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北京仍不时为雾霾困扰,而美国密西根州州长里克·斯奈德却携团队赶到北京,先是在北京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接着又在23日马不停蹄地赶往广州,参观了正在举行的广州车展,并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而就在11月初,斯奈德才刚刚在州长竞选中成功连任,中国成为斯奈德出访计划的第一目标。
事实上,这也是斯奈德4年任期内的第4次来华,这位满头银发的州长为了获得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努力对外展示着密西根州的蓬勃形象。11月7日联邦法院对底特律政府退出破产计划的许可裁决,更使斯奈德对底特律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坚信这对中国企业是个好机会。
11月21日,汽车商报记者对这位“勤勉”的州长进行了采访,他向记者讲述了“汽车之城”底特律政府破产案的最新进展以及整个密西根州未来经济复苏的计划。而国内的一些分析人士则对投资底特律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在中国车企纷纷寻求同互联网企业合作的背景下。
破产是最佳的出路
曾几何时,“汽车之城”对底特律而言是一顶金灿灿的王冠,它也与德国的斯图亚特、日本的丰田市一道著称于世界。
不过随着美国汽车工业的萎顿以及2008年经济危机的重创,底特律市政府债台高筑,高达180亿美元的负债令人绝望,2013年7月底特律政府申请破产保护,曾经“美国梦”的实现地陷入衰退。今年5月,曾经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宣布将总部迁往英国伦敦,也被外界解读出了“大厦将倾”的意味。
对此,斯奈德向汽车商报记者强调:“破产并不像听上去那样是负面的,事实上对于底特律而言,破产才是最佳的出路。在整个破产法案的推进中,我也是重要的推手之一。”在斯奈德看来,破产法案的推动并不会给未来企业的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反倒是扫清政策以及制度上的潜在障碍。
尽管在政坛斯奈德曾被称为“新手”,但在经济领域他则是不折不扣的专家,如今在全美颇具声望的政企合作经济组织——密西根经济发展署的首任主席就是斯奈德。在锐意改革的州长看来,底特律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弊政积压,破产法案的顺利推动为经济的全面复苏创造了机会。
“跌倒了,就要重新站起来,这就是底特律的精神。”斯奈德是土生土长的密西根人,他的大学教育也在密西根大学完成。“密西根是一个美丽的州,底特律也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我将继续在下一个任期内推动经济复苏,深入发展密西根经济的多样性。”
摘掉“汽车城”的帽子
“我手腕上的手表就是底特律出产的,在美国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品牌。”斯奈德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手表,“事实上底特律不仅仅有汽车,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产业。”在斯奈德的表述中,“多样化”一词被反复提及,曾经令底特律闻名世界的“汽车”反倒他有些刻意回避。
“底特律的汽车工业正处在转型期,但这里依旧是全美汽车的中心。”密西根州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凯文·克里根向记者介绍说,他在汽车行业工作了35年,现在担负起复兴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重任,“底特律依然有全美75%的研发中心和全美第一的优秀工程师,这里出产的汽车数量也依旧雄踞全美首位。”
而在未来,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将专注于新技术的研究,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未来60%的资金将用于全新的零部件技术的设计研发,我希望此次能够与中国的同行见面,并在此方面达成协作。”克里根向记者表示。
在此前3次来华的过程中,寻求汽车业务的合作一直是克里根工作的重点,据他介绍,中国企业向密西根州汽车产业投资总额已突破10亿美元,其中中国航天工业集团的投资就达3亿美元。不过这些合作更多的是零部件领域的投资,整车企业的大规模合作仍然未能成行。
“密西根未来的发展将是多样化的,除了汽车工业,我们还将发展农业、地产、金融甚至是教育和旅游;除了底特律,我们还将建设其他美丽的城市,比如大急流城。”斯奈德有些急切地向记者讲述密西根州在方方面面的优势,“宜商宜居”“淳静密西根”成为新的口号。
底特律或已成“昨日黄花”
在斯奈德及其团队看来,他们已经为中国企业在密西根的投资准备了一揽子的优惠政策,低廉的税收和地产成本应该足够具有吸引力,中国企业对技术的渴望与密西根对资金的需求应当可以碰撞出惊人的火花。
