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后,2013年5月开始出现负增长,2013年全年,中国汽车企业则以向海外出口97.73万辆收关,未能再圆百万大关之梦。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汽车企业累计出口51.66万辆,同比下降9%。而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由于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低靡,需求减少;乌克兰等地区持续动荡以及日元、韩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等原因,今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全年负增长已成定局。
海外出口下滑不断
今年对于不少国内自主品牌来说,可谓内外交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8月份国内汽车产销数据,自主品牌市场份呈现连续12个月萎缩态势;而在海外出口方面情况也同样不乐观,尽管7月单月出口整车已达年内最高,为9.22万辆,环比增长30.58%,同比增长9.52%;但依然难以扭转今年前7个月负增长局面。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企业共向海外出口汽车51.66万辆,同比下降9%;其中乘用车出口30.23万辆,同比下降12.3%,已达两位数下滑区间。而就单月情况看,6月份整车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高达19.45%。
据了解,从去年5月份开始,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量一改前两年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开始出现持续下滑,其间除出现个别月份有小幅增长外,多数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在下滑,至去年年底,中国汽车企业共向海外出口97.73万辆,与2012年相比下滑7.5%,未能再次突破百万大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汽车商报记者,中国汽车出口持续下滑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第一,虽然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经济正在复苏,但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下滑,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下降。“这些国家主要以卖原材料创汇,但目前原材料的国际价格普遍比较低,他们赚不着钱。”
另外,乌克兰战乱不断,中国对其汽车出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俄罗斯由于其身经济下滑及受西方制裁等原因,汽车市场需求下滑严重,已连续两个月下滑超过20%。
第三,继去年日元贬值后,今年韩元及一些金砖国家货币也开始贬值,而人民币却基本处于升值中,导致我国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中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最大出口市场异主
“你看,去年7月我们向乌克兰出口汽车3800辆,而今年7月只有80辆;去年前7个月是1.7万辆,今年前7个月只有6300辆,还不到去年的零头。”崔东树说。
据了解,受乌克兰战乱影响较的中国汽车企业为吉利汽车,该企业去年曾是中国向乌克兰出口汽车最多的企业,其市场份额在乌一度占据首位,然而,由于东乌克兰地区战乱不断,目前,其对乌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乌出口的停滞也影响了其上半年整个海外出口业绩,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海外出口量大幅下滑32%。
除吉利汽车上半年出口下滑严重外,江淮和长城两大汽车企业出口下滑也十分严重,下滑幅度分别达到19.6%和30%。
而中国曾经的另一大汽车出口市场——巴西,由于其工业产品税的实施,以及其自身经济陷入衰退,同样导致中国汽车产品在该国的销量大幅萎缩,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共向巴西出口汽车8908辆,而去年同期为1.67万辆,下滑幅度高达47%。以奇瑞汽车为例,在巴西工业产品税实施前,单月销量曾达3000辆,而今年其在巴西的单月最高销量仅为1480辆。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奇瑞在巴西的工厂今年8月已经落成,但要到年底才会投产,真正摆脱工业产品税对其的困扰,则要到明年。
不过,也并不是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的所有市场都在萎缩,伊朗、埃及等市场则在恢复中。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伊朗已取代传统的中国汽车海外出口第一大市场阿尔及利亚,跃居海外市场首位。
崔东树向记者表示,随着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减弱,伊朗的汽车进口明显增长,今年前7个月伊朗共从我国进口汽车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2%。
同样处于恢复之中的还有埃及市场,随着埃及政局的日趋稳定,其对华汽车进口量也从去年同期的1.96万辆,升至2.85万辆。
