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Roadster车型内的特斯拉CEO穆斯克
这其中特斯拉便是个一直以来都很火的例子。特斯拉CEO穆斯克曾经就很明确地表示,特斯拉“不做普普通通的电动车”。 而其前CEO马丁-艾波汉德此前向《纽约时报》透露称,“将新产品推向普通消费者的方式就是首先将其卖给富人。” 所以无论是从特斯拉的售价,还是其所采用的先进技术而言,这家企业可以说从最开始就打算赚有钱人的钱。
在特斯拉刚刚开始起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双座敞篷跑车Roadster之时,外媒就给与这样的评价:“特斯拉的Roadster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丰田普锐斯。”这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丰田普锐斯,外媒一直以来的看法便是“形象工程大于实际作用”的一款车。众多好莱坞明星,商界大腕们舍弃他们的V8、V12跑车天天开着普锐斯的意图无疑是在向公众展示他们“爱环保”的良好形象。
特斯拉的第二款产品Model S为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或多或少地,普锐斯有点过于“低端”了。于是面向高端人群,价格也绝对“给力”的特斯拉突然出现了。明星与大腕们这下终于可以继续展示他们的环保情操,同时享受购买豪车而带来的公众注意力。
一些外媒的评论家就认为,特斯拉的杀手锏还在于,其CEO穆斯克把硅谷的思维和科技公司的运行法则带到了汽车产品中去。例如,他极度注重产品设计,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追求美学上的极致。坐进特斯拉,也绝对能感受到精致的做工和讲究的设计,以及那种电动车所带来的科技感。
从产品本身到营销,特斯拉可以说是直指高端客户。但是在如今的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实际上并不孤独:来自奔驰的SLS电动版和奥迪的R8电动跑车都是在面向高端人群。
一名国外车评人士说道:“特斯拉和奔驰的电动版SLS根本就不是直接竞争关系,因为富豪名人也想开着一辆能平时逛逛街的低调车子,而SLS除了售价极高之外,外观过分招摇过市,其在品牌感的新鲜程度上也远远落后于特斯拉。”
也就是说,特斯拉除了产品定位准确以外,其品牌营销也是恰到好处:不装大佬,但也不会混进中低端市场,做了一个人们心目中“纯粹的高端电动车”品牌,这许就够了。
也难怪此前美国汽车新闻报道,通用汽车已经成立了一个特别“研究小组”来搞明白特斯拉是如何做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可见这位汽车巨头对这个新型兴的“搅局小子”怀有些许敬畏之心。
电动车=未来家用车?
相对于竞争不明显的高端电动车,那些其他车企搞出的平民化电动车就可谓有些千篇一律了。细数一下目前生产电动车的厂家,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想玩电动车的跨国汽车集团都有他们相应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无一例额外都在向一个方向迈进:成为家用车。
日产聆风电动车 是为数不多的家用级电动车中从一开始就以“电动身份”开发的产品
飞度电动版
福特 福克斯电动版
日系车中,本田有电动飞度,日产推出了聆风,三菱和法国PSA合作了icar;欧系车中,奔驰刚刚发布了B级电动版,宝马重拳推出了i3,欧洲福特推出了电动福克斯,大众集团也推出过几款基于现款车型的电动版;美国通用也搞出了独特的沃兰德,其原理和另一家高端电动车生产商菲斯科相似。其他集团可谓也不甘落后,都已经推出或准备推出自己的电动车。
然而在国外媒体看来,这些品牌对于电动车的理解并不很清晰。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电动车只是“尝鲜”的市场大环境之下,很难让这些在传统汽车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厂家立刻放弃内燃机车这块可谓“早已熟透了的市场”。
菲亚特 500e 电动车
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旗下的菲亚特品牌刚刚推出了500e,如今便开始对电动车产生了“怀疑”。其全球动力总监Bob Lee表示:“菲亚特将不会再继续深入电动车市场,除非消费者开始接受为电动车付出更多。”他还表示,就算顾客想为环保减排做出一些贡献,但是购买电动车较高的成本也会使很多人打消这种念头。
而对于已经在电动车领域走的有些太深的厂家,则依然在寻求电动车普及的出路,寻找可能的销售增长。日产等日本车企之前就和政府商议,打算联合起来在日本本土兴建许多充电桩,以提高电动车的充电便利性。
英国BBC就表示,日产聆风车型作为日产目前的全球战略电动车,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英国目前的充电设施密度远远不能满足聆风车主的需求,而且充电时间过长也使其不那么容易被人接受。
有些汽车品牌则干脆决定不淌进电动车这趟水。马自达发言人在7月就宣称,将不会对电动车下大力气研发产品,而是集中精力搞好传统内燃机高效节油技术。外媒对此的看法是,对于马自达而言,其优势技术的确也不是电动机,况且目前国际电动车市场并不大,而继续掘壕坚守传统汽车市场便是目前很多车企的战略。
归根结底,电动车还是个新鲜事物,电动车的配套设施将决定其普及程度。像特斯拉这样的高端电动车厂商看准的是那些可以“不惜代价”来换取豪华和名望的人群,对于这个受众,钱可以说不是问题。
而那些试图将电动车推广到千家万户的传统汽车厂商,将普通车型换个动力总成直接拿上来卖,虽不失为一种做法,但缺乏新意,难以吸引那些思想前卫的消费者。就像路透社之前的一位评论员所说:“电动车为何要和大街上跑的车长得一样才行?”也许宝马i3在这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卖相,但究竟卖的如何,还要看它是不是人们心中真正想要拥有的那辆电动车。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3-08-0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鄂智超
坐在Roadster车型内的特斯拉CEO穆斯克
这其中特斯拉便是个一直以来都很火的例子。特斯拉CEO穆斯克曾经就很明确地表示,特斯拉“不做普普通通的电动车”。 而其前CEO马丁-艾波汉德此前向《纽约时报》透露称,“将新产品推向普通消费者的方式就是首先将其卖给富人。” 所以无论是从特斯拉的售价,还是其所采用的先进技术而言,这家企业可以说从最开始就打算赚有钱人的钱。
在特斯拉刚刚开始起家推出了第一款产品:双座敞篷跑车Roadster之时,外媒就给与这样的评价:“特斯拉的Roadster是从另一个角度诠释了丰田普锐斯。”这是什么意思呢?
