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中午12点04分,乐视网CEO贾跃亭在新浪微博发声:感谢朋友们关心和支持,香港手续顺利,我已回京住院进一步治疗。无论经历多大磨难,推动人类进步的梦想永不改变,望着窗外的雾,承受着病痛的折磨,更深刻感到“See计划”一年多海外艰辛的值得,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呼吸纯洁空气、为推动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我们“See计划”见……
巧合的是,同一天,发改委出台电动车资质补录启动相关政策,这意味不久国家将再发几张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的工作已经开始推动,对于“有意”造车的小米、乐视等IT领域企业来说是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资料显示,作为唯一一家在中国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乐视网致力于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截至目前,乐视网已经将乐视生态的垂直产业链整合布局,通过PC、Phone、Pad、超级电视智能大屏、乐视影业电影巨幕大屏所组成的五屏生活整合,以全类型内容为发力点,全面铺开视频营销战局,而汽车的中控屏则有机会成为乐视屏幕生态下的第六屏。
几个月以来,一直对外保持神秘感的贾跃亭,还未正式回到乐视办公就在微博上透露了乐视的下一步——“See计划”,而这个旨在“推动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战略究竟是什么?
公开信息显示,10月27日(星期一)开市起乐视网停牌一次后,11月29日,公司又发出“重大事项继续停牌公告”,于12月1日(星期一)开市起继续停牌,待上述事项有明确进展后,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为何乐视网反复停牌?“See计划”是否与其重大事项相关?难免让人怀疑“投机”炒作。
神秘的“See计划”
贾跃亭不在乐视的期间,乐视的日子并不好过。
7月,广电总局出拳整改电视盒子,让乐视股票损失惨重,半个月蒸发近百亿市值;8月,乐视网推出45亿定增方案引来外界非议;10月,公司二股东、贾跃亭姐姐贾跃芳减持的消息被市场揪住不放……几个月来,有关贾跃亭去向的传闻喧嚣其上,有人甚至说他一直不肯露面是与山西官场腐败案相关联,然而乐视网公司对此讳莫如深、接连辟谣。
“上市公司CEO这种几个月不回国的情况不太常见,一回来就自爆企业战略,不是炒作是什么。”相关证券人士认为。
尽管贾跃亭积极地自爆了乐视下一步的战略,但并未对“See计划”作更多的透露。这也引得外界纷纷猜想,让“See计划”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11月26日,就在贾跃亭发出微博后不久,域名seejihua.com已经遭人抢注,记者登陆网页,发现网页上仅有域名所有人联系方式,明显一副“要价”的姿态。
截至12月1日17时,贾跃亭的这则有关“See计划”的微博已被其置顶,转发1476,评论766,点赞839。从热门评论中,不少大V认证用户对贾跃亭表示了支持,但也不乏有互联网大佬企业认证用户的“揭穿”,认为其营销意味过重,靠一家企业来解决社会责任、环境污染纯属瞎扯。
在经过几轮事件发酵后,“推动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是要颠覆汽车行业用互联网思维生产新能源汽车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12月1日,汽车商报记者采访乐视控股公关部相关工作人员,询问“See计划”开展进度及是否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时,公关部表示:“See计划”暂时处于保密阶段,对外界传闻暂不予以置评,后续有相关新闻发布会会及时通知。
乐视方面的“不否认”态度,更让业内人士倾向认为“See计划”跟新能源汽车密切相关。
乐视“众筹”汽车
对于“See计划”为何会被外界普遍认为与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除了贾跃亭在微博中的“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呼吸新鲜空气”等只言片语外,贾跃亭这半年多的在海外期间“众筹”有关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举动也被外界充分解读。
乐视要造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线索是,今年年初其与北汽共同投资了美国硅谷一家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北汽是第一大股东,乐视是第二大股东。据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此前对外表示,乐视与北汽取得了Atieva的第一套研究技术。据了解,Atieva是由Tesla的创始董事谢家鹏博士带领一批专家创建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欧美汽车集团和硅谷科技公司。
北汽有“牌照”,乐视有“屏”生态优势,并由第三方公司贡献设计,车还没造出来,前期就集聚多方优势参与投入,“众筹”汽车模式显现。
今年7月下旬,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语出惊人地表示“北汽愿意为乐视贴牌生产乐视汽车”拉开了乐视汽车传闻的序幕。
