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坚信,一味地做“加法”注定会让品牌在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代中掉队,唯有打破惯性、颠覆常规地去创造和引领用户需求才能决胜未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回望2017年,或许用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诗,来形容一汽-大众奥迪品牌(以下简称奥迪)在过去一年跌宕起伏的历程再恰当不过了。
2017年上半程,身处舆论旋涡的奥迪令外界不禁为其捏紧一把汗。不过,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汽车,30年来的纵横驰骋令其沉淀出一种老练的品牌定性,一时掀起的波澜未能阻挡奥迪劈波斩浪继续向前的航道。2017年1~12月,凭借59.5万辆的全年总销量,奥迪再次战胜强敌奔驰、宝马,连续30年拿下中国豪华汽车单一品牌销量桂冠,为一路保持领先的30年画上了圆满句点。
与此同时,“德系三强”间逐年缩短的销量差距,确保品牌在华发展的领先优势刻不容缓,而这也成为即将开启下一阶段新征程的奥迪亟待解决的难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以过去30年的领先经验做背书,审时度势之下,奥迪深知品牌要苦练“内功”才能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进一步将企业命运押注在了以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共享汽车为代表的“新时代”。奥迪坚信,一味地做“加法”注定会让品牌在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代中掉队,唯有打破惯性、颠覆常规地去创造和引领用户需求才能决胜未来。
未来汽车消费需求的“引爆点”
著名的“引爆点”理论阐述了一个观点,即所谓的“潮流”并不是偶发的,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事件。
从该理论出发解读未来汽车消费需求的“引爆点”,不难看出,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参与感”逐步加深,未来的汽车将成为除了家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而身份角色的转变也要求其向“智能机器人”的定位靠拢,高智商、节能环保和移动终端是缺一不可的必备属性。
事实上,2018年或将成为智能汽车、新能源绿色汽车和共享汽车在全球集中爆发的元年。以中国市场为例,2018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也成为推进中国智能汽车发展,催化企业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的强心剂。
与之相对应的是,自2017年底至今年初,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开始展露头角,备受关注的蔚来汽车首款新车正式上市销售;背景不凡的拜腾汽车在北美设立了研发中心;而小鹏汽车更是启动了22亿元的B轮融资,并获得阿里巴巴、富士康和IDG等在内的众多明星资本联合支持。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和共享汽车的布局上,有着敏锐“嗅觉”的一众车企也走在潮流前线上。截止目前,在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排名中,中国保持了第一的领先优势,且以目前多项出台的政策驱动看,2018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依旧会保持强劲的增速发展。而共享经济方面,2017年率先刮起地共享单车旋风,在市场运作和消费需求普及上为共享汽车的发展进行了一番探路。
奥迪对未来做出的五个承诺
站在下一个30年的时间节点上,紧扣智能、新能源和共享经济的时代发展主题,奥迪将从产品、研发技术、新能源业务、移动共享出行服务和线下体验场景等五个方面出发,继续以引领者的姿态,先人一步地做出表率、示范作用。
五个承诺:一、总是提供用户“想要”的产品;二、以简驭繁,以前瞻技术简化用户的生活;三、打造“正向循环”的绿色出行生态圈;四、构建全触点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五、提供更深入的情感体验场景。
2018是奥迪的产品“大年”
2017年,恰逢奥迪品牌的产品“小年”,相对于竞争对手密集的新车投放节奏,奥迪的主力车型A6L已处于产品周期末端;而SUV车型上,奥迪Q5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为扭转局势,奥迪宣布2018年将陆续在市场投放共计16款重磅新车,涵盖SUV、高性能车型和allroad车型,产品矩阵更加完善。其中,重点推出的全新奥迪A8L、全新奥迪Q5L和全新奥迪Q2L车型还将分别在同级别市场创造最新的驾驶体验。例如,即将上市的全新奥迪A8L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L3阶段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
