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北京奔驰在其新工厂举行北京奔驰成立十周年晚会。自2005年8月8日,北京奔驰 —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至今北京奔驰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在活动现场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奔驰董事长徐和谊回顾了北京奔驰十年来的成长历程,讲述了十年来北京奔驰发展到现在的辛酸与成就。
了解北京奔驰的合资背景,先得从它的前身“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BJC,简称:北京吉普)说起。作为国内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是北京汽车制造厂(从1966年起生产BJ212越野车)和美国汽车公司(AMC)的合资产物。
1978年11月9日,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顾明向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志请示:“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邓小平表态:“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获得通过。同年2月21日,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与北京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北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合资经营吉普车公司的报告》。1983年5月5日,北京吉普的经营合同以及合资章程签署,1983年6月1日正式生效。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举行了开业仪式,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大幕由此拉开。
戴姆勒-奔驰兼并克莱斯勒后,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并接管了克莱斯勒在华业务,为连年亏损的北京吉普注入新的资金
1998年5月6日,戴姆勒-奔驰以383.3亿美元兼并克莱斯勒,同年11月17日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简称:戴·克)。接下来的一年半中,新公司对克莱斯勒及其海外合资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了解,并决定借由克莱斯勒的在华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进入中国市场。
到2000年,北京吉普仍未遏制下滑趋势,连年亏损使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此时,戴·克出面力挽狂澜接管了克莱斯勒的在华业务。2000年9月27日,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戴·克共同宣布对北京吉普新增投资2.26亿美元,并将合作期延长30年。时任北京吉普总经理爱德说:“鉴于中国和周边地区巨大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考虑中国即将加入WTO,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在我们已建立的基础上,为北京吉普注入新生命。”
2001年1月12日,北京吉普率先在北京、成都、广州三地以进口方式推出新车Jeep Grand Cherokee,中文名为大切诺基。2001年3月27日,北京吉普在美国奥本山签订了延长30年的合资合同,这次续约股东结构由两家变为三家,其中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BAIC)占股本57.6%,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DCC)占31.85%,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DCCL)占10.55%。2001年10月10日,北京吉普国产大切诺基正式上市。一时间,大切诺基出现了暂时热销,但并没有改变北京吉普亏损的窘态。
2004年10月,北汽控股与戴·克对北京吉普进行了重组,主要涉及更名和中外各方股权的变动。重组后北京吉普更名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DC,简称北京奔驰-戴克)。公司投资总额增至60291.4884万美元,注册资本增至40074.9784万美元,股份比例调整为北京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占50%,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占39.454%,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10.546%,合资期限至2032年。
2005年6月10日,北京奔驰-戴克获得了商务部批准,8月8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局完成了注册。8月30日,北京奔驰-戴克宣布正式成立,这同时意味着22年前成立的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0年1月26日,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BBAC),合资方变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与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5月28日,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全新国产奔驰E级长轴距版首辆量产车在北京奔驰公司新工厂正式下线。新车特别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乘坐习惯及行政级座驾的需求,设计了长达5012mm的车身,比同代进口E级轿车加长140mm,宽敞的空间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体验。
2011年3月18日,北京奔驰E200L CGI优雅型上市,指导价为46.5万元。作为E级长轴距版家族中新的一员,动力系统配备了第二代CG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1.8L排量所产生的功率可以达到同级别车2.5L发动机的水平,官方综合油耗为8.8L/百公里。
2015年,北京奔驰将迎来建厂十周年的重要节点,NGCC新工厂(前驱车平台)、MRA II新总装车间(生产GLK)将全面投产,其中新NGCC工厂的首款国产车型为紧凑型SUV GLA级,新车将于2015年上市。
NGCC工厂投产仪式
截至目前,北京奔驰在中国已拥有300多家本地供应商,2014年近15万台北京奔驰下线,是2006年时的8倍。在今年6月,单月产量首次突破2万台,相当于2007年全年产量。
