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上午,第十届环境发展论坛第二届车内环境发展论坛于人民大会堂召开。本届论坛就提高我国汽车环保产业的水平,解决全社会关注的车内空气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旨在推动国内外汽车车内环保行业的交流,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甄国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国家环璄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标准处处长裴晓菲、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任陈玉忠、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宁述勇等。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甄国强于会上表示,目前,国家环保部和标准委正积极工作,下达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修订计划,把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工作列入到2014年标准制定计划中。随着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汽车整车生产厂和内饰件企业研发的热点,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关注点,汽车消费市场的卖点,政府部门与汽车质量监督检查的重点。同时,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不仅仅要注意新车的污染,还要关注汽车使用过程中这个车内PM2.5和化学污染物的污染。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要从整车、内饰材料,汽车零配件、车内空气净化产品与技术和车内空气质量监督监测方面入手,从解决汽车生产工艺,车用材料和车内外空气净化入手,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理事长付于武表示: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过去十几年中国汽车产业保持了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的速度,所以用一个字来描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就是“快”,而现在,质的变化,才是转型升级核心的价值观。汽车行业有三大永恒的主题——安全、节能、环保。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而言,将加强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进一步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迎接强制性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实施,加强对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宣传和贯彻。
第二个,加强车内环境污染控制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要成为我们汽车产业和谐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三个,加强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工作的参与和管理,与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机构共同合作,推动这个非常有意义的事业的发展。
第四个,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车内空气质量监督和监管,完善区县产品召回制度。刚才我跟陈主任我们在沟通交流,产品的召回,他的内容随着汽车技术不断的发展,内容也会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会上讲到,近年来,我国投诉汽车厂家车内有害物质超标的事件时有发生,确实需要解决。三年前,经过我国有关主管部门、行业机构和相关单位的努力,2011年10月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车内空气质量指南标准,这对推动,提高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据悉,日前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已经下达了2014年标准制定的计划,由于计划将该指南确定为车内空气质量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于2016年出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规性标准,我想将对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标准处处长裴晓菲则表示,初步考虑在明年年底之前正式发布修订后的《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9-22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文汐
9月17日上午,第十届环境发展论坛第二届车内环境发展论坛于人民大会堂召开。本届论坛就提高我国汽车环保产业的水平,解决全社会关注的车内空气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讨,旨在推动国内外汽车车内环保行业的交流,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
出席本届论坛的嘉宾有: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甄国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付于武、国家环璄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标准处处长裴晓菲、国家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主任陈玉忠、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副总裁宁述勇等。
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甄国强于会上表示,目前,国家环保部和标准委正积极工作,下达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的修订计划,把乘用车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修订工作列入到2014年标准制定计划中。随着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实施,解决车内空气质量问题已经成为汽车整车生产厂和内饰件企业研发的热点,消费者购买汽车的关注点,汽车消费市场的卖点,政府部门与汽车质量监督检查的重点。同时,车内空气质量问题不仅仅要注意新车的污染,还要关注汽车使用过程中这个车内PM2.5和化学污染物的污染。解决车内环境污染问题,要从整车、内饰材料,汽车零配件、车内空气净化产品与技术和车内空气质量监督监测方面入手,从解决汽车生产工艺,车用材料和车内外空气净化入手,是一个系统工程。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的理事长付于武表示: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过去十几年中国汽车产业保持了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的速度,所以用一个字来描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就是“快”,而现在,质的变化,才是转型升级核心的价值观。汽车行业有三大永恒的主题——安全、节能、环保。就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而言,将加强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进一步国家空气质量标准,迎接强制性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实施,加强对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宣传和贯彻。
第二个,加强车内环境污染控制的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要成为我们汽车产业和谐发展的支撑作用。
第三个,加强对车内空气质量控制工作的参与和管理,与相关的政府部门和相关的机构共同合作,推动这个非常有意义的事业的发展。
第四个,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强车内空气质量监督和监管,完善区县产品召回制度。刚才我跟陈主任我们在沟通交流,产品的召回,他的内容随着汽车技术不断的发展,内容也会不断的变化和调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在会上讲到,近年来,我国投诉汽车厂家车内有害物质超标的事件时有发生,确实需要解决。三年前,经过我国有关主管部门、行业机构和相关单位的努力,2011年10月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发布了《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并于2012年3月1日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个车内空气质量指南标准,这对推动,提高和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具有重要积极的作用。据悉,日前国家环保部和国家质检总局已经下达了2014年标准制定的计划,由于计划将该指南确定为车内空气质量国家强制性标准,并于2016年出台。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规性标准,我想将对汽车工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国家车内空气质量标准的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标准处处长裴晓菲则表示,初步考虑在明年年底之前正式发布修订后的《乘用车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