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170万宝马卖17万 电商“错价”乌龙问责谁?

2015-01-05 09:36出处:陶梦兰 [原创]责编:石腾

  170万元的宝马卖17万元,来自广州中山的张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经历了这样一场跌宕起伏的网上购车。

  近两年,汽车电商发展迅猛,网上买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购物狂欢节过程中,各大汽车媒体热捧,厂家企业炒作,汽车电商卖车的活动纷至沓来,从PC端到移动端,从传统电商介入到车企自搭舞台,不论“包装形式”如何,终极目的好像只有一个:卖车。如果再给加一个定语,就是“降价”卖车。

  久而久之,“秒杀”促销无底线已让网友习以为常且纷纷争抢,但以“白菜价”买到宝马车却着实让人半信半疑:“豪车梦”真的如此简单?

  “以为是秒杀”

  12月13日,张女士通过国美在线网站看到北京宝泽行的宝马5系GT 550i xDrive M运动型卖17万,以为是商家秒杀活动,“17万能买一辆宝马,怎么都是值的。正好家人近期计划换车。”张女士没多想便毫不犹豫全款线上支付买下了这款车。

  汽车商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宝马5系GT 550i xDrive M运动型的厂商指导价为170万元,即使有降价促销,市场销售价也在111万元起,电商卖到17万元,张女士怎么可能浑然不知?

  订单刚下一天,北京宝泽行汽车销售服务专营店向张女士致电了,原本以为是商家通知取车的电话,没想到4S店工作人员却告诉张女士,价格标错了,愿意退款并道歉,并称:“大家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12月19日下午,张女士发现其在国美在线的宝马车订单被不声不响地取消了。

  “眼看掉下的馅饼没有了。”这让她感到十分气愤。她认为商家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张女士注意到,天猫对于商家标错价格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拒绝发货,就要赔偿消费者30%的损失。按照张女士全款支付17万元计算,30%的损失即为5.1万元。

  12月26日,本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张女士。询问进一步商家处理进度时,张女士说:“没有下文了,给国美在线投诉,国美表示他们不管这事,直接跟商家联系。宝泽行想送了一个价值1000多元的宝马书包了事,被我拒绝了。”

  “还有好几位跟我一样买了这款车被商家取消订单的买主,因为平常大家都要上班,很忙,我们私下组织了一个维权群讨论。”据张女士介绍,他们咨询过相关律师,有的律师表示可以打官司维权,有的律师则认为张女士可能存在“重大误解”无法正常维权。

  但对“重大误解”一说,张女士并不认同,张女士向汽车商报记者透露了其留意到的一个细节:“要是他们不是秒杀,为什么第二天那些拍了还没有付款的客户,他们不及时电话通知说标错了,还任由大家付款?”张女士称其下单时并不知情厂商指导价170万元,以为是往常商家半价促销秒杀之类的电商活动,所以不能算误解。

  汽车商报记者查阅相关法律文件发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如买卖双方的合同中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或者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在张女士所组织维权QQ群里,汽车商报记者发现:2013年11月,有消费者状告某电商取消订单合同违约的诉讼案例,最后该名消费者历时5个月成功赢得了官司,法院判决该电商正常向原告发货,原告以电商所标价格161.99元正常购买了长虹32英寸LED电视机一台,并由该电商支付原告证据保全费一千元及律师费四千元。

  相关法律人士分析认为,从电子商务促销的常态来看,并不能仅以成本来衡量低标价是否构成重大误解,也就是说,在当前网上商品经常促销的情况下,17万元买宝马并非重大误解。因此,不能简单因标错价格就认定为是重大误解。

  “错价”乌龙不只一家

  汽车商报记者浏览“电商标错价”相关内容还发现,类似的案例实在是不少,在豪车中,除了宝马,此前梅赛德斯-奔驰“官网7元售车”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

  2013年6月24日上午,梅赛德斯-奔驰官网遭遇低价抢购风波,原价分别为76.8万元和96.8万元的全新CLS 300和CLS 350两款车型的猎装版价格被标至7元人民币,遭来众多网友下单抢购。但是在下单注册过程中,多数抢单者无法完成交易,反而部分已预约或已购奔驰的真实车主信息在网上交易流程中发生泄漏,这些信息包括名字、电话、邮箱、地址等内容。当天下午下班前,梅赛德斯-奔驰才紧急关闭了系统。

