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通苑作为亚洲最大的社区,每天有60万人在此生息,在众多商家看来这里是必争之地。然而在电动车大潮来袭前,天通苑地区竟没有一根公共和私人电动汽车充电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此热火朝天的今天,如此的反差不禁让人唏嘘。
早在2014年6月11日,北京市率先发布了《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细则》(下称《管理细则》),对自用充电设施的建设流程、充电费用、财政补贴等做出了规划。在此之前,因为没有产权车位,许多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没法安装私人充电桩。按照上述细则,消费者可自行或委托4S店向区域供电公司提出报装申请建设充电桩。
然而,时隔一年,记者在天通苑地区发现,自建充电桩口径的放开却并未如人们预想那样顺利。很多车主反映,申请过程犹如过五关斩六将,即使这样都不一定能成功建桩。
这不禁让人疑惑,建个充电桩,真有这么难吗?
充电桩影响居民用电
家住北京天通苑西二区的车主王先生,几个月前准备入手比亚迪e6。但家与公司都离公共充电桩比较远,4S店又在西三旗桥南,去哪儿给车充电,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去年《管理细则》发布以后,王先生似乎又看到了曙光。然而,他来到小区物业咨询自建充电桩相关事宜,却碰了壁。“物业说小区现在还不具备给个人建充电桩的条件,不给盖章”。
不符合建桩条件?消息传出后,让很多和王先生一样的人感到惊讶。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1日,北京地区纯电动汽车不限行后,电动汽车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热点。“这两天来看车的人确实增多了,大家都是奔着摇号方便和不限行来的。”北汽新能源来广营店销售人员说。
王先生告诉记者,除了不限行和摇号方便外,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也在考虑范围内。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比亚迪e6为例,官方售价30.98万~36.98万元,在享受补贴后,北京的购车者实际需要20.18万~26.18万元,同时还能享受单独摇号、不限行、免购置税等鼓励政策。按照比亚迪官方数据,e6百公里耗电量在20度左右,按居民每度电0.5元计算,比亚迪e6百公里花费大约在10元,只相当于不到两升汽油的价钱。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情,让王先生没有选择放弃。随后,他拨打昌平区供电公司电话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天通苑地区供电的管理和产权归物业管理,他们无权干涉,业主只能与物业沟通,只有他们同意后才能安装。
无奈之下的王先生又来到物业与工作人员协商。“我们社区的供电量已经饱和,现在还不具备建充电桩的条件。”天通苑申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天通苑地区还没有公共充电桩和居民自建充电桩,有个别开电动车的车主也只是从家里拉根线充电。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北京很多社区,记者以车主身份致电陶然亭某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居民基本供电有时还不足,再建充电桩压力确实有点大。即便是过段时间增容以后,随着用电高峰的临近,首先要确保小区内居民的基本用电。
供电不足是不是“真凶”?
记者查看其他媒体报道发现,关于“供电不足”在其他城市也有反映。多名电动车主反映,物业拒绝安装充电桩的理由大多是供电不足,影响居民正常用电,然而“供电不足”真的是导致充电桩不能安装的“真凶”吗?
