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25~2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坪山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与发展研讨会”(简称“坪山论坛”),在深圳坪山新区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与发展研讨"为主题,围绕"推广应用最新政策解读"、"示范城市推广应用经验分享"、"企业/产品准入认证与标准法规"以及细分领域专题研讨四个部分展开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
此次论坛,来自88个示范推广省市以及相关区县的200余名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国内各地区包括公交公司、出租租赁、物流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商等,以及重点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部件企业等共计400余人参会并进行多场次、深层次的交流研讨。以下是各位演讲嘉宾精彩语录。
欧阳明高:新能源车面临补贴、安全、国际竞争三大挑战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补贴依赖性比较严重,补贴掩盖产品品质层次不齐和扭曲。
第二,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电动汽车规模不断扩大,会使事故概率更大。这是当地推广特别要关注的事,我觉得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势头非常猛,猛过头也不一定是好事,一旦有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会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是要特别注意。现在刚进入市场,市场还很脆弱还不稳定,尤其是私人市场,但是对接受的程度近期不错,一旦出一个事,大家的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再想回来就非常困难。高比能量三元锂离子电池引入是我们慎之又慎的事情。虽然研发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使用要非常谨慎。
第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家知道前期推广都是自主品牌,都是自己的,这个事情不可能长久,现在国外的电池也来了,三星、LG都来了,马上各种各样的都来了,马上国外的插电式也都来了,那就要同台竞技,挑战非常大的。不可能关起门补贴,总要有个过程,要对外开放,我们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通过“十三五”看科技趋势:第一,能源技术突飞猛进,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都在突飞猛进。比如说锂离子电池300瓦的锂离子电池估计在2020年,这个不推荐给大客车用,主要是轿车的。研发投入超前,使用要谨慎。
孟祥峰: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存在不足
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和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一方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细化年度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整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启动动力电池专项行动计划,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进行系统布局,推动锂离子电池升级换代,重点支持优质企业和加强零部件的协同,加快整车产品的性能提升,降低成本价值。
蔡羽:深圳距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还差1万辆
近年来深圳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部署,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措施和方案,设立了50亿的推广应用资金,率先颁布了地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规范,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免摇号政策,并且对充电设备进行补贴,切实加大了力度。
深圳从2011年开始初步实现了公交的电动化和规模化,在此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并举,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参与相结合,以公交车、专用车、私家车三大领域为突破点,先行先试不断探索。目前为止我市累计推广的新能源汽车超过了1.4万辆,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成2.5万辆目标,新增纯电动公交车3600辆,占到全市的公交车的48%,纯电动出租车达到3000辆,占到全市出租车的20%。
王成:国内新能源汽车优秀产能相对不足
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商业模式,目前有整车销售、融资租赁、分时租赁等方面的商业模式。现有的商业模式目前只是摸索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或者可以借鉴的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性作用。此外,商业模式包括纯电动公交方面的商业模式、公共车方面的商业模式还有提升的空间。商业模式的支撑、结合商业模式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将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周全红:深圳着力于实现公共交通的纯电动化
深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目前因此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涌现出比亚迪、沃特玛等一批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电池、电机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大的突破,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处在领先地位,部分水平也达到一流水平。目前深圳初步实现了以示范推广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示范推广的目标。
牛近明:鼓励市场化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完善充电桩建设
新能源汽车现在虽然达到一个高潮,但是面向消费者,还有很大的支持空间、政策空间,包括服务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了大量的传播推广工作,比如说与企业进行的相关互动工作,消费者结合产品、政策了解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工作。同时也编写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攻略,通过购买攻略了解政策知识、产品知识、车的安全知识。
刘建华:上海对充电设施建设无门槛
在商业模式上,公共车使用电动汽车,还有企业长足模式,此外,政府的一些管理部门执法执行车现在都通过租赁电动汽车达到既是政府投入最少,同时有能够体现政府率先使用电动汽车饯行节能环保的作用。物流车的做法模式,普天提供比较积极的方案。在公交车领域主要探索电池租赁。
在充电设施模式上,上海鼓励各种创新,包括互联网企业到上海来发展。上海提供宽松的平台,在政策设置上很明确,企业建设公共设施服务没有任何门槛,把空间让给市场,由市场选择,上海立足政府和市场运行一方面匹配,另一方面保留空间的做法。
戴兵:合肥要利用光伏优势培育电池回收利润产业链
目标2020年累计推广10万辆,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都是按照这个规划的,建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检测与生产基地。
加强产业顶层设计,产业规划正在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适度奖励,按照多少个,一个补多少。财税政策适度补助、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年底运作,首期大概5个亿。最后,培育电池回收利润产业,合肥也是光伏应用第一城,光伏产业,淘汰电池可以再次利用,从几方面把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扎实。
