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武汉出租怎么了?

2015-08-20 17:46出处:李明徽 [原创]责编:李明徽

  8月10日上午,武汉市民徐先生通过微信向记者发来一条短视频,视频中出现一条车队长龙,每六辆车排成一排,占据整条道路向前缓缓“爬行”。视频后,徐先生还附上一条在的士司机间传播的长信息,大概内容是通知出租车司机们车队游行时间、行车路线等相关内容。信息同时强调:“不堵路,堵路违法。师傅们切记,不要冲动惹事端。”游行当天,武昌交通整体瘫痪。当晚,5名出租车司机驾车在武汉火车站地区阻碍车辆正常通行,扰乱武汉火车站治安和交通秩序,被洪山警方行政拘留10日。

  但事件并未就此结束,据记者采访了解到,直到上周周末,市长热线12345还在不时接到出租车司机聚众的类似事件反映。并且有市民向市长热线12345投诉事件期间出现了打砸现象。

  究其游行原因,旨在抵制滴滴、Uber等打车软件。不少出租车司机表示,Uber进驻武汉,推出的低价打车让他们没了生意。出租车司机梅师傅说坦言,自己现在开出租车每天才挣300多块钱,还要交200块钱租,加上油钱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利润了。武汉市公交集团透露,上个月,该集团共收纳新司机百余名,其中的士司机占到四成。司机抱怨,打车软件抢了他们出租车的饭碗。

  与出租车司机的怨声载道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市民的白眼。武汉市民其实并不同情他们的遭遇,网友回应:“没被武汉出租车拒载过就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认为出租车成为了武汉的一张最大黑名片。记者今年年初在武汉旅行打车时,亲身经历了出租车绕道。同行的武汉朋友下车后对记者说:“刚才司机绕道,打车费最起码多出十块钱。”当记者询问,为何不在车上当即指出时,记者的朋友很无奈的说那样会招致司机的“汉骂”。记者采访武汉市民杨女士,问其如果在滴滴软件上打出租车,出租车司机接单时的服务态度会不会相对好一些,绕道现象会不会减少,刘女士给出的答案是“照旧”。服务态度差、车内环境差、拒载、绕道、随意拼车,开车抽烟吐痰……这样痼疾,和嘀嘀、Uber等专车提供的天壤之别的服务对比,难怪武汉网友调侃“才知道出租车行业也是服务行”。以前是乘客求出租车司机开车,现在也该让他们体会一下求乘客坐车的感觉了吧?

  事件中,出租车司机的目的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他们,帮助他们将专车“除掉”。然而,事情发展到最后在市民却变成一场闹剧,认为他们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又给武汉这座城市抹了黑。

  就在武汉出租车司机集体罢工抵制专车行动的第二天,湖北省政府在其官网上推出一项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名为《传统出租车与网络专车之争,您怎么看?》,设置了上网IP地址限制,仅限湖北省内网民参与。但是第二天问卷已被删除。

  8月10日和8月12日,以武汉交委为首,工商、税务、物价、公安、法制等6部门,两次约谈多家专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提出三条“禁令”。一是要求专车企业自查自纠,禁止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二是要求专车企业公平竞争,禁止以低于成本价进行市场促销;三是要求专车企业管理好司机,禁止司机参与非法聚会。专车企业在被约谈之后,又集中以短信的形式,将约谈情况告知了旗下的司机们。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同样认为,专车服务自身确实存在问题。由于准入门槛低,难以审核专车司机的真实身份,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保障权。再者,低于成本价格的运营,实际上造成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的失衡。放任专车,谁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任?所以规范、约谈是必要的。

