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7日,以“汽车感官品质大解析”为主题的第三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发展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内相关行业协会、大学、研究咨询机构、主流媒体、汽车整车企业及经销商集团的代表和业内知名专家1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畅所欲言,深入剖析韩国现代汽车提升品质成功的经验,探讨中国自主品牌品质提升之路。
以下是韩国国民大学 具常 教授发言实录:
我是从现代汽车这样的一个设计的概念,如何在车型的设计过程当中,采用了这种感官的设计,然后我们所追求这样的一个方向到底是什么,我用简单一些发言内容向大家进行讲解。
首先说到这个频率的话,刚才和其他的人也问了一下,韩文叫周波数,中文叫频率。那么它的这个含义是和这个设计是没有太大相关性的,那么实际上我们说到频率,就是所说的电波的,。大家知道频率根据电波的振动出现变化,这个里面频率是非常广的范畴,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叫做可视光线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可视光线有一个非常广的范畴,然后从最窄的频率到最宽的频率是从紫色到红色的这样的一个范畴。根据这个频率不同,它的色彩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最高的这个频率是白色,最低是红色的,从这个物理学这样的一个概念是这样的讲解。
我们应用这样的一个理论,那么在设计方面,如何去采用它,这部分是我这个研究的方向,我知道我们很多设计师也针对这一块做了很多的研究,即便是我们不会按照他的这个理论进行研发,但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采用这样的一个理论。很多人会说有的设计感觉到非常惊艳,有的非常一般。
实际上我们的这个设计师会有很多人去挑战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实际上从物理这个角度来进行解释的话是非常容易的。大家可以看到,在下面这个部分,上面这个是低频的形态,下面是属于高频这样一个形态,那么刚才我们讲到这个光线的部分,如果我们听这个乐器的话,在小提琴,实际上它是接近于高频这样的一个声音,然后如果是大提琴可能就是属于弦乐当中低频的声音,根据这些频率的不同,就会有非常高音这样的表现,还有一种就是低音非常厚这样一种雄厚的声音。
那么它也可以用一种感性的或者感官这样一种解释,那么我们首先记住高频和低频的形态。用具体的实例向大家解释的话,左边是意大利米兰的大教堂,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教堂是由很多尖塔式的设计,它就是一种高频形态这样一个设计。那么它是非常细,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放在里面,另外一个就是光华门首尔办公大学,它有柱状的形状,是低频的设计,它的这个建筑物本身,都是以直线为主的,但是左边是以曲线进行设计,从形态上来看,左边密度就感觉到非常高,但是右边因为是直线条的,所以这个频率就会相对较低。
还有另外的一个景色,这个是澳大利亚墨尔本这样的一个夜景,我们知道非常灿烂的灯光和照明,但是它的这个灯光所能形成的不同的这种形态也是分高低频的状态,那么它的粗壮是低频的建筑,然后在这个城市的建设当中,其实是高低频这样的一个城市的设计。
再看一下首尔的风景,有一些低频的形态,也有一些高频的形态,可以说右侧还有远处一些景象,可以说是高频这样一些景物,可以说低频和高频是错落有致融合在一起,这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看到的景象,跟前面看到的是不是很不一样呢?高、矮、细、粗的线条没有,是非常类似的建筑,是比较平比较矮的建筑,这种差距不太大,比较均衡比较平均,比较整体,整合比较均匀这样的形态,我们称作非常低频率的建筑风格。
还有就是我们称之为就是形态的这个自我回归分型分析的方法,它是解体的意思,来自拉丁语的,仔细来讲,里头也有一些独特存在比较类似的这种形态,那么第一次发现这个理论人物叫Bandellbrot这个科学家,也就是存在自然的这些形态,也是非常规则的形态,而且是反复重复的形态所构成的。比如说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雪花,那么雪花,现在看到这些图象中,右侧上角一般看到一个雪花的样子,下面是形态比较复杂的雪花。那么雪花形成初期是一个三角形,然后它在不同的气候之下逐步演变具有多个角,多个棱的形态的这样一个比较高频率的花纹。这个就是造成形态的一种理论,是基于这个声波的高频和低频这样一种理论所得出的一个结果。
也有三角形的形态,随着三角形变形带来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把这个三角形如果进行弯曲,比如说40度弯曲,这样有可能五角形,有可能平行四边形。下面这是相反使用的一个案例,就是反使用的案例,处于自然的形态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具有一定的规律,然后进行这种反复形成一个频率,会形成一个不同的形态,而且随着这个频度的高低,如果频度高的话,会成为更加精致,而且结构更加复杂,形态看起来更加美观的,这种形态,然后如果低频的话,可能更加庄重一些更加宏伟一些。