严德群:常州用众筹模式推进充电桩建设
常州市在充电设施建设的初期倾向于分布了建桩为主,城市公共充电站建桩为辅的设计,以慢充为主的充电方式。调查发现充电运营企业特别是充电者生产企业必须要软硬具备,硬件要生产,要有充电设施的充电桩,同时还有软件设计编程能力,解决消费者充电麻烦和不透明的担心,要软硬坚固不断创新。最终认为常州的充电网络应该满足适度超前布局合理方便快捷高效智能的要求。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11-27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石腾
2015年11月25~27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发展改革委、深圳市坪山新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与发展研讨会”(简称“坪山论坛”),在深圳坪山新区成功召开。此次研讨会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经验交流与发展研讨"为主题,围绕"推广应用最新政策解读"、"示范城市推广应用经验分享"、"企业/产品准入认证与标准法规"以及细分领域专题研讨四个部分展开深入交流和经验分享。
此次论坛,来自88个示范推广省市以及相关区县的200余名地方政府主管部门人员,国内各地区包括公交公司、出租租赁、物流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商等,以及重点新能源整车及关键部件企业等共计400余人参会并进行多场次、深层次的交流研讨。以下是各位演讲嘉宾精彩语录。
欧阳明高:新能源车面临补贴、安全、国际竞争三大挑战
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补贴依赖性比较严重,补贴掩盖产品品质层次不齐和扭曲。
第二,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电动汽车规模不断扩大,会使事故概率更大。这是当地推广特别要关注的事,我觉得现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势头非常猛,猛过头也不一定是好事,一旦有严重的安全事故发生,会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这是要特别注意。现在刚进入市场,市场还很脆弱还不稳定,尤其是私人市场,但是对接受的程度近期不错,一旦出一个事,大家的信心就会受到打击,再想回来就非常困难。高比能量三元锂离子电池引入是我们慎之又慎的事情。虽然研发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但是使用要非常谨慎。
第三,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大家知道前期推广都是自主品牌,都是自己的,这个事情不可能长久,现在国外的电池也来了,三星、LG都来了,马上各种各样的都来了,马上国外的插电式也都来了,那就要同台竞技,挑战非常大的。不可能关起门补贴,总要有个过程,要对外开放,我们必须加大研发力度。
通过“十三五”看科技趋势:第一,能源技术突飞猛进,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都在突飞猛进。比如说锂离子电池300瓦的锂离子电池估计在2020年,这个不推荐给大客车用,主要是轿车的。研发投入超前,使用要谨慎。
孟祥峰:汽车产业在新能源汽车研发存在不足
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和研发力度,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一方面落实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细化年度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加大扶持力度。加大整车和动力电池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启动动力电池专项行动计划,动力电池研发和产业化进行系统布局,推动锂离子电池升级换代,重点支持优质企业和加强零部件的协同,加快整车产品的性能提升,降低成本价值。
蔡羽:深圳距新能源汽车推广目标还差1万辆
近年来深圳贯彻落实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部署,推广新能源汽车政策措施和方案,设立了50亿的推广应用资金,率先颁布了地方性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规范,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免摇号政策,并且对充电设备进行补贴,切实加大了力度。
深圳从2011年开始初步实现了公交的电动化和规模化,在此基础上按照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并举,推广应用带动产业发展,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参与相结合,以公交车、专用车、私家车三大领域为突破点,先行先试不断探索。目前为止我市累计推广的新能源汽车超过了1.4万辆,预计今年年底可以完成2.5万辆目标,新增纯电动公交车3600辆,占到全市的公交车的48%,纯电动出租车达到3000辆,占到全市出租车的20%。
王成:国内新能源汽车优秀产能相对不足
进一步探索新型的商业模式,目前有整车销售、融资租赁、分时租赁等方面的商业模式。现有的商业模式目前只是摸索和探索阶段,尚未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或者可以借鉴的对新能源汽车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关键性作用。此外,商业模式包括纯电动公交方面的商业模式、公共车方面的商业模式还有提升的空间。商业模式的支撑、结合商业模式相关的政策性文件将会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到进一步的促进作用。
周全红:深圳着力于实现公共交通的纯电动化
深圳在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目前因此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涌现出比亚迪、沃特玛等一批行业的领军企业,在电池、电机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了大的突破,总体技术水平国内处在领先地位,部分水平也达到一流水平。目前深圳初步实现了以示范推广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示范推广的目标。
牛近明:鼓励市场化与政策引导相结合完善充电桩建设
新能源汽车现在虽然达到一个高潮,但是面向消费者,还有很大的支持空间、政策空间,包括服务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开展了大量的传播推广工作,比如说与企业进行的相关互动工作,消费者结合产品、政策了解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工作。同时也编写了新能源汽车的购买攻略,通过购买攻略了解政策知识、产品知识、车的安全知识。
刘建华:上海对充电设施建设无门槛
在商业模式上,公共车使用电动汽车,还有企业长足模式,此外,政府的一些管理部门执法执行车现在都通过租赁电动汽车达到既是政府投入最少,同时有能够体现政府率先使用电动汽车饯行节能环保的作用。物流车的做法模式,普天提供比较积极的方案。在公交车领域主要探索电池租赁。
在充电设施模式上,上海鼓励各种创新,包括互联网企业到上海来发展。上海提供宽松的平台,在政策设置上很明确,企业建设公共设施服务没有任何门槛,把空间让给市场,由市场选择,上海立足政府和市场运行一方面匹配,另一方面保留空间的做法。
戴兵:合肥要利用光伏优势培育电池回收利润产业链
目标2020年累计推广10万辆,产业规划和基础设施规划都是按照这个规划的,建成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研发、检测与生产基地。
加强产业顶层设计,产业规划正在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导适度奖励,按照多少个,一个补多少。财税政策适度补助、培育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年底运作,首期大概5个亿。最后,培育电池回收利润产业,合肥也是光伏应用第一城,光伏产业,淘汰电池可以再次利用,从几方面把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做扎实。
严德群:常州用众筹模式推进充电桩建设
常州市在充电设施建设的初期倾向于分布了建桩为主,城市公共充电站建桩为辅的设计,以慢充为主的充电方式。调查发现充电运营企业特别是充电者生产企业必须要软硬具备,硬件要生产,要有充电设施的充电桩,同时还有软件设计编程能力,解决消费者充电麻烦和不透明的担心,要软硬坚固不断创新。最终认为常州的充电网络应该满足适度超前布局合理方便快捷高效智能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