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整车合资到技术合资,中国汽车合资终于趟出了一条更加实质化的发展路径。
3月12日,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58.HK)和MBtech(奔驰技术)合资成立的“北京北汽德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北汽产业研发基地举行。
根据合资协议,在新合资公司中,北京汽车持股51%,MBtech(奔驰技术)持股49%。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办公室,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工程、制造工程、前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公司预计5月底挂牌成立,6月份开始全面工作,首款车型将于今年年底面世。未来,“北汽德奔”将作为北汽最为重要、最高水平的技术科研中心,负责自主品牌高端车型的整车设计、新能源车型开发、前瞻技术的本地化应用。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双方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提升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的开发能力,推动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实力的提升。合作双方强强联手,未来必将实现双赢互惠、协同发展。”
MBtech(奔驰技术)成立于1995年,原为戴姆勒集团的独立全资子公司,也是戴姆勒在汽车研发领域的重要“智库”。直至2012年,戴姆勒将其所持65%股权转让给欧洲上市公司Akka Technologies,目前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工程和咨询服务公司。
过去中国汽车企业的合资主要在于整车层面,目前全球绝大部分的整车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设立的技术合资公司除“北汽德奔”外,只有早期通用与上汽共同投资的“泛亚汽车中心”。与泛亚不同的是,后者只为国际品牌提供产品开发,而北汽德奔则完全为自主品牌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促进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体系的全面升级。
关于与MBtech合作的主要目的,徐和谊笑着说道:“与MBtech合作就弄个几万块钱的小车,那不是开玩笑么!杀牛要用牛刀!”他表示,双方合作的目的就是要打高端,或者叫攻坚克难;其次是打前沿、推精品。关于双方合作的第一款整车产品,徐和谊透露在目前在国内绝对是一流、顶级的、最高端的,算得上是C级车,也是北汽的自主品牌从品牌来讲是最高端的产品。
留意北汽三年来的产品布局可以发现,如今北汽在乘用车市场已经完成了从A0级到B级轿车、从小型到紧凑型SUV产品的市场投放,并在新能源领域收获颇丰。而在自主品牌普遍不振的市场格局下,北汽自主2014年全年完成销量超30万辆,同比增长50%,增速位居全行业首位。
北汽集团董事长、北京汽车党委书记徐和谊:
干自主别忽悠
记者:北汽与MBtech(奔驰技术)的合作内容有哪些?
徐和谊:这次合作中方不是北汽集团,而是我们的上市公司——北汽股份,同时北汽股份占了大股东。这一合作从根上源于我们和戴姆勒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大协议,整个合作包括交叉持股、支持北汽自主品牌发展等等。
记者:戴姆勒到底是怎么支持北汽自主的呢?近期有没有出成果的计划?
徐和谊:今天的合作就是一个重大举措。因为MBtech(奔驰技术)强大的技术背景就是戴姆勒,尽管戴姆勒在前几年将65%的股份转让给AKKA公司。与MBtech(奔驰技术)的合作,一是打高端,攻坚克难;二是打前沿,推精品。
今年年底,我们的第一个整车产品就要正式问世。这个产品目前在国内绝对是一流的、顶级的、最高端的。它算得上是C级车,是北汽的自主品牌从品牌来讲是最高端的。
记者:那么北汽德奔会对北京汽车自主品牌有一些什么样的作用?
徐和谊:从这次合作还能看出一个趋势,北汽干自主品牌走国际化这条道路,和其他家路数不太一样。我们并不是一上来就在意大利、都灵、美国等等那些地方,落个自己的基地,一顿猛干,这是未来的计划,我们走的第一步是整合国际资源。因为我们在发展自主品牌的过程中感觉到,要想做好,必须整合国际资源,不能光靠自己干,别忽悠、别任性。国家提出来协同创新,什么叫协同创新呢?我觉得就是整合国际资源,为我所用。北汽发展自主品牌,2009年收购了萨博的核心知识产权,在这个基础上往上走。
北京汽车党委副书记、总裁李峰:
北汽德奔创造汽车业合资颠覆性模式
记者:北汽德奔的成立,对于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将会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李峰:北汽德奔的成立,将推动北汽自主品牌实现产业“四化”升级。在汽车行业,“四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它们是“低碳化、智能化、轻量化和电动化”。作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北京汽车也将成为首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单元。同时由于环境问题带来的汽车产业技术的革新,已成为国际一流汽车企业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举措。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我们要后来者居上,就要在汽车的“四化”方面,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合资公司的成立,将有利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共享、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记者:大家知道合资技术中心很多企业都有,通用有一个“泛亚”中心,请问北汽德奔跟泛亚有什么区别?
