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地球的最南端。那里覆盖着无边的冰雪,常年保持在零下40度左右,冰山平均厚度达到了4000米。即便占在“平地”上,也已经站在了海拔4000米的高原。
2009年,这里迎来了一位电动汽车“疯子”——鲍文光。彼时,他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转型时期。刚刚建立的电动汽车业务,因为产品方向、团队出走、资金链吃紧……一系列问题让这个军人出身的硬汉一时有些茫然。
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鲍文光在意大利米兰出席知豆全球汽车共享大会
因为坚持正向开发这条路,鲍文光最后不得不选择“卖羊养象”,卖掉以前的新大洋,把全部家当押在知豆这个“大象”身上。
“来到找不到北的地方就是要寻找自己的方向。”此时,坐在记者面前的鲍文光已经度过了那段最难捱的时期,也相信通过那段时间的思考和磨砺,找到了属于自己,也是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方向。
而那次南极之行,鲍文光收获了“知豆”这个名字。
2012年10月,来自欧洲、北美、南美、东南亚等国家的经销商代表与新大洋国内外的合作伙伴,数百人共同出席了新大洋·知豆发布会。作为执掌该款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新大洋集团董事长鲍文光也第一次如此“高调”地出现舆论视线中,此前的近十年,他一直低调地在为这款电动汽车而艰难前行。
一个“疯子”的决定
作为一个省级下辖的地级市,浙江省台州市因其盛产模具被冠以“模具之乡”而闻名全国,更因这里盛产创业人才,外界称他们为创业“疯子”,比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被业内戏称为“汽车疯子”。因沉迷电动车十年,几番濒临绝境却从未后悔,被人冠以电动汽车“疯子”的绰号。
比之“汽车疯子”李书福,电动汽车“疯子”鲍文光显得有些低调,在中国电动车这个似乎最喜浮夸、寻找噱头的领域,他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数年,从部队大学到四个EMBA学位获得者,从一个汽车“门外汉”到宁肯团队损失千万也要进行以电池为中心的电动汽车正向研发,鲍文光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心中真正的电动汽车。
2012年10月23日,新大洋·知豆发布。作为执掌该款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新大洋集团董事长鲍文光也第一次如此“高调”地出现舆论视线中。“你做电动汽车是单纯想赚钱,还是想真正为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改变?”面对南京菲亚特前副总裁巴齐询问,鲍文光选择了后者。
以一种近乎天真的乐观态度,鲍文光一头扎进了电动汽车的研发中。他摒弃了买一个汽车外壳、装铅酸电池的简易速成做法,从一开始就决定以电池为核心进行正向研发,做一辆真真正正的电动汽车出来。
他曾开玩笑称,大不了失败了就“回家种红薯”。
押上“身家性命”的豪赌
可如果将时间倒回到10年前,鲍文光的选择在常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连他自己都曾打趣自己对电动汽车的固执更像是“小羊养大象”,尝试走沙漠,险些死在沙漠中。
作为门槛非常高的行业,汽车与鲍文光此前从事的模具以及电机电控行业都有着根本的区别。相比曾经和他一样有着汽车梦的创业者,鲍文光又有着两个特殊的困境:从未接触过汽车整车制造;又不肯低起点起步,从一开始就按照高标准来。
虽然知豆的工厂在山东临沂的沂南,但从一开始知豆就选择了与后来风起云涌的“低速电动车”完全迥异的路线,而这也曾一度给知豆带来一场生死考验。
彼时,因为电动汽车领域第一人、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的一句话,差不多烧光了鲍文光口袋里的所有钱。陈全世告诉鲍文光,如果想做一辆真正的电动汽车,必须以电池为核心、进行正向研发,否则永远不可能走向正轨。正是这句话,促使鲍文光毅然中止了正在研发的电动汽车项目,而他在当时“冒失”的决定,也使得项目研发负责人连同团队20%的人员一同“出走”,为此他付出几千万的代价,这对于一位创业者来说是一笔重大损失。
即便如此,鲍文光仍然没有放弃念头:“这就像是一场拿自己全副身家押注的豪赌,我就是那个赌徒,无论输赢都义无反顾。”
理想、追求与情怀
豪赌的结果显而易见,承载电动汽车优秀基因的知豆问世了。
其实在此之前,“知豆”还不叫“知豆”,在鲍文光的“2+5+7”(两个极点、五大洋、7座著名的山峰)之旅中,他有幸结识了新东方新东方校长周成刚,以及显微技术、航空航天研究所的一帮科技工作者和清华大学、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的一帮知识分子,他们共同为鲍文光的电动汽车取了“知豆”的名字。