记者了解到,安装充电桩需要改造现有供电线路,同时会增加用电负荷。据了解,公共充电桩功率为30kwh,私人充电桩功率为7kwh。比亚迪4S店工作人员介绍,比亚迪e6在私人充电桩一次全充电需要10小时左右,用电量约为70kw。普通一户家庭日平均用电量在10度左右约等于10kw,那么一辆电动车的充电量相当于7户家庭的日用电量。一个小区安上几个充电桩,就算不全部同时使用,也会大大加重配电网的负荷,尤其是晚上用电高峰期,车主们会同时回家充电。但是,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单独建设线路或者增容等方式解决,需要同物业和供电部门协调。
记者致电昌平供电局营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物业之所以不同意居民自建充电桩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如果建桩的居民增加势必会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用电;第二,多建的充电桩会给物业带来安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增加了他们身上的责任。
然而,对于王先生遇到的问题,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据北京某社区报工作人员透露,一些小区物业特别强势,社区里的活动都要物业同意才能开展,表面上说是为了方便管理,其实就是想“捞点好处”。
自从国家出台支持新能源车的各种政策以来,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有所提高,但车主在小区建充电桩受阻于物业的案例屡见不鲜。记者了解到,在上海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些小区就出现过有物业赤裸裸地提出过要回报作为物业的隐形收入。
没有车位是硬伤
除了物业不同意,没有固定车位也是摆在居民自建充电桩面前的一道难题。家住清河橡树湾社区的张女士也在发愁怎么建充电桩,但她的问题似乎比王先生更棘手。“我家没有固定车位,晚上下班要想停车基本上就是见缝插针”。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关于做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个人若有固定车位,小区物业也同意,可在车位自建充电桩为新能源车充电。
但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停车位的购买、租赁费用较高,另外,很多小区本身停车位不足,拥有固定车位就成了很多有车族的“梦想”。贺女士告诉记者,每到傍晚私家车纷纷“归巢”,小区外的马路边就成了停车位。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北京民用汽车保有量到达532.4万辆,全市车位只有250多万个,只能满足一半汽车的停放,更多的汽车处于随意停放状态,占据了自行车道、社区绿地、消防通道等。
“现在家家都有私家车,车位本来就不够用,如今即使出钱也很难买到车位。”贺女士说,“小区车位已经炒到40万一个。”如果要建充电桩,就必须先花几十万买个固定车位,这样算下来,买电动车就不那么划算了。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贺女士这样的情况在北京并不少见,如果说前边王先生物业不同意的问题还有可能解决,但像贺女士这些购车人,没有固定车位似乎成了他们的“硬伤”。
买车念头止于充电桩
6月9日,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布了本月26日将举行本年度第三期购车指标摇号,受新能源车不限行等利好政策的影响,新能源车个人申请人数增7141个,相比上期增加3267个人,环比增长84%,创历史新高。而且本期将不再是100%中签,中签率约是80%。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数越来越多,居民自建充电桩建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可以免费帮助车主自建充电桩,但是物业协调工作就帮不上忙了。”比亚迪汽车鑫敏恒瑞鑫销售服务店新能源主管郝明平告诉记者,一般能进店咨询的购买者对纯电动车都是比较支持的,但是自建充电桩确是困扰购车人的一大问题。
按照已经公布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细则》,新能源小客车的生产企业或4S店,仅仅只负责充电条件确认、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至于与物业、居委会等部门的协调,并无足够的发言权,真要想获盖红章,还得自己去磨嘴皮子。
北汽新能源来广营店销售人员王庆斌告诉记者:“电动汽车除了去公用充电桩、4S店或者自建充电桩外,还可以选择从家里拉线充电,但是家用220伏的电压充电速度就要慢很多。在家充电也不能走单独电表,北京居民家庭实施的是阶梯电价,这样一来就会增加电费。”
经过几次沟通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的王先生只好选择在家里拉线充电。“还好我家住在二楼,如果更高就没办法自己拉线了”。而家住橡树湾的张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准备放弃购买电动车的念头。
政策踏空?
