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行业新闻]8月23日,一条“神木模式陨落:宾利车商改卖夏利”的新闻,又一次将陕西神木这一西部小县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
神木煤炭资源丰富,曾以全民免费医疗的“神木模式”和15年免费教育而名噪一时;也因为出了一位拥有41套房子的“房姐”龚爱爱而备受关注;更为传奇的是,这座小县城和同样因煤而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并称为西部的“夜上海”:遍布城市周围的典当行与随处可见的豪华跑车曾是这两座城市的标签。
2011年开始,在鄂尔多斯经济土崩瓦解时,与内蒙古交界的这座县城,也开始走下神坛。
当喧嚣逐渐恢复平静,神木留给外界很多疑问:这座城市的豪车市场真的如媒体所言已经一蹶不振?神木的富人真的变穷了吗?有着相似“发家史”的神木和鄂尔多斯,出现的经济下滑的轨迹是否如出一辙?
中国的科威特
“2009年前后,整个西部地区大部分的路虎、捷豹都被鄂尔多斯的大款们买走了。”鄂尔多斯一家路虎捷豹经销商驻神木分店负责人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剩下的10%可能都卖到了与鄂尔多斯相隔160余公里的神木。”
神木所在的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自2002年起,榆林市连续7年的年均GDP增幅在20%以上,增速为陕西省第一;全市GDP在陕西省位居第二,仅次于西安。豪车遍地,在当时成为这座财富之城显示强大经济实力的重要标签。
和鄂尔多斯一样,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引爆”了这里的豪车市场。“行走在榆林,经常会有时空交错的感觉。”8月27日,一位当地煤炭局的王姓科长对汽车商报记者表示,“榆林特别是神木人对豪车近乎痴迷。”
一边是开阔的六车道马路,另一边却是尘土飞扬的土路,两者纵横交错。车子在开阔的开发区大道一拐,瞬间就会开进一个黄土裸露、坑坑洼洼的小道。更有意思的是,神木的马路上既能见到几百万的豪华跑车疾驰而过,也能看到驴车、农用三轮车慢悠悠穿过街道。“论豪车的数量和品种,榆林所辖的神木县、府谷县的状况更接近于鄂尔多斯。”
8月26日,榆林市检验检疫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榆林人偏爱日本丰田霸道车系列,能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剩下的是奔驰、宝马等豪车。根据榆林进出口部门的统计数据,整个榆林地区每年进口的汽车数量,占陕西全省70%以上。此前几年,每年都卖出10多辆售价超过500万元的豪车。榆林进口车购买价格从20多万元到900多万元不等,购买人群主要集中在北六县,当地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里办理相关手续的人中,神木、府谷一带口音的人较多。”
采访中,多位当地人士向记者介绍,在神木县城并不宽阔的马路上,玛莎拉蒂、保时捷、宾利等300万~400万元的顶级豪车屡见不鲜,而宝马、奔驰、路虎等高档车,在县城内更是随处可见。
“宾利改卖夏利不靠谱”
“这是一个继鄂尔多斯之后的‘金矿’。”榆林当地某汽车经销商对记者介绍称,过去几年,榆林、神木对高端车型令人咋舌的消费能力吸引了周边的经销商趋之若鹜,纷纷在神木设立分店。然而,2012年以来,神木的车也不好卖了。
“去年,500万元以上的豪车相较前年买得少了,更多的是一百万上下的车。”记者从榆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2012年榆林进口车总数为8184辆,占到了全省的70%以上。虽然相较前一年进口车数量多了692辆,但超级豪华车的购买量明显减少。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全年榆林只卖了3辆劳斯莱斯,宾利也只有两辆。这可能和去年的煤炭价格下跌有关吧!”