  今年以来,武汉全市冲击“黑的”出动法律力气14304人次,法律车辆5955台次,共查扣“黑的”2105台。其间私家车使用软件渠道等非法营运180余台。

  但是类似约谈、禁令到底有没有用呢?武汉专车司机路卢先生告知记者:自六月份,武汉专车一次聚众闹事,阻碍官方查处专车事件以来,他自己出车的频率越来越少。本身自己作为兼职专车司机不太想给自身惹麻烦,再有就是,兼职做专车司机其实也没有太大利可图。因为每接一单,打车平台都要扣除5毛钱保险费用和20%的接单收入,再除去油钱,专车司机的收入其实并不高。武汉市民刘女士也向记者反映,现在感觉武汉专车确实比以前难打,而且出租车服务质量仍未改进,既不想坐出租,又打不到专车,给出行带了很多不便。

  一位北京滴滴专车的司机爆料,北京交通执法总队最近正在严查专车,但是公司并没有因此阻止专车司机接单,反而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专车司机接单。如果被执法人员查处,司机面临“接一单,罚一万”的严惩,但是只要专车司机保证自己为公司一月可接十单以上的长期固定的专车司机,罚款则有运营商来付。

  出租车是黑车,黑的是顾客;专车是黑车,黑的是法律的空子。

  记者试图联系武汉出租车公司的直接行政监管部门武汉市客车出租车管理处了解现在出租车的运营状况,电话接通后,工作人员表示所问问题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无法回答记者提问,并将其办公室电话告知记者,但是记者拨打后发现,竟为空号。随后,记者又试图联系武汉最大出租车公司大通出租车公司了解公司运营状况,仍是一个套一个给出公司多个部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并无一人实际回答记者提问。最后又把皮球踢给了市客车出租车管理处。

  如今的互联网发展迅速,每个人都要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如果不以好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乘车环境迎接乘客,那么必然被淘汰,不是闹罢工、闹游行,就可以停止打车软件的流行。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坦言,如今互联网时代,出租车公司确实没有存在必要了。他向记者介绍了一种出租车运营的新方式:襄阳模式。襄阳市在出租车驾驶员的管理上,彻底改变挂靠、承包的传统做法,实行员工制管理。出租车由公交出租车公司统一购买、统一经营,对驾驶员进行公开招聘并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实行工资式待遇,落实“五险一金”,发放基本工资。针对出租车经营特点,制定了工资分配、安全管理、营运服务、车辆技术、员工管理等工作制度,将其工资收入与个人出勤、服务质量、安全状况、营运收入、燃料消耗、车辆维修和社会评价挂钩,考核兑现。并认为,现在的市场需求下,一定要让顺风车合法化。

  无独有偶,深圳3万余名出租车司机中唯一的市人大代表胡桂梁也认为: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专车不应该成为被打压的对象,但对于专车的监管也不能缺位。当前专车与出租车的矛盾,本质上来自于双方的不公平竞争,例如,专车公司为打开经营局面,违反经营许可,将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私家车拉入专车市场,搅乱了整体利益格局;针对专车经营的税费管理尚处于空白,专车公司通过大打价格战来加大两者之间的价格、成本鸿沟。胡桂梁认为,眼下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尽快针对专车制定规则,明确软件公司、专车司机、快车司机、汽车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等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实现专车的有序发展。

  刘俊海认为对专车,既不能放任,也不能封杀。当前,应该屡清专车司机和打车平台到底是什么关系。第一,如果是劳动雇佣,双方就要依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履行雇佣双方应尽的义务,享受应得的权利。第二,如果是交易关系,双方的责任难道单单仅靠信誉来承担?专车属于独立运营,交易批次和收入就应当公示。第三,打车平台属于信息提供平台,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事故最终责任承担方是专车司机,还是打车平台?消费者要找谁赔偿?所以,对于专车,既不能放任,但也不能完全封杀,法不禁即可为。专车是鼓励创业一种很好的方式,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开展听证会,深刻总结出租车弊端,广泛邀请出租车、专车司机、打车平台的多方代表,公平公正,开诚布公的讨论商议,尽快加强立法,实现有法可依的监管。

  8月16日起,武汉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下调至1.5/车次。

责任编辑:李明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武汉出租怎么了?

