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刘卫东:实施大自主大协同 掌握发展主导权

2015-09-14 06:08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精彩语录:

  我们必须认识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内外部协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当中战领主导权,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品牌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在实现汽车强国梦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快和更稳健。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以及“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将受到深远影响,必须妥善应对和主动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在天津主办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围绕年度主题“新常态•2020产业愿景与路线图”进行研讨,共同展望汽车产业发展宏伟蓝图。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刘卫东

  以下是演讲实录:

  一、中国品牌正处于关键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汽车工业已进入新常态,增速趋缓,竞争加剧,前八,月中国汽车产销增速再创新低,中国品牌乘用车逆势上行,但是占销量总量41%,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令人欣喜和振奋。中国品牌正处于关键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

  一是中国品牌规模已处于全球领先的阵容,2014年中国品牌已进入千万辆级主力阵容,销量达到1107万辆,仅次于日本、美国和德国,居于第四位。

  二是中国品牌积累了鲜明的比较优势。一是性价比高,在全球都很有竞争力;二是适应性强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三是本土市场广阔,为中国品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是中国品牌逐渐成为国内汽车市场消费主流。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品牌汽车也会和国产彩电、手机等日用消费品一样逐渐成为国人的消费主流,并向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四是中国品牌日益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中国品牌车企通过海外建厂、海外并购、合资合作组建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海外出口也逐步实现由机遇型向战略型转变。

  虽然中国品牌汽车取得长足发展,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汽车强国还有不少的差距,掌控核心技术能力不足、品牌力较弱、资源分散、产能利用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强等等,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能力,提升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二、整合全球资源协同发展是东风公司实施大自主战略的重要途径

  “十二五”以来,东风公司逐步构建起自主事业的协同发展模式。

  一是组建战略联盟,2013年1月东风与沃尔沃建立战略联盟,双方分别持股55%和45%,共同致力于发展东风品牌商用车,2014年3月东风与PIC签署全球战略联盟投资合作协议,东风占股40%,成为与法国标志家族并列第一大股东,双方通过加强合作、推动东风品牌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深化合资合作。2013年10月,东风与德国格特拉克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双离合器变速箱,2014年10月,东风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IT、ICT,信息领域展开跨界合作。2014年初东风联合国航、国药、中国普天三家央企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在机场和航空公司的推广应用。

  三是实施全球并购,2012年10月,东风收购瑞典T公司100%股权,在瑞典成立东风公司首个海外研发基地。

  四是创新合资自主。2015年3月,东风风神L60上市,首次实现合资公司研发生产东风品牌产品,开创后合资时代中国品牌发展的全新模式。

  通过实施大自主、大协同战略,东风自主品牌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自主品牌销量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品牌销量行业前三。二是东风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品牌价值排名较2013年提高47位。三是自主品牌创新成果累累,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专利申请奖和授权量均居于行业前列。

  第三,中国品牌需要走协同发展道路,东风判断随着全球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规模化、协同化将是一种趋势,对于我们国内18家中国品牌车企而言,协同发展毫无疑问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我们必须认识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内外部协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当中战略主导权,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品牌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在实现汽车强国梦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快和更稳健。

  在内部协同上,中国品牌车企必须团结起来,通过加强相互协作与资源共享构建中国品牌整体竞争优势,在外部协同上通过深化对外合作,利用和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提升中国品牌的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体来讲,重点要做到以下六个协同。

  一是战略协同。落实中国制造2025,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有序重组资源、调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用,避免因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二是技术协同。打破国家和地区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通过技术交流,技术引进,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促进研发资源的共享共用。注重技术的协同创新,利用国际合作平台,进行技术联合攻关,发挥技术创新联盟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推动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品牌协同。通过企业并购将优势品牌在并购双方进行共享,同时注入品牌文化,提高被并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品牌联合,增强品牌的竞争力,打造世界级的汽车品牌。通过品牌输入,提高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采购协同。通过大宗物资集中采购,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规避采购风险,协同采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全球采购。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构建面向全球的全价值链协同采购体系。

  五是营销协同。通过渠道整合,网络共用,提升中国品牌的整体营销力。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合推广中国品牌汽车。通过同外资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利用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中国品牌汽车。

  六是海外协同。树立大局观念,切实改变中国品牌车企在海外单打独斗或在局部战争进行竞争的局面,集中优势发挥合力,在关键项目和关键市场抱团出海。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拓展战略市场,加快中国品牌战略性走出去的步伐。

责任编辑:田大鹏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刘卫东:实施大自主大协同 掌握发展主导权

2015-09-14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精彩语录:

  我们必须认识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内外部协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当中战领主导权,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品牌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在实现汽车强国梦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快和更稳健。

  2015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十二五”规划收官以及“十三五”规划编制之年,我国已经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汽车产业,将受到深远影响,必须妥善应对和主动适应。在这样的背景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同在天津主办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围绕年度主题“新常态•2020产业愿景与路线图”进行研讨,共同展望汽车产业发展宏伟蓝图。

