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官方专车”上道 搅局难破局

2015-10-08 10:07出处:李明徽 [原创]责编:田大鹏

  “一天就上8小时的班,有基本工资,也不要求接单任务量,还没有‘份子钱’,哪个出租车司机不愿意干啊?有这样的好事儿,我要是能去,我肯定去!”这份让北京双环出租车公司司机刘师傅艳羡不已的“美差”是首汽出租车公司。

  记者了解到,这家老牌国企于9月16日联合同样作为国企的祥龙出租车正式推出了互联网约车服务平台“首汽约车”。这家平台服务的约租车司机们终于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翻身做起了“专车”。然而,大半个月过去了,期待中的火热订单并没有出现。

  一天三四单,状况堪忧

  截至记者发稿时,运营已持续将近两周时间,那这两周时间内,具体运营状况是怎么样呢?实际结果似乎令人堪忧。

  其实,首汽约车正式运营前,首汽公司对这一服务就进行了两个月左右的内测,通过员工内部的朋友圈发送给每个新注册用户500的优惠券。宋师傅向记者诉苦:当时500元优惠劵发放时的接单量确实很多,但是正式运行前一天,也就是9月15日后,接单量就很明显地降了下来,现在一天顶多也就能接三四单,最多不会超过六七单。

  记者同时向在京的双环出租车公司和九龙出租车公司司机师傅问询了各自的运营状况,司机师傅的平均日接单量均在三十单左右,通过走访一些兼职的专车司机,他们在工作5小时左右的运行时间内也能接到六七单。

  本报记者下载首汽约车APP查看界面后发现,目前“首汽约车”软件中提供预约用车、代人叫车、日租半日租、机构用车、接送机、即时用车六种服务。但是,仅提供舒适型及商务型两种车型,其中舒适型为黑色中高端B级轿车,首汽现阶段仅提供天籁,商务型则为别克GL8。价格方面也有明确说明,费用包括三部分,起步价、公里费以及服务时长费。其中舒适型基础价为16元,商务型为20元,超出部分为2.8元/公里及4.5元/公里,不同于巡游出租车13元3公里的起步价,约租车起步价是上车起步价,不包含公里数。服务时长费每分钟0.5元,从上车的一刻到下车的乘坐时间计算。在9月21日22点30分左右,本报记者尝试下单预约,希望进行了一次试乘体验,下单后两分钟内便收到“接单成功”的提示,此次行车2.22公里,花费27元,较普通出租车贵一倍左右。

  记者了解到,目前“首汽约车”APP上仅显示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保定和邯郸。虽然后两个城市可供点击选择,但是“还在筹备中”。

  僧多肉少,打车难

  据统计,目前全国平均每天有6000万人次的打车需求,而出租车最多仅能满足其中的一半,剩下3000万人次的出行需求基本上都是通过黑车等“非法”途径解决的。全国专车日单量高达1000万单以上,专车市场规模惊人。今年,神州专车、滴滴快的、优步已不止一次被相关部门约谈。即便专车运营企业被约谈,但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北京的专车市场依旧在坚持运营。

  首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上路约租车为500辆,下月可达到1000辆,预计年底可达到1800辆。但同时,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首批投放的约租车并未全部投放市场,祥龙出租车公司的约租车也只有100辆凯美瑞车型上周刚刚投放市场。由于车辆数量有限,首汽约车现在还无法做到覆盖北京全市。

  通过致电首汽约租车的服务平台电话,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约车数量不多,车辆仍主要分布在机场、酒店以及商业中心周边,具体商业中心分布,在北京地区为东四、西四、南三、北五环以内,超出这个范围,叫车难度会很大。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数量管制不放松,出租车总量本身有限,高峰时段供需矛盾一直很突出,现有的打车难问题还远未解决,专车平台只能在存量中获得部分出租车车源,这就像一个乞丐,把左边口袋里的钱拿出部分放在右边口袋里,依然很拮据。

  希望不是昙花一现

  北汽出租车公司的栗师傅向本报记者透露,其实首汽和北汽在很早之前曾经就推出了类似专车的服务,但是知名度并不高,刚开始时就不温不火,到最后就悄无声息了。很多专家也生怕这种“官方专车”只是昙花一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在接受寰球汽车记者采访时认为,首汽做约车可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政府的商业运营模式始终比不上市场,在美国约租车如此成熟的市场上还出现了Uber,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市场最有发言权。移动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对于满足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推动市场资源配置,缓解出行难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一些新兴业态的监管,能看到的风险尽可能控制住,也要给一个发展空间。在傅蔚冈看来专车的兴盛符合分享经济的本质,是一种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利用。

