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卢布崩盘 油价暴跌 俄罗斯车市跌跌不休

2014-12-25 09:27出处:芦楠 [原创]责编:石腾

  上周一至周三,对于俄罗斯金融界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在这三天中,本已不断贬值的卢布如同脱缰野马般不受控制,一泄千里,以至于媒体将此称之为“崩盘”。而伴随卢布崩盘的是已经连续下滑11个月的俄罗斯车市,对些近年来纷纷看好俄罗斯车市的中国车企们也未能幸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销量普遍以双位数的速度猛跌,甚至有些企业的单月销量只能以个位数或零计算。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在俄要想走出困境,恢复俄经济危机前的销量水平至少要等三年的时间。

  卢布崩盘 车市连跌

  尽管卢布的贬值,在今年已成常态,但12月15日至17日的暴跌还是让不少人错愕不已,12月15日这天,卢布汇率突然狂跌不止,先是突破1美元兑55卢布关口;随后又突布1:60、1:65关口;12月16日,尽管俄央行紧急将基准利率上调650个基点,将俄国基准利率大幅上调至15年来历史少有的17%,依然未能止住卢布的狂泄,这一天美元兑卢布汇率一度突破1:80大关。

  对此,众多媒体将此形容为“崩盘”。12月17日,俄国央行再度强力干预向市场抛售总额为70亿美元的外汇结余资金,终于遏制住了卢布的颓势,将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65卢布的位置,但与崩盘前的汇率相比,卢布还是暴跌了不少,12月1日时,卢布的汇率还是1:50。

  而即便与12月1日的汇率相比,卢布的下滑速度依然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因为早在今年2月5日乌克兰危机暴发前的卢布汇率还是1美元兑换35卢布。

  关于卢布的暴跌,国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和不断大幅下滑的国际油价、美欧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的经济制裁有关。

  11月27日面对与今年6月份相比已经下跌40%的国际油价,欧佩克成员国经过激烈争论后,依然决定不减产。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再次应声下跌,至12月初国际油价已被腰斩。

  不论国际油价还是欧美制裁,谁是导致卢布暴跌的真正元凶,可以肯定的是,卢布的暴跌已经开始影响到俄罗斯百姓的日常生活。

  “以前同样的钱可以买一周吃的食品,而现在只够买一两天的。”一位俄国妇女对记者说。

  收入的无形减少、通货膨胀的加剧导致人们将更多的开销花在食品等日常必须品上,而对汽车等工业产品的消费则明显减少。

  与卢布大幅贬值相一致,如今的俄罗斯车市已经连跌了11个月。今年4月份,俄罗斯工业部曾预测今年俄国车市将下滑6.5%,但如今业内机构则普遍预测今年俄国车市至少将会下跌12%。

  中国产品全面下滑

  其实早在去年俄罗斯车市就已经萎缩了5%,而今年这一情况更为加剧,除自1月份开始月月下跌外,在今年的6—9月,俄罗斯的车市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20%以上。

  作为欧洲第二大汽车市场,近年来,俄罗斯市场在中国汽车海外出口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11年,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海外出口的第三大市场,而2012年俄罗斯则一度跃居第二位,即便是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仍向俄罗斯出口汽车1.73万辆,同比增长8.4%。

  但随着俄罗斯车市的持续萎靡,中国企业向俄的汽车出口也开始受到严重影响。根据中国海关方面的统计数据,10月份,中国企业共向俄出口汽车3208辆,同比大幅下滑68%,1至10月累计向俄出口汽车56421辆,同比下滑25%。俄罗斯联邦作为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地位也已经从此前的第二位下落至第八位。

  “根据俄罗斯的经济情况,我们今年3月份曾经上调过一次在俄产品的价格,但由于卢布汇率十分不稳定,5月份我们已经停止了向俄罗斯的发货。”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对汽车商报记者说。

  杨学良告诉汽车商报记者,吉利汽车在俄有自己的组装厂,根据往年销量的平均数,吉利总部一次向在俄工厂发半年平均销量的组装部件,这样在俄的半年待售量大概是9000辆左右,不过由于卢布贬值以及俄车市的严重萎缩,发货工作目前已经停止。至于,何时恢复杨学良表示,要看卢布汇率以及俄车市的进一步变化再定。

  12月17日,吉利汽车发出盈利预警,“受期内计入俄罗斯业务的外汇汇兑亏损,以及汽车销量减少所拖累,预期2014年度的净利同比将大跌约50%。

  “发出这个‘预警’,我们本着是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关于卢布汇率的问题是所有向俄出口的中国车企都要面对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杨学良说。

  杨学良所说的,的确如此。据了解,在俄罗斯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的中国车企绝不止吉利一家。

