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澳大利亚时报》9月4日报道,根据旨在解除汽车市场管制的重大改革方案,澳联盟党希望允许澳洲人直接从海外进口汽车。在这个预计会引起传统汽车经销商强烈反对的计划中,只要符合国际标准,民众将能自由地从海外经销商处购买新车。
不过,通过法律即将修改,《澳大利亚时报》认为此举将对本地汽车经销商们造成沉重打击,特别是对日系车。原因为何?于此同时,对在澳洲有售卖的中国产汽车长城、奇瑞等品牌而言,法律的修改究竟是会让中国制造迎来快速发展抑或遭受挫折?
怎样的汽车市场
澳大利亚本土的汽车品牌是霍顿,为通用旗下的一个品牌。据相关统计显示,澳洲车市长期占据销量前十位的品牌有丰田、霍顿、马自达、现代、福特、日产、三菱、大众、斯巴鲁以及本田。这些品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坐稳了澳洲前十,其中日系品牌过半,并且丰田、马自达等日系汽车品牌销量并不亚于本土品牌霍顿。
相关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全国目前有4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和200余家零部件生产商,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汽车工业占澳整个制造业附加值的6%,同时也是澳最大的出口工业部门,年出口额约50亿澳元,超过小麦、羊毛和牛肉等传统出口商品。
从汽车品牌销量排名情况来看,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也是非常活跃的,世界各大主要汽车品牌均已进入澳洲市场。从数据上来看,全澳人口仅2000万,但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113.6万辆,成为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年份,预计2014年销量将达到114.5万辆。
虽然汽车销售状况良好,但由于澳大利亚制造业成本偏高,国产车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与此同时进口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这也得益于丰田常年在澳洲销量封王,2013年以21.5万辆全年销量连续第11年保持领先,领先第二名的霍顿超过10万辆,霍顿的市场份额也首跌破10%。今后汽车销量前三名将会被丰田、马自达和日产三个日系品牌包揽或成为一种趋势。
为何改变?
据了解,目前的澳大利亚法律禁止个人进口海外汽车,同时二手车被禁止进口,因政府害怕澳洲会步新西兰后尘,成为“二手车垃圾场”。
但现在为何提出拟允许个人直接从海外进口汽车,前后矛盾?据分析,澳洲汽车制造成本偏高是主要因素,澳洲劳工成本高以及澳洲本地市场规模有限促成了成本高,如果推进个人直接购买汽车,将直接减少成本要求,此外,澳洲本地的十大汽车制造商也陆续选择退出了澳洲。
澳洲汽车市场规模上不足120万辆的销量,不足中国大陆三个周的销量。而澳洲的汽车进口关税不同于中国,关税极低——签了贸易协议的国家非豪华车0关税,未签贸易协议的国家非豪华车5%关税。
由此也可窥见进口车在澳洲的竞争力非常高,进一步压缩了澳洲本土车的销量。120万辆车里有至少100多万辆是进口车,产量上不去,单位成本自然降不下。此前,澳洲有的四大汽车制造商:丰田、三菱、通用霍顿和福特。三菱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退出了澳洲,剩下的三家里,福特主要面向澳洲本土市场,霍顿部分产品出口,丰田主要出口。继福特今年5月宣布2016年关闭澳大利亚工厂后,通用也宣布2016年停止生产霍顿,目前仅剩丰田在澳造车。整个澳洲汽车工业呈现恶心循环:需求越低,成本越高;成本越高,澳洲本地品牌车的需求也就越低。
在中国业界人士看来,澳洲汽车的竞争力始终有限,几乎在国际市场可以忽略不计。而观察澳洲汽车制造业发现,在竞争力不行的情况下,近十年来能存活的唯一原因就是工党为了选票而进行的大比例补贴。
据统计,澳洲政府单2012年就给汽车工业补贴了至少3.5亿澳元,如果排除掉澳洲出口车辆,每辆澳洲人开的澳洲车浪费掉了澳洲纳税人至少3500澳元(约2万元人民币)。
所以,综上能够看来,现在不管是国际汽车制造商从澳洲退出,还是允许个人直接从海外进口汽车,都是一件好事。
中国品牌的机会?
