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通用近日宣布将于年内上市三款混动车型,各合资车企将中国市场带入一个真正意义的“混动元年”——— 下个月雅阁混动版或将上市,此前几个月,索纳塔混动版、沃尔沃S 60L T6混动版上市,而丰田双擎车型则已渐入“热销期”。绕过自主车企在纯电动车方面的技术、市场积累和政策红利,合资车企更愿意用混合动力车型来寻求“油耗强标”下的达标——— 去年颁布的2020年油耗新标被认为是车企电气化战略的推动主力。但同时业界在被各种概念吊起胃口后更在叩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新能源车爆发期何时来临?
企业平均油耗压力重
2015年初工信部发布新修订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2020年乘用车平均油耗需降至5 .0L/100公里。
“没有新能源车或混动车,这样的油耗标准无法实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明确指出,新能源车加上全混动汽车,将是车企应对油耗新规的方向。他透露,2012年-2015年,国产车型年均降油耗速度不足3%,目前企业平均油耗压力很重。
目前车企降低油耗的路线分为几个派别:其一是新能源车技术相对薄弱的车企,希望先通过新一代发动机的技术调整降低油耗,同时进行新能源技术储备。其二是已开始进行电气化探索的车企,这又可简单分为两个派别,其中一方绝大部分是自主车企,积极依靠政策红利探索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另一方是合资车企,更多探索全混合动力车型,同时布局拥有政策支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合资车企更偏向混动车型,一方面是为避免与在纯电动车方面深耕多年的自主车企正面交锋,另一方面是自身混动技术更具备优势。
“国内车企在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等方面还是没办法做得很好,这是客观事实。”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指出国内车企在混合动力方面的弱势,“所以一些人说国内车企可借新能源车弯道超车,我认为混合动力是最没有办法弯道超车的。”
今年下半年,合资车企将有一批混动车型上市,包括以上提到的上汽通用三款车型:凯迪拉克CT 6PH EV插电式混合动力型、别克全新一代君越和雪佛兰迈锐宝X L全混动车型。另外可能还有奥迪A 6Letron、沃尔沃S90T 8混动版等,“混动元年”由此诞生。
新能源车爆发期的期待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全混合动力车型被更多视为新能源车时代的过渡产品——— 在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还未及时普及时提供相对燃油车更节能更便利的交通工具。当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完善后,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等新能源车将成为主力车型。“一直在政策庇护下的新能源车何时点燃爆发期”成舆论焦点。
根据中汽协统计,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1.5万辆,销售20.7万辆,增速达一倍以上。数据看似很美好,现实却可能很让人纠结。
从各车企公布的新能源车销量目标看,到2020年或2025年不少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并不到十分之一,这并不足以撑起爆发期的预期———上汽通用2020年新能源产品销量目标是15万辆,大众汽车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是100万辆。
崔东树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五年我国新能源车的“不健康”生态———新能源乘用车中客车和专用车的占比不断提升,2011年- 2015年新能源客车占新能源车的销售比例从19%增至30%,专用车从0%增至13%,而狭义乘用车,销售占比从81%一路跌至2015年的57%。
“之前新能源车数据很好看,大家说新能源车迎来爆发期,我认为不是。即使新能源车占到汽车销量的1%,也没实际意义。”崔东树称。“要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车主要分布在限购城市,北京一个城市的纯电动车需求就占了全国接近一半。”
他认为,2016年之后,随着政府补贴逐年退坡,新能源车的产品多元化和品质稳定,充电设施逐步完善和个人需求的提升,新能源车将迎来增长,不过进 入 的 是“快速成长期”。
剖析
新能源车要爆发,几大难题待解
新能源车要迎来爆发,还面临几个待解的难题。
其一,我国在汽车零部件方面薄弱。“现在我们的很多基本装备,像二三级零部件还是缺乏。之前日本地震,很多企业开不了工,很多电池企业也开不了工,因为我们很多装备来自日本。”罗兰贝格中国区合伙人张君毅早已注意到这样的问题。
其二,电气化是对环保的考虑,但是需指出的是,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去年我国火电发电占据70%左右的主力地位,其中煤电占比火力发电的89%以上,即即使用电力驱动汽车,在我国,电力的来源——— 煤仍然对环境构成污染。这也成为这段时间新能源车被质疑的一点。如何用更环保的方式发电,是发展电力驱动的新能源车目前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这些都非一日之间能解决,在上汽通用推出全新一代主力平台混合动力车型的同时,记者注意到,该企业还在加速推动新能源车核心部件国产化,位于金桥的上汽通用汽车电池组装厂正在建设中。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6-08-29 出处:南方都市报 [转载] 责编:周燕妮
上汽通用近日宣布将于年内上市三款混动车型,各合资车企将中国市场带入一个真正意义的“混动元年”——— 下个月雅阁混动版或将上市,此前几个月,索纳塔混动版、沃尔沃S 60L T6混动版上市,而丰田双擎车型则已渐入“热销期”。绕过自主车企在纯电动车方面的技术、市场积累和政策红利,合资车企更愿意用混合动力车型来寻求“油耗强标”下的达标——— 去年颁布的2020年油耗新标被认为是车企电气化战略的推动主力。但同时业界在被各种概念吊起胃口后更在叩问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新能源车爆发期何时来临?