2011年8月5日,北京市质监局发布《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这也是北京市首部电动汽车充电站标准。
2014年7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4年7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推进物业管理区域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安装的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推动本市新能源小客车发展,加快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安装。
2015年5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通告,自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4月10日,本市核发号牌的纯电动小客车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限制。
从这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对于政策的落实环节仍然比较模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现在政策环境、消费观念、产品力基本具备了,只是建设快慢的问题,尤其是各地方、各城市的进度不一样,是操作层面的事。
“有些物业公司不同意,认为这增加了安全隐患和管理难度。”一位车主告诉记者。私人充电桩电压是380伏,有的物业认为会影响整个小区的用电平衡。事实上,无利可图,也是充电桩受阻物业的重要因素。为了鼓励新能源车的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优惠政策,汽车制造商、销售商、车主都有补贴,但物业公司没有,而且要承担管理和风险,所以物业迟迟不肯让步。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宝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区建私人用充电桩,物业要“有条件”配合,不能只怪物业,根本原因是停车位紧缺和电力容量不足。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北京社区的停车位严重不足,加重了物业等停车位管理方的管理难度。私人建充电桩必须先有固定停车位,车主没有车位自然建不了充电桩。建设立体停车库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车位增加了,建充电桩的问题也就好说了。此外,先有车再建桩或许能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
为了规避这些现实问题,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始“无奈”地另寻他法。北汽新能源工作人员告诉寰球汽车记者,北汽新能源可为所有消费者提供免费的充电桩配送安装服务,而对于家里确实不能安装充电桩的用户,可以使用在城市的主干道、环线及中心城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除此之外,随着北汽新能源充电场桩联盟的成立,北汽新能源将联合其他伙伴,推动联盟内各家企业在场地、资金、装备等各项资源配置上实现高度共享,凭借“你出场地、资金,我建桩”的利益众享模式,打造车、场、桩的分布式智能充电系统,这在未来能有效解决用户的充电问题。
“如果充电桩不能进小区,前面的所有努力将会功亏一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在接受寰球汽车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这一步迈出去了,我预测新能源汽车能成几何式增长,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行驶里程以及产品优势很多私人消费者已经认识到了。”(本报记者:牛大为)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06-11 出处:汽车商报 [原创] 责编:石腾
北京天通苑作为亚洲最大的社区,每天有60万人在此生息,在众多商家看来这里是必争之地。然而在电动车大潮来袭前,天通苑地区竟没有一根公共和私人电动汽车充电桩。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如此热火朝天的今天,如此的反差不禁让人唏嘘。
早在2014年6月11日,北京市率先发布了《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细则》(下称《管理细则》),对自用充电设施的建设流程、充电费用、财政补贴等做出了规划。在此之前,因为没有产权车位,许多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者没法安装私人充电桩。按照上述细则,消费者可自行或委托4S店向区域供电公司提出报装申请建设充电桩。
然而,时隔一年,记者在天通苑地区发现,自建充电桩口径的放开却并未如人们预想那样顺利。很多车主反映,申请过程犹如过五关斩六将,即使这样都不一定能成功建桩。
这不禁让人疑惑,建个充电桩,真有这么难吗?
充电桩影响居民用电
家住北京天通苑西二区的车主王先生,几个月前准备入手比亚迪e6。但家与公司都离公共充电桩比较远,4S店又在西三旗桥南,去哪儿给车充电,就成了摆在他面前的难题。
去年《管理细则》发布以后,王先生似乎又看到了曙光。然而,他来到小区物业咨询自建充电桩相关事宜,却碰了壁。“物业说小区现在还不具备给个人建充电桩的条件,不给盖章”。
不符合建桩条件?消息传出后,让很多和王先生一样的人感到惊讶。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1日,北京地区纯电动汽车不限行后,电动汽车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热点。“这两天来看车的人确实增多了,大家都是奔着摇号方便和不限行来的。”北汽新能源来广营店销售人员说。
王先生告诉记者,除了不限行和摇号方便外,新能源汽车的经济性也在考虑范围内。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比亚迪e6为例,官方售价30.98万~36.98万元,在享受补贴后,北京的购车者实际需要20.18万~26.18万元,同时还能享受单独摇号、不限行、免购置税等鼓励政策。按照比亚迪官方数据,e6百公里耗电量在20度左右,按居民每度电0.5元计算,比亚迪e6百公里花费大约在10元,只相当于不到两升汽油的价钱。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热情,让王先生没有选择放弃。随后,他拨打昌平区供电公司电话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天通苑地区供电的管理和产权归物业管理,他们无权干涉,业主只能与物业沟通,只有他们同意后才能安装。
无奈之下的王先生又来到物业与工作人员协商。“我们社区的供电量已经饱和,现在还不具备建充电桩的条件。”天通苑申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说。该负责人还表示,目前天通苑地区还没有公共充电桩和居民自建充电桩,有个别开电动车的车主也只是从家里拉根线充电。
同样的问题还存在北京很多社区,记者以车主身份致电陶然亭某小区物业,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小区属于老旧小区,居民基本供电有时还不足,再建充电桩压力确实有点大。即便是过段时间增容以后,随着用电高峰的临近,首先要确保小区内居民的基本用电。
供电不足是不是“真凶”?
