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这个时代,除了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也需要回头将走过的一段路程进行梳理,古人云:“温故知新”,或许对中国汽车而言更是如此。
中国汽车需要什么?或许需要时刻总结思考。当所有人认为2016对于中国汽车而言是一个过渡之年时,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份。
这一年,汽车市场悄然变化,厂商关系、合资架构都朝着人们相反的方向变革;这一年,汽车产品悄然变化,部分自主品牌迅速提升、部分自主品牌黯然伤神,部分合资品牌持续走红、部分合资品牌却充满荆棘;这一年,汽车媒体悄然变化,新媒体层出不穷,以及传统媒体的变革下优质平台的崭露头角。中国汽车最不平凡的改变,都在2016这所谓“最平凡”的一年发生。
或许有些事情必须用舆论的视角去观察品味,正如中国汽车必须有一批懂得他、珍惜他的人来评判。身处阴霾重重的北京,有一批这样的中国汽车媒体人,他们来自中国汽车最权威的多个平台,在各自岗位上领导着一批舆论观察者时刻注视着中国汽车。
今天,他们汇聚在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现场,一起亲身试驾并评判了在中国汽车市场2016年中最新上市的40款车型,评说2016中国汽车。
王政:一次集体试车验证了产品终端表现的答案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工业采访室副主任 王政
通过对这些不同车型的测评,最大的感受就是寰球年度车一如既往的专业,过程中也不乏细心和人性化。
专业体现在寰球汽车对车、对设备以及人员配备的专业,试驾过这些车辆后,整体感觉却是一言难尽,虽然这里有近40辆车型放在一起,但通过比较你会发现中国汽车每一款畅销车型成功背后的主因是什么,也能发现一些产品一直难以解决的市场终端现象,这些都展现在了产品本身。
刘晓科:一个“全”字解释寰球年度车足矣
新浪汽车总经理 刘晓科
2016年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不论是在评委的全面性,还是车型测评种类的全面型,概括下来就是一个“全”字。与往年相比,个人认为今年的测评在规模上比较大。同时通过这次的集体评测,也详细对比了各家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不同特点。
胡津南:提醒车企不可为产品上市盲目加快研发
凤凰汽车总经理 胡津南
此次参加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的活动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向好,增速更是超过年初所有人的预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正是因为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新车型上市,给车市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
而寰球年度车测评将今年许多受到好评的上市新车拉到场地进行统一测评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测让业内与业外人士都能对每年新车更新迭代的变化得出最直观的感受。
今天试乘的SUV车型很多,体现出当今中国消费者对SUV高涨的购买热情,而SUV占据销量“半边天”的情况预计明年就可实现。
但中国车市整体增速过快,这其中不乏政策驱动的因素,而有关明年购置锐政策的出台更是催生了一批小排量汽车销量在年底的爆发,势必会透支明年同款车型的销量,因此,低于5%的增速会是明年可预见的趋势,车企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盲目为产品研发与上市提速过快。
周光军:这个时代玩车的人很多,评车的人很少
北京晨报汽车周刊主编 周光军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寰球汽车年度车的测评活动,各项活动的宗旨是客观和公正,从第一届到第三届,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无疑,寰球汽车做到了这两点。
业内有关汽车测评的活动非常很多,但是真正做到专业性的很少,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在车型安排上非常全面,测试环节的设置也很到位。颁奖环节更是体现了公正、开放和客观。现场投票、计票,没有“暗箱操作”,大家都能认可这个结果。
赵云:产品对比会发现车企未来发展遇到的问题
华夏时报总编辑助理 赵云
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活动能够使专家、媒体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各大车型到底是什么样子,并通过众多车辆的对比,能够真实客观的体现车辆的性能及驾驶能力。