然而在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正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并已经受到了政府高层的重视。工信部部长苗圩多次表示,“要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汽车,重视互联网通讯与汽车技术的融合应用。”他甚至放言“不排除引入一两家互联网企业来搅动汽车产业。”
汽车企业与IT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更是层出不穷,东风与华为联合开发新的车机系统,百度、阿里巴巴等纷纷宣布进军汽车产业,而上汽集团更在美国硅谷设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作为上汽及时了解全球最新技术动态的“窗口”。
此时,昔日汽车工业实力雄厚的底特律似乎是显得“传统”了一些。
“汽车工业在美国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了,这个时候的投资应当慎重。”国家信息中心汽车产业处处长刘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他看来,如果不能实际地在技术研发领域获益,投资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如同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而在民族证券首席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看来,投资底特律更大的价值在于房地产行业,万向钱潮在底特律的投资就是这种性质。
“从大趋势上看,底特律是自福特T型车诞生后取代欧洲成为汽车工业中心的,而自80年代开始,世界汽车中心已经在向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转移,即便是在未来,投资巴西、俄罗斯、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也比投资不断衰落的底特律更有价值。当然,如果有技术方面的合作则另当别论。”曹鹤认为,“否则,一批以IT为标签的热点城市,将成为未来汽车企业紧盯的目标。”
相关链接:
底特律位于美国密西根州,建立于1815年,面积约370平方公里,是该州的最大城市,也是底特律河沿岸的重要港口、世界传统汽车中心和音乐之都,人口681万在美国位居第15位。
在过去数十年间,底特律一直深受财政管理不善、腐败横行和政治问题的困扰,2008年的经济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底特律的各行业遭受巨大打击,失业率和犯罪率居高不下,中心城区人口流失严重。
2013年7月,底特律正式宣布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申请破产的最大城市。2014年11月7日,美国破产法官史蒂文·洛兹做出历史性的裁定,批准底特律可消减70亿美元债务,并承诺投资大约17亿美元用于社会公共服务。
现在,底特律的各行业开始逐渐恢复,市中心房子的入住率也提升到了95%,工作岗位不断增加,社会治安也开始改善。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11-27 出处:杨亚楠 [原创] 责编:黄河
11月的北京仍不时为雾霾困扰,而美国密西根州州长里克·斯奈德却携团队赶到北京,先是在北京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接着又在23日马不停蹄地赶往广州,参观了正在举行的广州车展,并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署了合作备忘录。而就在11月初,斯奈德才刚刚在州长竞选中成功连任,中国成为斯奈德出访计划的第一目标。
事实上,这也是斯奈德4年任期内的第4次来华,这位满头银发的州长为了获得更多来自中国的投资,努力对外展示着密西根州的蓬勃形象。11月7日联邦法院对底特律政府退出破产计划的许可裁决,更使斯奈德对底特律的未来充满信心,他坚信这对中国企业是个好机会。
11月21日,汽车商报记者对这位“勤勉”的州长进行了采访,他向记者讲述了“汽车之城”底特律政府破产案的最新进展以及整个密西根州未来经济复苏的计划。而国内的一些分析人士则对投资底特律的前景持谨慎态度,尤其是在中国车企纷纷寻求同互联网企业合作的背景下。
破产是最佳的出路
曾几何时,“汽车之城”对底特律而言是一顶金灿灿的王冠,它也与德国的斯图亚特、日本的丰田市一道著称于世界。
不过随着美国汽车工业的萎顿以及2008年经济危机的重创,底特律市政府债台高筑,高达180亿美元的负债令人绝望,2013年7月底特律政府申请破产保护,曾经“美国梦”的实现地陷入衰退。今年5月,曾经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宣布将总部迁往英国伦敦,也被外界解读出了“大厦将倾”的意味。