利用Frequnecy的物质当中有甘蓝花有树枝的形态,我们会认为不具有一些规律,但是看到这个甘蓝花有一些固定的形态反复在出现,树枝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树干,然后有树枝,这个分类出来的这些树枝又会派生出更细小的枝节,而且是反复出现的,从而形成一个树的形态,是它是扩大,是扩张的,是发展着的,而且根据你这种次数的调整,根据你角度的调整,所形成这个形态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你的频率是可以调整的。
刚才看到的是存在于自然的形态,那么针对这些形态的分析,人为造成的一些造型,包括设计、建筑的设计,在这个方面也可以引用同样的一种理论,比如说这个物体,实际上不是一个重叠的造型,但是通过这种设计可以让人们看到它是一个重复的形态,有一些负面的曲面,凹进去的曲面,这个是通过进行这种裁剪的处理,然后看起来是有一种凹进去的效果,可能还有分离的效果,还有大小变化的效果,这样一个效果。这个分离看起来是一个打碎的,实际上不是一个打碎的,是一个雕塑的一个作品,作品的本身名字叫分离,这种分离的方法,也可以以这种频率的理论来进行说明。
实际上应用这种Frequency概念,电影当中也可以看到,比如侏罗纪公园,侏罗纪公园里面制造恐龙的造型,中世纪利用这个琥珀,琥珀我们是怎么形成的,就是松脂几千年通过演化以后形成琥珀,这个琥珀当中有一些在中世纪的一些蚊子、苍蝇正好被松脂所埋没,那么《侏罗纪公园》这个电影当中,造出恐龙这个逻辑就是从松脂琥珀当中发生蚊子所吸恐龙的血液,提取出来恐龙的因子,克隆出来这个恐龙。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概念,利用这种概念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其实也不是我的突发奇想,用这种概念。是在设计领域当中,是之前就已经存在这种概念的应用,我试图也是想通过这种频率的概念进行一下分析。
还有叫Topology几何的分析,那么这个Topology几何这边也是按照这个英语的读音直译为拓扑几何,形态随着位置和模样的不同显示的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大致是这样的一个理论。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生活当中用的这种杯,最上面是拓扑几何学的形态,下面这些杯有的有手柄,有的没有手柄,实际上它的大小是一样的尺寸也是一样的,按照拓扑这个几何学的形态来分析的话。随着它的这种环境不一样,造型不一样,形态从视觉看起来是有变化的,所以从设计师角度来讲,就可以利用这种理论,也可以用这种技法,实际上作为一个杯子的功能也是一样,形态也是一样,只是有手柄和没有手柄的一个差异,所以拓扑几何这样一个概念可以是在设计方面进行发挥,然后可以摸索出一些创作灵感方面的一个很好介入的方法。
球环结合的东西,球和环的结合形成8种形态,根据不同的组合的方法,那么利用这种组合的原理,也可以开发出一些不同的设计的全面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设计出一些更加精致,而且更加庄重的,高层次的这些汽车也好,或者是其他一些工艺产品。就是自然界的这种物质当中,可能不太容易发现一些规律,一些特点,那么在一些人为的造型当中,也可以从视觉看起来很难发现它的这种规则,而没有规则的这种感觉,恰恰是设计师是用心去设计出来的一种视觉的效果,这些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个拓扑几何学的原理设计出来,然后是没有连接的这些物体看起来是相互连接,相互衔接的效果。像无线这个连续性最下面这样一个物质是数学家们巧用这样的一个原理,来做出来的,具有强烈的这种连接效果的一些物品。
那么设计师来发展形态、变化形态,那么在这当中,可以说是应用的一些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造型方法,比如说小学生或者是孩子们最早学习的一些形态制造形态的方法就是剪纸,用纸可以折成飞机,折成船,还可以做成这个鹤,剪纸本身也有一些拓扑几何学的方法,将平面的一张纸经过折叠,形成空间,然后形成两地,或者是二维或者三维的这种形态。所以说经过这种孩子的手进行折叠以后,它的空间形态,这种纬度也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像右侧扭曲这种建筑可以说是利用这种拓扑几何的原理做出典型的一个建筑,剪纸以后进行卷曲的话会形成一个曲面,是单方向的曲面,一侧在曲面,另一侧是直面,我看到波动,还有扭曲的效果是360度都形成一种曲面,还有像弯曲,还有像一些波动这个效果,现在右侧这个波动就是实际地形拍摄的效果,自然界一些地面也有一些形成曲面的波浪形波动形的形态,可以说都是来自这种拓扑几何学理念的形态。
首先我们设计师会选择设计的一些对象然后对它进行分析,然后在第一阶段,主要是把它分离,分离成不同的这样的一些碎片,然后无论是它的变化大小,或者是说分离开来,第一阶段一定是要把它进行变形,然后用这个分解的形式进行创造,然后通过这样一些改变可能有一些新的形态,只是一个单纯的简单的这样的一个变化,那么为了能够让它提升到一个感官变化的一个变化,我们叫做topologic,将这些重叠的部分,进行弯折或者弯曲,形成不同的纬度看到不的平面。
