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百人会发布“互联网+汽车+交通”十一种业态

2015-08-03 08:15出处:V讯网 [原创]责编:田大鹏

  8月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举办的“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永伟对外发布了“互联网+汽车+交通”发展研究报告。其中重点发表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创新11大业态。

  以下是详细内容

  新业态之一:移动互联时代的汽车生活服务商

  在汽车这个最大的移动智能终端,车载娱乐、移动办公、社交网络、视频服务等新的服务形式在不断涌现。在过去5年间,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从功能相对独立、单一的收音机、CD、地图导航演变为采用车载专用中央处理器,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形成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服务会搭载着汽车这一终端更多地替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将来提供不同服务的、基于互联网的汽车生活服务商会越来越多。

  新业态之二:导航地图

  导航地图的出现优化了公众的出行方式,给出行者带来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目前导航地图产业已相当成熟,未来将成为庞大的基于位置的增值服务以及分时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等全新业务市场的关键性基础设施。随着导航地图所衍生出的众多增值服务也将为整个市场带来巨大商机。

  新业态之三:基于互联网的汽车移动服务商

  主要是指汽车后市场在“互联网+”下所带来的巨大变革。狭义汽车后市场可细分为美容与装饰、汽车改装、定期保养、故障车辆维修和事故车辆维修5大类业务。汽车后市场传统的线下业态模式,无论是4S店还是独立维修厂,均存在供需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所造成的“柠檬市场”问题,过度维修、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备受社会诟病。通过“网上订单+移动服务”这一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车后市场相关服务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解决供需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使得市场机制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新业态之四:汽车电子商务

  互联网对于商品流通环节的改造与融合,在家电、书籍、服装等行业已进行多年,但对于汽车流通行业则刚刚开始。互联网以其无所不能的渗透率,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广告、营销和客户导流放到网上,这一点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汽车交易环节,汽车网上销售以及集网上和线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也日渐兴起。甚至二手车市场也会很快进入电商时代。

  新业态之五:打车软件、专车与拼车

  共享经济正在改变人的出行方式。从打车软件到共享出行,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人的出行模式和人与车的所有权关系。这些新的出行方式的出现,反过来又对汽车销售、设计以及行业监管带来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新业态之六:汽车租赁运营商

  打车软件、专车、拼车等业态,绝大部分的运营车辆不由互联网公司所有,是一种相对轻资产的经营模式。与此对应的是,保有相当大数量的汽车运营商这一商业形态也随着汽车共享而出现。在汽车共享的理念下,市场孕育出了多种商业模式,其中包括分时租赁、闲置车辆再利用等。

  新业态之七: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互联网+汽车+交通”的改造与融合,还体现在现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如停车场、公路、加油站。乃至收费系统等为汽车正常运行必备的基础设施,也将在这一轮“互联网+”的融合中实现升级,并产生新的增值服务功能。

  新业态之八:汽车金融与互联网车险

  随着“互联网+汽车”为车险公司提供更多的风险定价手段,各类以差异化定价为实质的互联网车险开始涌现。随着“互联网+汽车”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更多跟踪汽车和识别客户的手段,以汽车作为抵押品或消费品的汽车金融供应大量增加。

  新业态之九:能源供给互联网化

  传统的能源企业主要为汽车提供成品油,但随着汽车平均油耗的下降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传统的能源企业需要在原有的加油业务之外,积极寻找加油站这一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新应用,努力转型成为综合的汽车服务商、长期来看,各类O2O的汽车服务势必存在一个整合的趋势,能源供应商有望通过触网实现在汽车服务领域的拓展。

  新业态之十:智慧物流

  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智慧物流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新业态之十一:智能汽车、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

  “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汽车越来越具有信息产品的特点,其供应链、制造与售后等方面均存在向信息化、智能化靠拢的趋势。

责任编辑:田大鹏 

百人会发布“互联网+汽车+交通”十一种业态

2015-08-03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8月1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与中国信息化百人会举办的“互联网+汽车+交通”高峰论坛。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所副所长张永伟对外发布了“互联网+汽车+交通”发展研究报告。其中重点发表在互联网时代中国汽车产业创新11大业态。