到了今年8月,贾跃亭微博透露行踪,自己专程前往德国汽车业的摇篮斯图加特。众所周知,斯图加特是世界著名汽车城。此时,更加重了外界认为这可能与“See计划”有关。
与此同时,在汽车人才方面,搜狐前副总编、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何毅今年8月加入乐视。据了解,何毅加盟乐视后,任乐视车联网CEO兼乐视控股副总裁,主导车联网项目,向贾跃亭直接汇报,乐视进军新能源汽车动向推向明朗化。
12月1日,北汽放话愿意为乐视造车已有数月,但当汽车商报记者就此事采访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郑刚时,他却谨慎表示:目前没有相关信息。
各有各的玩法
有意“造车”还是炒作?业内普遍认为,乐视如果真玩汽车,玩的应该还是“屏”。
此前,网络上就有曝光乐视新能源汽车LeCar概念图,除了新能源的卖点之外,该车的主要亮点集中在后座设置的“乐视触摸屏”上,该屏与互联网、物联网链接,具有看视频、控制家电、智能保障安全等功能。
外界疯传的LeCar概念图真实性,乐视方面闭口不谈。不过,能够预判的是乐视进入汽车行业,一定是会将汽车的屏生态发挥极致。
12月1日,汽车商报记者致电乐视车联网CEO兼乐视控股副总裁何毅,询问外界传闻乐视是否通过屏幕生态进入汽车行业,何毅似乎正面回应却又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说的非常对,但是传言嘛。
事实上,除了乐视,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进入汽车行业也是各有各的玩法。7月24日,阿里与上汽签订了“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生态圈;百度和腾讯目前虽然没有与整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但是对于车载智能也是煞费苦心,百度与全球车联网服务商美国艾比克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对外提供百度地图适用车载终端应用的开发接口——车联网API,腾讯发布了路宝,以及加强了对地图这块的重视。
此外,今年10月,华为也在智能车机系统与东风达成了战略合作,甚至展开在无人驾驶方面的探索。
一场互联网、IT企业深度进入汽车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短评:
从乐视看造车思维的转变
不管乐视是真造车,还是假炒作,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乐视作为普遍意义的“门外汉”,在汽车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是可以有“抱负”的。
李书福此前在某汽车安全论坛上提及过汽车已经从机械的1.0时代和电子的2.0时代,步入智能化的3.0时代。眼下我们正在从2.0时代迈向3.0时代,除了汽车变得更加智能外,造车的互联网思维也同时影响着传统汽车生产商,实现智能汽车的方式可以无限想象。
笔者观察认为,3.0时代不仅仅是汽车的改变,在造车思维上更面临着改变。此前,做一个车企,往往需要土地、研发、网络等等巨大成本支出。而随着汽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造车模式正在开始发生变化,即从车企自身大而全向深度整合过度。这种整合并非现在所说的“购买”,而是一种“众筹”。前者是一种买卖关系、供应商与主机厂关系,而后者是一种合作关系,二者的身份都是主机厂,只是所负责的领域不同而已。
其实,“众筹”正成为时髦的方式。这种通过互联网募集资金、技术、场地等各种各样资源,来完成特定项目的集资方式,今后也会在汽车圈流行起来。
而且,从产品层面来看,以前传统意义上的造车是先设计车然后厂家生产出来再销售,“众筹”想要表达的造车思维是,车还没造车来之前,先通过“消费者”介入产品的设计、研发等环节,让此前“以厂家为主、生产多少销售多少”转变为“以受众为主、受众想要什么车厂家提供什么车”,以前以产出为导向,现在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12-04 出处:陶梦兰 [原创] 责编:石腾
11月26日中午12点04分,乐视网CEO贾跃亭在新浪微博发声:感谢朋友们关心和支持,香港手续顺利,我已回京住院进一步治疗。无论经历多大磨难,推动人类进步的梦想永不改变,望着窗外的雾,承受着病痛的折磨,更深刻感到“See计划”一年多海外艰辛的值得,为改善人类生存环境、为让每个中国人都能呼吸纯洁空气、为推动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我们“See计划”见……
巧合的是,同一天,发改委出台电动车资质补录启动相关政策,这意味不久国家将再发几张纯电动乘用车资质的工作已经开始推动,对于“有意”造车的小米、乐视等IT领域企业来说是一次不可错失的机会。
资料显示,作为唯一一家在中国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乐视网致力于打造基于视频产业和智能终端的“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完整生态系统。截至目前,乐视网已经将乐视生态的垂直产业链整合布局,通过PC、Phone、Pad、超级电视智能大屏、乐视影业电影巨幕大屏所组成的五屏生活整合,以全类型内容为发力点,全面铺开视频营销战局,而汽车的中控屏则有机会成为乐视屏幕生态下的第六屏。
几个月以来,一直对外保持神秘感的贾跃亭,还未正式回到乐视办公就在微博上透露了乐视的下一步——“See计划”,而这个旨在“推动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的战略究竟是什么?