  此外,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上,2014年8月,吉利汽车官方旗舰店也出现了有消费者花100元买了全款8万多元的汽车,后旗舰店工作人员表示是操作失误导致价格标错并要求消费者退单的案例。

  促销价格对于网友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对于电商参与者来说,是否诚心满足消费者对于低价的诉求,是商家的信用问题。

  此前2014年1月16日,寰球汽车传媒汽车电商“我的车城”前身“抢车族”网上线第一天,“半价车”中午12点准时开枪,包括北京现代名图、吉利全球鹰远景、广汽吉奥奥轩GX5在内的三款车型即被哄抢,流量惊人,突破了当天服务器上线。

  而同样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当天总数只有3辆的半价车库存误填成6辆,导致来自北京、河南、福建等地的六位车主同时抢到了半价车。后寰球汽车传媒经过紧急商议,仍旧决定将6辆半价车全部兑现,即便有着高达16万的经济损失。

  “真”“假”有别如何维权

  对于国美在线宝马经销商卖家错标售价并取消订单的举动,很多全款下单的消费者表示,商家有必要对其作出合理解释和赔偿。

  12月25日,汽车商报记者查阅了“国美在线”相关商品发现,相关网站页面宝马品牌车型仅显示有“哈尔滨车型”(即价格仅限于哈尔滨地区),并没有任何北京4S店商家信息。随后,汽车商报记者致电了张女士所述的这家北京宝泽行宝马4S店,但4S店工作人员与记者打起了“太极”,仅留下记者的联系方式表示稍后会有相关工作人员致电回答,但截至发稿前,杳无音讯。

  根据公开消息显示,负责这家汽车销售的北京宝泽行汽车销售服务专营店工作人员关先生称,将宝马车的价格标错是该店员工在价格输入时出现失误,少标了一个零,所以原价170万元的车变成了17万元,有十多名消费者已经下单。他们逐一给这些客户打电话道歉,但对于客户向他们提出要求赔偿30%的损失表示难以接受。

  国美在线方面则表示,事情发生后,宝泽行向他们提出了取消交易的要求,于是按照商家的要求取消了交易,目前他们正同商家和客户协商解决方案。但具体的赔偿及标准问题,可能要由商家来负责解决。

  “宝泽行商家至今未与我联系,这不是商家应有的道歉态度。”12月26日,国美宝泽行宝马维权群网名“在你身边”消费者说。12月28日,“在你身边”消费者表示,宝泽行今天致电表示愿意赔偿一个宝马的背包、一个宝马的旅行包以及10天利息180元。

  汽车商报在该QQ维权群里了解到,跟“在你身边”一样,不少消费者也是近几日才陆续接到商家电话,有个别消费者甚至表示还未收到商家退回的车款。所以对于处理和赔偿方案,消费者并不买账,欲联名打官司。“购车款压了十几天,跟我说赔180元的利息,炒股也赚2万多了。”网友“774747876”说道。

  “真标错还是假标错要讲证据,这对消费者维权有重要意义。”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接受汽车商报记者采访表示,“现在网上大量的促销、秒杀等造就了电商的点击经济,有点击就会产生商业效益,对于宝马这起标错价格引起消费者维权事例,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宝马方面真标错了价格而单方面取消订单,我的立场是商家违约了,应该赔偿消费者。”

  邱宝昌告诉记者,网络是促销经济,消费者可认为所标价格是促销价格而点击购买,这不存在重大误解,其之前就有碰到类似电商标错价格仍然按合同约定履行了促销价格的事例。而对于商家来说,若有证据证明是真标错了价格,按照《合同法》规定有变更和撤销的权利。

  新闻链接:

  那些标“错价”将错就错的结局

  ■苏宁易购2014年5月,因苏宁易购负责价格维护的工作人员手误,一款原价1999元的AcerW3平板电脑在苏宁易购的网站上被标价499元,虽然苏宁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恢复了原价,但短短几分钟内,这款“史上最实惠的平板电脑”仍然被卖出了1000余台。苏宁易购随后确认,此次标错价事件损失上百万元,不过仍会照常发货承担损失。

  ■联想2014年3月,原价1888元的联想S5000平板电脑被供货商误标价999元,引发大量关注。事后联想索性“将错就错”,将该款平板正式调价为999元继续出售。

  ■IBM 2004年,IBM公司将市价1500元的笔记本康宝光驱错标成了1元,最后还是按照1元的价格向订购用户发了货。

责任编辑:石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170万宝马卖17万 电商“错价”乌龙问责谁?