  过去的一两年里,滴滴快的、神州专车等网络约车平台相继上演了融资、烧钱、火拼、兼并等一幕幕精彩大戏。滴滴于本月初宣布完成30亿美元融资,最大竞争对手Uber中国也于日前宣布,获得百度等投资机构的12亿美元融资,神州专车官方宣布获得B轮5.5亿美元融资。在获得资本后,巨头们纷纷加速拓展市场,其中烧钱抢夺用户、司机依然是主攻方向。烧钱是出行市场不可回避的玩法。但是首汽约车的“烧钱”似乎欠了点儿火候。首汽约车在取消了内测时期发放新用户的500元优惠劵后,目前,首次用车用户可50元内可享受免单。

  金融与法律研究员聂日明分析,“首汽约车”的运营方首汽集团是老牌国企,这些国企要么享受着行政垄断的优惠,要么从政府手里拿着不菲的补贴。一般来说,我们之所以允许首汽等国企享受这些特权,是因为它们提供公共服务。问题是,专车市场和出租车、地铁、公交是完全不同的公共交通,“首汽约车”定位的也是高端的富人群体。目前看来,这个市场是可以自负盈亏、市场化经营的,一个拥有行政垄断和享受财政补贴的首汽为什么还要进入?严格来说,首汽是国有企业,资产是全体人民所有,拿全体人民的钱去补贴少数高端乘客。很明显,作为国企和享受财政补贴的首汽越位了。

  专车的出现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众出行方式。而“官方专车”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片天地,这一切都将有待市场的检验。而现在用户习惯已经养成,如果没有太大的价格优势,这款“官方认证”的专车平台恐怕也很难发展下去。傅蔚冈考虑到了首汽约车可能抢占的市场份额,表示作为上海人的他如果去北京出差,不可能专门下载一个区域性如此之强的打车软件。如今的移动出行市场是一个胜者全胜的市场,在企业补贴大战后,市场份额早就基本确定。和滴滴、UBER相比,首汽约车价格和服务也没有明显的优势。

责任编辑:田大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官方专车”上道 搅局难破局

2015-10-08 出处:李明徽 [原创] 责编:田大鹏

  “一天就上8小时的班,有基本工资,也不要求接单任务量,还没有‘份子钱’,哪个出租车司机不愿意干啊?有这样的好事儿,我要是能去,我肯定去!”这份让北京双环出租车公司司机刘师傅艳羡不已的“美差”是首汽出租车公司。

  记者了解到,这家老牌国企于9月16日联合同样作为国企的祥龙出租车正式推出了互联网约车服务平台“首汽约车”。这家平台服务的约租车司机们终于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大山”,翻身做起了“专车”。然而,大半个月过去了,期待中的火热订单并没有出现。

  一天三四单,状况堪忧

  截至记者发稿时,运营已持续将近两周时间,那这两周时间内,具体运营状况是怎么样呢?实际结果似乎令人堪忧。

  其实,首汽约车正式运营前,首汽公司对这一服务就进行了两个月左右的内测,通过员工内部的朋友圈发送给每个新注册用户500的优惠券。宋师傅向记者诉苦:当时500元优惠劵发放时的接单量确实很多,但是正式运行前一天,也就是9月15日后,接单量就很明显地降了下来,现在一天顶多也就能接三四单,最多不会超过六七单。

  记者同时向在京的双环出租车公司和九龙出租车公司司机师傅问询了各自的运营状况,司机师傅的平均日接单量均在三十单左右,通过走访一些兼职的专车司机,他们在工作5小时左右的运行时间内也能接到六七单。

  本报记者下载首汽约车APP查看界面后发现,目前“首汽约车”软件中提供预约用车、代人叫车、日租半日租、机构用车、接送机、即时用车六种服务。但是,仅提供舒适型及商务型两种车型,其中舒适型为黑色中高端B级轿车,首汽现阶段仅提供天籁,商务型则为别克GL8。价格方面也有明确说明,费用包括三部分,起步价、公里费以及服务时长费。其中舒适型基础价为16元,商务型为20元,超出部分为2.8元/公里及4.5元/公里,不同于巡游出租车13元3公里的起步价,约租车起步价是上车起步价,不包含公里数。服务时长费每分钟0.5元,从上车的一刻到下车的乘坐时间计算。在9月21日22点30分左右,本报记者尝试下单预约,希望进行了一次试乘体验,下单后两分钟内便收到“接单成功”的提示,此次行车2.22公里,花费27元,较普通出租车贵一倍左右。