知者,智也。既代表着知识分子,又代表着文化科技,同时又代表着未来。豆者,圆润也,能够在拥堵拥挤的城市中穿梭自如,同时豆又是一个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寄予美好的寓意。
就像当年吉利成为了搅动中国汽车市场的鲶鱼一样,鲍文光希望知豆也能成为一条“小鲶鱼”,他认为,知豆带来的将是一场出行方式的变革。
2015-07-23 出处:樊春艳 [原创] 责编:石腾
南极,地球的最南端。那里覆盖着无边的冰雪,常年保持在零下40度左右,冰山平均厚度达到了4000米。即便占在“平地”上,也已经站在了海拔4000米的高原。
2009年,这里迎来了一位电动汽车“疯子”——鲍文光。彼时,他正在经历一场痛苦的转型时期。刚刚建立的电动汽车业务,因为产品方向、团队出走、资金链吃紧……一系列问题让这个军人出身的硬汉一时有些茫然。
知豆电动汽车有限公司总裁鲍文光在意大利米兰出席知豆全球汽车共享大会
因为坚持正向开发这条路,鲍文光最后不得不选择“卖羊养象”,卖掉以前的新大洋,把全部家当押在知豆这个“大象”身上。
“来到找不到北的地方就是要寻找自己的方向。”此时,坐在记者面前的鲍文光已经度过了那段最难捱的时期,也相信通过那段时间的思考和磨砺,找到了属于自己,也是中国电动车发展的方向。
而那次南极之行,鲍文光收获了“知豆”这个名字。
2012年10月,来自欧洲、北美、南美、东南亚等国家的经销商代表与新大洋国内外的合作伙伴,数百人共同出席了新大洋·知豆发布会。作为执掌该款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新大洋集团董事长鲍文光也第一次如此“高调”地出现舆论视线中,此前的近十年,他一直低调地在为这款电动汽车而艰难前行。
一个“疯子”的决定
作为一个省级下辖的地级市,浙江省台州市因其盛产模具被冠以“模具之乡”而闻名全国,更因这里盛产创业人才,外界称他们为创业“疯子”,比如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被业内戏称为“汽车疯子”。因沉迷电动车十年,几番濒临绝境却从未后悔,被人冠以电动汽车“疯子”的绰号。
比之“汽车疯子”李书福,电动汽车“疯子”鲍文光显得有些低调,在中国电动车这个似乎最喜浮夸、寻找噱头的领域,他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数年,从部队大学到四个EMBA学位获得者,从一个汽车“门外汉”到宁肯团队损失千万也要进行以电池为中心的电动汽车正向研发,鲍文光正在一步步接近自己心中真正的电动汽车。
2012年10月23日,新大洋·知豆发布。作为执掌该款新能源汽车研发团队的灵魂人物——新大洋集团董事长鲍文光也第一次如此“高调”地出现舆论视线中。“你做电动汽车是单纯想赚钱,还是想真正为这个行业带来一些改变?”面对南京菲亚特前副总裁巴齐询问,鲍文光选择了后者。
以一种近乎天真的乐观态度,鲍文光一头扎进了电动汽车的研发中。他摒弃了买一个汽车外壳、装铅酸电池的简易速成做法,从一开始就决定以电池为核心进行正向研发,做一辆真真正正的电动汽车出来。
他曾开玩笑称,大不了失败了就“回家种红薯”。
押上“身家性命”的豪赌
可如果将时间倒回到10年前,鲍文光的选择在常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连他自己都曾打趣自己对电动汽车的固执更像是“小羊养大象”,尝试走沙漠,险些死在沙漠中。
作为门槛非常高的行业,汽车与鲍文光此前从事的模具以及电机电控行业都有着根本的区别。相比曾经和他一样有着汽车梦的创业者,鲍文光又有着两个特殊的困境:从未接触过汽车整车制造;又不肯低起点起步,从一开始就按照高标准来。
虽然知豆的工厂在山东临沂的沂南,但从一开始知豆就选择了与后来风起云涌的“低速电动车”完全迥异的路线,而这也曾一度给知豆带来一场生死考验。
彼时,因为电动汽车领域第一人、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的一句话,差不多烧光了鲍文光口袋里的所有钱。陈全世告诉鲍文光,如果想做一辆真正的电动汽车,必须以电池为核心、进行正向研发,否则永远不可能走向正轨。正是这句话,促使鲍文光毅然中止了正在研发的电动汽车项目,而他在当时“冒失”的决定,也使得项目研发负责人连同团队20%的人员一同“出走”,为此他付出几千万的代价,这对于一位创业者来说是一笔重大损失。
即便如此,鲍文光仍然没有放弃念头:“这就像是一场拿自己全副身家押注的豪赌,我就是那个赌徒,无论输赢都义无反顾。”
理想、追求与情怀
豪赌的结果显而易见,承载电动汽车优秀基因的知豆问世了。
其实在此之前,“知豆”还不叫“知豆”,在鲍文光的“2+5+7”(两个极点、五大洋、7座著名的山峰)之旅中,他有幸结识了新东方新东方校长周成刚,以及显微技术、航空航天研究所的一帮科技工作者和清华大学、北理工大学、江苏大学的一帮知识分子,他们共同为鲍文光的电动汽车取了“知豆”的名字。
知者,智也。既代表着知识分子,又代表着文化科技,同时又代表着未来。豆者,圆润也,能够在拥堵拥挤的城市中穿梭自如,同时豆又是一个种子,能够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寄予美好的寓意。
就像当年吉利成为了搅动中国汽车市场的鲶鱼一样,鲍文光希望知豆也能成为一条“小鲶鱼”,他认为,知豆带来的将是一场出行方式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