公开信息显示,10月27日(星期一)开市起乐视网停牌一次后,11月29日,公司又发出“重大事项继续停牌公告”,于12月1日(星期一)开市起继续停牌,待上述事项有明确进展后,公司将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为何乐视网反复停牌?“See计划”是否与其重大事项相关?难免让人怀疑“投机”炒作。
神秘的“See计划”
贾跃亭不在乐视的期间,乐视的日子并不好过。
7月,广电总局出拳整改电视盒子,让乐视股票损失惨重,半个月蒸发近百亿市值;8月,乐视网推出45亿定增方案引来外界非议;10月,公司二股东、贾跃亭姐姐贾跃芳减持的消息被市场揪住不放……几个月来,有关贾跃亭去向的传闻喧嚣其上,有人甚至说他一直不肯露面是与山西官场腐败案相关联,然而乐视网公司对此讳莫如深、接连辟谣。
“上市公司CEO这种几个月不回国的情况不太常见,一回来就自爆企业战略,不是炒作是什么。”相关证券人士认为。
尽管贾跃亭积极地自爆了乐视下一步的战略,但并未对“See计划”作更多的透露。这也引得外界纷纷猜想,让“See计划”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11月26日,就在贾跃亭发出微博后不久,域名seejihua.com已经遭人抢注,记者登陆网页,发现网页上仅有域名所有人联系方式,明显一副“要价”的姿态。
截至12月1日17时,贾跃亭的这则有关“See计划”的微博已被其置顶,转发1476,评论766,点赞839。从热门评论中,不少大V认证用户对贾跃亭表示了支持,但也不乏有互联网大佬企业认证用户的“揭穿”,认为其营销意味过重,靠一家企业来解决社会责任、环境污染纯属瞎扯。
在经过几轮事件发酵后,“推动一场新的产业革命”是要颠覆汽车行业用互联网思维生产新能源汽车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12月1日,汽车商报记者采访乐视控股公关部相关工作人员,询问“See计划”开展进度及是否与新能源汽车相关时,公关部表示:“See计划”暂时处于保密阶段,对外界传闻暂不予以置评,后续有相关新闻发布会会及时通知。
乐视方面的“不否认”态度,更让业内人士倾向认为“See计划”跟新能源汽车密切相关。
乐视“众筹”汽车
对于“See计划”为何会被外界普遍认为与新能源汽车息息相关,除了贾跃亭在微博中的“改善人类生存环境”、“呼吸新鲜空气”等只言片语外,贾跃亭这半年多的在海外期间“众筹”有关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举动也被外界充分解读。
乐视要造新能源汽车的最大线索是,今年年初其与北汽共同投资了美国硅谷一家高科技纯电动汽车设计公司Atieva,北汽是第一大股东,乐视是第二大股东。据北汽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刚此前对外表示,乐视与北汽取得了Atieva的第一套研究技术。据了解,Atieva是由Tesla的创始董事谢家鹏博士带领一批专家创建的,技术团队主要来自欧美汽车集团和硅谷科技公司。
北汽有“牌照”,乐视有“屏”生态优势,并由第三方公司贡献设计,车还没造出来,前期就集聚多方优势参与投入,“众筹”汽车模式显现。
今年7月下旬,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语出惊人地表示“北汽愿意为乐视贴牌生产乐视汽车”拉开了乐视汽车传闻的序幕。
到了今年8月,贾跃亭微博透露行踪,自己专程前往德国汽车业的摇篮斯图加特。众所周知,斯图加特是世界著名汽车城。此时,更加重了外界认为这可能与“See计划”有关。
与此同时,在汽车人才方面,搜狐前副总编、汽车事业部总经理何毅今年8月加入乐视。据了解,何毅加盟乐视后,任乐视车联网CEO兼乐视控股副总裁,主导车联网项目,向贾跃亭直接汇报,乐视进军新能源汽车动向推向明朗化。