现在大家看到,虽然是相同这样的圆形我们进行重叠这样的一个部分,我们还可以从中间的圆形在不断这样的一个反复之后变成方形,这是像我们所说回声的部分,圆形不断的反复,然后它可以转换成用一种感官能够感受到这样的部分,有些人会说这个到底是什么太过抽象了,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向大家进行讲解。
大家看到这样的部分,中间有圆形,外面的边框是四边形,如果我们在中间放一个缓冲这样的一个形状,也就是说,半圆半方的部分,然后我们还可以从单层的边框变成多层的边框,就到这里的话,我估计还会有人说这到底在讲解什么呢?我们看后面的,就是他的事例,这就是我们设计的事例,这就是苹果公司产品的系列,实际上它的边框有四边形,中间是圆形,第二个可以看到有一个圆形,然后中间还有一个圆形,然后这个四边形的这个边框经过几次反复,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它的这个形状,然后还有展现我们刚才说回声的感受。
虽然我们感受不到感官上到底想要表现什么,但是从设计上的感觉我们会不由自主觉得这种设计会感觉到更加新鲜,或者说更加新潮。我觉得大部分的消费者会是这样的感受。设计师他实际上是一些专业人士,但是消费者只是被动去选择,觉得这个设计比较好,我们实际上抓住这些消费者从这个人性本质上反映出来这样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这种反复的效果,或者说回声的效果。那么这个苹果公司这样的一些系列产品,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形状是经过反复使用来进行的。那么通过不同的这样的一些缓冲的中间的形状去进行展现。那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可能不会像我们说到这样抽象的概念,但是看到设计的时候会觉得更加新潮,觉得这个产品设计的比较好。
那么在汽车方面,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就是我们捷恩斯轮毂的设计,说到这个轮毂的辐条的设计,并不是有一个,而是说有不同的这种反复的这样的一个设计,那么他这里面有一些相同的粗细,还有一些粗细不同的,但是它通过进行不断地反复,给人以这种回声的效果。大家会说轮毂或者是轮圈都是这样设计的,但是我们看一下设计并不是这样的东西。我再向大家重新来加深一下刚才我们说的高频和低频这样一个印象。
那么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在这些粗状的频率,然后中间在低频率的图象当中,中间放了两条比较高频这样一个部分,刚才说到颜色也有频率的部分,还有我们说到乐器也有这样一个部分,我们乐器有独奏的形式,也有交响乐团,交响乐团里面包括鼓或者是一些弦乐大提琴、小提琴,多种不同这样的乐器组合在一起,然后演奏出这样的一些音乐。通过不同高低频的变化使得听的人不那么容易犯困,我们看这样的组合,我们说道名牌的产品有什么特征,当然材质比较好,还有这种缝隙或者是说做工会比较精良,还有就是一般的这种奢侈品,它是非常注重细节的,说到细节到底是什么?从设计方面来讲的话,我们说是复杂华丽,并不是追求这一部分,而是说把里面非常细小的部分把它具体化,或者是说把这个纹理化。
刚才说到苹果系列的产品,里面并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只要一看就知道有什么设计,我们知道Iphone属于名牌的产品,就是奢侈品的产品,但是我指的是,像女士这个背包或者是手表这样的产品的话,里面除了这种粗状的花纹之外,里面还有一些细小的花纹在里面。因为这些细小的花纹和图案的话,会让这个产品看起来不会那么容易犯困,这就跟交响乐的是一样的,就是形态频率的原理。我们从这个声音上,可以感受到。
在这个车辆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我们所出第一代捷恩斯,实际上可以看到,在看到汽车的时候,这个格栅,就是散热格栅这个辐条会给人一种低的印象这种感觉,那么很多车正面和后面其实有很大差别的,那么现代汽车我们非常想要追求这个前后一致的设计风格。但是在设计师的立场上来讲,实际上看到这个前脸的时候,主要是驾驶员在看到对面的车开过来的时候,一瞬间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是一个非常瞬间的动作,所以在散热格栅这个部分必须有竖直的感觉,在大灯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部分。
还有就是说,我们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可以看到对面的车,然后这个时候我们会长时间注视前面这个正脸,我说这个车的尾部是厚重或者水平的设计,因为我们仔细看这个前脸的时间是瞬间是非常短的,我们必须找到他可以作为这个标志性这样的一个部分,但是后面实际上我们从车的尾部其实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我们注视后边的这样的时间会更长。那么所以在汽车设计当中,这个散热格栅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的第一代的捷恩斯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它这个格栅的密度比较稀松。到第二代2014年上市第二代捷恩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这个,整个这个散热格栅密度增高,也就是说从原来的低频变成一个高频的部分。