奥迪AI:创造改变驾驶
在自动驾驶领域,奥迪汽车提出了“奥迪AI”概念,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任思明在年会上向外界阐释“奥迪AI”,将其解读为“奥迪+智能+前瞻思想”。
奥迪AI将从时间、安全、效率和定制四个方面解决用户的利益需求。从时间上说,奥迪AI可以创造出不同类型的互联时间,有效协调驾驶员的时间安排;从安全角度上看,奥迪AI可以防治因驾驶员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从效率上看,广泛联网和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空间和能源;在定制化需求方面,基于奥迪AI,车辆可以了解驾驶员及乘客的操作习惯,让驾驶更智能便捷。
目前,奥迪所研发出的zFAS中央驾驶辅助控制系统、car-to-x和个人智能助手技术将成为实施奥迪AI的技术支撑。
2020年发布7款新能源产品
在大众“2025战略”指导下,奥迪品牌的新能源产品涵盖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直至氢燃料的全系系列e-tron车型,计划到2020年发布7款新能源车型,并实现新能源全网络授权。
在与产品相配套的新能源设施布局上,奥迪还将全力推进“360度充电”战略,为家庭充电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同时加速布局公共充电网络,深化用户体验管理和探索对外合作模式,使奥迪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售后服务上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闭环。
2018成立移动出行服务公司
据了解,奥迪早年已洞察出“汽车共享”的市场趋势,并开始了着手布局,除授权经销商推广汽车租赁外,还有效整合了大用户、二手车、市场和CRM等多种渠道服务用户。
2017年9月,国内首个由汽车品牌主导、针对中国高端用车市场需求量身打造的移动出行服务产品“Audi on demand + 移动出行”正式上线,填补了高端移动出行服务的空白。2018年,奥迪还将与一汽正式合资成立移动出行服务公司,专职负责奥迪品牌在华的移动出行业务。
全网推广奥迪生活馆
“以用户为中心”,在强调服务的现代社会,汽车制造企业的责任已不再仅仅是打造一款好产品并将其售出,而是在品牌、产品、服务和营销等多个环节与用户建立情感价值上的共鸣。
2018年,奥迪将着手打造三大产品的深度体验平台,allroad campaign、Q campaign和Audi Sport嘉年华,分别对应旅行车、SUV和高性能车,形成集群式、立体化、可持续的用户体验平台矩阵,通过有区别的符号认知打造品牌的差异性。
此外,奥迪生活馆在进行试点运营后于2018年正式在全网进行推广,该试点将启动线上线下联合营销的全新零售模式,打造出奥迪品牌标志性的高端和专属氛围,全面提升用户的感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8-02-06 出处:汽车预言家 [原创] 责编:田大鹏
奥迪坚信,一味地做“加法”注定会让品牌在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代中掉队,唯有打破惯性、颠覆常规地去创造和引领用户需求才能决胜未来。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回望2017年,或许用这样一句耳熟能详的古诗,来形容一汽-大众奥迪品牌(以下简称奥迪)在过去一年跌宕起伏的历程再恰当不过了。
2017年上半程,身处舆论旋涡的奥迪令外界不禁为其捏紧一把汗。不过,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汽车,30年来的纵横驰骋令其沉淀出一种老练的品牌定性,一时掀起的波澜未能阻挡奥迪劈波斩浪继续向前的航道。2017年1~12月,凭借59.5万辆的全年总销量,奥迪再次战胜强敌奔驰、宝马,连续30年拿下中国豪华汽车单一品牌销量桂冠,为一路保持领先的30年画上了圆满句点。
与此同时,“德系三强”间逐年缩短的销量差距,确保品牌在华发展的领先优势刻不容缓,而这也成为即将开启下一阶段新征程的奥迪亟待解决的难题。
“打铁还需自身硬”,以过去30年的领先经验做背书,审时度势之下,奥迪深知品牌要苦练“内功”才能在挑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进一步将企业命运押注在了以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共享汽车为代表的“新时代”。奥迪坚信,一味地做“加法”注定会让品牌在大调整、大变革和大发展的时代中掉队,唯有打破惯性、颠覆常规地去创造和引领用户需求才能决胜未来。
未来汽车消费需求的“引爆点”
著名的“引爆点”理论阐述了一个观点,即所谓的“潮流”并不是偶发的,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大事件。
