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车企步步紧逼,汽车质量问题频发,马克·菲尔茨“明星CEO”光环不再,福特汽车在传统业务板块和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身份转变的左右夹击下步履维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裁员行动能否成为解决福特利润下滑的“灵丹妙药”?
2017年5月17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披露,福特汽车将于近期宣布全球裁员10%的计划。有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称,全球裁员或是福特此前提出的削减30亿美元成本的具体执行。据悉,福特公司将给予高额退休补偿鼓励员工自愿提前退休,此次裁员范围是受薪员工,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波及小时工。
查阅资料发现,截止2016年福特全球供职员工约有20万人,其中北美市场员工占比50%,此次10%的裁员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北美地区,一旦计划成行,北美市场将有近千人失去工作。
对于外界的猜测,福特方面声称公司将继续秉持“推动优质成长”为目的的核心战略,“我们尚未宣布任何新的人员提效行动,也不评论推测。”
在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督促美国制造业公司为本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大背景下,福特此次大范围裁员是否会遭致特朗普的诘难?而究竟是什么缘故导致福特汽车采取了此次大规模的裁员计划?裁员后又能否达到福特预期的目的?今天汽车预言家为大家就上述几个问题分析一二。
福特汽车面临的三大“窘境”
今年第一季度福特各方面的表现可谓惨淡,总结来说,福特现如今面临三大“窘境”:市值被赶超、销量与利润大幅下滑以及现任CEO马克·菲尔茨行事理念遭股东与董事会质疑,地位不稳。
近期北美股市的一则消息震惊了汽车圈,福特作为老牌汽车企业的代表市值被新兴企业特斯拉超越,这对于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来说不是一件光彩事。
伴随福特公司股价下跌的还有近期频频传出坏消息。4月27日,福特汽车公布了公司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福特在第一季度汽车营收364.7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352.57亿美元。但税前利润仅为22亿美元,下降了42%。但2016年,福特第一季度税前利润达到了38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相比今年,财报所反映的利润频频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在北美车市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福特汽车的销量表现也不乐观,今年4月北美市场福特汽车销量同比下滑7.1%至21.3万辆,连续四个月销量告跌。雪上加霜的是作为福特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尽人意,今年第一季度累计销售24.3万辆,较2016年同期下滑了12%。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茨
销量与利润均下滑,作为企业的掌舵人,福特现任CEO马克·菲尔茨的领导能力受到了外界的质疑,自他取代艾伦·马拉利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福特的股价已下跌约36%。
上任后,马克·菲尔茨主张致力于将福特从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的策略也在此次利润受损后招致了股东和多位董事会成员的不满,在股东们看来马克·菲尔茨将数十亿美元投入到无人驾驶和汽车共享出行领域的举动是拿福特114年的历史做赌注,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公司董事会中仅包括比尔·福特在内的少数成员支持菲尔茨带领福特的转型之举,但是面对股东日益加剧的不满情绪,不知比尔·福特们还能坚持多久?
福特公司把钱都花到了哪儿?