设计师对于频率的原理,他们并不是可以用这个原理上来进行讲述的,但是在过往所接受设计的教育,会本能进行设计,我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整理。我们可以从这种两个捷恩斯的画面来进行比较,它的这个散热格栅不仅上下高度增加,然后左右的宽度也增加,我们把它叫做视觉上的效果。就是说当人来看的时候,它的这个大小,它的数量越小它的这个识别的速度更快,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把这个散热格栅的面积变大,然后这个辐条数变多,也就是说从很远的地方,虽然在一瞬间也可以认知到这个是捷恩斯的车,我们通过增加这个辐条的设计,使它的这个设计从原来的低频变成一个高频的风格。
另外一个事例就是索纳塔,这是第九代索纳塔和第八代索纳塔的区别,我们看第八代索纳塔,散热格栅中间的辐条只有三个,而且比较粗,也就是说会给仍非常动感或者年轻的感觉。但是到了2014年的第九代索纳塔的话,中间这个辐条,变得更细而且个数更多。我们刚才说是年轻和动感的感受,但是2014年第九代索纳塔给人一种更加成熟的感觉,仅仅是多了一个辐条而已,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吗?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在频率上加一个频率的话会成为从低频到高频的变化,也就是说从声音来讲,就是从低音变成高音这样的一个变化。
那就是说从八代索纳塔年轻和动感的这种感受,然后到九代索纳塔就更加精细更加成熟更加有高端的感觉,这个也是一个利用频率进行设计的一个很好的事例。下面这个事例就是圣达菲的事例,首先看2005年的圣达菲,大家可以看到它的中间这个辐条数只有两个,而且是非常稀松的细的这样的辐条,是非常低频,给人的感受并不是很强烈。我们说散热格栅面积比较小,它的这种感觉给人的感受并不是很强烈,那么现在看到2012年,这个实际上已经改过一次,再改这样的一个车型,它右边是之前改动过一次,我们看右边上边这个索纳塔的话,它的这个散热格栅面积变大,然后它的这个格栅的辐条增加了一个,变成稍微高频的感觉,然后它的这个辐条比之前要加粗了。也就是说它这个内部也有一些频率的变化,那么它这个形态通过这种两三重的变化,它的这个频率就展现出刚才已经说过是高频和低频相结合这样的一个形状。
那么在看右边下面的这个图,我们看是非常简洁的,但是上面这个图,我们觉得从这个形态上来讲,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增加上去,增加一些细节的设计,然后我们会在这个前部驻足几次,或者说我们视线看多次才能真正把这个形状记忆下来,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形态上的频率原理这样一个设计的概念。
在轮毂的设计上,刚才我们用这个捷恩斯作为了事例,下面看到的是左边是圣达菲,左边的是之前的圣达菲我们看起来是简单的,然后是非常稀松这样一些设计,然后我们看到左边,可以看到它的这个变化变的更多,辐条也变多,下面这两个一个是索纳塔,九代索纳塔,另外一个是捷恩斯的。我们跟上面相比,上面的车型是SUV的车型,下面是轿车的车型。跟轿车车型相比的话,SUV的车型可能更加粗壮,然后去显示这个SUV的感觉是一种低频的设计,但是轿车的话,它是更加精致更加高频,然后有更多不同的花纹的这种感受。所以在感官的这个感受上,这个SUV和轿车其实应用这种频率的原理,使它表现出来不同的感觉。我们通过改变这种频率的表现,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轮毂的设计也能判断出它的车型到底是什么样。
内饰设计上,内饰设计里面采用这种频率的话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那么内饰实际上是有非常多的因素这个结合起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本身它因素比较多就是已经是高频的感觉,因为有很多层有很多不同的材质有很多不同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会觉得它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的频率的设计,我们看左边的这个部分,右边这一部分是它的这个门饰板的局部的图,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个木纹设计,还有皮的设计还有一些塑料的质感干,还有一些铝的设计,铝的感觉是非常光滑的,木纹的设计有一些不规则的这样一个木花纹反复的效果,然后是属于中低这个频率的,然后下面的这个黑色的皮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有非常细密的纹理是高频。再下面这个皮的设计是有一些几何形这样纹理的设计,有不同的一些频率的设计,进行这样一个设计。
我们如何去对接,然后如何去进行结合,使得我们内饰有更加古朴,或者说高端的感觉,我们在这个低端车上面的话,在材质上的变化,有这么多种的组合,是比较有困难的。但是在这个高端车上,我们可以改变它的这个材质,然后在这个质感或者是说多种不同的一些材质进行结合,然后用不同这样一些频率结合就会给人感觉非常动感。那么它通过这种视觉这样一个品质,给人高端的感觉。
