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行业新闻]8月12日,云南省统计局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一家昆明当地驾校的校长。他将自己研究的“代管政府公务车”方案和申请书一同递交给了统计局,希望对方将公务车管理交于自己。
驾校老板名叫杨金林,他在《申请书》中承诺:愿交保证金100万元,保证做到“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公车私驾、公车私用”,而且“满意再付费”。
民营企业代管公车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在公务车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当下,他又有什么良机妙策来推动改革?杨金林钟情于政府政务改革的真实目的究竟何在?
车管“专家”
“我是一名党员,曾经也是一名教师。对于政府三公经费的改革我一直十分关注。”8月19日,杨金林对本报记者表示。
杨金林称:“对公务车改革方案我曾经做过大量的研究,其效果不理想。相比之下,我提出的公务车管理方案可操作性更强一些。”他将自己的公车管理总结为“四管”:管好人、管好车、管好票、管好安全。同时,杨金林给自己拟成立的公车管理机构命名为“雄霸机动车车辆管理服务所”。
杨金林介绍说,管好人首先是公车驾驶员。他认为,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下,公车司机或多或少都有利用加油之机,把买烟酒的费用开在油票中,或者把其他费用开在修理费当中的情况。要杜绝这类“跑冒滴漏”现象,首先就要在制度上做到设计完善,驾驶员要随机分配,让司机和领导之间存在一定的陌生感。这样,滋生腐败的几率也会大大降低。
在管好车辆上,杨金林表示,如果能参与统计局公车管理,“雄霸车管所”愿垫资100万元。“垫付保证金的目的,主要是出于管好公车考虑,对于车辆修理等都能提供资金上的保证。”除此之外,对于公务车辆的监督问题,杨金林提出,使用双牌照体制的监管措施,在原有车牌上加挂公务车特殊牌照,以此让公众来监督。
虽然在表述自己代管公车未来的想法时侃侃而谈,但具体细节杨金林表示还在研究当中。
对杨金林申请代管公务车的行为,长期关注我国公务车改革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持支持态度:“一个普通公民对于公车改革能有如此深的认识实属不易”,但是对其所陈述的公车管理方案,叶青认为有些“空泛”。
尽管如此,叶青认为,“申请代管公务车的行为反映了民众对政府公车管理的高度关注,对公车浪费的不满,民营企业代管公务车不妨试一试”。杨金林方案最为可取的地方在于间接地取消了公务车队,从而节省了司机这项开支。“政府车队不需要存在,只要在办公室相对安排一个人员,负责与服务所联系订车事宜即可。这样政府车队费用归零。”
以云南省统计局为例,云南省统计局目前共有29辆车,一名司机一年支出大约在5万元,如果把统计局29辆车都交给该车辆服务所,那么这笔费用也将节省下来,仅这一项每年就可以节省出将近150万元的费用。“这对于减少公务车费用的贡献不可小觑”。
在与杨金林的短暂接触中记者发现,他对于代管公车的调查研究十分透彻。除了国内曾经实施过的公车改革方案外,对世界各国公务车管理模式他也是了如指掌。然而令人感到疑惑的是,一家民营驾校的老总,为什么却对公务车管理如此热衷?
“政府不能什么都管!”
“事情的原因要回述到今年8月。”杨金林告诉记者,8月1日,云南省统计局的全部公车都在前挡风玻璃右下脚贴上“云南省级单位公务车”的标志,将公车私用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看到媒体报道后,他萌生了参与政府部门管理公车的想法。
杨金林在递交给省统计局的《申请书》中承诺:我企业愿参与或接管公车,并交保证金100万元。管理方式为企业先垫付油料等管理费用,保证做到“严禁党员领导干部公车私驾、公车私用”(驾驶员本人也要做到此条)。由公务用车问题专题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作出考评,满意再付费。
谈起公务车改革,杨金林显得十分自信:“政府一直在推动三公经费改革,但是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政府自身利益难以权衡。在国外,公务车交予民营企业代管的现象十分普遍,我们国家也应该实行这一方式。政府不能什么都管!”
然而,当地政府对于他的申请选择了“委婉拒绝”。在查看了“雄霸车管所”的营业执照和“公车车牌”后,云南省统计局专职副书记刘艺峰表示:“第一,目前,省统计局不太适合接受民营企业来管理公车;第二,‘雄霸车管所’设计的公车车牌,目前不太适合启用;第三,我局没有权力引进民营企业来管理公车。
尽管被拒,但是杨金林却并不想放弃。熟悉他的当地人向记者爆料称,杨金林向政府显露自己“参政”的意愿并非首次。
“啥都想管”的校长
今年50岁出头的杨金林曾经是昆明学院的一名教师。熟悉他的人向记者透露,杨金林的发家史是从一部电话机开始的。
上世纪80年代末,杨金林在校园内建了一个电话亭,这是他第一桶金的来源。进入90年代,隶属于昆明学院的雄霸驾校对外承包,杨金林顺势将其接手。几年下来,雄霸驾校的生意开始蒸蒸日上,他也成了校园“企业家”。“具体挣了多少钱说不上来,但是上千万是没问题”,一位杨金林曾经的同事说。
然而,在生意场上顺风顺水的杨金林并没有将全部精力放在驾校的管理上,他开始琢磨,怎么使自己参与到政府改革工作中。一位熟识杨金林的媒体人士告诉记者,杨金林对于国家的大政方针脱口而出,而党员的身份也被他多次提及。
2012年3月,杨金林向昆明市五华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下称五华工商局)申请“昆明雄霸机动车车辆管理所”企业名称,期望拥有和公安局下属的车管所相同服务项目。在经过被拒、状告、驳回等一系列周折后,五华工商局最终做出让步,同意在“昆明雄霸机动车车辆管理所”加上“服务”二字,允许他注册成立“昆明雄霸机动车车辆管理服务所”。
除了在车辆管理上希望“参政议政”外,记者还了解到,2013年1月,杨金林还曾向现任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提出申请,希望成立“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特约云南工作室”,由他代为监管政府纪律检查等事项,虽然这一申请并未得到回应,但是杨金林在参与公共事务上的热情并未减退。2013年1月,杨金林在交通运输部和公安部发布的《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与考试大纲》中找出多处错误。他还对云南省各政府部门不按时上下班乱象进行监督。
一系列行为使杨金林成为了舆论争相报道的对象。在一些政府民意调查活动中,他总会被以“公知”的身份受邀到场。外界的逐渐认可,使这位曾今的大学老师又找到了昔日讲台上的风采,最终在云南省政府公车改革推行后,杨金林从中受到启发,正式申请参与公务车管理。
采访结束时,杨金林向记者表示,对于云南省统计局委婉拒绝的态度,他会继续向上申请,直到代管公务车的方案被政府机构采纳为止。他还透露:“今年下半年我还会向云南省国资委递交代管城市公路停车位使用管理的申请,道路两旁的管理使用率太低了,必须改变这种现状。”言谈间透露出“忧国忧民”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