员工向汽车预言家回忆,奚国华在中车工作期间具有非常广阔的视野,为人低调,踏实务实。接受电视采访原本属于集团正常工作范畴,但每次采访结束后,奚国华都会特意编发短信,向基层员工表示感谢。

  务实、注重细节、关怀员工是奚国华的性格特点,也与多年在技术岗位工作有着很大关系。

  1985年,年仅22岁的奚国华从上海铁道大学毕业后进入了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这是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摇篮”研究所。在株州电力机车研究所,奚国华从普通工程师一路晋升至研究所所长兼党委书记。

  2008年,奚国华转任中国北车总裁,正是在这个岗位上,他参与了中国北车和中国南车的合并,创造了人生履历的高度。

  2008年,随着北京奥运会配套工程京津城际的开通、各地地铁的高密度修建,中国进入到了轨道交通设备需求的高峰期。根据合并前夕南北车2013年年报显示,北车实现营业收入972.41亿元,净利润41.29亿元,全年新签订单1305.7亿元,同比增长65.7%;南车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78.9亿元,净利润41.4亿元,全年新签订单1350亿元,同比增长65%。

  高速增长的营业收入,促使完成技术积累的中国轨道交通设备供应商走向海外市场。但同质化的产品让南北车在国外市场也出现了无序竞争,直接阻碍了中国轨道交通的发展。

  2012年下半年,阿根廷政府宣布购买新的城轨车辆,用以更换出事故的萨缅托线现有列车。北车首轮239万美元/辆的报价,随后中国南车报出了127万美元/辆的低价;北车在第二包也报出了126万美元/辆的低价,而南车给出了报价121万美元/辆。对外报价无序竞争的问题,让国资委对南北车合并的工作进一步提速。

  6月27日,曾与奚国华有过交集的高铁科普丛书《高铁见闻》作者徐厚广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时表示:“在南北车合并前夕,双方在技术上各有所长,但核心产品同质化非常高。在当时的大背景下,南北车之间的竞争达不到促进作用,这也是国资委主导双方合并的主要因素。”

  作为参与两家央企合并的领导者,短期内要理顺人员关系、研发体系、组织变革等一系列难题。据了解,在筹划合并期间,奚国华被委以重任,多次深入基层,倾听基层员工许多意见建议,为合并作出了许多切实的决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自南北车合并后,中国中车成了国内轨道交通行业真正意义上的“巨无霸”,奚国华也被任命为这家合并后的央企总裁。在随后各种强大预期的加持下,中车发展势头一路走高,201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92亿元。

  中国中车步入正轨后,奚国华逐渐淡出中国中车领导层。2017年7月,奚国华转任新兴际华集团董事长,该企业为中国百强企业,主营业务为高尖端黑色金属管道铸造。

  奚国华调任一汽之前,一汽集团总经理岗位经历了长达两年的空窗期。在这期间,一汽集团董事长徐留平的操盘,让一汽在人事、管理、研发等各个环节出现了质的改变。

  而在这两年中,汽车央企合作接连不断的出现,从初期的技术合作到后来的人才交流,尽管外界不断传出合并信号,但与轨道交通的聚焦不同,充分市场竞争环境下的汽车企业在合作上存在着更多的问题。

  两年后的今天,国资委向一汽集团空降一位曾参与“南北车合并”的总经理,或许后续有着更多值得期待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