总的来讲,根据频率的不同感官会发生变化,当然频率变化是一个物理性的概念,是分析声音或者是光线的一个概念。那么把它引入到形态这个概念当中,比如说要做的一个精细化的话,我们高频率,如果带来是一些这种大气,或者是现代、庄重可能我们可以考虑到低频率所带来视觉上的效果。这些设计人员他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这样一个高频还有低频在这方面有所领会有所理解,可以说在设计的工作当中,把这些概念这些理论融入到自己实际工作当中,而且在设计上面,制定这种设计风格,设计战略这个层面上,是有一些应用价值的。比如说我要追求的是一些高频率风格的,你比如说一些年轻的,一些动感的时尚的,那么设计师会考虑到我要这个定位的一个频率的一个长度,大概是什么样的频率,这就是一个把频率的一个概念应用到设计当中的一些理论一些经验方面的一个讲解,因为时间关系我这边讲的比较快一些,不是太详细,如果大家有一些疑问的话,可以进一步向我提出。没有问题吗?是全部理解了呢?还是干脆不理解呢?一般没有问题的话,可能是两种情况之一。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11-18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2015年11月17日,以“汽车感官品质大解析”为主题的第三届中韩汽车产业发展研讨会在北京隆重召开。此次发展研讨会邀请来自国内相关行业协会、大学、研究咨询机构、主流媒体、汽车整车企业及经销商集团的代表和业内知名专家1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畅所欲言,深入剖析韩国现代汽车提升品质成功的经验,探讨中国自主品牌品质提升之路。
以下是韩国国民大学 具常 教授发言实录:
我是从现代汽车这样的一个设计的概念,如何在车型的设计过程当中,采用了这种感官的设计,然后我们所追求这样的一个方向到底是什么,我用简单一些发言内容向大家进行讲解。
首先说到这个频率的话,刚才和其他的人也问了一下,韩文叫周波数,中文叫频率。那么它的这个含义是和这个设计是没有太大相关性的,那么实际上我们说到频率,就是所说的电波的,。大家知道频率根据电波的振动出现变化,这个里面频率是非常广的范畴,我们可以看到就是叫做可视光线的部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可视光线有一个非常广的范畴,然后从最窄的频率到最宽的频率是从紫色到红色的这样的一个范畴。根据这个频率不同,它的色彩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那么最高的这个频率是白色,最低是红色的,从这个物理学这样的一个概念是这样的讲解。
我们应用这样的一个理论,那么在设计方面,如何去采用它,这部分是我这个研究的方向,我知道我们很多设计师也针对这一块做了很多的研究,即便是我们不会按照他的这个理论进行研发,但是我们会自然而然地在研究的过程当中采用这样的一个理论。很多人会说有的设计感觉到非常惊艳,有的非常一般。
实际上我们的这个设计师会有很多人去挑战设计师的设计概念,实际上从物理这个角度来进行解释的话是非常容易的。大家可以看到,在下面这个部分,上面这个是低频的形态,下面是属于高频这样一个形态,那么刚才我们讲到这个光线的部分,如果我们听这个乐器的话,在小提琴,实际上它是接近于高频这样的一个声音,然后如果是大提琴可能就是属于弦乐当中低频的声音,根据这些频率的不同,就会有非常高音这样的表现,还有一种就是低音非常厚这样一种雄厚的声音。
那么它也可以用一种感性的或者感官这样一种解释,那么我们首先记住高频和低频的形态。用具体的实例向大家解释的话,左边是意大利米兰的大教堂,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教堂是由很多尖塔式的设计,它就是一种高频形态这样一个设计。那么它是非常细,有很多不同的因素放在里面,另外一个就是光华门首尔办公大学,它有柱状的形状,是低频的设计,它的这个建筑物本身,都是以直线为主的,但是左边是以曲线进行设计,从形态上来看,左边密度就感觉到非常高,但是右边因为是直线条的,所以这个频率就会相对较低。
还有另外的一个景色,这个是澳大利亚墨尔本这样的一个夜景,我们知道非常灿烂的灯光和照明,但是它的这个灯光所能形成的不同的这种形态也是分高低频的状态,那么它的粗壮是低频的建筑,然后在这个城市的建设当中,其实是高低频这样的一个城市的设计。
再看一下首尔的风景,有一些低频的形态,也有一些高频的形态,可以说右侧还有远处一些景象,可以说是高频这样一些景物,可以说低频和高频是错落有致融合在一起,这是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看到的景象,跟前面看到的是不是很不一样呢?高、矮、细、粗的线条没有,是非常类似的建筑,是比较平比较矮的建筑,这种差距不太大,比较均衡比较平均,比较整体,整合比较均匀这样的形态,我们称作非常低频率的建筑风格。
还有就是我们称之为就是形态的这个自我回归分型分析的方法,它是解体的意思,来自拉丁语的,仔细来讲,里头也有一些独特存在比较类似的这种形态,那么第一次发现这个理论人物叫Bandellbrot这个科学家,也就是存在自然的这些形态,也是非常规则的形态,而且是反复重复的形态所构成的。比如说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雪花,那么雪花,现在看到这些图象中,右侧上角一般看到一个雪花的样子,下面是形态比较复杂的雪花。那么雪花形成初期是一个三角形,然后它在不同的气候之下逐步演变具有多个角,多个棱的形态的这样一个比较高频率的花纹。这个就是造成形态的一种理论,是基于这个声波的高频和低频这样一种理论所得出的一个结果。
