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V讯网记者关注了兰州即将实施的半年限行,通过采访相关法律人士发现限行欠缺合法性,9月19日兰州限行又有了新的进展。
据了解,在兰州市政府16日发布通报称,为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做好冬季防控大气污染工作,将从9月21日起实施为期半年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这一规定随即引发争议。9月19日晚,兰州市政府又表示,经过充分考虑公众意愿和建议,决定将限行期限由半年缩短为九天。
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7月以来,兰州市已连续实施了五次单双号限行。兰州市交警支队副队长党政文16日表示,此次之所以会实施长达半年的单双号限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车多路少”。
据了解,今年以来,兰州市投入巨资实施轨道交通、上跨下穿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求从根本上破除交通拥堵。仅市区就有近300处道路开挖施工,是多年来占用道路最多、面积最大、周期最长的一年,使得原本拥堵的交通更加“雪上加霜”。
不过,通过兰州当地记者对市民的采访反馈,市民对长达半年的限行期限规定褒贬不一,市民普遍认为,维护公共利益不能损害个人的合法权益,若实施半年限行,再加上平常每天限两个号的尾号限行,差不多一百天时间车就不能上路,而这期间的保险费、养路费等等都是按全年交的,如果不能开车,则意味着车主有损失,谁来补偿?
经过四天时间社会各界的热议以及提出改进建议,9月19日晚间,兰州市政府发布消息称:在充分考虑社会意愿、采纳群众建议的基础上,决定对此前制定的为期半年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方案进行重新优化,变为九天。
对此,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何文盛认为,政府应该从此事吸取经验教训,让决策程序更公开、透明和科学。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接受V讯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状来看,政府似乎觉得一“限”就万事大吉了,后期如何更深入去解决问题,需要看到更多有诚意的行动,兰州市政府及时根据民意进行调整的做法值得提倡。
其实,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拥堵都不是个案,特别是在中国一些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现在一说治堵,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拿汽车开刀,逐渐形成了“技术依赖”。这反应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是“政府说了算”,导致后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还是“政府说了算”,政策朝令夕改则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或者说发挥的不明显。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9-21 出处:陶梦兰 [原创] 责编:王双双
9月16日,V讯网记者关注了兰州即将实施的半年限行,通过采访相关法律人士发现限行欠缺合法性,9月19日兰州限行又有了新的进展。
据了解,在兰州市政府16日发布通报称,为缓解主城区交通拥堵、做好冬季防控大气污染工作,将从9月21日起实施为期半年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这一规定随即引发争议。9月19日晚,兰州市政府又表示,经过充分考虑公众意愿和建议,决定将限行期限由半年缩短为九天。
相关数据显示,自2010年7月以来,兰州市已连续实施了五次单双号限行。兰州市交警支队副队长党政文16日表示,此次之所以会实施长达半年的单双号限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车多路少”。
据了解,今年以来,兰州市投入巨资实施轨道交通、上跨下穿等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以求从根本上破除交通拥堵。仅市区就有近300处道路开挖施工,是多年来占用道路最多、面积最大、周期最长的一年,使得原本拥堵的交通更加“雪上加霜”。
不过,通过兰州当地记者对市民的采访反馈,市民对长达半年的限行期限规定褒贬不一,市民普遍认为,维护公共利益不能损害个人的合法权益,若实施半年限行,再加上平常每天限两个号的尾号限行,差不多一百天时间车就不能上路,而这期间的保险费、养路费等等都是按全年交的,如果不能开车,则意味着车主有损失,谁来补偿?
经过四天时间社会各界的热议以及提出改进建议,9月19日晚间,兰州市政府发布消息称:在充分考虑社会意愿、采纳群众建议的基础上,决定对此前制定的为期半年的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方案进行重新优化,变为九天。
对此,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何文盛认为,政府应该从此事吸取经验教训,让决策程序更公开、透明和科学。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牛凤瑞接受V讯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从现状来看,政府似乎觉得一“限”就万事大吉了,后期如何更深入去解决问题,需要看到更多有诚意的行动,兰州市政府及时根据民意进行调整的做法值得提倡。
其实,无论是国际还是国内,拥堵都不是个案,特别是在中国一些城市表现的尤为明显,现在一说治堵,大家首先想到的是拿汽车开刀,逐渐形成了“技术依赖”。这反应的深层次问题就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而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是“政府说了算”,导致后期在遇到问题时,往往还是“政府说了算”,政策朝令夕改则说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没有得到发挥或者说发挥的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