据媒体报道,从2012年开始,由于煤炭价格下降,神木经济出现了“陡降”迹象。在神木县中心地段的东兴街、麟州街、金煤路等几条主要街道,大批店铺关门,大量商品房闲置。
然而,在神木当地人看来,这种说法并不确切。“神木的商业中心并不大,最大的一家现在确实已经关门,主要是由于龚爱爱在此投资成立的商业大厦出现资金断裂造成的。”神木当地一位居民告诉记者,“那里的繁华只属于某些特别有钱的人,代表不了整个神木。”
除了将神木的房产描写得萧条、冷清外,媒体对当地汽车市场的描述更是惊悚。据报道,几年前由几个神木当地人合伙建立的神田国际名车城,定位世界级高档名车销售,如奔驰、宝马、路虎、保时捷等,现在已经沦落到只能卖一些夏利、东南这样的低端品牌汽车。
而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这座被外界描述的只销售豪华车品牌的汽车城,只是一些西安、榆林甚至鄂尔多斯的一些4S店在神木暂时设立的分点。
“虽然煤炭价格下降,但是绝对不会像网上传言卖宾利的现在改卖夏利的情况”,8月27日,主营捷豹路虎销售的榆林市庞大宏伟4S店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在神木、府谷两地的汽车4S经销并不多,大部分是周边城市4S店的分店。网上的传言可能是一些二手车贩或者是二级代理销售商所为,并不代表神木的豪车消费力陡降。
“外界所渲染的神木民间借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和鄂尔多斯相比不尽相同。”榆林市经信委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鄂尔多斯与榆林的发迹虽然都是基于丰富的资源和民间资本雄厚,但鄂尔多斯的民间资本主要流向房地产,由于楼市宏观调控以及地产规模的过度膨胀,最终资金链断裂;榆林的民间投资相对保守、渠道有限,泡沫没有大范围破裂。”
借贷危机范围较小
为了进一步了解榆林当地目前的经济状况,8月27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当地的李姓“煤老板”。
李先生对记者讲述了他的借贷历程:“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寻求资金支持必须从民间贷款。从银行贷不到啊,不仅要有关系,还得花精力、金钱、时间。民间借贷的利息是1分2,银行个人贷款利息是1分7,银行贷款的利息不仅高,还耽误时间。”
“陕北亿万富翁数量虽与鄂尔多斯相当,但千万规模的借贷数量却远远少于鄂尔多斯。”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借贷的对象主要是亲戚朋友和合作伙伴。
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第一次融资的经历。2002年,他将自己煤矿的4个矿井分别外包给四个亲戚和同行,每个矿井一年的承包费用是50万元。“外包所获得的利润是挖煤利润的两倍,而且还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至此,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他开始扩张自己的煤炭生意,而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一再强调:“除了煤炭生意,我什么都不搞,搞啥都不靠谱。”
记者在采访神木当地多位民间借贷人士时发现,得到的回答几乎也和李先生的说法如出一辙。他们投入的是煤矿、建筑、运输、农业产业化和小规模的第三产业项目,绝大多数都投在了实体经济领域,没有投向虚拟经济或容易滋生泡沫的房地产。
“外界现在传言,由于煤炭价格下降导致民间借贷出现危机,这种说法我不认可。”谈起外界对榆林的报道,李先生解释道,“真正把煤炭做大的企业,资金链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神木一些民间借贷危机主要还是一些煤老板将钱投放到了房地产等其他项目,他们太想‘钱生钱’了,比如之前的‘房姐龚爱爱’、‘黄金大王张孝昌’。”
“榆林当地煤老板的保守带来了好处,使神木和榆林的经济不至于像鄂尔多斯一样全线崩溃。”采访即将结束时,榆林市经信委的一位工作人员感叹,“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都无关紧要,在这场金钱游戏中,失意也只是少数有钱人。”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3-08-30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8月23日,一条“神木模式陨落:宾利车商改卖夏利”的新闻,又一次将陕西神木这一西部小县置于媒体的聚光灯下。
神木煤炭资源丰富,曾以全民免费医疗的“神木模式”和15年免费教育而名噪一时;也因为出了一位拥有41套房子的“房姐”龚爱爱而备受关注;更为传奇的是,这座小县城和同样因煤而富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并称为西部的“夜上海”:遍布城市周围的典当行与随处可见的豪华跑车曾是这两座城市的标签。
2011年开始,在鄂尔多斯经济土崩瓦解时,与内蒙古交界的这座县城,也开始走下神坛。
当喧嚣逐渐恢复平静,神木留给外界很多疑问:这座城市的豪车市场真的如媒体所言已经一蹶不振?神木的富人真的变穷了吗?有着相似“发家史”的神木和鄂尔多斯,出现的经济下滑的轨迹是否如出一辙?
中国的科威特
“2009年前后,整个西部地区大部分的路虎、捷豹都被鄂尔多斯的大款们买走了。”鄂尔多斯一家路虎捷豹经销商驻神木分店负责人颇为自豪地对记者说,“剩下的10%可能都卖到了与鄂尔多斯相隔160余公里的神木。”
神木所在的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被誉为“中国的科威特”。自2002年起,榆林市连续7年的年均GDP增幅在20%以上,增速为陕西省第一;全市GDP在陕西省位居第二,仅次于西安。豪车遍地,在当时成为这座财富之城显示强大经济实力的重要标签。
和鄂尔多斯一样,煤炭带来的巨额财富“引爆”了这里的豪车市场。“行走在榆林,经常会有时空交错的感觉。”8月27日,一位当地煤炭局的王姓科长对汽车商报记者表示,“榆林特别是神木人对豪车近乎痴迷。”
一边是开阔的六车道马路,另一边却是尘土飞扬的土路,两者纵横交错。车子在开阔的开发区大道一拐,瞬间就会开进一个黄土裸露、坑坑洼洼的小道。更有意思的是,神木的马路上既能见到几百万的豪华跑车疾驰而过,也能看到驴车、农用三轮车慢悠悠穿过街道。“论豪车的数量和品种,榆林所辖的神木县、府谷县的状况更接近于鄂尔多斯。”
8月26日,榆林市检验检疫局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榆林人偏爱日本丰田霸道车系列,能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剩下的是奔驰、宝马等豪车。根据榆林进出口部门的统计数据,整个榆林地区每年进口的汽车数量,占陕西全省70%以上。此前几年,每年都卖出10多辆售价超过500万元的豪车。榆林进口车购买价格从20多万元到900多万元不等,购买人群主要集中在北六县,当地进出口检验检疫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里办理相关手续的人中,神木、府谷一带口音的人较多。”
采访中,多位当地人士向记者介绍,在神木县城并不宽阔的马路上,玛莎拉蒂、保时捷、宾利等300万~400万元的顶级豪车屡见不鲜,而宝马、奔驰、路虎等高档车,在县城内更是随处可见。
“宾利改卖夏利不靠谱”
“这是一个继鄂尔多斯之后的‘金矿’。”榆林当地某汽车经销商对记者介绍称,过去几年,榆林、神木对高端车型令人咋舌的消费能力吸引了周边的经销商趋之若鹜,纷纷在神木设立分店。然而,2012年以来,神木的车也不好卖了。
“去年,500万元以上的豪车相较前年买得少了,更多的是一百万上下的车。”记者从榆林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了解到,2012年榆林进口车总数为8184辆,占到了全省的70%以上。虽然相较前一年进口车数量多了692辆,但超级豪华车的购买量明显减少。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全年榆林只卖了3辆劳斯莱斯,宾利也只有两辆。这可能和去年的煤炭价格下跌有关吧!”
