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今天,他们三位要重新“审视”中国新能源汽车

2016-09-20 21:55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王鑫

  9月21日,由寰球汽车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探讨》高端论坛将在京开幕,与会邀请出席的重要嘉宾有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以及将近五十位汽车界媒体主编,他们将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快车道,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引领全球,在全球销量中占比高达63%,达到16.4万辆。今年8月单月销量暴涨,同比增长92.2%,增幅惊人。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国家还将出台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又会释放出什么信号?而我们又该如何解读?

  此次出席论坛的几位专家将就上述问题从自身领域出发解答大家的疑问。这三位专家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但是对新能源汽车均长期保持了高度关注,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走向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下面汽车预言家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位专家的履历。

  从产业高度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侯云春

  侯云春,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在全国性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合著《中日企业经营方式》、《国企改革建言》等著作。近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中国特色城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期间,侯云春十分关注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解题的答案。而在大城市,最大的污染源就是汽车尾气,侯云春认为,大力发展电动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中国发展电动车起步不算晚,但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汽车还是零部件以及电池技术等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不小。侯云春指出,应当更加积极的去发展电动汽车,并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举全国之力打造电动车行业的全产业链。

  为了加快电动车的发展,侯云春曾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制定新能源汽车的标准法律法规,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让大家一起干,这其中也包括鼓励民营企业来生产电动车,放开让这些企业去做,无疑会加快中国电动车的发展步伐。

  第二点是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突破关键技术,打造电动车的全产业链。

  第三则是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发展的见证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84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状态?相信很多人一定刻画出一副悠闲的喝喝茶、遛遛鸟、下下象棋的退休老人的形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老人却以84岁的高龄活跃在公众的视野,屡屡发表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知灼见。

  杨裕生院士自1998年转行进入电池领域研究,至今一直从事高能密度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研发,是中国高能二次电池-锂硫电池的开拓者。也正是这份专业知识使得他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最早的关注者。

  前不久在某次新能源交通政策论坛上,杨裕生院士就将新能源汽车盲目的补贴比作汽车行业的“大跃进”,并联名19位院士上书,建议“十三五”期间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七成,以此减轻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欣欣向荣的发展环境,杨裕生院士以自己深厚的人生阅历和过硬的专业知识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几次敲响了警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使大家在为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的同时保持一丝清醒的头脑。
 

  曾经的汽车人如何看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

  姚景源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其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工作的起点是一名汽车人。文革期间他曾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一干就是九年,先后做过电焊工、锻工、政治处干事等,恢复高考后才得以进入大学,研修经济学。

  担任不同职务的过程使其积累了宽泛的知识面,为其今后成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打下了基础。而其在汽车行业的工作经历也让他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保有持续的关注。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姚景源先后在不同公开场合发表见解,表达了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注。

  姚景源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数据有着超强的记忆力,有关GDP数据的百分比更是能精确到小数点,他从我国GDP发展的经济数据引向汽车行业,提出经济发展速度换挡对于汽车行业发展来说正是一件好事,而我国汽车行业要想再上一个档次,新能源汽车要扮演“上档”的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姚景源强调,我国汽车产销履创新高,已经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但伴随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是我国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因此唯有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才能避免未来汽车产业由“支柱”变成“累赘”的尴尬地位。

责任编辑:王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今天,他们三位要重新“审视”中国新能源汽车

2016-09-20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鑫

  9月21日,由寰球汽车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问题探讨》高端论坛将在京开幕,与会邀请出席的重要嘉宾有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以及将近五十位汽车界媒体主编,他们将就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进行深入探讨。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快车道,上半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引领全球,在全球销量中占比高达63%,达到16.4万辆。今年8月单月销量暴涨,同比增长92.2%,增幅惊人。伴随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接下来国家还将出台哪些政策?这些政策又会释放出什么信号?而我们又该如何解读?

  此次出席论坛的几位专家将就上述问题从自身领域出发解答大家的疑问。这三位专家分别来自不同的领域,但是对新能源汽车均长期保持了高度关注,对于我国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发展走向也有着各自不同的见解。下面汽车预言家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三位专家的履历。

  从产业高度看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侯云春

  侯云春,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宏观经济运行、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理论和政策研究,在全国性重要报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合著《中日企业经营方式》、《国企改革建言》等著作。近期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中国特色城镇化、企业改革和发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担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期间,侯云春十分关注我国能源产业的发展,当前我国能源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大力发展新能源成为解题的答案。而在大城市,最大的污染源就是汽车尾气,侯云春认为,大力发展电动车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

  中国发展电动车起步不算晚,但无论是混合动力汽车、插电式汽车还是零部件以及电池技术等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不小。侯云春指出,应当更加积极的去发展电动汽车,并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让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进来,举全国之力打造电动车行业的全产业链。

  为了加快电动车的发展,侯云春曾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要进一步制定新能源汽车的标准法律法规,放宽市场准入门槛,让大家一起干,这其中也包括鼓励民营企业来生产电动车,放开让这些企业去做,无疑会加快中国电动车的发展步伐。

  第二点是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突破关键技术,打造电动车的全产业链。

  第三则是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
 

  中国新能源汽车从无到有发展的见证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裕生

  84岁的老人应该是怎样的一个状态?相信很多人一定刻画出一副悠闲的喝喝茶、遛遛鸟、下下象棋的退休老人的形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老人却以84岁的高龄活跃在公众的视野,屡屡发表对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真知灼见。

  杨裕生院士自1998年转行进入电池领域研究,至今一直从事高能密度二次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研发,是中国高能二次电池-锂硫电池的开拓者。也正是这份专业知识使得他成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最早的关注者。

  前不久在某次新能源交通政策论坛上,杨裕生院士就将新能源汽车盲目的补贴比作汽车行业的“大跃进”,并联名19位院士上书,建议“十三五”期间将新能源汽车补贴减少七成,以此减轻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

  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欣欣向荣的发展环境,杨裕生院士以自己深厚的人生阅历和过硬的专业知识给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几次敲响了警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使大家在为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的同时保持一丝清醒的头脑。
 

  曾经的汽车人如何看现在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

  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 姚景源

  姚景源为大家所熟悉的是其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的身份,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经工作的起点是一名汽车人。文革期间他曾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一干就是九年,先后做过电焊工、锻工、政治处干事等,恢复高考后才得以进入大学,研修经济学。

  担任不同职务的过程使其积累了宽泛的知识面,为其今后成为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打下了基础。而其在汽车行业的工作经历也让他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保有持续的关注。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姚景源先后在不同公开场合发表见解,表达了他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关注。

  姚景源作为一名经济学家对于经济数据有着超强的记忆力,有关GDP数据的百分比更是能精确到小数点,他从我国GDP发展的经济数据引向汽车行业,提出经济发展速度换挡对于汽车行业发展来说正是一件好事,而我国汽车行业要想再上一个档次,新能源汽车要扮演“上档”的重要角色。

  与此同时,姚景源强调,我国汽车产销履创新高,已经连续7年蝉联全球第一,但伴随汽车市场高速发展的是我国能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因此唯有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才能避免未来汽车产业由“支柱”变成“累赘”的尴尬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