与去年相比,2016年度车测评在细节上做的更好一点,例如评测环节更多,媒体进行商讨时间也更充足,这样能够更加真实体现车辆的真实情况。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终端表现进入平稳期,但在产品端评测后会发现,一些目前发展较好的企业在产品战略层面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是对比得出的结果。
程李:把一年的中国汽车做一次总结不容易
车云网创始人兼董事长 程李
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形式非常新颖,得到了媒体同行一致的好评。因为能够在一天时间内试乘40款汽车的经历是非常难得的。通过多位业内资深媒体人士的测评,让多个角度出发得出的多元观点汇聚在一起,更新大家对每款车新的认识与评价。
目前业内举办的类似年度车评选的活动很多,但是大多流于形式,实质上的内容不多,对比之下,寰球汽车年度车客观、公正、专业的测评才更值得倡导和推崇。
邓玺:寰球年度车未来可将测评车型再细分
58车副总经理兼总编辑 邓玺
2016年度车测评在车辆上比较全,同时也代表了2016年的大部分主流车型。
寰球汽车之前做的SUV车型的评选,把市场上销量高的,受关注度高的车型单独拿出来进行测评,个人认为,像这种分车型的测评评选形式很有意思。
此前有SUV车型,今年是轿车车型,未来会不会有MPV车型,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让人期待的项目,将一年的汽车产品按细分市场区分测试,更集中更有针对性。
刘世瑜:自主品牌切不可胡乱跟风“黑科技”
中国买车网CEO 刘世瑜
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在过程各个环节上的严谨、周全是值得嘉奖的,体现了寰球汽车里每一位负责员工的认真和勤恳态度。希望今后的每一届都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试乘今年的这三十多款新车,我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车上市趋势有一点看法。近几年,自主品牌更多的是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的提升,合资品牌高端车则侧重功能设计和动力上的改良。
合资与自主品牌的差距在逐年缩短,两者在未来汽车的流行趋势上都有研究,但自主品牌切记不可盲目跟风所谓的“黑科技”和在外观设计上的“另类”尝试,还需多方论证,严谨设计研发思路,才能少走弯路和避免无畏的失败。
张红:只有两个字形容——真实
车市红点创始人 张红
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寰球年度车的话,最直观的就是权威和专业。在整个测评的环节设置上,非常细心和体贴。
作为第一次参加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这个活动,个人感觉在环节和细节的设置让大家感觉很全面,测评人员涉及专家、媒体以及车手,此外,在测评车型上,数量、评类以及类型的车辆也比较多。此次的测评活动,能让大家对今年新上市的车型有个直观的感受,这样测评出来的结果也比较真实。
何芳:为寰球汽车年度车的真实公正点个赞
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版主编 何芳
本届寰球年度车测评活动的评价可用两个词来高度概括,那就是专业性和权威性。
我了解到此次活动在第一天是进行的专家评测,阵容非常强大,有经济学家李稻葵先生、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主任张金换等,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此次测评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除了专家学者外,今天测评的媒体也非常具有权威性,业内各个主流媒体的负责人亲自上阵试车,掌握了最直观的感受。
说到评审大奖的环节,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想为寰球汽车年度车的真实性点个赞,无论是专家媒体的投票环节还是企业进行一分钟的拉票形式在汽车圈内形式都是非常新颖。
而我对未来寰球汽车年度车的一点思考是活动如何进行创新。比如车型上的创新,或许可以更多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毕竟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国际市场都是一个主流趋势。
黄少华:如何把握女性消费者市场是车企需要开动思维的课题
青年参考·汽车周刊主编、华山论剑创始人 黄少华