记者查看其他媒体报道发现,关于“供电不足”在其他城市也有反映。多名电动车主反映,物业拒绝安装充电桩的理由大多是供电不足,影响居民正常用电,然而“供电不足”真的是导致充电桩不能安装的“真凶”吗?
记者了解到,安装充电桩需要改造现有供电线路,同时会增加用电负荷。据了解,公共充电桩功率为30kwh,私人充电桩功率为7kwh。比亚迪4S店工作人员介绍,比亚迪e6在私人充电桩一次全充电需要10小时左右,用电量约为70kw。普通一户家庭日平均用电量在10度左右约等于10kw,那么一辆电动车的充电量相当于7户家庭的日用电量。一个小区安上几个充电桩,就算不全部同时使用,也会大大加重配电网的负荷,尤其是晚上用电高峰期,车主们会同时回家充电。但是,这些问题也可以通过单独建设线路或者增容等方式解决,需要同物业和供电部门协调。
记者致电昌平供电局营运公司,工作人员介绍,物业之所以不同意居民自建充电桩主要有两点原因:第一,如果建桩的居民增加势必会影响小区居民正常用电;第二,多建的充电桩会给物业带来安全和管理方面的问题,增加了他们身上的责任。
然而,对于王先生遇到的问题,也有人提出不同的观点。据北京某社区报工作人员透露,一些小区物业特别强势,社区里的活动都要物业同意才能开展,表面上说是为了方便管理,其实就是想“捞点好处”。
自从国家出台支持新能源车的各种政策以来,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的热情有所提高,但车主在小区建充电桩受阻于物业的案例屡见不鲜。记者了解到,在上海曾经有媒体报道一些小区就出现过有物业赤裸裸地提出过要回报作为物业的隐形收入。
没有车位是硬伤
除了物业不同意,没有固定车位也是摆在居民自建充电桩面前的一道难题。家住清河橡树湾社区的张女士也在发愁怎么建充电桩,但她的问题似乎比王先生更棘手。“我家没有固定车位,晚上下班要想停车基本上就是见缝插针”。
国家电网公司发布的《关于做好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用电报装服务工作的意见》要求,个人若有固定车位,小区物业也同意,可在车位自建充电桩为新能源车充电。
但是,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停车位的购买、租赁费用较高,另外,很多小区本身停车位不足,拥有固定车位就成了很多有车族的“梦想”。贺女士告诉记者,每到傍晚私家车纷纷“归巢”,小区外的马路边就成了停车位。
据资料显示,截至2014年北京民用汽车保有量到达532.4万辆,全市车位只有250多万个,只能满足一半汽车的停放,更多的汽车处于随意停放状态,占据了自行车道、社区绿地、消防通道等。
“现在家家都有私家车,车位本来就不够用,如今即使出钱也很难买到车位。”贺女士说,“小区车位已经炒到40万一个。”如果要建充电桩,就必须先花几十万买个固定车位,这样算下来,买电动车就不那么划算了。
记者调查发现,类似贺女士这样的情况在北京并不少见,如果说前边王先生物业不同意的问题还有可能解决,但像贺女士这些购车人,没有固定车位似乎成了他们的“硬伤”。
买车念头止于充电桩
6月9日,北京小客车指标调控管理办公室公布了本月26日将举行本年度第三期购车指标摇号,受新能源车不限行等利好政策的影响,新能源车个人申请人数增7141个,相比上期增加3267个人,环比增长84%,创历史新高。而且本期将不再是100%中签,中签率约是80%。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人数越来越多,居民自建充电桩建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我们可以免费帮助车主自建充电桩,但是物业协调工作就帮不上忙了。”比亚迪汽车鑫敏恒瑞鑫销售服务店新能源主管郝明平告诉记者,一般能进店咨询的购买者对纯电动车都是比较支持的,但是自建充电桩确是困扰购车人的一大问题。
按照已经公布的《北京市示范应用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细则》,新能源小客车的生产企业或4S店,仅仅只负责充电条件确认、充电设施建设等问题,至于与物业、居委会等部门的协调,并无足够的发言权,真要想获盖红章,还得自己去磨嘴皮子。
北汽新能源来广营店销售人员王庆斌告诉记者:“电动汽车除了去公用充电桩、4S店或者自建充电桩外,还可以选择从家里拉线充电,但是家用220伏的电压充电速度就要慢很多。在家充电也不能走单独电表,北京居民家庭实施的是阶梯电价,这样一来就会增加电费。”
经过几次沟通都没有成功,无奈之下的王先生只好选择在家里拉线充电。“还好我家住在二楼,如果更高就没办法自己拉线了”。而家住橡树湾的张女士就没那么幸运了,她准备放弃购买电动车的念头。