据媒体报道,从2012年开始,由于煤炭价格下降,神木经济出现了“陡降”迹象。在神木县中心地段的东兴街、麟州街、金煤路等几条主要街道,大批店铺关门,大量商品房闲置。
然而,在神木当地人看来,这种说法并不确切。“神木的商业中心并不大,最大的一家现在确实已经关门,主要是由于龚爱爱在此投资成立的商业大厦出现资金断裂造成的。”神木当地一位居民告诉记者,“那里的繁华只属于某些特别有钱的人,代表不了整个神木。”
除了将神木的房产描写得萧条、冷清外,媒体对当地汽车市场的描述更是惊悚。据报道,几年前由几个神木当地人合伙建立的神田国际名车城,定位世界级高档名车销售,如奔驰、宝马、路虎、保时捷等,现在已经沦落到只能卖一些夏利、东南这样的低端品牌汽车。
而在记者的调查中发现,这座被外界描述的只销售豪华车品牌的汽车城,只是一些西安、榆林甚至鄂尔多斯的一些4S店在神木暂时设立的分点。
“虽然煤炭价格下降,但是绝对不会像网上传言卖宾利的现在改卖夏利的情况”,8月27日,主营捷豹路虎销售的榆林市庞大宏伟4S店销售人员表示,目前在神木、府谷两地的汽车4S经销并不多,大部分是周边城市4S店的分店。网上的传言可能是一些二手车贩或者是二级代理销售商所为,并不代表神木的豪车消费力陡降。
“外界所渲染的神木民间借贷危机带来的影响,和鄂尔多斯相比不尽相同。”榆林市经信委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鄂尔多斯与榆林的发迹虽然都是基于丰富的资源和民间资本雄厚,但鄂尔多斯的民间资本主要流向房地产,由于楼市宏观调控以及地产规模的过度膨胀,最终资金链断裂;榆林的民间投资相对保守、渠道有限,泡沫没有大范围破裂。”
借贷危机范围较小
为了进一步了解榆林当地目前的经济状况,8月27日,记者辗转联系到一位当地的李姓“煤老板”。
李先生对记者讲述了他的借贷历程:“民营企业要想发展,寻求资金支持必须从民间贷款。从银行贷不到啊,不仅要有关系,还得花精力、金钱、时间。民间借贷的利息是1分2,银行个人贷款利息是1分7,银行贷款的利息不仅高,还耽误时间。”
“陕北亿万富翁数量虽与鄂尔多斯相当,但千万规模的借贷数量却远远少于鄂尔多斯。”李先生告诉记者,他借贷的对象主要是亲戚朋友和合作伙伴。
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第一次融资的经历。2002年,他将自己煤矿的4个矿井分别外包给四个亲戚和同行,每个矿井一年的承包费用是50万元。“外包所获得的利润是挖煤利润的两倍,而且还不用投入太多的精力”。至此,通过民间借贷的方式,他开始扩张自己的煤炭生意,而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一再强调:“除了煤炭生意,我什么都不搞,搞啥都不靠谱。”
记者在采访神木当地多位民间借贷人士时发现,得到的回答几乎也和李先生的说法如出一辙。他们投入的是煤矿、建筑、运输、农业产业化和小规模的第三产业项目,绝大多数都投在了实体经济领域,没有投向虚拟经济或容易滋生泡沫的房地产。
“外界现在传言,由于煤炭价格下降导致民间借贷出现危机,这种说法我不认可。”谈起外界对榆林的报道,李先生解释道,“真正把煤炭做大的企业,资金链是不会出现问题的,神木一些民间借贷危机主要还是一些煤老板将钱投放到了房地产等其他项目,他们太想‘钱生钱’了,比如之前的‘房姐龚爱爱’、‘黄金大王张孝昌’。”
“榆林当地煤老板的保守带来了好处,使神木和榆林的经济不至于像鄂尔多斯一样全线崩溃。”采访即将结束时,榆林市经信委的一位工作人员感叹,“对于老百姓来说,这些都无关紧要,在这场金钱游戏中,失意也只是少数有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