  据欧洲商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在俄销售的汽车产品普遍都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其中,力帆、奇瑞、长城在俄我销量下滑幅度分别为:21%、27%、29%。

  排名垫底的则是比亚迪汽车,10月份的销量为0。2014年1至10月份总销量仅5辆,较去年102辆车,同比猛跌95%。

  未来俄经济不容乐观

  “目前,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按照新的汇率卖车肯定卖一辆赔一辆,但根据新的汇率进行大幅涨价,肯定更没人买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向汽车商报记者解释说。

  崔东树对记者坦言,中国车企面对卢布的暴跌可以说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除了减少产出降低损失外,就是等待俄经济情况的好转和卢布汇率的稳定。

  据了解,为拯救其车市,今年9月,俄罗斯启动了汽车报废补贴政策,旧车车主在购买新车时将得到政府补贴,根据车型不同补助金额从4万至30万卢布不等,这一政策或持续到2014年年底。

  近日,俄罗斯工业贸易部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对媒体表示,到2015年俄政府仍将斥资100亿卢布,将新车购置补贴计划延长。他表示:“(政府)决策是明年分拨100亿卢布预算支持提振需求。”

  也许是俄购车补贴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欧洲商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份,俄罗斯市场轻型车(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为22.94万辆,较之2013年11月份的23.21万辆,同比仅微跌1.1%,这是今年以来俄车市下滑幅度最小的月份。

  而经过一系列强力干预之后,12月23日,卢布汇率较之一周前也有所回升,12月22日,卢布汇率报收至1美元兑55卢布。但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卢布汇率还远未到趋于稳定的时候,因为国际油价的下跌仍未停止,未来并不排出卢布仍会出现巨烈震荡的局面。

  据了解,俄罗斯经济长期依赖石油及天然气出口,其政府财政收入的48%来自于此,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俄经济冲击严重。 “卢布汇率何时稳定,要看国际油价何时稳定。”法国兴业银行新兴市场策略师Bernd Berg向彭博新闻社表示。

  12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媒体表示,俄要摆脱目前的经济困境,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车企要将销量恢复到2013年的水平,我估计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崔东树认为。

责任编辑:石腾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卢布崩盘 油价暴跌 俄罗斯车市跌跌不休

2014-12-25 出处:芦楠 [原创] 责编:石腾

  上周一至周三,对于俄罗斯金融界来说无疑是灾难性的,在这三天中,本已不断贬值的卢布如同脱缰野马般不受控制,一泄千里,以至于媒体将此称之为“崩盘”。而伴随卢布崩盘的是已经连续下滑11个月的俄罗斯车市,对些近年来纷纷看好俄罗斯车市的中国车企们也未能幸免,在过去的几个月中销量普遍以双位数的速度猛跌,甚至有些企业的单月销量只能以个位数或零计算。业内专家分析认为,中国企业在俄要想走出困境,恢复俄经济危机前的销量水平至少要等三年的时间。

  卢布崩盘 车市连跌

  尽管卢布的贬值,在今年已成常态,但12月15日至17日的暴跌还是让不少人错愕不已,12月15日这天,卢布汇率突然狂跌不止,先是突破1美元兑55卢布关口;随后又突布1:60、1:65关口;12月16日,尽管俄央行紧急将基准利率上调650个基点,将俄国基准利率大幅上调至15年来历史少有的17%,依然未能止住卢布的狂泄,这一天美元兑卢布汇率一度突破1:80大关。

  对此,众多媒体将此形容为“崩盘”。12月17日,俄国央行再度强力干预向市场抛售总额为70亿美元的外汇结余资金,终于遏制住了卢布的颓势,将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65卢布的位置,但与崩盘前的汇率相比,卢布还是暴跌了不少,12月1日时,卢布的汇率还是1:50。

  而即便与12月1日的汇率相比,卢布的下滑速度依然可以用“惊人”来形容,因为早在今年2月5日乌克兰危机暴发前的卢布汇率还是1美元兑换35卢布。

  关于卢布的暴跌,国际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这和不断大幅下滑的国际油价、美欧因乌克兰危机对俄的经济制裁有关。

  11月27日面对与今年6月份相比已经下跌40%的国际油价,欧佩克成员国经过激烈争论后,依然决定不减产。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再次应声下跌,至12月初国际油价已被腰斩。

  不论国际油价还是欧美制裁,谁是导致卢布暴跌的真正元凶,可以肯定的是,卢布的暴跌已经开始影响到俄罗斯百姓的日常生活。

  “以前同样的钱可以买一周吃的食品,而现在只够买一两天的。”一位俄国妇女对记者说。

  收入的无形减少、通货膨胀的加剧导致人们将更多的开销花在食品等日常必须品上,而对汽车等工业产品的消费则明显减少。

  与卢布大幅贬值相一致,如今的俄罗斯车市已经连跌了11个月。今年4月份,俄罗斯工业部曾预测今年俄国车市将下滑6.5%,但如今业内机构则普遍预测今年俄国车市至少将会下跌12%。