澳洲允许个人海外购车后,能否给中国汽车品牌带来机会?从以往长城以及奇瑞在澳的表现来看,机会是有,该如何去把握值得探究。
据了解,中国汽车品牌原本计划掌控澳大利亚经济适用汽车的市场份额,但因销量不佳,计划落空。援引澳大利亚《信使邮报》报道称,在出现一些成功的初步迹象后,在澳大利亚销售的首个中国汽车品牌长城目前销量遇到困境,其它中国汽车制造商更是没有尝到什么甜头。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1~5月,所有中国汽车品牌在澳销量都出现了减半。其中长城汽车销量下降了54%,奇瑞下降了40%。中国汽车总体销量仅为1782辆,而去年同期为3565辆,在最顶峰的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曾达到12100辆。
起初澳大利亚消费者对于中国汽车品牌的青睐源于物美价廉,住在悉尼西区的克拉克夫妇说,在买长城汽车之前,从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最后选择了长城汽车。“我们认为长城汽车的价格相对低一些,还有很多优越的配置,很超值。”
但目前这一优势正在遭到威胁。据悉,目前在澳市场上至少有7个品牌的中国汽车,长城汽车和奇瑞是其中最大的两家。长城、奇瑞和福田经销商Ateco(新西兰最大的独立汽车进口商,目前业务重点转向中国品牌)表示,销量大幅下滑有“一系列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汇率因素。2013年初,日元大幅贬值,使得老牌日本车在澳市场价格更具竞争力。过去一辆长城汽车比一辆老牌日本车有6000~7000澳元的价格优势,但现在情况却发生了改变。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9-11 出处:陶梦兰 [原创] 责编:王双双
据《澳大利亚时报》9月4日报道,根据旨在解除汽车市场管制的重大改革方案,澳联盟党希望允许澳洲人直接从海外进口汽车。在这个预计会引起传统汽车经销商强烈反对的计划中,只要符合国际标准,民众将能自由地从海外经销商处购买新车。
不过,通过法律即将修改,《澳大利亚时报》认为此举将对本地汽车经销商们造成沉重打击,特别是对日系车。原因为何?于此同时,对在澳洲有售卖的中国产汽车长城、奇瑞等品牌而言,法律的修改究竟是会让中国制造迎来快速发展抑或遭受挫折?
怎样的汽车市场
澳大利亚本土的汽车品牌是霍顿,为通用旗下的一个品牌。据相关统计显示,澳洲车市长期占据销量前十位的品牌有丰田、霍顿、马自达、现代、福特、日产、三菱、大众、斯巴鲁以及本田。这些品牌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坐稳了澳洲前十,其中日系品牌过半,并且丰田、马自达等日系汽车品牌销量并不亚于本土品牌霍顿。
相关资料显示,澳大利亚全国目前有4家主要汽车制造商和200余家零部件生产商,直接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汽车工业占澳整个制造业附加值的6%,同时也是澳最大的出口工业部门,年出口额约50亿澳元,超过小麦、羊毛和牛肉等传统出口商品。
从汽车品牌销量排名情况来看,澳大利亚汽车市场也是非常活跃的,世界各大主要汽车品牌均已进入澳洲市场。从数据上来看,全澳人口仅2000万,但2013年全球汽车销量达到113.6万辆,成为有史以来销量最高的年份,预计2014年销量将达到114.5万辆。
虽然汽车销售状况良好,但由于澳大利亚制造业成本偏高,国产车的市场份额不断下滑,与此同时进口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这也得益于丰田常年在澳洲销量封王,2013年以21.5万辆全年销量连续第11年保持领先,领先第二名的霍顿超过10万辆,霍顿的市场份额也首跌破10%。今后汽车销量前三名将会被丰田、马自达和日产三个日系品牌包揽或成为一种趋势。
为何改变?