福特第一季度的财报数字并不理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汽车预言家查阅资料发现,正是由于此前福特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或主动或被动的大额支出导致了企业资金链的紧张。一方面是传统汽车业务板块的产品研发投入成本和今年两次大规模召回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是,福特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过程中向许多新兴公司进行了资本投资。
传统汽车业务板块,福特2017年投入2.43亿美元用于卡车、SUV、“超级任务”皮卡和今年秋季即将上市的全新2018款F-150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图片为2017款进口福特F-150
除此之外,福特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所耗损的费用数值更加庞大,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福特指出最新一轮的召回成本已经被计入公司最新盈利展望报告中,据悉今年第一季度,福特汽车因存在引擎起火以及门闩隐患而发起两次大规模的召回行动,北美和欧洲市场累计召回超过57万辆。此次召回成本约2.95亿美元,保修成本也暴涨了4.67亿美元。
福特传统核心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新兴领域的机遇,诸如汽车电气化推广、无人驾驶技术导入和共享经济布局也都在福特战略目标的榜单上。
福特无人驾驶测试车在匹兹堡路测
福特汽车计划到2020~2030年前半段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电动车和其他新车型。这些投资包括向人工智能公司Argo AI注资10亿美元,以及联合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共同向Velodyne投资1.5亿美元用于研发福特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
裁员计划落地 福特汽车恐遭特朗普诘难
高昂的召回和其他成本投入的累计增长使得福特汽车2017年第一季度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迫使福特不得不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如何采取有效的“开源”手段尚不可知,但削减人力资源成本却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节流”方法。纵观福特汽车近几次大的裁员行为皆是为了企业缩减成本做铺垫。
2002年福特汽车第一次重组计划启动执行后,相继关闭了北美地区的5家工厂并裁减了3.5万名员工;时隔四年,2006年福特启动了第二次重组计划,并在此后的六年时间内关闭了14家北美地区工厂,裁减约3万名计时工工人。而距离最近的一次裁员是在2016年,欧洲市场2014~2015年间利润连续亏损31亿美元,为了节约2亿美元的行政成本福特在欧洲裁撤了近百名员工。
无独有偶,今年第一季度42%的利润下滑导致了这次全球10%的大裁员,而亚洲和北美地区或成为此次裁员的“重灾区”,其中福特在美约有3万名员工,按比例划分,裁员可能涉及到近千美国人的工作岗位。
然而,福特此举必定会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施政纲领产生冲突,特朗普曾在上任初期向在美的多家汽车厂商发去“通牒”,要求其在美销售的汽车必须在美建立工厂,优先雇佣美国工人。
特朗普在Twitter上发推文感谢福特在密歇根州建厂
以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福特为例,迫于压力,2017年3月福特不得不宣布放弃原先在墨西哥设立工厂的计划,转而向密歇根州的三家工厂投资1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近百个新的就业岗位,得到了总统特朗普在twitter上的点名表彰。
一旦裁员计划落地,可以预见的是,如何面对来自总统特朗普的诘难或许成为福特首要考虑解决的问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7-05-1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周燕妮
新兴车企步步紧逼,汽车质量问题频发,马克·菲尔茨“明星CEO”光环不再,福特汽车在传统业务板块和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身份转变的左右夹击下步履维艰,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的裁员行动能否成为解决福特利润下滑的“灵丹妙药”?
2017年5月17日,《华尔街日报》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披露,福特汽车将于近期宣布全球裁员10%的计划。有业内人士就此分析称,全球裁员或是福特此前提出的削减30亿美元成本的具体执行。据悉,福特公司将给予高额退休补偿鼓励员工自愿提前退休,此次裁员范围是受薪员工,目前尚不清楚是否波及小时工。
查阅资料发现,截止2016年福特全球供职员工约有20万人,其中北美市场员工占比50%,此次10%的裁员主要集中在亚洲和北美地区,一旦计划成行,北美市场将有近千人失去工作。
对于外界的猜测,福特方面声称公司将继续秉持“推动优质成长”为目的的核心战略,“我们尚未宣布任何新的人员提效行动,也不评论推测。”
在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上任,督促美国制造业公司为本国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的大背景下,福特此次大范围裁员是否会遭致特朗普的诘难?而究竟是什么缘故导致福特汽车采取了此次大规模的裁员计划?裁员后又能否达到福特预期的目的?今天汽车预言家为大家就上述几个问题分析一二。
福特汽车面临的三大“窘境”
今年第一季度福特各方面的表现可谓惨淡,总结来说,福特现如今面临三大“窘境”:市值被赶超、销量与利润大幅下滑以及现任CEO马克·菲尔茨行事理念遭股东与董事会质疑,地位不稳。
近期北美股市的一则消息震惊了汽车圈,福特作为老牌汽车企业的代表市值被新兴企业特斯拉超越,这对于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汽车制造商来说不是一件光彩事。
伴随福特公司股价下跌的还有近期频频传出坏消息。4月27日,福特汽车公布了公司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福特在第一季度汽车营收364.7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352.57亿美元。但税前利润仅为22亿美元,下降了42%。但2016年,福特第一季度税前利润达到了38亿美元,创造了历史新高。相比今年,财报所反映的利润频频下滑已是不争的事实。
此外,在北美车市整体增速放缓的背景下福特汽车的销量表现也不乐观,今年4月北美市场福特汽车销量同比下滑7.1%至21.3万辆,连续四个月销量告跌。雪上加霜的是作为福特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的表现也不尽人意,今年第一季度累计销售24.3万辆,较2016年同期下滑了12%。
福特汽车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马克·菲尔茨
销量与利润均下滑,作为企业的掌舵人,福特现任CEO马克·菲尔茨的领导能力受到了外界的质疑,自他取代艾伦·马拉利担任首席执行官以来,福特的股价已下跌约36%。
上任后,马克·菲尔茨主张致力于将福特从一家传统汽车制造商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的策略也在此次利润受损后招致了股东和多位董事会成员的不满,在股东们看来马克·菲尔茨将数十亿美元投入到无人驾驶和汽车共享出行领域的举动是拿福特114年的历史做赌注,一旦失败后果将不堪设想。
目前公司董事会中仅包括比尔·福特在内的少数成员支持菲尔茨带领福特的转型之举,但是面对股东日益加剧的不满情绪,不知比尔·福特们还能坚持多久?