对于丰田普锐斯,外媒一直以来的看法便是“形象工程大于实际作用”的一款车。众多好莱坞明星,商界大腕们舍弃他们的V8、V12跑车天天开着普锐斯的意图无疑是在向公众展示他们“爱环保”的良好形象。
特斯拉的第二款产品Model S为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或多或少地,普锐斯有点过于“低端”了。于是面向高端人群,价格也绝对“给力”的特斯拉突然出现了。明星与大腕们这下终于可以继续展示他们的环保情操,同时享受购买豪车而带来的公众注意力。
一些外媒的评论家就认为,特斯拉的杀手锏还在于,其CEO穆斯克把硅谷的思维和科技公司的运行法则带到了汽车产品中去。例如,他极度注重产品设计,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都追求美学上的极致。坐进特斯拉,也绝对能感受到精致的做工和讲究的设计,以及那种电动车所带来的科技感。
从产品本身到营销,特斯拉可以说是直指高端客户。但是在如今的电动车市场,特斯拉实际上并不孤独:来自奔驰的SLS电动版和奥迪的R8电动跑车都是在面向高端人群。
一名国外车评人士说道:“特斯拉和奔驰的电动版SLS根本就不是直接竞争关系,因为富豪名人也想开着一辆能平时逛逛街的低调车子,而SLS除了售价极高之外,外观过分招摇过市,其在品牌感的新鲜程度上也远远落后于特斯拉。”
也就是说,特斯拉除了产品定位准确以外,其品牌营销也是恰到好处:不装大佬,但也不会混进中低端市场,做了一个人们心目中“纯粹的高端电动车”品牌,这许就够了。
也难怪此前美国汽车新闻报道,通用汽车已经成立了一个特别“研究小组”来搞明白特斯拉是如何做到今天这个地步的。可见这位汽车巨头对这个新型兴的“搅局小子”怀有些许敬畏之心。
电动车=未来家用车?
相对于竞争不明显的高端电动车,那些其他车企搞出的平民化电动车就可谓有些千篇一律了。细数一下目前生产电动车的厂家,我们就会发现几乎所有想玩电动车的跨国汽车集团都有他们相应的产品,而这些产品无一例额外都在向一个方向迈进:成为家用车。
日产聆风电动车 是为数不多的家用级电动车中从一开始就以“电动身份”开发的产品
飞度电动版
福特 福克斯电动版
日系车中,本田有电动飞度,日产推出了聆风,三菱和法国PSA合作了icar;欧系车中,奔驰刚刚发布了B级电动版,宝马重拳推出了i3,欧洲福特推出了电动福克斯,大众集团也推出过几款基于现款车型的电动版;美国通用也搞出了独特的沃兰德,其原理和另一家高端电动车生产商菲斯科相似。其他集团可谓也不甘落后,都已经推出或准备推出自己的电动车。
然而在国外媒体看来,这些品牌对于电动车的理解并不很清晰。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在目前电动车只是“尝鲜”的市场大环境之下,很难让这些在传统汽车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厂家立刻放弃内燃机车这块可谓“早已熟透了的市场”。
菲亚特 500e 电动车
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旗下的菲亚特品牌刚刚推出了500e,如今便开始对电动车产生了“怀疑”。其全球动力总监Bob Lee表示:“菲亚特将不会再继续深入电动车市场,除非消费者开始接受为电动车付出更多。”他还表示,就算顾客想为环保减排做出一些贡献,但是购买电动车较高的成本也会使很多人打消这种念头。
而对于已经在电动车领域走的有些太深的厂家,则依然在寻求电动车普及的出路,寻找可能的销售增长。日产等日本车企之前就和政府商议,打算联合起来在日本本土兴建许多充电桩,以提高电动车的充电便利性。
英国BBC就表示,日产聆风车型作为日产目前的全球战略电动车,其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里程。英国目前的充电设施密度远远不能满足聆风车主的需求,而且充电时间过长也使其不那么容易被人接受。
有些汽车品牌则干脆决定不淌进电动车这趟水。马自达发言人在7月就宣称,将不会对电动车下大力气研发产品,而是集中精力搞好传统内燃机高效节油技术。外媒对此的看法是,对于马自达而言,其优势技术的确也不是电动机,况且目前国际电动车市场并不大,而继续掘壕坚守传统汽车市场便是目前很多车企的战略。
归根结底,电动车还是个新鲜事物,电动车的配套设施将决定其普及程度。像特斯拉这样的高端电动车厂商看准的是那些可以“不惜代价”来换取豪华和名望的人群,对于这个受众,钱可以说不是问题。
而那些试图将电动车推广到千家万户的传统汽车厂商,将普通车型换个动力总成直接拿上来卖,虽不失为一种做法,但缺乏新意,难以吸引那些思想前卫的消费者。就像路透社之前的一位评论员所说:“电动车为何要和大街上跑的车长得一样才行?”也许宝马i3在这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突破,拥有了独一无二的卖相,但究竟卖的如何,还要看它是不是人们心中真正想要拥有的那辆电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