也有三角形的形态,随着三角形变形带来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如果说把这个三角形如果进行弯曲,比如说40度弯曲,这样有可能五角形,有可能平行四边形。下面这是相反使用的一个案例,就是反使用的案例,处于自然的形态不是一个简单的重复,具有一定的规律,然后进行这种反复形成一个频率,会形成一个不同的形态,而且随着这个频度的高低,如果频度高的话,会成为更加精致,而且结构更加复杂,形态看起来更加美观的,这种形态,然后如果低频的话,可能更加庄重一些更加宏伟一些。
利用Frequnecy的物质当中有甘蓝花有树枝的形态,我们会认为不具有一些规律,但是看到这个甘蓝花有一些固定的形态反复在出现,树枝也是同样的道理,有树干,然后有树枝,这个分类出来的这些树枝又会派生出更细小的枝节,而且是反复出现的,从而形成一个树的形态,是它是扩大,是扩张的,是发展着的,而且根据你这种次数的调整,根据你角度的调整,所形成这个形态是不一样的,也就是你的频率是可以调整的。
刚才看到的是存在于自然的形态,那么针对这些形态的分析,人为造成的一些造型,包括设计、建筑的设计,在这个方面也可以引用同样的一种理论,比如说这个物体,实际上不是一个重叠的造型,但是通过这种设计可以让人们看到它是一个重复的形态,有一些负面的曲面,凹进去的曲面,这个是通过进行这种裁剪的处理,然后看起来是有一种凹进去的效果,可能还有分离的效果,还有大小变化的效果,这样一个效果。这个分离看起来是一个打碎的,实际上不是一个打碎的,是一个雕塑的一个作品,作品的本身名字叫分离,这种分离的方法,也可以以这种频率的理论来进行说明。
实际上应用这种Frequency概念,电影当中也可以看到,比如侏罗纪公园,侏罗纪公园里面制造恐龙的造型,中世纪利用这个琥珀,琥珀我们是怎么形成的,就是松脂几千年通过演化以后形成琥珀,这个琥珀当中有一些在中世纪的一些蚊子、苍蝇正好被松脂所埋没,那么《侏罗纪公园》这个电影当中,造出恐龙这个逻辑就是从松脂琥珀当中发生蚊子所吸恐龙的血液,提取出来恐龙的因子,克隆出来这个恐龙。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把这样一个概念,利用这种概念我们也可以想象一下,其实也不是我的突发奇想,用这种概念。是在设计领域当中,是之前就已经存在这种概念的应用,我试图也是想通过这种频率的概念进行一下分析。
还有叫Topology几何的分析,那么这个Topology几何这边也是按照这个英语的读音直译为拓扑几何,形态随着位置和模样的不同显示的的形态是不一样的,大致是这样的一个理论。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我们生活当中用的这种杯,最上面是拓扑几何学的形态,下面这些杯有的有手柄,有的没有手柄,实际上它的大小是一样的尺寸也是一样的,按照拓扑这个几何学的形态来分析的话。随着它的这种环境不一样,造型不一样,形态从视觉看起来是有变化的,所以从设计师角度来讲,就可以利用这种理论,也可以用这种技法,实际上作为一个杯子的功能也是一样,形态也是一样,只是有手柄和没有手柄的一个差异,所以拓扑几何这样一个概念可以是在设计方面进行发挥,然后可以摸索出一些创作灵感方面的一个很好介入的方法。
球环结合的东西,球和环的结合形成8种形态,根据不同的组合的方法,那么利用这种组合的原理,也可以开发出一些不同的设计的全面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设计出一些更加精致,而且更加庄重的,高层次的这些汽车也好,或者是其他一些工艺产品。就是自然界的这种物质当中,可能不太容易发现一些规律,一些特点,那么在一些人为的造型当中,也可以从视觉看起来很难发现它的这种规则,而没有规则的这种感觉,恰恰是设计师是用心去设计出来的一种视觉的效果,这些大部分都是通过这个拓扑几何学的原理设计出来,然后是没有连接的这些物体看起来是相互连接,相互衔接的效果。像无线这个连续性最下面这样一个物质是数学家们巧用这样的一个原理,来做出来的,具有强烈的这种连接效果的一些物品。
那么设计师来发展形态、变化形态,那么在这当中,可以说是应用的一些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造型方法,比如说小学生或者是孩子们最早学习的一些形态制造形态的方法就是剪纸,用纸可以折成飞机,折成船,还可以做成这个鹤,剪纸本身也有一些拓扑几何学的方法,将平面的一张纸经过折叠,形成空间,然后形成两地,或者是二维或者三维的这种形态。所以说经过这种孩子的手进行折叠以后,它的空间形态,这种纬度也都是不一样的。
那么像右侧扭曲这种建筑可以说是利用这种拓扑几何的原理做出典型的一个建筑,剪纸以后进行卷曲的话会形成一个曲面,是单方向的曲面,一侧在曲面,另一侧是直面,我看到波动,还有扭曲的效果是360度都形成一种曲面,还有像弯曲,还有像一些波动这个效果,现在右侧这个波动就是实际地形拍摄的效果,自然界一些地面也有一些形成曲面的波浪形波动形的形态,可以说都是来自这种拓扑几何学理念的形态。
首先我们设计师会选择设计的一些对象然后对它进行分析,然后在第一阶段,主要是把它分离,分离成不同的这样的一些碎片,然后无论是它的变化大小,或者是说分离开来,第一阶段一定是要把它进行变形,然后用这个分解的形式进行创造,然后通过这样一些改变可能有一些新的形态,只是一个单纯的简单的这样的一个变化,那么为了能够让它提升到一个感官变化的一个变化,我们叫做topologic,将这些重叠的部分,进行弯折或者弯曲,形成不同的纬度看到不的平面。
