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吴迎秋: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 谁跟谁较劲?

2017-12-19 09:13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读了最新一期汽车商报记者与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的对话,最深的感受:这是到目前为止,围绕着如何看待互联网车企挑战的话题,传统车企领导最系统、最客观的回答。之前,几乎所有来自传统车企的声音总是从汽车行业自身特点来说事。要么不当回事,要么不服。上汽通用作为汽车行业领跑者的代表,王永清本来更有资本和底气“以我为主”侃侃而谈,却讲出了“辩证法”,非常值得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仔细读读这个对话。

  互联网企业进入制造汽车的领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与别人的做法不同,互联网企业高调得多。而且,常常带着对传统汽车的批判。传统车企更多像是在接互联网车企不断抛过来的招。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这些互联网车企最近一个接一个地将产品推向公众,对传统车企的批判一定少不了。对传统车企而言,真的不能再用汽车制造是一个体系化管理,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回应。更不能漠视这种批判而固步自封,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来自互联网车企的挑战是严峻的。互联网企业染指汽车制造,是时代和科技进步的必然。换句话说,当他们高调地“杀将”过来的时候,已经证明了传统车企在某些方面落后了。如果将之说成是一场两者之间的竞争,互联网车企更多的是进攻的一方,它瞅准的是传统车企的软肋。客观地说,这个软肋是存在的。传统车企千万别不当回事。我推荐看一看王永清的对话,尤其希望传统车企的人能换一个角度,用另一种心态去面对挑战。因为在我看来,不当回事是假,盲目较劲是真。

  前不久,听说某传统车企组织去某互联网车企参观考察,回来后讨论,竟然全是说人家的这个不行、那个不是。甚至还说,自己心里更有底了,一定能把人家“灭”了。这种心态一定要不得。

  我非常同意王永清的观点,传统汽车企业从体系能力上是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革命、新材料等重大技术的不断突破,传统汽车的产业链、价值链将会重构。它将预示着,传统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等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一过程中,“一些面向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并不完全掌握在汽车企业手里”。如果传统车企不能辩证地看待这一点,未来汽车产业变革的主导权、主动权就会拱手让出了。

  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是真实的,但同时也要看清互联网车企自身面临的挑战一点也不少。不久前,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互联网大佬们的一场“饭局”引来各种议论。其中就有人说,大佬们在他们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开放大环境下将自己封闭成了一个圈子。对于互联网车企何尝不是如此。汽车是个100多年的行业,除了传统之外,还有传承在其中。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也的确看到了,互联网企业在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同时,刻意地将自己与传统车企区隔开来说事,甚至演变成了对传统车企那种咄咄逼人的叫板。而这也正是为什么在许多传统车企看来,所谓的互联网车企走不远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现在开始,我们有必要对互联网车企提一个醒,要敬畏汽车行业。造车不易,走好更难。互联网车企是将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变成一种全新形态的“车”,它首先要做好的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不是人为地将之隔裂开来,甚至当作是批判的靶子。

  说王永清的对话是客观的、辩证的,就在于他面对未来汽车、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谁将成为主导的问题时,没有简单给出答案,而是将未来汽车发展已经发生和即将出现的挑战作了分析,得出挑战面前谁抓住机遇,主动破局,谁就能掌握未来“制定权”。他的话不仅是说给传统车企,也是说给互联网车企听的。事实也的确如此,面对未来,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谁也别较谁的劲。“详见汽车商报第324期”

责任编辑:田大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V讯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吴迎秋: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 谁跟谁较劲?

2017-12-1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读了最新一期汽车商报记者与上汽通用总经理王永清的对话,最深的感受:这是到目前为止,围绕着如何看待互联网车企挑战的话题,传统车企领导最系统、最客观的回答。之前,几乎所有来自传统车企的声音总是从汽车行业自身特点来说事。要么不当回事,要么不服。上汽通用作为汽车行业领跑者的代表,王永清本来更有资本和底气“以我为主”侃侃而谈,却讲出了“辩证法”,非常值得关注这个问题的人仔细读读这个对话。

  互联网企业进入制造汽车的领域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与别人的做法不同,互联网企业高调得多。而且,常常带着对传统汽车的批判。传统车企更多像是在接互联网车企不断抛过来的招。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这些互联网车企最近一个接一个地将产品推向公众,对传统车企的批判一定少不了。对传统车企而言,真的不能再用汽车制造是一个体系化管理,需要时间和经验来回应。更不能漠视这种批判而固步自封,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来自互联网车企的挑战是严峻的。互联网企业染指汽车制造,是时代和科技进步的必然。换句话说,当他们高调地“杀将”过来的时候,已经证明了传统车企在某些方面落后了。如果将之说成是一场两者之间的竞争,互联网车企更多的是进攻的一方,它瞅准的是传统车企的软肋。客观地说,这个软肋是存在的。传统车企千万别不当回事。我推荐看一看王永清的对话,尤其希望传统车企的人能换一个角度,用另一种心态去面对挑战。因为在我看来,不当回事是假,盲目较劲是真。

  前不久,听说某传统车企组织去某互联网车企参观考察,回来后讨论,竟然全是说人家的这个不行、那个不是。甚至还说,自己心里更有底了,一定能把人家“灭”了。这种心态一定要不得。

  我非常同意王永清的观点,传统汽车企业从体系能力上是有一定优势,但是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能源革命、新材料等重大技术的不断突破,传统汽车的产业链、价值链将会重构。它将预示着,传统的产品形态、商业模式等将出现革命性的变化。而这一过程中,“一些面向未来的颠覆性技术,并不完全掌握在汽车企业手里”。如果传统车企不能辩证地看待这一点,未来汽车产业变革的主导权、主动权就会拱手让出了。

  来自互联网企业的挑战是真实的,但同时也要看清互联网车企自身面临的挑战一点也不少。不久前,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互联网大佬们的一场“饭局”引来各种议论。其中就有人说,大佬们在他们建立起来的互联网开放大环境下将自己封闭成了一个圈子。对于互联网车企何尝不是如此。汽车是个100多年的行业,除了传统之外,还有传承在其中。从这个角度说,我们也的确看到了,互联网企业在进入汽车制造领域的同时,刻意地将自己与传统车企区隔开来说事,甚至演变成了对传统车企那种咄咄逼人的叫板。而这也正是为什么在许多传统车企看来,所谓的互联网车企走不远的一个重要原因。从现在开始,我们有必要对互联网车企提一个醒,要敬畏汽车行业。造车不易,走好更难。互联网车企是将车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变成一种全新形态的“车”,它首先要做好的是两者的有机融合,不是人为地将之隔裂开来,甚至当作是批判的靶子。

  说王永清的对话是客观的、辩证的,就在于他面对未来汽车、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谁将成为主导的问题时,没有简单给出答案,而是将未来汽车发展已经发生和即将出现的挑战作了分析,得出挑战面前谁抓住机遇,主动破局,谁就能掌握未来“制定权”。他的话不仅是说给传统车企,也是说给互联网车企听的。事实也的确如此,面对未来,传统车企与互联网车企谁也别较谁的劲。“详见汽车商报第3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