2015-01-05 出处:陶梦兰 [原创] 责编:石腾

  170万元的宝马卖17万元,来自广州中山的张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经历了这样一场跌宕起伏的网上购车。

  近两年,汽车电商发展迅猛,网上买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在双十一、双十二等电商购物狂欢节过程中,各大汽车媒体热捧,厂家企业炒作,汽车电商卖车的活动纷至沓来,从PC端到移动端,从传统电商介入到车企自搭舞台,不论“包装形式”如何,终极目的好像只有一个:卖车。如果再给加一个定语,就是“降价”卖车。

  久而久之,“秒杀”促销无底线已让网友习以为常且纷纷争抢,但以“白菜价”买到宝马车却着实让人半信半疑:“豪车梦”真的如此简单?

  “以为是秒杀”

  12月13日,张女士通过国美在线网站看到北京宝泽行的宝马5系GT 550i xDrive M运动型卖17万,以为是商家秒杀活动,“17万能买一辆宝马,怎么都是值的。正好家人近期计划换车。”张女士没多想便毫不犹豫全款线上支付买下了这款车。

  汽车商报记者查阅资料发现,宝马5系GT 550i xDrive M运动型的厂商指导价为170万元,即使有降价促销,市场销售价也在111万元起,电商卖到17万元,张女士怎么可能浑然不知?

  订单刚下一天,北京宝泽行汽车销售服务专营店向张女士致电了,原本以为是商家通知取车的电话,没想到4S店工作人员却告诉张女士,价格标错了,愿意退款并道歉,并称:“大家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12月19日下午,张女士发现其在国美在线的宝马车订单被不声不响地取消了。

  “眼看掉下的馅饼没有了。”这让她感到十分气愤。她认为商家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买单。张女士注意到,天猫对于商家标错价格有明确的规定,如果拒绝发货,就要赔偿消费者30%的损失。按照张女士全款支付17万元计算,30%的损失即为5.1万元。

  12月26日,本报记者辗转联系到了张女士。询问进一步商家处理进度时,张女士说:“没有下文了,给国美在线投诉,国美表示他们不管这事,直接跟商家联系。宝泽行想送了一个价值1000多元的宝马书包了事,被我拒绝了。”

  “还有好几位跟我一样买了这款车被商家取消订单的买主,因为平常大家都要上班,很忙,我们私下组织了一个维权群讨论。”据张女士介绍,他们咨询过相关律师,有的律师表示可以打官司维权,有的律师则认为张女士可能存在“重大误解”无法正常维权。

  但对“重大误解”一说,张女士并不认同,张女士向汽车商报记者透露了其留意到的一个细节:“要是他们不是秒杀,为什么第二天那些拍了还没有付款的客户,他们不及时电话通知说标错了,还任由大家付款?”张女士称其下单时并不知情厂商指导价170万元,以为是往常商家半价促销秒杀之类的电商活动,所以不能算误解。

  汽车商报记者查阅相关法律文件发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如买卖双方的合同中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或者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

  在张女士所组织维权QQ群里,汽车商报记者发现:2013年11月,有消费者状告某电商取消订单合同违约的诉讼案例,最后该名消费者历时5个月成功赢得了官司,法院判决该电商正常向原告发货,原告以电商所标价格161.99元正常购买了长虹32英寸LED电视机一台,并由该电商支付原告证据保全费一千元及律师费四千元。

  相关法律人士分析认为,从电子商务促销的常态来看,并不能仅以成本来衡量低标价是否构成重大误解,也就是说,在当前网上商品经常促销的情况下,17万元买宝马并非重大误解。因此,不能简单因标错价格就认定为是重大误解。

  “错价”乌龙不只一家

  汽车商报记者浏览“电商标错价”相关内容还发现,类似的案例实在是不少,在豪车中,除了宝马,此前梅赛德斯-奔驰“官网7元售车”事件就闹得沸沸扬扬。

  2013年6月24日上午,梅赛德斯-奔驰官网遭遇低价抢购风波,原价分别为76.8万元和96.8万元的全新CLS 300和CLS 350两款车型的猎装版价格被标至7元人民币,遭来众多网友下单抢购。但是在下单注册过程中,多数抢单者无法完成交易,反而部分已预约或已购奔驰的真实车主信息在网上交易流程中发生泄漏,这些信息包括名字、电话、邮箱、地址等内容。当天下午下班前,梅赛德斯-奔驰才紧急关闭了系统。