  中国产品全面下滑

  其实早在去年俄罗斯车市就已经萎缩了5%,而今年这一情况更为加剧,除自1月份开始月月下跌外,在今年的6—9月,俄罗斯的车市下滑幅度更是达到了20%以上。

  作为欧洲第二大汽车市场,近年来,俄罗斯市场在中国汽车海外出口中的地位日益重要,2011年,俄罗斯已经成为中国汽车海外出口的第三大市场,而2012年俄罗斯则一度跃居第二位,即便是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企业仍向俄罗斯出口汽车1.73万辆,同比增长8.4%。

  但随着俄罗斯车市的持续萎靡,中国企业向俄的汽车出口也开始受到严重影响。根据中国海关方面的统计数据,10月份,中国企业共向俄出口汽车3208辆,同比大幅下滑68%,1至10月累计向俄出口汽车56421辆,同比下滑25%。俄罗斯联邦作为中国汽车出口市场的地位也已经从此前的第二位下落至第八位。

  “根据俄罗斯的经济情况,我们今年3月份曾经上调过一次在俄产品的价格,但由于卢布汇率十分不稳定,5月份我们已经停止了向俄罗斯的发货。”吉利汽车公关总监杨学良对汽车商报记者说。

  杨学良告诉汽车商报记者,吉利汽车在俄有自己的组装厂,根据往年销量的平均数,吉利总部一次向在俄工厂发半年平均销量的组装部件,这样在俄的半年待售量大概是9000辆左右,不过由于卢布贬值以及俄车市的严重萎缩,发货工作目前已经停止。至于,何时恢复杨学良表示,要看卢布汇率以及俄车市的进一步变化再定。

  12月17日,吉利汽车发出盈利预警,“受期内计入俄罗斯业务的外汇汇兑亏损,以及汽车销量减少所拖累,预期2014年度的净利同比将大跌约50%。

  “发出这个‘预警’,我们本着是对投资者负责的态度,关于卢布汇率的问题是所有向俄出口的中国车企都要面对的,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杨学良说。

  杨学良所说的,的确如此。据了解,在俄罗斯销量出现大幅下滑的中国车企绝不止吉利一家。

  据欧洲商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0月,中国在俄销售的汽车产品普遍都出现两位数的下滑,其中,力帆、奇瑞、长城在俄我销量下滑幅度分别为:21%、27%、29%。

  排名垫底的则是比亚迪汽车,10月份的销量为0。2014年1至10月份总销量仅5辆,较去年102辆车,同比猛跌95%。

  未来俄经济不容乐观

  “目前,中国企业在俄罗斯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按照新的汇率卖车肯定卖一辆赔一辆,但根据新的汇率进行大幅涨价,肯定更没人买了。”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向汽车商报记者解释说。

  崔东树对记者坦言,中国车企面对卢布的暴跌可以说没有什么好的应对办法,除了减少产出降低损失外,就是等待俄经济情况的好转和卢布汇率的稳定。

  据了解,为拯救其车市,今年9月,俄罗斯启动了汽车报废补贴政策,旧车车主在购买新车时将得到政府补贴,根据车型不同补助金额从4万至30万卢布不等,这一政策或持续到2014年年底。

  近日,俄罗斯工业贸易部部长丹尼斯·曼图罗夫对媒体表示,到2015年俄政府仍将斥资100亿卢布,将新车购置补贴计划延长。他表示:“(政府)决策是明年分拨100亿卢布预算支持提振需求。”

  也许是俄购车补贴发挥了积极作用,根据欧洲商会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1月份,俄罗斯市场轻型车(含乘用车和轻型商用车)新车销量为22.94万辆,较之2013年11月份的23.21万辆,同比仅微跌1.1%,这是今年以来俄车市下滑幅度最小的月份。

  而经过一系列强力干预之后,12月23日,卢布汇率较之一周前也有所回升,12月22日,卢布汇率报收至1美元兑55卢布。但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卢布汇率还远未到趋于稳定的时候,因为国际油价的下跌仍未停止,未来并不排出卢布仍会出现巨烈震荡的局面。

  据了解,俄罗斯经济长期依赖石油及天然气出口,其政府财政收入的48%来自于此,而今年下半年以来,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对俄经济冲击严重。 “卢布汇率何时稳定,要看国际油价何时稳定。”法国兴业银行新兴市场策略师Bernd Berg向彭博新闻社表示。

  12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媒体表示,俄要摆脱目前的经济困境,至少需要两年的时间。

  “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车企要将销量恢复到2013年的水平,我估计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崔东树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