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就目前业内所有同行来说都算得上非常专业。这个专业体现在车型的选择上,无论合资、自主,轿车或是SUV和新能源都囊括其中,也体现在测评环节的科目设置上。
我个人在微信公众号上也常用女性视角来看待汽车市场发生的新闻,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女性朋友在车辆选择上有明显区别于女性的偏好。例如,车辆的外观设计不需要太过花哨和个性,协调就好。在动力配置上要均衡,类似百米加速等表现无需太多。关键的是智能科技的配备,导航、倒车影像能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帮助女性朋友减轻驾驶的负担。
从这一次的测评来看,汽车企业正在逐步完善女性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的需求,所以预测未来女性购车比例甚至会超过男性,未来如何把握女性消费者市场是车企需要开动思维的课题。
李邈:期待寰球年度盛典大奖的评选方式
中国企业报汽车周刊主编 李邈
寰球年度车测评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客观和公正。客观,今天到场试车的媒体人很多,多角度评测同一款车,意见汇总后观点确保客观;公正,在场的多位媒体人大家都有丰富的试车经验,但是同时试这么多车的机会还是很少,在同一时间驾驶多款级别、性能不同的汽车做到了公正。非常期待经过大家评选后胜出的寰球的年度车大奖。
此外,寰球汽车在业内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正是如此才能够将自主、合资以及豪华车品牌聚集在一起,举行这么一场年度新车测评,目前很少有其他媒体活动能够做到如此“大而全”,而且在颁奖的时候兼顾到各个层级的车型“小而美”。操控性能和空间表现、科技配置等表现。
徐玉海:将一个优点做到极致是豪华汽车的新定义
上车APP联合创始人 徐玉海
在测评试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测试环节设置很全面,过程严谨和客观。在目前试驾的车辆中,它们在技术水平等方面各有千秋,在测评车辆中,还是有一些车型相对而言比较看好。
因为工作原因,对于商务人士的消费需求进行对比后发现,各个车系对于豪华的定位是不同的,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豪华在彰显个性之外的共性是什么?今天多款产品评测后会发现,每款豪华车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他可以将汽车的一个优点无限放大,甚至做到极点,这可能是豪华汽车的新定义。
王歆:寰球年度车全面、真实、丰富
搜狐汽车内容及运营中心总监 王歆
整体而言,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是比较全面的,首先是车比较多,虽然我们从事汽车行业会参与评测的车型比较多。此外,在这次评测过程中驾驶这些车辆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在同一天内能够评测30-40辆车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测评结束下来的体会还是比较丰富的。
另外,我们年度车测评的场地虽然不是很大,但整体而言,场地的多样性还是比较丰富的,包括加速、刹车、转向、绕桩等多种项目,基本上能够比较全面的体现一辆车的驾控及行驶能力。
2016-12-22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或许这个时代,除了走好脚下的每一步,也需要回头将走过的一段路程进行梳理,古人云:“温故知新”,或许对中国汽车而言更是如此。
中国汽车需要什么?或许需要时刻总结思考。当所有人认为2016对于中国汽车而言是一个过渡之年时,他们认为这是一个变革的年份。
这一年,汽车市场悄然变化,厂商关系、合资架构都朝着人们相反的方向变革;这一年,汽车产品悄然变化,部分自主品牌迅速提升、部分自主品牌黯然伤神,部分合资品牌持续走红、部分合资品牌却充满荆棘;这一年,汽车媒体悄然变化,新媒体层出不穷,以及传统媒体的变革下优质平台的崭露头角。中国汽车最不平凡的改变,都在2016这所谓“最平凡”的一年发生。
或许有些事情必须用舆论的视角去观察品味,正如中国汽车必须有一批懂得他、珍惜他的人来评判。身处阴霾重重的北京,有一批这样的中国汽车媒体人,他们来自中国汽车最权威的多个平台,在各自岗位上领导着一批舆论观察者时刻注视着中国汽车。
今天,他们汇聚在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现场,一起亲身试驾并评判了在中国汽车市场2016年中最新上市的40款车型,评说2016中国汽车。
王政:一次集体试车验证了产品终端表现的答案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工业采访室副主任 王政
通过对这些不同车型的测评,最大的感受就是寰球年度车一如既往的专业,过程中也不乏细心和人性化。