2015-08-20 出处:李明徽 [原创] 责编:李明徽

  8月10日上午,武汉市民徐先生通过微信向记者发来一条短视频,视频中出现一条车队长龙,每六辆车排成一排,占据整条道路向前缓缓“爬行”。视频后,徐先生还附上一条在的士司机间传播的长信息,大概内容是通知出租车司机们车队游行时间、行车路线等相关内容。信息同时强调:“不堵路,堵路违法。师傅们切记,不要冲动惹事端。”游行当天,武昌交通整体瘫痪。当晚,5名出租车司机驾车在武汉火车站地区阻碍车辆正常通行,扰乱武汉火车站治安和交通秩序,被洪山警方行政拘留10日。

  但事件并未就此结束,据记者采访了解到,直到上周周末,市长热线12345还在不时接到出租车司机聚众的类似事件反映。并且有市民向市长热线12345投诉事件期间出现了打砸现象。

  究其游行原因,旨在抵制滴滴、Uber等打车软件。不少出租车司机表示,Uber进驻武汉,推出的低价打车让他们没了生意。出租车司机梅师傅说坦言,自己现在开出租车每天才挣300多块钱,还要交200块钱租,加上油钱基本上就没有多少利润了。武汉市公交集团透露,上个月,该集团共收纳新司机百余名,其中的士司机占到四成。司机抱怨,打车软件抢了他们出租车的饭碗。

  与出租车司机的怨声载道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市民的白眼。武汉市民其实并不同情他们的遭遇,网友回应:“没被武汉出租车拒载过就不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认为出租车成为了武汉的一张最大黑名片。记者今年年初在武汉旅行打车时,亲身经历了出租车绕道。同行的武汉朋友下车后对记者说:“刚才司机绕道,打车费最起码多出十块钱。”当记者询问,为何不在车上当即指出时,记者的朋友很无奈的说那样会招致司机的“汉骂”。记者采访武汉市民杨女士,问其如果在滴滴软件上打出租车,出租车司机接单时的服务态度会不会相对好一些,绕道现象会不会减少,刘女士给出的答案是“照旧”。服务态度差、车内环境差、拒载、绕道、随意拼车,开车抽烟吐痰……这样痼疾,和嘀嘀、Uber等专车提供的天壤之别的服务对比,难怪武汉网友调侃“才知道出租车行业也是服务行”。以前是乘客求出租车司机开车,现在也该让他们体会一下求乘客坐车的感觉了吧?

  事件中,出租车司机的目的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他们,帮助他们将专车“除掉”。然而,事情发展到最后在市民却变成一场闹剧,认为他们不仅扰乱了社会秩序,又给武汉这座城市抹了黑。

  就在武汉出租车司机集体罢工抵制专车行动的第二天,湖北省政府在其官网上推出一项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名为《传统出租车与网络专车之争,您怎么看?》,设置了上网IP地址限制,仅限湖北省内网民参与。但是第二天问卷已被删除。

  8月10日和8月12日,以武汉交委为首,工商、税务、物价、公安、法制等6部门,两次约谈多家专车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提出三条“禁令”。一是要求专车企业自查自纠,禁止私家车接入专车平台;二是要求专车企业公平竞争,禁止以低于成本价进行市场促销;三是要求专车企业管理好司机,禁止司机参与非法聚会。专车企业在被约谈之后,又集中以短信的形式,将约谈情况告知了旗下的司机们。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同样认为,专车服务自身确实存在问题。由于准入门槛低,难以审核专车司机的真实身份,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安全保障权。再者,低于成本价格的运营,实际上造成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的失衡。放任专车,谁对消费者的安全负责任?所以规范、约谈是必要的。

  今年以来,武汉全市冲击“黑的”出动法律力气14304人次,法律车辆5955台次,共查扣“黑的”2105台。其间私家车使用软件渠道等非法营运180余台。

  但是类似约谈、禁令到底有没有用呢?武汉专车司机路卢先生告知记者:自六月份,武汉专车一次聚众闹事,阻碍官方查处专车事件以来,他自己出车的频率越来越少。本身自己作为兼职专车司机不太想给自身惹麻烦,再有就是,兼职做专车司机其实也没有太大利可图。因为每接一单,打车平台都要扣除5毛钱保险费用和20%的接单收入,再除去油钱,专车司机的收入其实并不高。武汉市民刘女士也向记者反映,现在感觉武汉专车确实比以前难打,而且出租车服务质量仍未改进,既不想坐出租,又打不到专车,给出行带了很多不便。