  记者了解到,目前“首汽约车”APP上仅显示有三个可供选择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保定和邯郸。虽然后两个城市可供点击选择,但是“还在筹备中”。

  僧多肉少,打车难

  据统计,目前全国平均每天有6000万人次的打车需求,而出租车最多仅能满足其中的一半,剩下3000万人次的出行需求基本上都是通过黑车等“非法”途径解决的。全国专车日单量高达1000万单以上,专车市场规模惊人。今年,神州专车、滴滴快的、优步已不止一次被相关部门约谈。即便专车运营企业被约谈,但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北京的专车市场依旧在坚持运营。

  首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首批上路约租车为500辆,下月可达到1000辆,预计年底可达到1800辆。但同时,本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目前,首批投放的约租车并未全部投放市场,祥龙出租车公司的约租车也只有100辆凯美瑞车型上周刚刚投放市场。由于车辆数量有限,首汽约车现在还无法做到覆盖北京全市。

  通过致电首汽约租车的服务平台电话,本报记者了解到由于目前约车数量不多,车辆仍主要分布在机场、酒店以及商业中心周边,具体商业中心分布,在北京地区为东四、西四、南三、北五环以内,超出这个范围,叫车难度会很大。

  中国互联网协会信用评价中心法律顾问赵占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如果数量管制不放松,出租车总量本身有限,高峰时段供需矛盾一直很突出,现有的打车难问题还远未解决,专车平台只能在存量中获得部分出租车车源,这就像一个乞丐,把左边口袋里的钱拿出部分放在右边口袋里,依然很拮据。

  希望不是昙花一现

  北汽出租车公司的栗师傅向本报记者透露,其实首汽和北汽在很早之前曾经就推出了类似专车的服务,但是知名度并不高,刚开始时就不温不火,到最后就悄无声息了。很多专家也生怕这种“官方专车”只是昙花一现。

  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执行院长傅蔚冈在接受寰球汽车记者采访时认为,首汽做约车可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因为政府的商业运营模式始终比不上市场,在美国约租车如此成熟的市场上还出现了Uber,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市场最有发言权。移动互联网预约用车服务对于满足市场高品质、多样化、差异性需求,推动市场资源配置,缓解出行难等问题,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对于一些新兴业态的监管,能看到的风险尽可能控制住,也要给一个发展空间。在傅蔚冈看来专车的兴盛符合分享经济的本质,是一种闲置资源的社会化利用。

  过去的一两年里,滴滴快的、神州专车等网络约车平台相继上演了融资、烧钱、火拼、兼并等一幕幕精彩大戏。滴滴于本月初宣布完成30亿美元融资,最大竞争对手Uber中国也于日前宣布,获得百度等投资机构的12亿美元融资,神州专车官方宣布获得B轮5.5亿美元融资。在获得资本后,巨头们纷纷加速拓展市场,其中烧钱抢夺用户、司机依然是主攻方向。烧钱是出行市场不可回避的玩法。但是首汽约车的“烧钱”似乎欠了点儿火候。首汽约车在取消了内测时期发放新用户的500元优惠劵后,目前,首次用车用户可50元内可享受免单。

  金融与法律研究员聂日明分析,“首汽约车”的运营方首汽集团是老牌国企,这些国企要么享受着行政垄断的优惠,要么从政府手里拿着不菲的补贴。一般来说,我们之所以允许首汽等国企享受这些特权,是因为它们提供公共服务。问题是,专车市场和出租车、地铁、公交是完全不同的公共交通,“首汽约车”定位的也是高端的富人群体。目前看来,这个市场是可以自负盈亏、市场化经营的,一个拥有行政垄断和享受财政补贴的首汽为什么还要进入?严格来说,首汽是国有企业,资产是全体人民所有,拿全体人民的钱去补贴少数高端乘客。很明显,作为国企和享受财政补贴的首汽越位了。

  专车的出现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公众出行方式。而“官方专车”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一片天地,这一切都将有待市场的检验。而现在用户习惯已经养成,如果没有太大的价格优势,这款“官方认证”的专车平台恐怕也很难发展下去。傅蔚冈考虑到了首汽约车可能抢占的市场份额,表示作为上海人的他如果去北京出差,不可能专门下载一个区域性如此之强的打车软件。如今的移动出行市场是一个胜者全胜的市场,在企业补贴大战后,市场份额早就基本确定。和滴滴、UBER相比,首汽约车价格和服务也没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