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企业新闻 > 正文

新能源汽车在华生产占比成硬性指标

2016-12-08 08:50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王一萍

  11月30日,据法国《回声报》报道,中国未来将公布一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这一政策未来将对现有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格局进行深度变革,间接造成其在华利益影响。

  该报道指出,中国起草的这份草案核心内容,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18年生产的新能源车至少达到总产量的8%(2019年是10%,2020年是20%),执行对象是所有在华生产汽车或者每年中国进口超过5万辆汽车的汽车制造厂商。这意味着未来跨国车企在华汽车销售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成为在华发展的硬性指标。

  经过一系列采访后汽车预言家获悉,外媒此次报道的相关草案其实是中国在2018年后开始标定电动汽车生产量的法律文件,这项政策是设立在“2020年百公里5L油耗”基础上的另一个指标。

  此前中国政府曾提出在华整车企业必须达到“2020年平均油耗5L”的相关政策,其中具体要求车企油耗必须从2016年到2020年所有车企生产的乘用车燃油消耗标准(平均油耗)降至5.0L/100km。

  通过测算舆论认为,除了少数小排量车企以外,大部分燃油新车如果不采用技术升级,2020年在华车企几乎都很难达到这一目标。

  由上述计算方式看来,唯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才能在保证油耗缓慢增加的情况下增大企业车型基数,这使得所有在华车企纷纷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华发展战略。

  外媒按照标致雪铁龙2015年在华销售汽车超过70万辆进行了一项计算。以其到2018年在华销量为70万辆做基础,标致雪铁龙至少在两年时间中按照其销量的8%生产新能源汽车,在华电动车生产数量至少需要达到5.6万辆。

  同时外媒披露,外资车企为了尽快在中国投产新能源汽车,必须获得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资格,而正在讨论的草案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求制造商证明它们拥有在华设计、开发、生产电动汽车的技术。

  这成为跨国车企最为担忧的地方,法国《回声报》援引德国驻华大使的观点,认为中国这一新能源政策会迫使外国制造商“100%转让技术给主要是国有企业的这些在华合资企业。”

  相关人士向汽车预言家表示,一直以来,跨国车企向中国合资企业技术转让的过程中,要求合资企业向其交纳相应的技术转让费,同时为了保护核心技术,跨国车企一般也会分批在华投放技术设备。此次中国对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的强制要求,直接影响了外资企业在技术转让费谈判上要价的筹码,同时也促成其快速在华投入更多先进技术,这是他们极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中国欧盟商会汽车工作小组主席弗洛朗丝·德戈尔德菲姆就曾表示,他们对中国设定电动车份额制度的想法有异议。甚至呼吁实行碳排放限制,需要让汽车制造商自己去选择达到碳排放要求的必要技术,而非强制达到某一标准。

  此前,德国大使馆曾发布德国企业在华发展信心指数,其中多数德国企业认为在华发展“不再像以前受欢迎”,这也是近几年包括汽车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共同感受。

  不过在专家看来这样的感受恰恰证明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向平等方向良性的发展中。

  以汽车为例,中国汽车合资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市场换技术”,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基础薄弱给予了外商多种优惠政策,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时,如何构建公平有序的汽车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十分自然地事情。

  相关人士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中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发展的壮大,在华发展的汽车企业都必须适应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在市场比技术珍贵的当下,外资企业也必须承担在华发展的相应责任与义务,而不只是单方面只享受相关权益。作为中国十三五规划中战略发展领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所有企业必须认识到的核心责任之一。

  尽管外媒舆论仍旧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存有异议,但多家跨国企业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了多想法战争。

  截至2016年,在华发展的多家跨国企业已经着手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广州车展上,奔驰与大众分别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独立品牌,同时承诺未来将在中国生产多款新能源产品。此前日本丰田汽车也宣布成立电动汽车事业部,未来在华生产销售纯电动汽车。

责任编辑:王一萍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新能源汽车在华生产占比成硬性指标

2016-12-08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一萍

  11月30日,据法国《回声报》报道,中国未来将公布一份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这一政策未来将对现有跨国企业在华发展格局进行深度变革,间接造成其在华利益影响。