企业平均油耗压力重
2015年初工信部发布新修订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和《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规定2020年乘用车平均油耗需降至5 .0L/100公里。
“没有新能源车或混动车,这样的油耗标准无法实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明确指出,新能源车加上全混动汽车,将是车企应对油耗新规的方向。他透露,2012年-2015年,国产车型年均降油耗速度不足3%,目前企业平均油耗压力很重。
目前车企降低油耗的路线分为几个派别:其一是新能源车技术相对薄弱的车企,希望先通过新一代发动机的技术调整降低油耗,同时进行新能源技术储备。其二是已开始进行电气化探索的车企,这又可简单分为两个派别,其中一方绝大部分是自主车企,积极依靠政策红利探索纯电动车型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另一方是合资车企,更多探索全混合动力车型,同时布局拥有政策支持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
合资车企更偏向混动车型,一方面是为避免与在纯电动车方面深耕多年的自主车企正面交锋,另一方面是自身混动技术更具备优势。
“国内车企在发动机技术、变速箱技术等方面还是没办法做得很好,这是客观事实。”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殷承良指出国内车企在混合动力方面的弱势,“所以一些人说国内车企可借新能源车弯道超车,我认为混合动力是最没有办法弯道超车的。”
今年下半年,合资车企将有一批混动车型上市,包括以上提到的上汽通用三款车型:凯迪拉克CT 6PH EV插电式混合动力型、别克全新一代君越和雪佛兰迈锐宝X L全混动车型。另外可能还有奥迪A 6Letron、沃尔沃S90T 8混动版等,“混动元年”由此诞生。
新能源车爆发期的期待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下,全混合动力车型被更多视为新能源车时代的过渡产品——— 在充电桩等配套设施还未及时普及时提供相对燃油车更节能更便利的交通工具。当充电桩等配套设施完善后,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型等新能源车将成为主力车型。“一直在政策庇护下的新能源车何时点燃爆发期”成舆论焦点。
根据中汽协统计,今年1-7月新能源汽车生产21.5万辆,销售20.7万辆,增速达一倍以上。数据看似很美好,现实却可能很让人纠结。
从各车企公布的新能源车销量目标看,到2020年或2025年不少车企的新能源车销量占比并不到十分之一,这并不足以撑起爆发期的预期———上汽通用2020年新能源产品销量目标是15万辆,大众汽车2025年新能源车销量目标是100万辆。
崔东树则一针见血地指出过去五年我国新能源车的“不健康”生态———新能源乘用车中客车和专用车的占比不断提升,2011年- 2015年新能源客车占新能源车的销售比例从19%增至30%,专用车从0%增至13%,而狭义乘用车,销售占比从81%一路跌至2015年的57%。
“之前新能源车数据很好看,大家说新能源车迎来爆发期,我认为不是。即使新能源车占到汽车销量的1%,也没实际意义。”崔东树称。“要注意的是,目前新能源车主要分布在限购城市,北京一个城市的纯电动车需求就占了全国接近一半。”
他认为,2016年之后,随着政府补贴逐年退坡,新能源车的产品多元化和品质稳定,充电设施逐步完善和个人需求的提升,新能源车将迎来增长,不过进 入 的 是“快速成长期”。
剖析
新能源车要爆发,几大难题待解
新能源车要迎来爆发,还面临几个待解的难题。
其一,我国在汽车零部件方面薄弱。“现在我们的很多基本装备,像二三级零部件还是缺乏。之前日本地震,很多企业开不了工,很多电池企业也开不了工,因为我们很多装备来自日本。”罗兰贝格中国区合伙人张君毅早已注意到这样的问题。
其二,电气化是对环保的考虑,但是需指出的是,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去年我国火电发电占据70%左右的主力地位,其中煤电占比火力发电的89%以上,即即使用电力驱动汽车,在我国,电力的来源——— 煤仍然对环境构成污染。这也成为这段时间新能源车被质疑的一点。如何用更环保的方式发电,是发展电力驱动的新能源车目前要考虑的问题。
不过这些都非一日之间能解决,在上汽通用推出全新一代主力平台混合动力车型的同时,记者注意到,该企业还在加速推动新能源车核心部件国产化,位于金桥的上汽通用汽车电池组装厂正在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