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语录:
要打造研发平台体系的大智能,刚才这么多技术的推送、这么多运营,如何运营,这也是一个大运营。昨天也提到标准,如果没有标准的统一化,这是一个大法律。第四块就是安全保障,是一个大保障。总体来说整个体系的健全需要一定的时间,终归将酝酿一个智能互联的大生态圈。
10月14日-1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即墨市汽车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智能化峰会”在青岛即墨举行,有来自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媒体的300余位业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论辩“汽车智能化变革”,本次峰会将有50余位演讲嘉宾,来聚焦“产业变革时代,汽车智能化的未来”“汽车走向智能移动终端的路径探索”“汽车E时代的一切可能”“汽车网联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汽车智能化技术纵览”等多个智能汽车相关高关注度话题,为行业、企业布局规划发展路线、优化产品布局等传递政策导向及发展方向。
以下是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智能互联研究院智能硬件研发部总监雷永富发言实录:
近两年来最热的产品就是智能汽车了,大家也可以看到目前我们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以及推出基于安卓的车载信息和娱乐系统。
据普华永道的数据来源,这是今年的一个统计,它预测目前在全球来说,对智能互联产业规模进行预测,2015年达到352亿美元,2020年达到1267美元。中国2015年是11亿,到2020年将增长30%。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污染问题以及安全问题,昨天一个专家也说了,智能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取消红绿灯,我觉得完全可能会取消。她还讲到增加一些大容量公交公共设施的大巴或者专车,她说了一个数据我记不清了,大概百分之九十或者八十几,可以节约这些车辆,我觉得环保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智能化是汽车安全的终极解决之道。
下面就是谈一下我们对智能汽车的感想。
第一是通过解放双手,目前我们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说尽量减少手指和用户操作的次数,比如进一个界面需要通过三步或者四步,我们控制在两步以内,或者通过隔空手势,目前我们正在研究。解放双手的第二部分是语音,现在大家很多都在做语音,第一个图片是打开后备厢,直接说“请打开后备厢”,或者“后备厢开启”等等,它会自然开启。比如空调温度,比如“我要将空调调低”,“风量再大一点”,“风量再小一点”等等,自然语音目前我们已经进入集成阶段。第三部分是关于人脸和指纹识别。比如在开车的时候,我们一过去它会自动开启,再就是类似于手机里的指纹解锁,甚至一些安全的、进入式的一种开启技术。解放双手的第四部分是眼部动作。在开车的时候,目前都强调简单化,为用户提供便捷化,比如听音乐的时候,眼睛向上看一下可能就是上一曲,就是说眼部动作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第二是解放思想。第一部分是信息推送,比如周四你要去上海,它周三晚上会向你推送上海的一些你喜欢的信息,比如天气、温度、商场的广告等等。第二部分是心情推送,心情推送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在初步的应用,比如说通过车内的摄象头感知车主的心情,它会根据你的心情,通过摄象头感知完就可以给你推送一系列,比如你现在心情不好,它可能会播放一些轻音乐,比如你现在还嗨,它会给你推送还嗨的音乐,就是说它会主动地调节。当然最终就是走向智能化驾驶。其实昨天下午E时代的论坛里面,主持人问了一句“E”是什么意思?我记得主持人最后讲是E生活,我们也是打造易生活,我觉得说得很贴切,一切为了车主方便出行,将家、公司、超市等等关联起来。
第三是物联。比如我们预设定一个电视、空调、音响,预设定一个节目,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在研究。通过车实现用户与家、家居、车与车的交互,最终实现大的物联网、物联生态圈。因为大数据涉及的面太多,涉及的数据太多,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大数据的重要性,也就是物联网的重要性。