  此外,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上,2014年8月,吉利汽车官方旗舰店也出现了有消费者花100元买了全款8万多元的汽车,后旗舰店工作人员表示是操作失误导致价格标错并要求消费者退单的案例。

  促销价格对于网友来说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对于电商参与者来说,是否诚心满足消费者对于低价的诉求,是商家的信用问题。

  此前2014年1月16日,寰球汽车传媒汽车电商“我的车城”前身“抢车族”网上线第一天,“半价车”中午12点准时开枪,包括北京现代名图、吉利全球鹰远景、广汽吉奥奥轩GX5在内的三款车型即被哄抢,流量惊人,突破了当天服务器上线。

  而同样由于工作人员操作失误,将当天总数只有3辆的半价车库存误填成6辆,导致来自北京、河南、福建等地的六位车主同时抢到了半价车。后寰球汽车传媒经过紧急商议,仍旧决定将6辆半价车全部兑现,即便有着高达16万的经济损失。

  “真”“假”有别如何维权

  对于国美在线宝马经销商卖家错标售价并取消订单的举动,很多全款下单的消费者表示,商家有必要对其作出合理解释和赔偿。

  12月25日,汽车商报记者查阅了“国美在线”相关商品发现,相关网站页面宝马品牌车型仅显示有“哈尔滨车型”(即价格仅限于哈尔滨地区),并没有任何北京4S店商家信息。随后,汽车商报记者致电了张女士所述的这家北京宝泽行宝马4S店,但4S店工作人员与记者打起了“太极”,仅留下记者的联系方式表示稍后会有相关工作人员致电回答,但截至发稿前,杳无音讯。

  根据公开消息显示,负责这家汽车销售的北京宝泽行汽车销售服务专营店工作人员关先生称,将宝马车的价格标错是该店员工在价格输入时出现失误,少标了一个零,所以原价170万元的车变成了17万元,有十多名消费者已经下单。他们逐一给这些客户打电话道歉,但对于客户向他们提出要求赔偿30%的损失表示难以接受。

  国美在线方面则表示,事情发生后,宝泽行向他们提出了取消交易的要求,于是按照商家的要求取消了交易,目前他们正同商家和客户协商解决方案。但具体的赔偿及标准问题,可能要由商家来负责解决。

  “宝泽行商家至今未与我联系,这不是商家应有的道歉态度。”12月26日,国美宝泽行宝马维权群网名“在你身边”消费者说。12月28日,“在你身边”消费者表示,宝泽行今天致电表示愿意赔偿一个宝马的背包、一个宝马的旅行包以及10天利息180元。

  汽车商报在该QQ维权群里了解到,跟“在你身边”一样,不少消费者也是近几日才陆续接到商家电话,有个别消费者甚至表示还未收到商家退回的车款。所以对于处理和赔偿方案,消费者并不买账,欲联名打官司。“购车款压了十几天,跟我说赔180元的利息,炒股也赚2万多了。”网友“774747876”说道。

  “真标错还是假标错要讲证据,这对消费者维权有重要意义。”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邱宝昌接受汽车商报记者采访表示,“现在网上大量的促销、秒杀等造就了电商的点击经济,有点击就会产生商业效益,对于宝马这起标错价格引起消费者维权事例,如果没有证据证明宝马方面真标错了价格而单方面取消订单,我的立场是商家违约了,应该赔偿消费者。”

  邱宝昌告诉记者,网络是促销经济,消费者可认为所标价格是促销价格而点击购买,这不存在重大误解,其之前就有碰到类似电商标错价格仍然按合同约定履行了促销价格的事例。而对于商家来说,若有证据证明是真标错了价格,按照《合同法》规定有变更和撤销的权利。

  新闻链接:

  那些标“错价”将错就错的结局

  ■苏宁易购2014年5月,因苏宁易购负责价格维护的工作人员手误,一款原价1999元的AcerW3平板电脑在苏宁易购的网站上被标价499元,虽然苏宁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恢复了原价,但短短几分钟内,这款“史上最实惠的平板电脑”仍然被卖出了1000余台。苏宁易购随后确认,此次标错价事件损失上百万元,不过仍会照常发货承担损失。

  ■联想2014年3月,原价1888元的联想S5000平板电脑被供货商误标价999元,引发大量关注。事后联想索性“将错就错”,将该款平板正式调价为999元继续出售。

  ■IBM 2004年,IBM公司将市价1500元的笔记本康宝光驱错标成了1元,最后还是按照1元的价格向订购用户发了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