  以下是详细内容

  新业态之一:移动互联时代的汽车生活服务商

  在汽车这个最大的移动智能终端,车载娱乐、移动办公、社交网络、视频服务等新的服务形式在不断涌现。在过去5年间,车载信息娱乐系统从功能相对独立、单一的收音机、CD、地图导航演变为采用车载专用中央处理器,基于车身总线系统和互联网服务,形成的车载综合信息处理系统、基于互联网的各种服务会搭载着汽车这一终端更多地替代传统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将来提供不同服务的、基于互联网的汽车生活服务商会越来越多。

  新业态之二:导航地图

  导航地图的出现优化了公众的出行方式,给出行者带来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目前导航地图产业已相当成熟,未来将成为庞大的基于位置的增值服务以及分时共享、无人驾驶汽车等全新业务市场的关键性基础设施。随着导航地图所衍生出的众多增值服务也将为整个市场带来巨大商机。

  新业态之三:基于互联网的汽车移动服务商

  主要是指汽车后市场在“互联网+”下所带来的巨大变革。狭义汽车后市场可细分为美容与装饰、汽车改装、定期保养、故障车辆维修和事故车辆维修5大类业务。汽车后市场传统的线下业态模式,无论是4S店还是独立维修厂,均存在供需双方信息严重不对称所造成的“柠檬市场”问题,过度维修、假冒伪劣产品的问题备受社会诟病。通过“网上订单+移动服务”这一模式,可以有效的降低汽车后市场相关服务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一定程度上解决供需双方的信息严重不对称问题,使得市场机制能够更为有效的发挥作用。

  新业态之四:汽车电子商务

  互联网对于商品流通环节的改造与融合,在家电、书籍、服装等行业已进行多年,但对于汽车流通行业则刚刚开始。互联网以其无所不能的渗透率,让越来越多的行业将广告、营销和客户导流放到网上,这一点在汽车行业也不例外。在汽车交易环节,汽车网上销售以及集网上和线下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商也日渐兴起。甚至二手车市场也会很快进入电商时代。

  新业态之五:打车软件、专车与拼车

  共享经济正在改变人的出行方式。从打车软件到共享出行,正在全球范围内改变人的出行模式和人与车的所有权关系。这些新的出行方式的出现,反过来又对汽车销售、设计以及行业监管带来的新的挑战和要求。

  新业态之六:汽车租赁运营商

  打车软件、专车、拼车等业态,绝大部分的运营车辆不由互联网公司所有,是一种相对轻资产的经营模式。与此对应的是,保有相当大数量的汽车运营商这一商业形态也随着汽车共享而出现。在汽车共享的理念下,市场孕育出了多种商业模式,其中包括分时租赁、闲置车辆再利用等。

  新业态之七: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互联网+汽车+交通”的改造与融合,还体现在现有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与网联化,如停车场、公路、加油站。乃至收费系统等为汽车正常运行必备的基础设施,也将在这一轮“互联网+”的融合中实现升级,并产生新的增值服务功能。

  新业态之八:汽车金融与互联网车险

  随着“互联网+汽车”为车险公司提供更多的风险定价手段,各类以差异化定价为实质的互联网车险开始涌现。随着“互联网+汽车”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更多跟踪汽车和识别客户的手段,以汽车作为抵押品或消费品的汽车金融供应大量增加。

  新业态之九:能源供给互联网化

  传统的能源企业主要为汽车提供成品油,但随着汽车平均油耗的下降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传统的能源企业需要在原有的加油业务之外,积极寻找加油站这一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新应用,努力转型成为综合的汽车服务商、长期来看,各类O2O的汽车服务势必存在一个整合的趋势,能源供应商有望通过触网实现在汽车服务领域的拓展。

  新业态之十:智慧物流

  利用集成智能化技术,在流通过程中获取信息从而分析信息做出决策,使商品从源头开始被实施跟踪与管理,实现信息流快于实物流。智慧物流集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体现了现代经济运作特点的需求,即强调信息流与物质流快速、高效、通畅地运转,从而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新业态之十一:智能汽车、智能生产和智能服务

  “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成为汽车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随着汽车越来越具有信息产品的特点,其供应链、制造与售后等方面均存在向信息化、智能化靠拢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