最后一个就是说通过这些技术,可能比较泛,也比较多,也比较杂,作为我们来说,可能作为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说要打造研发平台体系的大智能,刚才这么多技术的推送、这么多运营,如何运营,这也是一个大运营。昨天也提到标准,如果没有标准的统一化,这是一个大法律。第四块就是安全保障,是一个大保障。总体来说整个体系的健全需要一定的时间,终归将酝酿一个智能互联的大生态圈。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10-1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精彩语录:
要打造研发平台体系的大智能,刚才这么多技术的推送、这么多运营,如何运营,这也是一个大运营。昨天也提到标准,如果没有标准的统一化,这是一个大法律。第四块就是安全保障,是一个大保障。总体来说整个体系的健全需要一定的时间,终归将酝酿一个智能互联的大生态圈。
10月14日-16日,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即墨市汽车行业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汽车智能化峰会”在青岛即墨举行,有来自政府、行业、企业以及媒体的300余位业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论辩“汽车智能化变革”,本次峰会将有50余位演讲嘉宾,来聚焦“产业变革时代,汽车智能化的未来”“汽车走向智能移动终端的路径探索”“汽车E时代的一切可能”“汽车网联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汽车智能化技术纵览”等多个智能汽车相关高关注度话题,为行业、企业布局规划发展路线、优化产品布局等传递政策导向及发展方向。
以下是芜湖凯翼汽车有限公司智能互联研究院智能硬件研发部总监雷永富发言实录:
近两年来最热的产品就是智能汽车了,大家也可以看到目前我们的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以及推出基于安卓的车载信息和娱乐系统。
据普华永道的数据来源,这是今年的一个统计,它预测目前在全球来说,对智能互联产业规模进行预测,2015年达到352亿美元,2020年达到1267美元。中国2015年是11亿,到2020年将增长30%。
目前最大的问题就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污染问题以及安全问题,昨天一个专家也说了,智能汽车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会取消红绿灯,我觉得完全可能会取消。她还讲到增加一些大容量公交公共设施的大巴或者专车,她说了一个数据我记不清了,大概百分之九十或者八十几,可以节约这些车辆,我觉得环保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说智能化是汽车安全的终极解决之道。
下面就是谈一下我们对智能汽车的感想。
第一是通过解放双手,目前我们也正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比如说尽量减少手指和用户操作的次数,比如进一个界面需要通过三步或者四步,我们控制在两步以内,或者通过隔空手势,目前我们正在研究。解放双手的第二部分是语音,现在大家很多都在做语音,第一个图片是打开后备厢,直接说“请打开后备厢”,或者“后备厢开启”等等,它会自然开启。比如空调温度,比如“我要将空调调低”,“风量再大一点”,“风量再小一点”等等,自然语音目前我们已经进入集成阶段。第三部分是关于人脸和指纹识别。比如在开车的时候,我们一过去它会自动开启,再就是类似于手机里的指纹解锁,甚至一些安全的、进入式的一种开启技术。解放双手的第四部分是眼部动作。在开车的时候,目前都强调简单化,为用户提供便捷化,比如听音乐的时候,眼睛向上看一下可能就是上一曲,就是说眼部动作也可以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第二是解放思想。第一部分是信息推送,比如周四你要去上海,它周三晚上会向你推送上海的一些你喜欢的信息,比如天气、温度、商场的广告等等。第二部分是心情推送,心情推送目前已经有这方面的研究,也有在初步的应用,比如说通过车内的摄象头感知车主的心情,它会根据你的心情,通过摄象头感知完就可以给你推送一系列,比如你现在心情不好,它可能会播放一些轻音乐,比如你现在还嗨,它会给你推送还嗨的音乐,就是说它会主动地调节。当然最终就是走向智能化驾驶。其实昨天下午E时代的论坛里面,主持人问了一句“E”是什么意思?我记得主持人最后讲是E生活,我们也是打造易生活,我觉得说得很贴切,一切为了车主方便出行,将家、公司、超市等等关联起来。
第三是物联。比如我们预设定一个电视、空调、音响,预设定一个节目,目前我们已经开始在研究。通过车实现用户与家、家居、车与车的交互,最终实现大的物联网、物联生态圈。因为大数据涉及的面太多,涉及的数据太多,这里我想强调的是大数据的重要性,也就是物联网的重要性。
最后一个就是说通过这些技术,可能比较泛,也比较多,也比较杂,作为我们来说,可能作为行业也是同样的道理,就是说要打造研发平台体系的大智能,刚才这么多技术的推送、这么多运营,如何运营,这也是一个大运营。昨天也提到标准,如果没有标准的统一化,这是一个大法律。第四块就是安全保障,是一个大保障。总体来说整个体系的健全需要一定的时间,终归将酝酿一个智能互联的大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