李峰:泛亚跟我们同样是合资的技术中心,一南一北。我们跟它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泛亚服务的是通用等国际品牌,但是我们服务的是百分之百北汽的自主品牌,所以这两个是殊途不同归,都是合资,但是目的和对象不一样。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大家都在搞合资,但模式不同:泛亚是国际模式,为国际品牌服务;合资整车公司内部也有技术中心,是为合资自主服务的;今天我们把第三类也推出来了,我们合资的技术中心,只为自主品牌做服务,可能是一种颠覆性的模式。
记者:汽德奔技术中心的整体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李峰:我们下一步还是要解决在研发上长期不能够达到的一些短板。现在,自主品牌在研发当中,造型管理方面的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了,从车身制造到内外饰的国产化,以及发动机自产、底盘的消化,做出来的车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有两点跟国外品牌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记者:这两点跟国外品牌的差距具体是什么?
李峰:一个是传统技术方面,主要是车的综合性能,它不属于某一个部品,比如说NVH噪音控制方面,我们跟国际品牌还是有些差距。
第二个就是新技术,即所谓的“四化”,现在国内也是大张旗鼓地在智能化方面、轻量化方面、低碳化方面、电动化方面稳步推进。我们传统的车本身的内部还没有提上来,又要面临着互联网,面临新一轮的新技术。所以这些要靠自己慢慢积累,确实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的合作伙伴也会提供一些前沿技术,双方一起来做,既可以解决我们现在为自主平台开发的技术来源和技术能力,同时也能逐步地培养一些人才。
北京汽车副总裁顾镭:
自主品牌在性能方面只能打四分
记者:合资公司成立之后它的业务领域有哪些呢?
顾镭:北汽德奔是致力于世界领域的一个汽车设计制造公司,它主要的应用范围目前定义是整车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我们的业务范围包括植入新技术,包括刚才提到的“四化”,即低碳化、轻量化、电动化和智能化,MBtech(奔驰技术)有很多技术积淀。
记者:国内整车开发的发展脉络是什么?如果打分的话,您给中国汽车打几分?
顾镭:整车开发这块,我本身有十几年的产品开发经验,到昨天(3月11日)算是整十年,所以我对国外的整车开发情况比较了解。目前来看,2007、2008年之前,我们主要是做车灯、车内外饰以及一些电器类,靠着这些自主品牌做起来了。最近几年,在整车开发方面我们也在以性能为设计原点,主要包括安全、操控、经济性、可靠性等。如果我要打分的话,结构设计这块,中国汽车可以打七分,性能这块只够打到四分。
记者:您能描述下北汽德奔进行整车开发的背景是什么?
顾镭:近些年,汽车技术都在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内国际市场对汽车技术的发展,其实国内基本上是掌握并控制的。我们在MBtech(奔驰技术)的帮助下去开发一款车,包括动力总成、车身、结构设计再加上性能匹配,现在实际上还是全部由他们在做。比方说四驱,我们一般讲越野四驱,实际上四驱里面也有很多形式,包括低速四驱和高速四驱,它们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也不一样。因此我认为国内现在能做低速四驱,当然通过国外合作也能做到,但是真正同时拥有低速四驱和高速四驱的企业我估计还没有。
底盘的自动升降、空气悬架等更是鲜有国内企业问津。另外,像转弯、操控,过去讲究ESC,其实我们知道,ESC只能做操控,那么现在能不能做自适应?这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所以通过跟MBtech(奔驰技术)的合作我们也会逐步掌握这些技术,这是整个开发背景。
专家点评
徐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
“北汽德奔”开创了汽车合资的全新模式
北汽德奔开创了汽车合资的全新模式,是以前所没有的。奔驰在汽车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非常雄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通过合资将促进北汽自主品牌技术创新,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功能大大高于“泛亚”。当然,如果能够处理好北汽研究院和北汽德奔之间的功能定位,对北汽来讲,会实现发展的加法甚至乘法。
邓亚东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
最重要的是掌握了技术开发的话语权
过去的合资公司是针对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来讲的,因此核心技术都没有掌握,现在成立这个公司是针对技术开发而言,意义重大。德奔的成立,一方面是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另一方面北汽在技术开发上更加具有话语权,进步很大。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5-03-19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田大鹏
从整车合资到技术合资,中国汽车合资终于趟出了一条更加实质化的发展路径。