而值得注意的是,伊拉克虽然局势动荡,但从中国的汽车进口量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去年前7个月与今年前7个月数据持平,均为2.1万辆。
除此之外,让人出乎意料的还有另一个市场——越南,尽管出现了5月份排华暴乱,但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越南从中国的汽车进口量仍然大涨70%。
全年负增长成定局
而随着伊朗跃居中国汽车出口市场榜首,原来的中国汽车出口第二大目的地俄罗斯,已下降至第三位,对华汽车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滑1000辆。
崔东树表示,虽然目前俄罗斯汽车市场位居欧洲第二,且从长远来看,增长潜力巨大,最终会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企业对俄市场也非常重视,奇瑞、长城、力帆等企业均在俄建有工厂,但从近期及未来一、两年的形势看,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从去年年底开始,俄罗斯经济已陷入衰退,卢布贬值、外资逃离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乌克兰事件,西方国家纷纷对其采取制裁,使上述状况进一步恶化,其汽车市场需求已严重萎缩,持续下滑严重。”崔东树说。
据了解,尽管9月6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当局已签署停火协议,但西方国家并未因此结束对俄经济制裁,反而认为俄仍在对乌克兰的统一造成破坏,9月12日,欧盟对俄新一轮经济制裁生效,该制裁决议将使俄罗斯企业无法在欧洲金融市场融资。
从俄国内看,自2012年以欧债危机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开始后,俄罗斯经济再次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2013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3%。进入今年以来,卢布不断贬值,已累计贬值超过20%,外资抽逃现象严重,预计整个2014财年,逃离俄罗斯的外资规模将达900亿美元,俄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0%。
根据欧洲商会公布的数据,至今年8月,俄罗斯汽车市场已经持续下滑8个月,继7月份下滑23%后,8月俄汽车市场则以26%的下滑幅度,再创今年下跌新高。
而作为中国向俄出口的三大汽车企业,奇瑞、吉利、长城,今年前7个月在俄累计销量下滑幅度则分别为:10%、26%和22%。崔东树认为,在未来1-2年内俄罗斯汽车市场仍将陷于萎缩状态。
除此之外,汇率问题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向海外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了解,日元从去年开始贬值已达30%,受此影响今年韩元也开始贬值,为推动自身出口,一些金砖国家货币今年同样开始贬值,而人民币却处于对美元的升值中,目前已达1美元兑6.13元人民币高位,人民币升值以及其他货币的贬值造成中国汽车出口成本增加,而相应市场优惠减少,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崔东树认为:“政局动荡是个别市场的现象,但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衰退,以及汇率问题则是整个大环境,世界银行表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好转至少要等到明年下半年。因此从目前的数据及未来形势判断,今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仍将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全年出口总量能超过90万辆就不错。”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9-16 出处:芦楠 [原创] 责编:王鑫
自2012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后,2013年5月开始出现负增长,2013年全年,中国汽车企业则以向海外出口97.73万辆收关,未能再圆百万大关之梦。而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汽车企业累计出口51.66万辆,同比下降9%。而业内专家分析认为,由于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低靡,需求减少;乌克兰等地区持续动荡以及日元、韩元贬值,人民币升值等原因,今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全年负增长已成定局。
海外出口下滑不断
今年对于不少国内自主品牌来说,可谓内外交困,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8月份国内汽车产销数据,自主品牌市场份呈现连续12个月萎缩态势;而在海外出口方面情况也同样不乐观,尽管7月单月出口整车已达年内最高,为9.22万辆,环比增长30.58%,同比增长9.52%;但依然难以扭转今年前7个月负增长局面。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今年前7个月,中国汽车企业共向海外出口汽车51.66万辆,同比下降9%;其中乘用车出口30.23万辆,同比下降12.3%,已达两位数下滑区间。而就单月情况看,6月份整车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高达19.45%。