在十周年活动现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唐仕凯表示,对北京奔驰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北京奔驰从投产建厂发展到现在远超乎预料,十分看好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并用好戏在后头预言了北京奔驰未来的发展趋势。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08-24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石腾
8月24日,北京奔驰在其新工厂举行北京奔驰成立十周年晚会。自2005年8月8日,北京奔驰 —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至今北京奔驰已经走过了十个年头。
在活动现场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北京奔驰董事长徐和谊回顾了北京奔驰十年来的成长历程,讲述了十年来北京奔驰发展到现在的辛酸与成就。
了解北京奔驰的合资背景,先得从它的前身“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BJC,简称:北京吉普)说起。作为国内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北京吉普是北京汽车制造厂(从1966年起生产BJ212越野车)和美国汽车公司(AMC)的合资产物。
1978年11月9日,时任国家计委副主任的顾明向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同志请示:“轿车项目可不可以搞中外合资经营?”邓小平表态:“可以,不但轿车可以,重型车也可以嘛。”197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获得通过。同年2月21日,第一机械工业部汽车工业管理局与北京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北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合资经营吉普车公司的报告》。1983年5月5日,北京吉普的经营合同以及合资章程签署,1983年6月1日正式生效。1984年1月15日,北京吉普举行了开业仪式,中国汽车工业的合资大幕由此拉开。
戴姆勒-奔驰兼并克莱斯勒后,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并接管了克莱斯勒在华业务,为连年亏损的北京吉普注入新的资金
1998年5月6日,戴姆勒-奔驰以383.3亿美元兼并克莱斯勒,同年11月17日组建了戴姆勒·克莱斯勒(简称:戴·克)。接下来的一年半中,新公司对克莱斯勒及其海外合资公司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和了解,并决定借由克莱斯勒的在华合资企业北京吉普进入中国市场。
到2000年,北京吉普仍未遏制下滑趋势,连年亏损使企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此时,戴·克出面力挽狂澜接管了克莱斯勒的在华业务。2000年9月27日,北京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与戴·克共同宣布对北京吉普新增投资2.26亿美元,并将合作期延长30年。时任北京吉普总经理爱德说:“鉴于中国和周边地区巨大的市场环境,特别是考虑中国即将加入WTO,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极佳的机会,在我们已建立的基础上,为北京吉普注入新生命。”
2001年1月12日,北京吉普率先在北京、成都、广州三地以进口方式推出新车Jeep Grand Cherokee,中文名为大切诺基。2001年3月27日,北京吉普在美国奥本山签订了延长30年的合资合同,这次续约股东结构由两家变为三家,其中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BAIC)占股本57.6%,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公司(DCC)占31.85%,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DCCL)占10.55%。2001年10月10日,北京吉普国产大切诺基正式上市。一时间,大切诺基出现了暂时热销,但并没有改变北京吉普亏损的窘态。
2004年10月,北汽控股与戴·克对北京吉普进行了重组,主要涉及更名和中外各方股权的变动。重组后北京吉普更名为“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BBDC,简称北京奔驰-戴克)。公司投资总额增至60291.4884万美元,注册资本增至40074.9784万美元,股份比例调整为北京汽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占50%,戴姆勒·克莱斯勒股份有限公司占39.454%,戴姆勒·克莱斯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占10.546%,合资期限至2032年。
2005年6月10日,北京奔驰-戴克获得了商务部批准,8月8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局完成了注册。8月30日,北京奔驰-戴克宣布正式成立,这同时意味着22年前成立的中国汽车行业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北京吉普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0年1月26日,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BBAC),合资方变为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戴姆勒股份公司与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5月28日,专为“中国市场定制”的全新国产奔驰E级长轴距版首辆量产车在北京奔驰公司新工厂正式下线。新车特别针对中国消费者的乘坐习惯及行政级座驾的需求,设计了长达5012mm的车身,比同代进口E级轿车加长140mm,宽敞的空间为驾乘人员提供了更加舒适的体验。
2011年3月18日,北京奔驰E200L CGI优雅型上市,指导价为46.5万元。作为E级长轴距版家族中新的一员,动力系统配备了第二代CGI缸内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1.8L排量所产生的功率可以达到同级别车2.5L发动机的水平,官方综合油耗为8.8L/百公里。
2015年,北京奔驰将迎来建厂十周年的重要节点,NGCC新工厂(前驱车平台)、MRA II新总装车间(生产GLK)将全面投产,其中新NGCC工厂的首款国产车型为紧凑型SUV GLA级,新车将于2015年上市。
NGCC工厂投产仪式
截至目前,北京奔驰在中国已拥有300多家本地供应商,2014年近15万台北京奔驰下线,是2006年时的8倍。在今年6月,单月产量首次突破2万台,相当于2007年全年产量。
在十周年活动现场,戴姆勒股份公司董事会成员、大中华区业务负责人唐仕凯表示,对北京奔驰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北京奔驰从投产建厂发展到现在远超乎预料,十分看好中国汽车市场潜力,并用好戏在后头预言了北京奔驰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