  该报道指出,中国起草的这份草案核心内容,要求汽车制造商在2018年生产的新能源车至少达到总产量的8%(2019年是10%,2020年是20%),执行对象是所有在华生产汽车或者每年中国进口超过5万辆汽车的汽车制造厂商。这意味着未来跨国车企在华汽车销售中,新能源汽车占比成为在华发展的硬性指标。

  经过一系列采访后汽车预言家获悉,外媒此次报道的相关草案其实是中国在2018年后开始标定电动汽车生产量的法律文件,这项政策是设立在“2020年百公里5L油耗”基础上的另一个指标。

  此前中国政府曾提出在华整车企业必须达到“2020年平均油耗5L”的相关政策,其中具体要求车企油耗必须从2016年到2020年所有车企生产的乘用车燃油消耗标准(平均油耗)降至5.0L/100km。

  通过测算舆论认为,除了少数小排量车企以外,大部分燃油新车如果不采用技术升级,2020年在华车企几乎都很难达到这一目标。

  由上述计算方式看来,唯有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才能在保证油耗缓慢增加的情况下增大企业车型基数,这使得所有在华车企纷纷快速推进新能源汽车在华发展战略。

  外媒按照标致雪铁龙2015年在华销售汽车超过70万辆进行了一项计算。以其到2018年在华销量为70万辆做基础,标致雪铁龙至少在两年时间中按照其销量的8%生产新能源汽车,在华电动车生产数量至少需要达到5.6万辆。

  同时外媒披露,外资车企为了尽快在中国投产新能源汽车,必须获得生产新能源汽车的资格,而正在讨论的草案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求制造商证明它们拥有在华设计、开发、生产电动汽车的技术。

  这成为跨国车企最为担忧的地方,法国《回声报》援引德国驻华大使的观点,认为中国这一新能源政策会迫使外国制造商“100%转让技术给主要是国有企业的这些在华合资企业。”

  相关人士向汽车预言家表示,一直以来,跨国车企向中国合资企业技术转让的过程中,要求合资企业向其交纳相应的技术转让费,同时为了保护核心技术,跨国车企一般也会分批在华投放技术设备。此次中国对车企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的强制要求,直接影响了外资企业在技术转让费谈判上要价的筹码,同时也促成其快速在华投入更多先进技术,这是他们极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中国欧盟商会汽车工作小组主席弗洛朗丝·德戈尔德菲姆就曾表示,他们对中国设定电动车份额制度的想法有异议。甚至呼吁实行碳排放限制,需要让汽车制造商自己去选择达到碳排放要求的必要技术,而非强制达到某一标准。

  此前,德国大使馆曾发布德国企业在华发展信心指数,其中多数德国企业认为在华发展“不再像以前受欢迎”,这也是近几年包括汽车在内的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共同感受。

  不过在专家看来这样的感受恰恰证明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以及向平等方向良性的发展中。

  以汽车为例,中国汽车合资政策制定的初衷是“市场换技术”,在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初期,由于基础薄弱给予了外商多种优惠政策,但随着中国汽车市场逐渐成长为全球第一大市场时,如何构建公平有序的汽车发展环境已经成为十分自然地事情。

  相关人士在接受汽车预言家采访中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发展的壮大,在华发展的汽车企业都必须适应平等竞争的发展环境。在市场比技术珍贵的当下,外资企业也必须承担在华发展的相应责任与义务,而不只是单方面只享受相关权益。作为中国十三五规划中战略发展领域,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所有企业必须认识到的核心责任之一。

  尽管外媒舆论仍旧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变化存有异议,但多家跨国企业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布局了多想法战争。

  截至2016年,在华发展的多家跨国企业已经着手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广州车展上,奔驰与大众分别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独立品牌,同时承诺未来将在中国生产多款新能源产品。此前日本丰田汽车也宣布成立电动汽车事业部,未来在华生产销售纯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