福特公司把钱都花到了哪儿?
福特第一季度的财报数字并不理想,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42%,汽车预言家查阅资料发现,正是由于此前福特公司的两大业务板块或主动或被动的大额支出导致了企业资金链的紧张。一方面是传统汽车业务板块的产品研发投入成本和今年两次大规模召回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是,福特向“移动出行公司”转型过程中向许多新兴公司进行了资本投资。
传统汽车业务板块,福特2017年投入2.43亿美元用于卡车、SUV、“超级任务”皮卡和今年秋季即将上市的全新2018款F-150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图片为2017款进口福特F-150
除此之外,福特汽车本身的质量问题所耗损的费用数值更加庞大,在提交给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文件中,福特指出最新一轮的召回成本已经被计入公司最新盈利展望报告中,据悉今年第一季度,福特汽车因存在引擎起火以及门闩隐患而发起两次大规模的召回行动,北美和欧洲市场累计召回超过57万辆。此次召回成本约2.95亿美元,保修成本也暴涨了4.67亿美元。
福特传统核心业务板块的盈利能力有待提高,对于新兴领域的机遇,诸如汽车电气化推广、无人驾驶技术导入和共享经济布局也都在福特战略目标的榜单上。
福特无人驾驶测试车在匹兹堡路测
福特汽车计划到2020~2030年前半段投资数十亿美元用于自动驾驶技术,电动车和其他新车型。这些投资包括向人工智能公司Argo AI注资10亿美元,以及联合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共同向Velodyne投资1.5亿美元用于研发福特自动驾驶汽车的核心技术。
裁员计划落地 福特汽车恐遭特朗普诘难
高昂的召回和其他成本投入的累计增长使得福特汽车2017年第一季度利润同比大幅下滑,迫使福特不得不采取措施开源节流。如何采取有效的“开源”手段尚不可知,但削减人力资源成本却是一个立竿见影的“节流”方法。纵观福特汽车近几次大的裁员行为皆是为了企业缩减成本做铺垫。
2002年福特汽车第一次重组计划启动执行后,相继关闭了北美地区的5家工厂并裁减了3.5万名员工;时隔四年,2006年福特启动了第二次重组计划,并在此后的六年时间内关闭了14家北美地区工厂,裁减约3万名计时工工人。而距离最近的一次裁员是在2016年,欧洲市场2014~2015年间利润连续亏损31亿美元,为了节约2亿美元的行政成本福特在欧洲裁撤了近百名员工。
无独有偶,今年第一季度42%的利润下滑导致了这次全球10%的大裁员,而亚洲和北美地区或成为此次裁员的“重灾区”,其中福特在美约有3万名员工,按比例划分,裁员可能涉及到近千美国人的工作岗位。
然而,福特此举必定会与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施政纲领产生冲突,特朗普曾在上任初期向在美的多家汽车厂商发去“通牒”,要求其在美销售的汽车必须在美建立工厂,优先雇佣美国工人。
特朗普在Twitter上发推文感谢福特在密歇根州建厂
以美国本土汽车制造商福特为例,迫于压力,2017年3月福特不得不宣布放弃原先在墨西哥设立工厂的计划,转而向密歇根州的三家工厂投资12亿美元,为当地创造了近百个新的就业岗位,得到了总统特朗普在twitter上的点名表彰。
一旦裁员计划落地,可以预见的是,如何面对来自总统特朗普的诘难或许成为福特首要考虑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