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宝马百年李稻葵:BMW才是德国工业的名片

2016-03-07 08:28出处:王鑫 [原创]责编:田大鹏

  “鑫”的观点

  3月7日,距离德国汽车品牌宝马百年盛典还有几个小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寰球汽车平台发出了他对宝马的祝福。他这样形容宝马百年的意义:“如果要寻找德国工业的精神真谛,我的脑海里只能想到‘BMW’;如果用一个词来说明原因,我想只有‘专注’才能配得上它。”

  从德国工业发展脉络,到心中挥之不去的BMW 325手动直列六缸发动机发出那“丝绸”般顺滑的音符;从“终极驾驶机器”到德国经济体制中特有的“家族管理”;从百年老店到对中国汽车的启示;李稻葵用经济学家与汽车热爱者两种视觉来诠释他对于宝马的认识。

  在给宝马百年的寄语中他如此谈到:从没有一个汽车品牌如此专注驾驶快乐,从没有一家企业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德国工业中最纯粹的发展模式,“家族管理,专注初心”,这是德国汽车应该展现出来的精神,所以BMW 才是德国工业的名片。

  这是一位中国经济学者对德国工业文明的高度总结,也是一位汽车狂热者对一家百年汽车品牌的定义。

  宝马与德国经济体制契合:基础工业使宝马拥有强大的“战略生命”

  从飞机发动机研发到摩托制造再到汽车制造,BMW几乎每一步发展历程都跟随着德国整体工业的发展步伐,这保证了他在发展过程中每一步都走在了时代的节奏上,能够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始终找到合适的位置。

  如果用中国一些产业做对比的话,宝马很像当下中国的高铁、航空等领域,是国家的大趋势基础产业。宝马在百年历史发展中的成功秘诀在于,他跟上了整个德国经济的步伐,在最先进的经济体制下寻求发展,这意味着宝马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生命”。

  李稻葵心中抹不去的“BMW 325”印记

  “终极驾驶机器”,让我真正领会这一词语真谛的是BMW 325,他第一次让我体验到什么是将个人交通变为一种驾驶乐趣。可能BMW325的动力、空间都不是最好的,但它带给人那种快乐的空间移动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尤其是BMW325手动变速器与直列6缸发动机带给驾驶者那种平顺,像丝绸一样的顺滑,发动机发出的声响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汽车引擎发出的声音原来可以如此美妙。当转速已经到达5000转时,他让我错以为这辆车刚刚到2000转而已。

  BMW 325使我真正体会到驾驶的快乐。

  BMW对中国市场贡献:以品牌为中心,让国产与进口平等享受原汁原味

  BMW在中国市场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创造了以品牌为中心主打销售,将进口与合资产品品质与品牌平等对待,强调国产与进口品质的一致性,让消费者真正无区别的感受到宝马汽车的真谛,包括零部件国产化,始终与宝马国际品质保持一致,无论是品牌还是服务,这是BMW 对中国市场做出的贡献,也是在中国合资汽车的历程中创造的最大特点。

  BMW的启示:技术专注,家族管理下的基业长青

  BMW的成功经验有两方面:技术上保持专注;企业管理上践行家族管理,基业长青,绝不搞规模论。

  一百年来BMW给所有人的技术印象只有一个,保持永恒的驾驶乐趣。无论是发展初期的飞机、摩托车还是如今的电动汽车,他绝不会失去对驾驶乐趣的追逐。所以中国汽车要制定百年技术路线,不要随意更改发展内核,要学习一种对技术的专注心态。

  从更高的管理经验来看一家百年老店一定要有主心骨。BMW有一点是奔驰与奥迪永远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他有一个家族的高度把控,企业大方向绝不会因为市场短期利益而变化,德国的家族传承教育将企业既定战略看的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家族把控企业的战略,职业经理人来执行管理。

  放眼世界,我不认为美国的管理体制是先进的,更不认为像通用、福特追求规模是最好的,BMW可能不是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好的。

  BMW在德国特有的家族传承教育管理下,它追求的是企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在专一中鼓励创新,鼓励下属向上级提出意见,而不像其他一些企业体制僵化,上级压死下级,最终在盲目追求市场效益环境下触碰企业发展底线,所以我认为BMW才是德国工业的名片。