从该理论出发解读未来汽车消费需求的“引爆点”,不难看出,随着汽车在日常生活中的“参与感”逐步加深,未来的汽车将成为除了家和工作场所之外的“第三生活空间”,而身份角色的转变也要求其向“智能机器人”的定位靠拢,高智商、节能环保和移动终端是缺一不可的必备属性。
事实上,2018年或将成为智能汽车、新能源绿色汽车和共享汽车在全球集中爆发的元年。以中国市场为例,2018年1月7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征求意见稿,这份文件也成为推进中国智能汽车发展,催化企业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谋划的强心剂。
与之相对应的是,自2017年底至今年初,互联网造车新势力开始展露头角,备受关注的蔚来汽车首款新车正式上市销售;背景不凡的拜腾汽车在北美设立了研发中心;而小鹏汽车更是启动了22亿元的B轮融资,并获得阿里巴巴、富士康和IDG等在内的众多明星资本联合支持。
此外,在新能源汽车和共享汽车的布局上,有着敏锐“嗅觉”的一众车企也走在潮流前线上。截止目前,在全球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排名中,中国保持了第一的领先优势,且以目前多项出台的政策驱动看,2018年中国新能源市场依旧会保持强劲的增速发展。而共享经济方面,2017年率先刮起地共享单车旋风,在市场运作和消费需求普及上为共享汽车的发展进行了一番探路。
奥迪对未来做出的五个承诺
站在下一个30年的时间节点上,紧扣智能、新能源和共享经济的时代发展主题,奥迪将从产品、研发技术、新能源业务、移动共享出行服务和线下体验场景等五个方面出发,继续以引领者的姿态,先人一步地做出表率、示范作用。
五个承诺:一、总是提供用户“想要”的产品;二、以简驭繁,以前瞻技术简化用户的生活;三、打造“正向循环”的绿色出行生态圈;四、构建全触点的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五、提供更深入的情感体验场景。
2018是奥迪的产品“大年”
2017年,恰逢奥迪品牌的产品“小年”,相对于竞争对手密集的新车投放节奏,奥迪的主力车型A6L已处于产品周期末端;而SUV车型上,奥迪Q5也面临同样的情况。
为扭转局势,奥迪宣布2018年将陆续在市场投放共计16款重磅新车,涵盖SUV、高性能车型和allroad车型,产品矩阵更加完善。其中,重点推出的全新奥迪A8L、全新奥迪Q5L和全新奥迪Q2L车型还将分别在同级别市场创造最新的驾驶体验。例如,即将上市的全新奥迪A8L将成为全球首款搭载L3阶段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
奥迪AI:创造改变驾驶
在自动驾驶领域,奥迪汽车提出了“奥迪AI”概念,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任思明在年会上向外界阐释“奥迪AI”,将其解读为“奥迪+智能+前瞻思想”。
奥迪AI将从时间、安全、效率和定制四个方面解决用户的利益需求。从时间上说,奥迪AI可以创造出不同类型的互联时间,有效协调驾驶员的时间安排;从安全角度上看,奥迪AI可以防治因驾驶员失误导致的交通事故;从效率上看,广泛联网和自动驾驶车辆可以更高效地利用空间和能源;在定制化需求方面,基于奥迪AI,车辆可以了解驾驶员及乘客的操作习惯,让驾驶更智能便捷。
目前,奥迪所研发出的zFAS中央驾驶辅助控制系统、car-to-x和个人智能助手技术将成为实施奥迪AI的技术支撑。
2020年发布7款新能源产品
在大众“2025战略”指导下,奥迪品牌的新能源产品涵盖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直至氢燃料的全系系列e-tron车型,计划到2020年发布7款新能源车型,并实现新能源全网络授权。
在与产品相配套的新能源设施布局上,奥迪还将全力推进“360度充电”战略,为家庭充电提供一站式服务方案,同时加速布局公共充电网络,深化用户体验管理和探索对外合作模式,使奥迪新能源车型的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和售后服务上形成一个“正向循环”的闭环。
2018成立移动出行服务公司
据了解,奥迪早年已洞察出“汽车共享”的市场趋势,并开始了着手布局,除授权经销商推广汽车租赁外,还有效整合了大用户、二手车、市场和CRM等多种渠道服务用户。
2017年9月,国内首个由汽车品牌主导、针对中国高端用车市场需求量身打造的移动出行服务产品“Audi on demand + 移动出行”正式上线,填补了高端移动出行服务的空白。2018年,奥迪还将与一汽正式合资成立移动出行服务公司,专职负责奥迪品牌在华的移动出行业务。
全网推广奥迪生活馆
“以用户为中心”,在强调服务的现代社会,汽车制造企业的责任已不再仅仅是打造一款好产品并将其售出,而是在品牌、产品、服务和营销等多个环节与用户建立情感价值上的共鸣。
2018年,奥迪将着手打造三大产品的深度体验平台,allroad campaign、Q campaign和Audi Sport嘉年华,分别对应旅行车、SUV和高性能车,形成集群式、立体化、可持续的用户体验平台矩阵,通过有区别的符号认知打造品牌的差异性。
此外,奥迪生活馆在进行试点运营后于2018年正式在全网进行推广,该试点将启动线上线下联合营销的全新零售模式,打造出奥迪品牌标志性的高端和专属氛围,全面提升用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