现在大家看到,虽然是相同这样的圆形我们进行重叠这样的一个部分,我们还可以从中间的圆形在不断这样的一个反复之后变成方形,这是像我们所说回声的部分,圆形不断的反复,然后它可以转换成用一种感官能够感受到这样的部分,有些人会说这个到底是什么太过抽象了,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向大家进行讲解。
大家看到这样的部分,中间有圆形,外面的边框是四边形,如果我们在中间放一个缓冲这样的一个形状,也就是说,半圆半方的部分,然后我们还可以从单层的边框变成多层的边框,就到这里的话,我估计还会有人说这到底在讲解什么呢?我们看后面的,就是他的事例,这就是我们设计的事例,这就是苹果公司产品的系列,实际上它的边框有四边形,中间是圆形,第二个可以看到有一个圆形,然后中间还有一个圆形,然后这个四边形的这个边框经过几次反复,在这里主要是强调它的这个形状,然后还有展现我们刚才说回声的感受。
虽然我们感受不到感官上到底想要表现什么,但是从设计上的感觉我们会不由自主觉得这种设计会感觉到更加新鲜,或者说更加新潮。我觉得大部分的消费者会是这样的感受。设计师他实际上是一些专业人士,但是消费者只是被动去选择,觉得这个设计比较好,我们实际上抓住这些消费者从这个人性本质上反映出来这样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我们所说的这种反复的效果,或者说回声的效果。那么这个苹果公司这样的一些系列产品,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到,形状是经过反复使用来进行的。那么通过不同的这样的一些缓冲的中间的形状去进行展现。那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的时候,可能不会像我们说到这样抽象的概念,但是看到设计的时候会觉得更加新潮,觉得这个产品设计的比较好。
那么在汽车方面,我再举一个例子,这个就是我们捷恩斯轮毂的设计,说到这个轮毂的辐条的设计,并不是有一个,而是说有不同的这种反复的这样的一个设计,那么他这里面有一些相同的粗细,还有一些粗细不同的,但是它通过进行不断地反复,给人以这种回声的效果。大家会说轮毂或者是轮圈都是这样设计的,但是我们看一下设计并不是这样的东西。我再向大家重新来加深一下刚才我们说的高频和低频这样一个印象。
那么现在大家看到的是在这些粗状的频率,然后中间在低频率的图象当中,中间放了两条比较高频这样一个部分,刚才说到颜色也有频率的部分,还有我们说到乐器也有这样一个部分,我们乐器有独奏的形式,也有交响乐团,交响乐团里面包括鼓或者是一些弦乐大提琴、小提琴,多种不同这样的乐器组合在一起,然后演奏出这样的一些音乐。通过不同高低频的变化使得听的人不那么容易犯困,我们看这样的组合,我们说道名牌的产品有什么特征,当然材质比较好,还有这种缝隙或者是说做工会比较精良,还有就是一般的这种奢侈品,它是非常注重细节的,说到细节到底是什么?从设计方面来讲的话,我们说是复杂华丽,并不是追求这一部分,而是说把里面非常细小的部分把它具体化,或者是说把这个纹理化。
刚才说到苹果系列的产品,里面并没有那么多的细节,只要一看就知道有什么设计,我们知道Iphone属于名牌的产品,就是奢侈品的产品,但是我指的是,像女士这个背包或者是手表这样的产品的话,里面除了这种粗状的花纹之外,里面还有一些细小的花纹在里面。因为这些细小的花纹和图案的话,会让这个产品看起来不会那么容易犯困,这就跟交响乐的是一样的,就是形态频率的原理。我们从这个声音上,可以感受到。
在这个车辆的设计上,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我们所出第一代捷恩斯,实际上可以看到,在看到汽车的时候,这个格栅,就是散热格栅这个辐条会给人一种低的印象这种感觉,那么很多车正面和后面其实有很大差别的,那么现代汽车我们非常想要追求这个前后一致的设计风格。但是在设计师的立场上来讲,实际上看到这个前脸的时候,主要是驾驶员在看到对面的车开过来的时候,一瞬间看到这样的一个情况,是一个非常瞬间的动作,所以在散热格栅这个部分必须有竖直的感觉,在大灯有一个非常显眼的部分。
还有就是说,我们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可以看到对面的车,然后这个时候我们会长时间注视前面这个正脸,我说这个车的尾部是厚重或者水平的设计,因为我们仔细看这个前脸的时间是瞬间是非常短的,我们必须找到他可以作为这个标志性这样的一个部分,但是后面实际上我们从车的尾部其实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因为我们注视后边的这样的时间会更长。那么所以在汽车设计当中,这个散热格栅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的第一代的捷恩斯的话,我们可以看到它这个格栅的密度比较稀松。到第二代2014年上市第二代捷恩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这个,整个这个散热格栅密度增高,也就是说从原来的低频变成一个高频的部分。