据了解,目前的澳大利亚法律禁止个人进口海外汽车,同时二手车被禁止进口,因政府害怕澳洲会步新西兰后尘,成为“二手车垃圾场”。
但现在为何提出拟允许个人直接从海外进口汽车,前后矛盾?据分析,澳洲汽车制造成本偏高是主要因素,澳洲劳工成本高以及澳洲本地市场规模有限促成了成本高,如果推进个人直接购买汽车,将直接减少成本要求,此外,澳洲本地的十大汽车制造商也陆续选择退出了澳洲。
澳洲汽车市场规模上不足120万辆的销量,不足中国大陆三个周的销量。而澳洲的汽车进口关税不同于中国,关税极低——签了贸易协议的国家非豪华车0关税,未签贸易协议的国家非豪华车5%关税。
由此也可窥见进口车在澳洲的竞争力非常高,进一步压缩了澳洲本土车的销量。120万辆车里有至少100多万辆是进口车,产量上不去,单位成本自然降不下。此前,澳洲有的四大汽车制造商:丰田、三菱、通用霍顿和福特。三菱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就退出了澳洲,剩下的三家里,福特主要面向澳洲本土市场,霍顿部分产品出口,丰田主要出口。继福特今年5月宣布2016年关闭澳大利亚工厂后,通用也宣布2016年停止生产霍顿,目前仅剩丰田在澳造车。整个澳洲汽车工业呈现恶心循环:需求越低,成本越高;成本越高,澳洲本地品牌车的需求也就越低。
在中国业界人士看来,澳洲汽车的竞争力始终有限,几乎在国际市场可以忽略不计。而观察澳洲汽车制造业发现,在竞争力不行的情况下,近十年来能存活的唯一原因就是工党为了选票而进行的大比例补贴。
据统计,澳洲政府单2012年就给汽车工业补贴了至少3.5亿澳元,如果排除掉澳洲出口车辆,每辆澳洲人开的澳洲车浪费掉了澳洲纳税人至少3500澳元(约2万元人民币)。
所以,综上能够看来,现在不管是国际汽车制造商从澳洲退出,还是允许个人直接从海外进口汽车,都是一件好事。
中国品牌的机会?
澳洲允许个人海外购车后,能否给中国汽车品牌带来机会?从以往长城以及奇瑞在澳的表现来看,机会是有,该如何去把握值得探究。
据了解,中国汽车品牌原本计划掌控澳大利亚经济适用汽车的市场份额,但因销量不佳,计划落空。援引澳大利亚《信使邮报》报道称,在出现一些成功的初步迹象后,在澳大利亚销售的首个中国汽车品牌长城目前销量遇到困境,其它中国汽车制造商更是没有尝到什么甜头。
公开数据显示,2014年1~5月,所有中国汽车品牌在澳销量都出现了减半。其中长城汽车销量下降了54%,奇瑞下降了40%。中国汽车总体销量仅为1782辆,而去年同期为3565辆,在最顶峰的2012年,中国汽车销量曾达到12100辆。
起初澳大利亚消费者对于中国汽车品牌的青睐源于物美价廉,住在悉尼西区的克拉克夫妇说,在买长城汽车之前,从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最后选择了长城汽车。“我们认为长城汽车的价格相对低一些,还有很多优越的配置,很超值。”
但目前这一优势正在遭到威胁。据悉,目前在澳市场上至少有7个品牌的中国汽车,长城汽车和奇瑞是其中最大的两家。长城、奇瑞和福田经销商Ateco(新西兰最大的独立汽车进口商,目前业务重点转向中国品牌)表示,销量大幅下滑有“一系列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汇率因素。2013年初,日元大幅贬值,使得老牌日本车在澳市场价格更具竞争力。过去一辆长城汽车比一辆老牌日本车有6000~7000澳元的价格优势,但现在情况却发生了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