据了解,从去年5月份开始,中国汽车海外出口量一改前两年持续高速增长的态势,开始出现持续下滑,其间除出现个别月份有小幅增长外,多数月份与上年同期相比均在下滑,至去年年底,中国汽车企业共向海外出口97.73万辆,与2012年相比下滑7.5%,未能再次突破百万大关。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告诉汽车商报记者,中国汽车出口持续下滑主要受三个因素影响,第一,虽然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经济正在复苏,但新兴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下滑,对汽车的消费需求下降。“这些国家主要以卖原材料创汇,但目前原材料的国际价格普遍比较低,他们赚不着钱。”
另外,乌克兰战乱不断,中国对其汽车出口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而俄罗斯由于其身经济下滑及受西方制裁等原因,汽车市场需求下滑严重,已连续两个月下滑超过20%。
第三,继去年日元贬值后,今年韩元及一些金砖国家货币也开始贬值,而人民币却基本处于升值中,导致我国汽车产品在海外市场中的价格优势荡然无存。
最大出口市场异主
“你看,去年7月我们向乌克兰出口汽车3800辆,而今年7月只有80辆;去年前7个月是1.7万辆,今年前7个月只有6300辆,还不到去年的零头。”崔东树说。
据了解,受乌克兰战乱影响较的中国汽车企业为吉利汽车,该企业去年曾是中国向乌克兰出口汽车最多的企业,其市场份额在乌一度占据首位,然而,由于东乌克兰地区战乱不断,目前,其对乌出口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乌出口的停滞也影响了其上半年整个海外出口业绩,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车海外出口量大幅下滑32%。
除吉利汽车上半年出口下滑严重外,江淮和长城两大汽车企业出口下滑也十分严重,下滑幅度分别达到19.6%和30%。
而中国曾经的另一大汽车出口市场——巴西,由于其工业产品税的实施,以及其自身经济陷入衰退,同样导致中国汽车产品在该国的销量大幅萎缩,数据显示,今年1—7月,中国共向巴西出口汽车8908辆,而去年同期为1.67万辆,下滑幅度高达47%。以奇瑞汽车为例,在巴西工业产品税实施前,单月销量曾达3000辆,而今年其在巴西的单月最高销量仅为1480辆。
业内专家认为,虽然,奇瑞在巴西的工厂今年8月已经落成,但要到年底才会投产,真正摆脱工业产品税对其的困扰,则要到明年。
不过,也并不是中国汽车企业出口的所有市场都在萎缩,伊朗、埃及等市场则在恢复中。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7月,伊朗已取代传统的中国汽车海外出口第一大市场阿尔及利亚,跃居海外市场首位。
崔东树向记者表示,随着西方国家对伊朗的制裁减弱,伊朗的汽车进口明显增长,今年前7个月伊朗共从我国进口汽车6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2%。
同样处于恢复之中的还有埃及市场,随着埃及政局的日趋稳定,其对华汽车进口量也从去年同期的1.96万辆,升至2.85万辆。
而值得注意的是,伊拉克虽然局势动荡,但从中国的汽车进口量似乎并未受到太大影响,去年前7个月与今年前7个月数据持平,均为2.1万辆。
除此之外,让人出乎意料的还有另一个市场——越南,尽管出现了5月份排华暴乱,但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越南从中国的汽车进口量仍然大涨70%。
全年负增长成定局
而随着伊朗跃居中国汽车出口市场榜首,原来的中国汽车出口第二大目的地俄罗斯,已下降至第三位,对华汽车进口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也下滑1000辆。
崔东树表示,虽然目前俄罗斯汽车市场位居欧洲第二,且从长远来看,增长潜力巨大,最终会超过德国,成为欧洲第一汽车市场,中国汽车企业对俄市场也非常重视,奇瑞、长城、力帆等企业均在俄建有工厂,但从近期及未来一、两年的形势看,情况并不乐观。
“一方面,从去年年底开始,俄罗斯经济已陷入衰退,卢布贬值、外资逃离严重;另一方面由于乌克兰事件,西方国家纷纷对其采取制裁,使上述状况进一步恶化,其汽车市场需求已严重萎缩,持续下滑严重。”崔东树说。
据了解,尽管9月6日,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当局已签署停火协议,但西方国家并未因此结束对俄经济制裁,反而认为俄仍在对乌克兰的统一造成破坏,9月12日,欧盟对俄新一轮经济制裁生效,该制裁决议将使俄罗斯企业无法在欧洲金融市场融资。
从俄国内看,自2012年以欧债危机为代表的新一轮经济开始后,俄罗斯经济再次陷入萎靡不振的状态,2013年经济增长率仅为1.3%。进入今年以来,卢布不断贬值,已累计贬值超过20%,外资抽逃现象严重,预计整个2014财年,逃离俄罗斯的外资规模将达900亿美元,俄国全年经济增长率为0%。
根据欧洲商会公布的数据,至今年8月,俄罗斯汽车市场已经持续下滑8个月,继7月份下滑23%后,8月俄汽车市场则以26%的下滑幅度,再创今年下跌新高。
而作为中国向俄出口的三大汽车企业,奇瑞、吉利、长城,今年前7个月在俄累计销量下滑幅度则分别为:10%、26%和22%。崔东树认为,在未来1-2年内俄罗斯汽车市场仍将陷于萎缩状态。
除此之外,汇率问题也是中国汽车企业向海外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据了解,日元从去年开始贬值已达30%,受此影响今年韩元也开始贬值,为推动自身出口,一些金砖国家货币今年同样开始贬值,而人民币却处于对美元的升值中,目前已达1美元兑6.13元人民币高位,人民币升值以及其他货币的贬值造成中国汽车出口成本增加,而相应市场优惠减少,价格优势不复存在。
崔东树认为:“政局动荡是个别市场的现象,但发展中国家经济持续衰退,以及汇率问题则是整个大环境,世界银行表示,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好转至少要等到明年下半年。因此从目前的数据及未来形势判断,今年中国汽车海外出口仍将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全年出口总量能超过90万辆就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