设计师对于频率的原理,他们并不是可以用这个原理上来进行讲述的,但是在过往所接受设计的教育,会本能进行设计,我是从理论的角度进行整理。我们可以从这种两个捷恩斯的画面来进行比较,它的这个散热格栅不仅上下高度增加,然后左右的宽度也增加,我们把它叫做视觉上的效果。就是说当人来看的时候,它的这个大小,它的数量越小它的这个识别的速度更快,那么也就是说,我们把这个散热格栅的面积变大,然后这个辐条数变多,也就是说从很远的地方,虽然在一瞬间也可以认知到这个是捷恩斯的车,我们通过增加这个辐条的设计,使它的这个设计从原来的低频变成一个高频的风格。
另外一个事例就是索纳塔,这是第九代索纳塔和第八代索纳塔的区别,我们看第八代索纳塔,散热格栅中间的辐条只有三个,而且比较粗,也就是说会给仍非常动感或者年轻的感觉。但是到了2014年的第九代索纳塔的话,中间这个辐条,变得更细而且个数更多。我们刚才说是年轻和动感的感受,但是2014年第九代索纳塔给人一种更加成熟的感觉,仅仅是多了一个辐条而已,会有这么大的效果吗?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际上在频率上加一个频率的话会成为从低频到高频的变化,也就是说从声音来讲,就是从低音变成高音这样的一个变化。
那就是说从八代索纳塔年轻和动感的这种感受,然后到九代索纳塔就更加精细更加成熟更加有高端的感觉,这个也是一个利用频率进行设计的一个很好的事例。下面这个事例就是圣达菲的事例,首先看2005年的圣达菲,大家可以看到它的中间这个辐条数只有两个,而且是非常稀松的细的这样的辐条,是非常低频,给人的感受并不是很强烈。我们说散热格栅面积比较小,它的这种感觉给人的感受并不是很强烈,那么现在看到2012年,这个实际上已经改过一次,再改这样的一个车型,它右边是之前改动过一次,我们看右边上边这个索纳塔的话,它的这个散热格栅面积变大,然后它的这个格栅的辐条增加了一个,变成稍微高频的感觉,然后它的这个辐条比之前要加粗了。也就是说它这个内部也有一些频率的变化,那么它这个形态通过这种两三重的变化,它的这个频率就展现出刚才已经说过是高频和低频相结合这样的一个形状。
那么在看右边下面的这个图,我们看是非常简洁的,但是上面这个图,我们觉得从这个形态上来讲,有很多不同的因素增加上去,增加一些细节的设计,然后我们会在这个前部驻足几次,或者说我们视线看多次才能真正把这个形状记忆下来,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这个形态上的频率原理这样一个设计的概念。
在轮毂的设计上,刚才我们用这个捷恩斯作为了事例,下面看到的是左边是圣达菲,左边的是之前的圣达菲我们看起来是简单的,然后是非常稀松这样一些设计,然后我们看到左边,可以看到它的这个变化变的更多,辐条也变多,下面这两个一个是索纳塔,九代索纳塔,另外一个是捷恩斯的。我们跟上面相比,上面的车型是SUV的车型,下面是轿车的车型。跟轿车车型相比的话,SUV的车型可能更加粗壮,然后去显示这个SUV的感觉是一种低频的设计,但是轿车的话,它是更加精致更加高频,然后有更多不同的花纹的这种感受。所以在感官的这个感受上,这个SUV和轿车其实应用这种频率的原理,使它表现出来不同的感觉。我们通过改变这种频率的表现,使得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轮毂的设计也能判断出它的车型到底是什么样。
内饰设计上,内饰设计里面采用这种频率的话并不是很容易的事情,那么内饰实际上是有非常多的因素这个结合起来的。我们可以看到本身它因素比较多就是已经是高频的感觉,因为有很多层有很多不同的材质有很多不同的因素结合在一起,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我们会觉得它到底有什么样的不同的频率的设计,我们看左边的这个部分,右边这一部分是它的这个门饰板的局部的图,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个木纹设计,还有皮的设计还有一些塑料的质感干,还有一些铝的设计,铝的感觉是非常光滑的,木纹的设计有一些不规则的这样一个木花纹反复的效果,然后是属于中低这个频率的,然后下面的这个黑色的皮设计我们可以看到有非常细密的纹理是高频。再下面这个皮的设计是有一些几何形这样纹理的设计,有不同的一些频率的设计,进行这样一个设计。
我们如何去对接,然后如何去进行结合,使得我们内饰有更加古朴,或者说高端的感觉,我们在这个低端车上面的话,在材质上的变化,有这么多种的组合,是比较有困难的。但是在这个高端车上,我们可以改变它的这个材质,然后在这个质感或者是说多种不同的一些材质进行结合,然后用不同这样一些频率结合就会给人感觉非常动感。那么它通过这种视觉这样一个品质,给人高端的感觉。
总的来讲,根据频率的不同感官会发生变化,当然频率变化是一个物理性的概念,是分析声音或者是光线的一个概念。那么把它引入到形态这个概念当中,比如说要做的一个精细化的话,我们高频率,如果带来是一些这种大气,或者是现代、庄重可能我们可以考虑到低频率所带来视觉上的效果。这些设计人员他们也是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这样一个高频还有低频在这方面有所领会有所理解,可以说在设计的工作当中,把这些概念这些理论融入到自己实际工作当中,而且在设计上面,制定这种设计风格,设计战略这个层面上,是有一些应用价值的。比如说我要追求的是一些高频率风格的,你比如说一些年轻的,一些动感的时尚的,那么设计师会考虑到我要这个定位的一个频率的一个长度,大概是什么样的频率,这就是一个把频率的一个概念应用到设计当中的一些理论一些经验方面的一个讲解,因为时间关系我这边讲的比较快一些,不是太详细,如果大家有一些疑问的话,可以进一步向我提出。没有问题吗?是全部理解了呢?还是干脆不理解呢?一般没有问题的话,可能是两种情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