  东风汽车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  刘卫东

  以下是演讲实录:

  一、中国品牌正处于关键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汽车工业已进入新常态,增速趋缓,竞争加剧,前八,月中国汽车产销增速再创新低,中国品牌乘用车逆势上行,但是占销量总量41%,市场占有率再创新高,令人欣喜和振奋。中国品牌正处于关键发展期和战略机遇期。

  一是中国品牌规模已处于全球领先的阵容,2014年中国品牌已进入千万辆级主力阵容,销量达到1107万辆,仅次于日本、美国和德国,居于第四位。

  二是中国品牌积累了鲜明的比较优势。一是性价比高,在全球都很有竞争力;二是适应性强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和创造性;三是本土市场广阔,为中国品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三是中国品牌逐渐成为国内汽车市场消费主流。我们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中国品牌汽车也会和国产彩电、手机等日用消费品一样逐渐成为国人的消费主流,并向海外市场加速拓展。

  四是中国品牌日益呈现出全球化发展的态势。中国品牌车企通过海外建厂、海外并购、合资合作组建战略联盟等多种方式,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海外出口也逐步实现由机遇型向战略型转变。

  虽然中国品牌汽车取得长足发展,但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与汽车强国还有不少的差距,掌控核心技术能力不足、品牌力较弱、资源分散、产能利用率不高、盈利能力不强等等,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主创新和自主发展的能力,提升中国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二、整合全球资源协同发展是东风公司实施大自主战略的重要途径

  “十二五”以来,东风公司逐步构建起自主事业的协同发展模式。

  一是组建战略联盟,2013年1月东风与沃尔沃建立战略联盟,双方分别持股55%和45%,共同致力于发展东风品牌商用车,2014年3月东风与PIC签署全球战略联盟投资合作协议,东风占股40%,成为与法国标志家族并列第一大股东,双方通过加强合作、推动东风品牌乘用车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深化合资合作。2013年10月,东风与德国格特拉克组建合资公司,共同研发生产双离合器变速箱,2014年10月,东风与华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汽车电子、智能汽车、IT、ICT,信息领域展开跨界合作。2014年初东风联合国航、国药、中国普天三家央企共同推动新能源汽车在机场和航空公司的推广应用。

  三是实施全球并购,2012年10月,东风收购瑞典T公司100%股权,在瑞典成立东风公司首个海外研发基地。

  四是创新合资自主。2015年3月,东风风神L60上市,首次实现合资公司研发生产东风品牌产品,开创后合资时代中国品牌发展的全新模式。

  通过实施大自主、大协同战略,东风自主品牌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一是自主品牌销量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始终保持中国品牌销量行业前三。二是东风品牌价值持续提升,品牌价值排名较2013年提高47位。三是自主品牌创新成果累累,中国汽车工业科技进步奖获奖数量、专利申请奖和授权量均居于行业前列。

  第三,中国品牌需要走协同发展道路,东风判断随着全球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规模化、协同化将是一种趋势,对于我们国内18家中国品牌车企而言,协同发展毫无疑问是我们未来最重要的战略选择之一,我们必须认识到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只有通过整合国内外资源,加强内外部协同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当中战略主导权,才能不断提升中国品牌的发展质量和效益,才能在实现汽车强国梦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快和更稳健。

  在内部协同上,中国品牌车企必须团结起来,通过加强相互协作与资源共享构建中国品牌整体竞争优势,在外部协同上通过深化对外合作,利用和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提升中国品牌的核心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体来讲,重点要做到以下六个协同。

  一是战略协同。落实中国制造2025,通过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有序重组资源、调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的最大效用,避免因低水平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二是技术协同。打破国家和地区间、企业间的技术壁垒,通过技术交流,技术引进,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促进研发资源的共享共用。注重技术的协同创新,利用国际合作平台,进行技术联合攻关,发挥技术创新联盟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推动汽车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品牌协同。通过企业并购将优势品牌在并购双方进行共享,同时注入品牌文化,提高被并购企业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品牌联合,增强品牌的竞争力,打造世界级的汽车品牌。通过品牌输入,提高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是采购协同。通过大宗物资集中采购,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规避采购风险,协同采购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全球采购。充分利用各方资源,构建面向全球的全价值链协同采购体系。

  五是营销协同。通过渠道整合,网络共用,提升中国品牌的整体营销力。通过加强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联合推广中国品牌汽车。通过同外资企业组建战略联盟,利用合作伙伴的营销渠道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中国品牌汽车。

  六是海外协同。树立大局观念,切实改变中国品牌车企在海外单打独斗或在局部战争进行竞争的局面,集中优势发挥合力,在关键项目和关键市场抱团出海。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抓住“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拓展战略市场,加快中国品牌战略性走出去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