责任编辑:田大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宝马百年李稻葵:BMW才是德国工业的名片

2016-03-07 出处:王鑫 [原创] 责编:田大鹏

  “鑫”的观点

  3月7日,距离德国汽车品牌宝马百年盛典还有几个小时,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寰球汽车平台发出了他对宝马的祝福。他这样形容宝马百年的意义:“如果要寻找德国工业的精神真谛,我的脑海里只能想到‘BMW’;如果用一个词来说明原因,我想只有‘专注’才能配得上它。”

  从德国工业发展脉络,到心中挥之不去的BMW 325手动直列六缸发动机发出那“丝绸”般顺滑的音符;从“终极驾驶机器”到德国经济体制中特有的“家族管理”;从百年老店到对中国汽车的启示;李稻葵用经济学家与汽车热爱者两种视觉来诠释他对于宝马的认识。

  在给宝马百年的寄语中他如此谈到:从没有一个汽车品牌如此专注驾驶快乐,从没有一家企业原汁原味的保留了德国工业中最纯粹的发展模式,“家族管理,专注初心”,这是德国汽车应该展现出来的精神,所以BMW 才是德国工业的名片。

  这是一位中国经济学者对德国工业文明的高度总结,也是一位汽车狂热者对一家百年汽车品牌的定义。

  宝马与德国经济体制契合:基础工业使宝马拥有强大的“战略生命”

  从飞机发动机研发到摩托制造再到汽车制造,BMW几乎每一步发展历程都跟随着德国整体工业的发展步伐,这保证了他在发展过程中每一步都走在了时代的节奏上,能够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始终找到合适的位置。

  如果用中国一些产业做对比的话,宝马很像当下中国的高铁、航空等领域,是国家的大趋势基础产业。宝马在百年历史发展中的成功秘诀在于,他跟上了整个德国经济的步伐,在最先进的经济体制下寻求发展,这意味着宝马始终保持强大的“战略生命”。

  李稻葵心中抹不去的“BMW 325”印记

  “终极驾驶机器”,让我真正领会这一词语真谛的是BMW 325,他第一次让我体验到什么是将个人交通变为一种驾驶乐趣。可能BMW325的动力、空间都不是最好的,但它带给人那种快乐的空间移动感觉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

  尤其是BMW325手动变速器与直列6缸发动机带给驾驶者那种平顺,像丝绸一样的顺滑,发动机发出的声响让我第一次体会到汽车引擎发出的声音原来可以如此美妙。当转速已经到达5000转时,他让我错以为这辆车刚刚到2000转而已。

  BMW 325使我真正体会到驾驶的快乐。

  BMW对中国市场贡献:以品牌为中心,让国产与进口平等享受原汁原味

  BMW在中国市场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创造了以品牌为中心主打销售,将进口与合资产品品质与品牌平等对待,强调国产与进口品质的一致性,让消费者真正无区别的感受到宝马汽车的真谛,包括零部件国产化,始终与宝马国际品质保持一致,无论是品牌还是服务,这是BMW 对中国市场做出的贡献,也是在中国合资汽车的历程中创造的最大特点。

  BMW的启示:技术专注,家族管理下的基业长青

  BMW的成功经验有两方面:技术上保持专注;企业管理上践行家族管理,基业长青,绝不搞规模论。

  一百年来BMW给所有人的技术印象只有一个,保持永恒的驾驶乐趣。无论是发展初期的飞机、摩托车还是如今的电动汽车,他绝不会失去对驾驶乐趣的追逐。所以中国汽车要制定百年技术路线,不要随意更改发展内核,要学习一种对技术的专注心态。

  从更高的管理经验来看一家百年老店一定要有主心骨。BMW有一点是奔驰与奥迪永远无法比拟的,那就是他有一个家族的高度把控,企业大方向绝不会因为市场短期利益而变化,德国的家族传承教育将企业既定战略看的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家族把控企业的战略,职业经理人来执行管理。

  放眼世界,我不认为美国的管理体制是先进的,更不认为像通用、福特追求规模是最好的,BMW可能不是最大的,但一定是最好的。

  BMW在德国特有的家族传承教育管理下,它追求的是企业长青,打造百年老店,在专一中鼓励创新,鼓励下属向上级提出意见,而不像其他一些企业体制僵化,上级压死下级,最终在盲目追求市场效益环境下触碰企业发展底线,所以我认为BMW才是德国工业的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