专业体现在寰球汽车对车、对设备以及人员配备的专业,试驾过这些车辆后,整体感觉却是一言难尽,虽然这里有近40辆车型放在一起,但通过比较你会发现中国汽车每一款畅销车型成功背后的主因是什么,也能发现一些产品一直难以解决的市场终端现象,这些都展现在了产品本身。
刘晓科:一个“全”字解释寰球年度车足矣
新浪汽车总经理 刘晓科
2016年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不论是在评委的全面性,还是车型测评种类的全面型,概括下来就是一个“全”字。与往年相比,个人认为今年的测评在规模上比较大。同时通过这次的集体评测,也详细对比了各家企业的发展方向与不同特点。
胡津南:提醒车企不可为产品上市盲目加快研发
凤凰汽车总经理 胡津南
此次参加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的活动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如今中国汽车市场形势向好,增速更是超过年初所有人的预期,取得这样的好成绩正是因为每年都有非常多的新车型上市,给车市注入了许多新鲜血液。
而寰球年度车测评将今年许多受到好评的上市新车拉到场地进行统一测评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测让业内与业外人士都能对每年新车更新迭代的变化得出最直观的感受。
今天试乘的SUV车型很多,体现出当今中国消费者对SUV高涨的购买热情,而SUV占据销量“半边天”的情况预计明年就可实现。
但中国车市整体增速过快,这其中不乏政策驱动的因素,而有关明年购置锐政策的出台更是催生了一批小排量汽车销量在年底的爆发,势必会透支明年同款车型的销量,因此,低于5%的增速会是明年可预见的趋势,车企也要有清醒的认识,不可盲目为产品研发与上市提速过快。
周光军:这个时代玩车的人很多,评车的人很少
北京晨报汽车周刊主编 周光军
今年是我第三次参加寰球汽车年度车的测评活动,各项活动的宗旨是客观和公正,从第一届到第三届,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无疑,寰球汽车做到了这两点。
业内有关汽车测评的活动非常很多,但是真正做到专业性的很少,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在车型安排上非常全面,测试环节的设置也很到位。颁奖环节更是体现了公正、开放和客观。现场投票、计票,没有“暗箱操作”,大家都能认可这个结果。
赵云:产品对比会发现车企未来发展遇到的问题
华夏时报总编辑助理 赵云
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活动能够使专家、媒体以客观的角度来看各大车型到底是什么样子,并通过众多车辆的对比,能够真实客观的体现车辆的性能及驾驶能力。
与去年相比,2016年度车测评在细节上做的更好一点,例如评测环节更多,媒体进行商讨时间也更充足,这样能够更加真实体现车辆的真实情况。
2016年,中国汽车市场终端表现进入平稳期,但在产品端评测后会发现,一些目前发展较好的企业在产品战略层面可能会出现问题,这是对比得出的结果。
程李:把一年的中国汽车做一次总结不容易
车云网创始人兼董事长 程李
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形式非常新颖,得到了媒体同行一致的好评。因为能够在一天时间内试乘40款汽车的经历是非常难得的。通过多位业内资深媒体人士的测评,让多个角度出发得出的多元观点汇聚在一起,更新大家对每款车新的认识与评价。
目前业内举办的类似年度车评选的活动很多,但是大多流于形式,实质上的内容不多,对比之下,寰球汽车年度车客观、公正、专业的测评才更值得倡导和推崇。
邓玺:寰球年度车未来可将测评车型再细分
58车副总经理兼总编辑 邓玺
2016年度车测评在车辆上比较全,同时也代表了2016年的大部分主流车型。
寰球汽车之前做的SUV车型的评选,把市场上销量高的,受关注度高的车型单独拿出来进行测评,个人认为,像这种分车型的测评评选形式很有意思。
此前有SUV车型,今年是轿车车型,未来会不会有MPV车型,这其实也是一个比较让人期待的项目,将一年的汽车产品按细分市场区分测试,更集中更有针对性。
刘世瑜:自主品牌切不可胡乱跟风“黑科技”
中国买车网CEO 刘世瑜
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在过程各个环节上的严谨、周全是值得嘉奖的,体现了寰球汽车里每一位负责员工的认真和勤恳态度。希望今后的每一届都能够继续坚持下去。
试乘今年的这三十多款新车,我对于中国汽车市场的新车上市趋势有一点看法。近几年,自主品牌更多的是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的提升,合资品牌高端车则侧重功能设计和动力上的改良。
合资与自主品牌的差距在逐年缩短,两者在未来汽车的流行趋势上都有研究,但自主品牌切记不可盲目跟风所谓的“黑科技”和在外观设计上的“另类”尝试,还需多方论证,严谨设计研发思路,才能少走弯路和避免无畏的失败。
张红:只有两个字形容——真实
车市红点创始人 张红