对此,斯奈德向汽车商报记者强调:“破产并不像听上去那样是负面的,事实上对于底特律而言,破产才是最佳的出路。在整个破产法案的推进中,我也是重要的推手之一。”在斯奈德看来,破产法案的推动并不会给未来企业的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反倒是扫清政策以及制度上的潜在障碍。
尽管在政坛斯奈德曾被称为“新手”,但在经济领域他则是不折不扣的专家,如今在全美颇具声望的政企合作经济组织——密西根经济发展署的首任主席就是斯奈德。在锐意改革的州长看来,底特律在过去的数十年间弊政积压,破产法案的顺利推动为经济的全面复苏创造了机会。
“跌倒了,就要重新站起来,这就是底特律的精神。”斯奈德是土生土长的密西根人,他的大学教育也在密西根大学完成。“密西根是一个美丽的州,底特律也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我将继续在下一个任期内推动经济复苏,深入发展密西根经济的多样性。”
摘掉“汽车城”的帽子
“我手腕上的手表就是底特律出产的,在美国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品牌。”斯奈德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手表,“事实上底特律不仅仅有汽车,我们还有很多值得深入挖掘的产业。”在斯奈德的表述中,“多样化”一词被反复提及,曾经令底特律闻名世界的“汽车”反倒他有些刻意回避。
“底特律的汽车工业正处在转型期,但这里依旧是全美汽车的中心。”密西根州汽车产业办公室主任凯文·克里根向记者介绍说,他在汽车行业工作了35年,现在担负起复兴底特律汽车工业的重任,“底特律依然有全美75%的研发中心和全美第一的优秀工程师,这里出产的汽车数量也依旧雄踞全美首位。”
而在未来,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将专注于新技术的研究,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未来60%的资金将用于全新的零部件技术的设计研发,我希望此次能够与中国的同行见面,并在此方面达成协作。”克里根向记者表示。
在此前3次来华的过程中,寻求汽车业务的合作一直是克里根工作的重点,据他介绍,中国企业向密西根州汽车产业投资总额已突破10亿美元,其中中国航天工业集团的投资就达3亿美元。不过这些合作更多的是零部件领域的投资,整车企业的大规模合作仍然未能成行。
“密西根未来的发展将是多样化的,除了汽车工业,我们还将发展农业、地产、金融甚至是教育和旅游;除了底特律,我们还将建设其他美丽的城市,比如大急流城。”斯奈德有些急切地向记者讲述密西根州在方方面面的优势,“宜商宜居”“淳静密西根”成为新的口号。
底特律或已成“昨日黄花”
在斯奈德及其团队看来,他们已经为中国企业在密西根的投资准备了一揽子的优惠政策,低廉的税收和地产成本应该足够具有吸引力,中国企业对技术的渴望与密西根对资金的需求应当可以碰撞出惊人的火花。
然而在中国乃至全球,智能汽车、无人驾驶等正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并已经受到了政府高层的重视。工信部部长苗圩多次表示,“要用互联网思维发展汽车,重视互联网通讯与汽车技术的融合应用。”他甚至放言“不排除引入一两家互联网企业来搅动汽车产业。”
汽车企业与IT互联网公司的合作更是层出不穷,东风与华为联合开发新的车机系统,百度、阿里巴巴等纷纷宣布进军汽车产业,而上汽集团更在美国硅谷设立一家风险投资公司,作为上汽及时了解全球最新技术动态的“窗口”。
此时,昔日汽车工业实力雄厚的底特律似乎是显得“传统”了一些。
“汽车工业在美国已经是一个‘夕阳产业’了,这个时候的投资应当慎重。”国家信息中心汽车产业处处长刘明一针见血地指出。在他看来,如果不能实际地在技术研发领域获益,投资底特律的汽车工业如同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而在民族证券首席汽车行业分析师曹鹤看来,投资底特律更大的价值在于房地产行业,万向钱潮在底特律的投资就是这种性质。
“从大趋势上看,底特律是自福特T型车诞生后取代欧洲成为汽车工业中心的,而自80年代开始,世界汽车中心已经在向日本、韩国等亚洲地区转移,即便是在未来,投资巴西、俄罗斯、东南亚这些新兴市场,也比投资不断衰落的底特律更有价值。当然,如果有技术方面的合作则另当别论。”曹鹤认为,“否则,一批以IT为标签的热点城市,将成为未来汽车企业紧盯的目标。”
相关链接:
底特律位于美国密西根州,建立于1815年,面积约370平方公里,是该州的最大城市,也是底特律河沿岸的重要港口、世界传统汽车中心和音乐之都,人口681万在美国位居第15位。
在过去数十年间,底特律一直深受财政管理不善、腐败横行和政治问题的困扰,2008年的经济危机更是雪上加霜,底特律的各行业遭受巨大打击,失业率和犯罪率居高不下,中心城区人口流失严重。
2013年7月,底特律正式宣布破产,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申请破产的最大城市。2014年11月7日,美国破产法官史蒂文·洛兹做出历史性的裁定,批准底特律可消减70亿美元债务,并承诺投资大约17亿美元用于社会公共服务。
现在,底特律的各行业开始逐渐恢复,市中心房子的入住率也提升到了95%,工作岗位不断增加,社会治安也开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