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合资股比放开的坚定支持者,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此次全球汽车论坛上再次对这一主张进行了阐述,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他看来,放开比不放好,早放比晚放好。
回顾产业政策,从1994年到2004年到2009年到2011年,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整车股比50:50。同时,一家外资企业可以跟两家中资企业合作,很多人称之为“一夫两妻”。近年来还出现了新的合作模式,包括在销售领域、零部件领域,包括互相参股等等,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北汽跟奔驰互相参股和、东风持PSA的股份。
第二,三十年来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合资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果。1985年,销售原来只有44万辆,2014年实现2349万辆,到2014年为止,中国汽车产业有1/3的市场份额是自主品牌的。
第三,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挑战。当时说市场换技术,但技术会给你吗?其次是品牌战略,“一夫两妻”会产生什么效果?无论在产品、配套、供应、销售都会出现资源的分散。现在面临的更大问题,就是WTO马上到期,合资企业股比放不放开?大家都说不能放开股比,因为利润都在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经营还是非常艰苦。但是看大众、通用,以及日韩系,总公司的50%以上的利润是来自于中国。
为什么投资?哪里有利润、哪里有市场、哪里成本低,投资就在哪里,这是最基本的投资观念,也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可以占整个中国企业的大头,要放开只能放开利益,但放开是迟早的事情。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很清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性作用,并且是决定性资源。但问题的关键是市场机制、法律法规怎么完善?政府准备好没有?企业准备好没有?究竟放不放开?什么时候放开?是不是时候?我个人观点现在还不是时候。另外,我们的差距还很大。通过合资企业生产、管理、生产技术、市场环境,以后都能跟上来,那个时候就是开放的。
接下来探讨中外合作的创新模式。第一,目前国际合作的趋势非常明显,包括互相参股、战略联盟、资本合作等等。还有技术上的共享合作,比如TOYOTA与BMW,广汽与Honda。互补的战略、互补的技术合作,必然会走在一起,这是以市场为导向。
可以说今后真正的方向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实现共赢。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来实现新的合作。比如怎么解决“一夫两妻”的问题?是否可以拿资本为纽带?能不能互相参股?比如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互相参股25,所有资源都能实现共享,那不就是“一夫一妻”了吗?这样就实现了资本的结合。
两个国企也完全有可能探讨今后资本纽带的关系,今后这种合作模式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全球视野国际化,自主品牌不叫自主品牌了,而是国际品牌吉利、国际品牌奇瑞等。现在广汽股票升到15.16元了,大家都是他的股东,广汽成为全球的股东,谁都可以买他的股票,这就是资本国际化。我相信今后一定要这样做,我们不要狭窄地去理解中国的汽车工业。
新的合作模式、新的全新思维,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努力塑造一批具有国际能力的企业和知名的品牌,最终实现我们国家的强国梦。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06-11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鑫
作为合资股比放开的坚定支持者,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在此次全球汽车论坛上再次对这一主张进行了阐述,对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在他看来,放开比不放好,早放比晚放好。
回顾产业政策,从1994年到2004年到2009年到2011年,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整车股比50:50。同时,一家外资企业可以跟两家中资企业合作,很多人称之为“一夫两妻”。近年来还出现了新的合作模式,包括在销售领域、零部件领域,包括互相参股等等,如吉利收购沃尔沃、北汽跟奔驰互相参股和、东风持PSA的股份。
第二,三十年来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合资企业取得了显著成果。1985年,销售原来只有44万辆,2014年实现2349万辆,到2014年为止,中国汽车产业有1/3的市场份额是自主品牌的。
第三,存在的问题或面临的挑战。当时说市场换技术,但技术会给你吗?其次是品牌战略,“一夫两妻”会产生什么效果?无论在产品、配套、供应、销售都会出现资源的分散。现在面临的更大问题,就是WTO马上到期,合资企业股比放不放开?大家都说不能放开股比,因为利润都在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经营还是非常艰苦。但是看大众、通用,以及日韩系,总公司的50%以上的利润是来自于中国。
为什么投资?哪里有利润、哪里有市场、哪里成本低,投资就在哪里,这是最基本的投资观念,也是最基本的经济规律。现在很多合资企业可以占整个中国企业的大头,要放开只能放开利益,但放开是迟早的事情。十八届三中全会讲的很清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主要性作用,并且是决定性资源。但问题的关键是市场机制、法律法规怎么完善?政府准备好没有?企业准备好没有?究竟放不放开?什么时候放开?是不是时候?我个人观点现在还不是时候。另外,我们的差距还很大。通过合资企业生产、管理、生产技术、市场环境,以后都能跟上来,那个时候就是开放的。
接下来探讨中外合作的创新模式。第一,目前国际合作的趋势非常明显,包括互相参股、战略联盟、资本合作等等。还有技术上的共享合作,比如TOYOTA与BMW,广汽与Honda。互补的战略、互补的技术合作,必然会走在一起,这是以市场为导向。
可以说今后真正的方向应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来实现资源的共享互补、实现共赢。我们要以创新的思维来实现新的合作。比如怎么解决“一夫两妻”的问题?是否可以拿资本为纽带?能不能互相参股?比如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互相参股25,所有资源都能实现共享,那不就是“一夫一妻”了吗?这样就实现了资本的结合。
两个国企也完全有可能探讨今后资本纽带的关系,今后这种合作模式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以全球视野国际化,自主品牌不叫自主品牌了,而是国际品牌吉利、国际品牌奇瑞等。现在广汽股票升到15.16元了,大家都是他的股东,广汽成为全球的股东,谁都可以买他的股票,这就是资本国际化。我相信今后一定要这样做,我们不要狭窄地去理解中国的汽车工业。
新的合作模式、新的全新思维,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利用国际国内两个资源,不仅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的份额,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努力塑造一批具有国际能力的企业和知名的品牌,最终实现我们国家的强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