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来形容寰球年度车的话,最直观的就是权威和专业。在整个测评的环节设置上,非常细心和体贴。
作为第一次参加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这个活动,个人感觉在环节和细节的设置让大家感觉很全面,测评人员涉及专家、媒体以及车手,此外,在测评车型上,数量、评类以及类型的车辆也比较多。此次的测评活动,能让大家对今年新上市的车型有个直观的感受,这样测评出来的结果也比较真实。
何芳:为寰球汽车年度车的真实公正点个赞
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版主编 何芳
本届寰球年度车测评活动的评价可用两个词来高度概括,那就是专业性和权威性。
我了解到此次活动在第一天是进行的专家评测,阵容非常强大,有经济学家李稻葵先生、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主任张金换等,在业内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此次测评的专业性是毋庸置疑的。除了专家学者外,今天测评的媒体也非常具有权威性,业内各个主流媒体的负责人亲自上阵试车,掌握了最直观的感受。
说到评审大奖的环节,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我想为寰球汽车年度车的真实性点个赞,无论是专家媒体的投票环节还是企业进行一分钟的拉票形式在汽车圈内形式都是非常新颖。
而我对未来寰球汽车年度车的一点思考是活动如何进行创新。比如车型上的创新,或许可以更多的增加新能源汽车的比例,毕竟新能源汽车在国内国际市场都是一个主流趋势。
黄少华:如何把握女性消费者市场是车企需要开动思维的课题
青年参考·汽车周刊主编、华山论剑创始人 黄少华
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就目前业内所有同行来说都算得上非常专业。这个专业体现在车型的选择上,无论合资、自主,轿车或是SUV和新能源都囊括其中,也体现在测评环节的科目设置上。
我个人在微信公众号上也常用女性视角来看待汽车市场发生的新闻,从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女性朋友在车辆选择上有明显区别于女性的偏好。例如,车辆的外观设计不需要太过花哨和个性,协调就好。在动力配置上要均衡,类似百米加速等表现无需太多。关键的是智能科技的配备,导航、倒车影像能够在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帮助女性朋友减轻驾驶的负担。
从这一次的测评来看,汽车企业正在逐步完善女性消费者对于汽车功能的需求,所以预测未来女性购车比例甚至会超过男性,未来如何把握女性消费者市场是车企需要开动思维的课题。
李邈:期待寰球年度盛典大奖的评选方式
中国企业报汽车周刊主编 李邈
寰球年度车测评给我的直观感受是客观和公正。客观,今天到场试车的媒体人很多,多角度评测同一款车,意见汇总后观点确保客观;公正,在场的多位媒体人大家都有丰富的试车经验,但是同时试这么多车的机会还是很少,在同一时间驾驶多款级别、性能不同的汽车做到了公正。非常期待经过大家评选后胜出的寰球的年度车大奖。
此外,寰球汽车在业内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正是如此才能够将自主、合资以及豪华车品牌聚集在一起,举行这么一场年度新车测评,目前很少有其他媒体活动能够做到如此“大而全”,而且在颁奖的时候兼顾到各个层级的车型“小而美”。操控性能和空间表现、科技配置等表现。
徐玉海:将一个优点做到极致是豪华汽车的新定义
上车APP联合创始人 徐玉海
在测评试乘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测试环节设置很全面,过程严谨和客观。在目前试驾的车辆中,它们在技术水平等方面各有千秋,在测评车辆中,还是有一些车型相对而言比较看好。
因为工作原因,对于商务人士的消费需求进行对比后发现,各个车系对于豪华的定位是不同的,这引起了我的思考,豪华在彰显个性之外的共性是什么?今天多款产品评测后会发现,每款豪华车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但他可以将汽车的一个优点无限放大,甚至做到极点,这可能是豪华汽车的新定义。
王歆:寰球年度车全面、真实、丰富
搜狐汽车内容及运营中心总监 王歆
整体而言,寰球汽车年度车测评是比较全面的,首先是车比较多,虽然我们从事汽车行业会参与评测的车型比较多。此外,在这次评测过程中驾驶这些车辆的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在同一天内能够评测30-40辆车的机会是很难得的,测评结束下来的体会还是比较丰富的。
另外,我们年度车测评的场地虽然不是很大,但整体而言,场地的多样性还是比较丰富的,包括加速、刹车、转向、绕桩等多种项目,基本上能够比较全面的体现一辆车的驾控及行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