政策踏空?
2011年8月5日,北京市质监局发布《电动汽车充电站电能供给与保障技术规范》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这也是北京市首部电动汽车充电站标准。
2014年7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4年9月1日至2017年年底,对获得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包括进口)的纯电动以及符合条件的插电式(含增程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三类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
2014年7月18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推进物业管理区域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安装的通知,要求各相关单位推动本市新能源小客车发展,加快新能源小客车自用充电设施安装。
2015年5月20日,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发布通告,自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4月10日,本市核发号牌的纯电动小客车不受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限制。
从这一系列政策的发布不难看出,国家对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信心和决心,但是对于政策的落实环节仍然比较模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认为,现在政策环境、消费观念、产品力基本具备了,只是建设快慢的问题,尤其是各地方、各城市的进度不一样,是操作层面的事。
“有些物业公司不同意,认为这增加了安全隐患和管理难度。”一位车主告诉记者。私人充电桩电压是380伏,有的物业认为会影响整个小区的用电平衡。事实上,无利可图,也是充电桩受阻物业的重要因素。为了鼓励新能源车的销售,每个环节都有优惠政策,汽车制造商、销售商、车主都有补贴,但物业公司没有,而且要承担管理和风险,所以物业迟迟不肯让步。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宝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社区建私人用充电桩,物业要“有条件”配合,不能只怪物业,根本原因是停车位紧缺和电力容量不足。随着汽车保有量增加,北京社区的停车位严重不足,加重了物业等停车位管理方的管理难度。私人建充电桩必须先有固定停车位,车主没有车位自然建不了充电桩。建设立体停车库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车位增加了,建充电桩的问题也就好说了。此外,先有车再建桩或许能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
为了规避这些现实问题,一些新能源汽车厂商开始“无奈”地另寻他法。北汽新能源工作人员告诉寰球汽车记者,北汽新能源可为所有消费者提供免费的充电桩配送安装服务,而对于家里确实不能安装充电桩的用户,可以使用在城市的主干道、环线及中心城区建设的公共充电桩。除此之外,随着北汽新能源充电场桩联盟的成立,北汽新能源将联合其他伙伴,推动联盟内各家企业在场地、资金、装备等各项资源配置上实现高度共享,凭借“你出场地、资金,我建桩”的利益众享模式,打造车、场、桩的分布式智能充电系统,这在未来能有效解决用户的充电问题。
“如果充电桩不能进小区,前面的所有努力将会功亏一篑。”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发展室主任赵英在接受寰球汽车记者采访时认为,“如果这一步迈出去了,我预测新能源汽车能成几何式增长,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产品的行驶里程以及产品优势很多私人消费者已经认识到了。”(本报记者:牛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