12月1日,北汽放话愿意为乐视造车已有数月,但当汽车商报记者就此事采访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郑刚时,他却谨慎表示:目前没有相关信息。
各有各的玩法
有意“造车”还是炒作?业内普遍认为,乐视如果真玩汽车,玩的应该还是“屏”。
此前,网络上就有曝光乐视新能源汽车LeCar概念图,除了新能源的卖点之外,该车的主要亮点集中在后座设置的“乐视触摸屏”上,该屏与互联网、物联网链接,具有看视频、控制家电、智能保障安全等功能。
外界疯传的LeCar概念图真实性,乐视方面闭口不谈。不过,能够预判的是乐视进入汽车行业,一定是会将汽车的屏生态发挥极致。
12月1日,汽车商报记者致电乐视车联网CEO兼乐视控股副总裁何毅,询问外界传闻乐视是否通过屏幕生态进入汽车行业,何毅似乎正面回应却又没有给出明确答复:说的非常对,但是传言嘛。
事实上,除了乐视,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三大巨头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进入汽车行业也是各有各的玩法。7月24日,阿里与上汽签订了“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互联网汽车”及生态圈;百度和腾讯目前虽然没有与整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关系,但是对于车载智能也是煞费苦心,百度与全球车联网服务商美国艾比克公司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对外提供百度地图适用车载终端应用的开发接口——车联网API,腾讯发布了路宝,以及加强了对地图这块的重视。
此外,今年10月,华为也在智能车机系统与东风达成了战略合作,甚至展开在无人驾驶方面的探索。
一场互联网、IT企业深度进入汽车的大幕正在徐徐拉开。
短评:
从乐视看造车思维的转变
不管乐视是真造车,还是假炒作,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乐视作为普遍意义的“门外汉”,在汽车向智能化发展的过程中是可以有“抱负”的。
李书福此前在某汽车安全论坛上提及过汽车已经从机械的1.0时代和电子的2.0时代,步入智能化的3.0时代。眼下我们正在从2.0时代迈向3.0时代,除了汽车变得更加智能外,造车的互联网思维也同时影响着传统汽车生产商,实现智能汽车的方式可以无限想象。
笔者观察认为,3.0时代不仅仅是汽车的改变,在造车思维上更面临着改变。此前,做一个车企,往往需要土地、研发、网络等等巨大成本支出。而随着汽车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造车模式正在开始发生变化,即从车企自身大而全向深度整合过度。这种整合并非现在所说的“购买”,而是一种“众筹”。前者是一种买卖关系、供应商与主机厂关系,而后者是一种合作关系,二者的身份都是主机厂,只是所负责的领域不同而已。
其实,“众筹”正成为时髦的方式。这种通过互联网募集资金、技术、场地等各种各样资源,来完成特定项目的集资方式,今后也会在汽车圈流行起来。
而且,从产品层面来看,以前传统意义上的造车是先设计车然后厂家生产出来再销售,“众筹”想要表达的造车思维是,车还没造车来之前,先通过“消费者”介入产品的设计、研发等环节,让此前“以厂家为主、生产多少销售多少”转变为“以受众为主、受众想要什么车厂家提供什么车”,以前以产出为导向,现在是以受众需求为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