3月12日,由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58.HK)和MBtech(奔驰技术)合资成立的“北京北汽德奔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签约仪式在北汽产业研发基地举行。
根据合资协议,在新合资公司中,北京汽车持股51%,MBtech(奔驰技术)持股49%。公司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办公室,业务范围涵盖汽车工程、制造工程、前瞻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公司预计5月底挂牌成立,6月份开始全面工作,首款车型将于今年年底面世。未来,“北汽德奔”将作为北汽最为重要、最高水平的技术科研中心,负责自主品牌高端车型的整车设计、新能源车型开发、前瞻技术的本地化应用。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双方战略合作将进一步推动提升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的开发能力,推动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及核心零部件研发实力的提升。合作双方强强联手,未来必将实现双赢互惠、协同发展。”
MBtech(奔驰技术)成立于1995年,原为戴姆勒集团的独立全资子公司,也是戴姆勒在汽车研发领域的重要“智库”。直至2012年,戴姆勒将其所持65%股权转让给欧洲上市公司Akka Technologies,目前其成为欧洲最大的工程和咨询服务公司。
过去中国汽车企业的合资主要在于整车层面,目前全球绝大部分的整车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公司,设立的技术合资公司除“北汽德奔”外,只有早期通用与上汽共同投资的“泛亚汽车中心”。与泛亚不同的是,后者只为国际品牌提供产品开发,而北汽德奔则完全为自主品牌提供专业化的技术服务,促进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体系的全面升级。
关于与MBtech合作的主要目的,徐和谊笑着说道:“与MBtech合作就弄个几万块钱的小车,那不是开玩笑么!杀牛要用牛刀!”他表示,双方合作的目的就是要打高端,或者叫攻坚克难;其次是打前沿、推精品。关于双方合作的第一款整车产品,徐和谊透露在目前在国内绝对是一流、顶级的、最高端的,算得上是C级车,也是北汽的自主品牌从品牌来讲是最高端的产品。
留意北汽三年来的产品布局可以发现,如今北汽在乘用车市场已经完成了从A0级到B级轿车、从小型到紧凑型SUV产品的市场投放,并在新能源领域收获颇丰。而在自主品牌普遍不振的市场格局下,北汽自主2014年全年完成销量超30万辆,同比增长50%,增速位居全行业首位。
北汽集团董事长、北京汽车党委书记徐和谊:
干自主别忽悠
记者:北汽与MBtech(奔驰技术)的合作内容有哪些?
徐和谊:这次合作中方不是北汽集团,而是我们的上市公司——北汽股份,同时北汽股份占了大股东。这一合作从根上源于我们和戴姆勒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大协议,整个合作包括交叉持股、支持北汽自主品牌发展等等。
记者:戴姆勒到底是怎么支持北汽自主的呢?近期有没有出成果的计划?
徐和谊:今天的合作就是一个重大举措。因为MBtech(奔驰技术)强大的技术背景就是戴姆勒,尽管戴姆勒在前几年将65%的股份转让给AKKA公司。与MBtech(奔驰技术)的合作,一是打高端,攻坚克难;二是打前沿,推精品。
今年年底,我们的第一个整车产品就要正式问世。这个产品目前在国内绝对是一流的、顶级的、最高端的。它算得上是C级车,是北汽的自主品牌从品牌来讲是最高端的。
记者:那么北汽德奔会对北京汽车自主品牌有一些什么样的作用?
徐和谊:从这次合作还能看出一个趋势,北汽干自主品牌走国际化这条道路,和其他家路数不太一样。我们并不是一上来就在意大利、都灵、美国等等那些地方,落个自己的基地,一顿猛干,这是未来的计划,我们走的第一步是整合国际资源。因为我们在发展自主品牌的过程中感觉到,要想做好,必须整合国际资源,不能光靠自己干,别忽悠、别任性。国家提出来协同创新,什么叫协同创新呢?我觉得就是整合国际资源,为我所用。北汽发展自主品牌,2009年收购了萨博的核心知识产权,在这个基础上往上走。
北京汽车党委副书记、总裁李峰:
北汽德奔创造汽车业合资颠覆性模式
记者:北汽德奔的成立,对于北京汽车自主品牌将会有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和意义?
李峰:北汽德奔的成立,将推动北汽自主品牌实现产业“四化”升级。在汽车行业,“四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它们是“低碳化、智能化、轻量化和电动化”。作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北京汽车也将成为首都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单元。同时由于环境问题带来的汽车产业技术的革新,已成为国际一流汽车企业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举措。对于自主品牌来说,我们要后来者居上,就要在汽车的“四化”方面,进行前瞻性的探索,合资公司的成立,将有利深化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优势共享、资源互补、共同发展。
记者:大家知道合资技术中心很多企业都有,通用有一个“泛亚”中心,请问北汽德奔跟泛亚有什么区别?