  一位北京滴滴专车的司机爆料,北京交通执法总队最近正在严查专车,但是公司并没有因此阻止专车司机接单,反而采取各种措施鼓励专车司机接单。如果被执法人员查处,司机面临“接一单,罚一万”的严惩,但是只要专车司机保证自己为公司一月可接十单以上的长期固定的专车司机,罚款则有运营商来付。

  出租车是黑车,黑的是顾客;专车是黑车,黑的是法律的空子。

  记者试图联系武汉出租车公司的直接行政监管部门武汉市客车出租车管理处了解现在出租车的运营状况,电话接通后,工作人员表示所问问题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无法回答记者提问,并将其办公室电话告知记者,但是记者拨打后发现,竟为空号。随后,记者又试图联系武汉最大出租车公司大通出租车公司了解公司运营状况,仍是一个套一个给出公司多个部门负责人的联系方式,并无一人实际回答记者提问。最后又把皮球踢给了市客车出租车管理处。

  如今的互联网发展迅速,每个人都要追求有品质的生活,如果不以好的服务态度和良好的乘车环境迎接乘客,那么必然被淘汰,不是闹罢工、闹游行,就可以停止打车软件的流行。

  湖北统计局副局长叶青坦言,如今互联网时代,出租车公司确实没有存在必要了。他向记者介绍了一种出租车运营的新方式:襄阳模式。襄阳市在出租车驾驶员的管理上,彻底改变挂靠、承包的传统做法,实行员工制管理。出租车由公交出租车公司统一购买、统一经营,对驾驶员进行公开招聘并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实行工资式待遇,落实“五险一金”,发放基本工资。针对出租车经营特点,制定了工资分配、安全管理、营运服务、车辆技术、员工管理等工作制度,将其工资收入与个人出勤、服务质量、安全状况、营运收入、燃料消耗、车辆维修和社会评价挂钩,考核兑现。并认为,现在的市场需求下,一定要让顺风车合法化。

  无独有偶,深圳3万余名出租车司机中唯一的市人大代表胡桂梁也认为:在新技术的驱动下,专车不应该成为被打压的对象,但对于专车的监管也不能缺位。当前专车与出租车的矛盾,本质上来自于双方的不公平竞争,例如,专车公司为打开经营局面,违反经营许可,将不具备运营资质的私家车拉入专车市场,搅乱了整体利益格局;针对专车经营的税费管理尚处于空白,专车公司通过大打价格战来加大两者之间的价格、成本鸿沟。胡桂梁认为,眼下政府工作的重点是,尽快针对专车制定规则,明确软件公司、专车司机、快车司机、汽车租赁公司、劳务派遣公司等相关各方的权利、义务,以实现专车的有序发展。

  刘俊海认为对专车,既不能放任,也不能封杀。当前,应该屡清专车司机和打车平台到底是什么关系。第一,如果是劳动雇佣,双方就要依照劳动法,签订劳动合同,履行雇佣双方应尽的义务,享受应得的权利。第二,如果是交易关系,双方的责任难道单单仅靠信誉来承担?专车属于独立运营,交易批次和收入就应当公示。第三,打车平台属于信息提供平台,一旦出现交通事故,事故最终责任承担方是专车司机,还是打车平台?消费者要找谁赔偿?所以,对于专车,既不能放任,但也不能完全封杀,法不禁即可为。专车是鼓励创业一种很好的方式,希望政府部门能尽快开展听证会,深刻总结出租车弊端,广泛邀请出租车、专车司机、打车平台的多方代表,公平公正,开诚布公的讨论商议,尽快加强立法,实现有法可依的监管。

  8月16日起,武汉出租车燃油附加费下调至1.5/车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