李峰:泛亚跟我们同样是合资的技术中心,一南一北。我们跟它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泛亚服务的是通用等国际品牌,但是我们服务的是百分之百北汽的自主品牌,所以这两个是殊途不同归,都是合资,但是目的和对象不一样。从这一点上来说,我觉得大家都在搞合资,但模式不同:泛亚是国际模式,为国际品牌服务;合资整车公司内部也有技术中心,是为合资自主服务的;今天我们把第三类也推出来了,我们合资的技术中心,只为自主品牌做服务,可能是一种颠覆性的模式。
记者:汽德奔技术中心的整体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李峰:我们下一步还是要解决在研发上长期不能够达到的一些短板。现在,自主品牌在研发当中,造型管理方面的问题已经不是特别突出了,从车身制造到内外饰的国产化,以及发动机自产、底盘的消化,做出来的车基本没什么问题。但是实际上,我们有两点跟国外品牌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记者:这两点跟国外品牌的差距具体是什么?
李峰:一个是传统技术方面,主要是车的综合性能,它不属于某一个部品,比如说NVH噪音控制方面,我们跟国际品牌还是有些差距。
第二个就是新技术,即所谓的“四化”,现在国内也是大张旗鼓地在智能化方面、轻量化方面、低碳化方面、电动化方面稳步推进。我们传统的车本身的内部还没有提上来,又要面临着互联网,面临新一轮的新技术。所以这些要靠自己慢慢积累,确实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我们的合作伙伴也会提供一些前沿技术,双方一起来做,既可以解决我们现在为自主平台开发的技术来源和技术能力,同时也能逐步地培养一些人才。
北京汽车副总裁顾镭:
自主品牌在性能方面只能打四分
记者:合资公司成立之后它的业务领域有哪些呢?
顾镭:北汽德奔是致力于世界领域的一个汽车设计制造公司,它主要的应用范围目前定义是整车开发和新技术应用。我们的业务范围包括植入新技术,包括刚才提到的“四化”,即低碳化、轻量化、电动化和智能化,MBtech(奔驰技术)有很多技术积淀。
记者:国内整车开发的发展脉络是什么?如果打分的话,您给中国汽车打几分?
顾镭:整车开发这块,我本身有十几年的产品开发经验,到昨天(3月11日)算是整十年,所以我对国外的整车开发情况比较了解。目前来看,2007、2008年之前,我们主要是做车灯、车内外饰以及一些电器类,靠着这些自主品牌做起来了。最近几年,在整车开发方面我们也在以性能为设计原点,主要包括安全、操控、经济性、可靠性等。如果我要打分的话,结构设计这块,中国汽车可以打七分,性能这块只够打到四分。
记者:您能描述下北汽德奔进行整车开发的背景是什么?
顾镭:近些年,汽车技术都在高速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国内国际市场对汽车技术的发展,其实国内基本上是掌握并控制的。我们在MBtech(奔驰技术)的帮助下去开发一款车,包括动力总成、车身、结构设计再加上性能匹配,现在实际上还是全部由他们在做。比方说四驱,我们一般讲越野四驱,实际上四驱里面也有很多形式,包括低速四驱和高速四驱,它们的技术要求和标准也不一样。因此我认为国内现在能做低速四驱,当然通过国外合作也能做到,但是真正同时拥有低速四驱和高速四驱的企业我估计还没有。
底盘的自动升降、空气悬架等更是鲜有国内企业问津。另外,像转弯、操控,过去讲究ESC,其实我们知道,ESC只能做操控,那么现在能不能做自适应?这都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所以通过跟MBtech(奔驰技术)的合作我们也会逐步掌握这些技术,这是整个开发背景。
专家点评
徐向阳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汽车工程系教授
“北汽德奔”开创了汽车合资的全新模式
北汽德奔开创了汽车合资的全新模式,是以前所没有的。奔驰在汽车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具有非常雄厚的技术积累和沉淀,通过合资将促进北汽自主品牌技术创新,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功能大大高于“泛亚”。当然,如果能够处理好北汽研究院和北汽德奔之间的功能定位,对北汽来讲,会实现发展的加法甚至乘法。
邓亚东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学院副院长
最重要的是掌握了技术开发的话语权
过去的合资公司是针对产品制造和产品销售来讲的,因此核心技术都没有掌握,现在成立这个公司是针对技术开发而言,意义重大。德奔的成立,一方面是对中国市场的看好,另一方面北汽在技术开发上更加具有话语权,进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