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陈全世: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仍未过时

2014-09-04 09:22出处:王鑫 [原创]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在近日江苏淮安举办的2014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表示,由于国外车企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中国落后了几十年。而纯电动汽车研发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就绕开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目前国内电池等技术水平尚未落后太多,所以国家现在实行的以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仍有可能实行“弯道超车”,超越发达国家的造车水平。

陈全世: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仍未过时

  据介绍,海峡对岸的台湾地区,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在材料方面有台塑集团、立凯、台达电,在电池模块和系统方面有新普、台达电、富田,在整车方面有裕隆也就是纳智捷。目前被市场追捧的特斯拉,驱动技术来源是AC PROPULSION(台资控股),感应电机来自台湾的富田公司,动力控制模组来自台湾致茂公司,大屏幕的中控台则由富士康生产。而且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敏实集团也是台湾汽车产业的代表。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代表分别从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方向、跨国跨区域合作,以及具体商业推广模式等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陈全世: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仍未过时

  论坛上陈全世、北汽新能源的副总张勇、敏实集团CTO王景立、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代表维恩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探索跨区域合作的方式。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毅在论坛表示,淮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从一个全新的思路出发,充分利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整合能力,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做好强链、补链工作,着力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锂离子电池隔膜等上游制造业以及电池租赁、充电服务等下游配套服务业,建立要素集聚、规模集中、配套齐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对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配套需要,科学理性、综合遴选招引配套企业;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运用现有企业产品供需关系以商引商,突出招引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大、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出台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现有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内外同类型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落实国家和省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 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和则对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做了全面的解读,从发放消费补贴到取消购置税,从摇号限号新政到路桥费减免等,随着中央与地方扶持政策的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消费者到决策方的支持政策已经趋于立体化。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方面,黄永和表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万辆,市场份额增长明显,但整体产量占同期汽车总产量的0.18%,比例仍极小,政府推广还需要更多的方式。

  另外,与会代表分别从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方向、跨国跨区域合作,以及具体商业推广模式等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特别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破通常的传统整车平台改装新能源汽车的思路,首次尝试从整个产业链角度,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全新的设计和统筹规划,这一思路得到很多企业和专家代表的支持。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陈全世: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仍未过时

2014-09-04 出处:王鑫 [原创] 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在近日江苏淮安举办的2014两岸新能源汽车产业论坛上,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全世表示,由于国外车企的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技术发展比较成熟,中国落后了几十年。而纯电动汽车研发电池、电机和电控等核心零部件,就绕开了发动机和变速箱,目前国内电池等技术水平尚未落后太多,所以国家现在实行的以纯电动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发展路线,仍有可能实行“弯道超车”,超越发达国家的造车水平。

陈全世: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仍未过时

  据介绍,海峡对岸的台湾地区,已经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占有了重要的位置,在材料方面有台塑集团、立凯、台达电,在电池模块和系统方面有新普、台达电、富田,在整车方面有裕隆也就是纳智捷。目前被市场追捧的特斯拉,驱动技术来源是AC PROPULSION(台资控股),感应电机来自台湾的富田公司,动力控制模组来自台湾致茂公司,大屏幕的中控台则由富士康生产。而且国际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厂商敏实集团也是台湾汽车产业的代表。

  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代表分别从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方向、跨国跨区域合作,以及具体商业推广模式等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

陈全世:中国电动车弯道超车仍未过时

  论坛上陈全世、北汽新能源的副总张勇、敏实集团CTO王景立、德国中小企业联合会中国代表维恩等分别从不同角度出发,在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营销模式等方面探讨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探索跨区域合作的方式。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毅在论坛表示,淮安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将会从一个全新的思路出发,充分利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整合能力,围绕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做好强链、补链工作,着力发展动力电池、电机、电控、锂离子电池隔膜等上游制造业以及电池租赁、充电服务等下游配套服务业,建立要素集聚、规模集中、配套齐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对新能源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产业化配套需要,科学理性、综合遴选招引配套企业;围绕汽车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运用现有企业产品供需关系以商引商,突出招引科技含量高、市场份额大、企业效益好的企业。出台鼓励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总部经济优惠政策,鼓励支持现有企业“走出去”,积极参与国内外同类型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交流机制。落实国家和省支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新能源汽车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 产业政策研究室主任黄永和则对我国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做了全面的解读,从发放消费补贴到取消购置税,从摇号限号新政到路桥费减免等,随着中央与地方扶持政策的持续加码,新能源汽车产业从消费者到决策方的支持政策已经趋于立体化。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方面,黄永和表示,2014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2万辆,市场份额增长明显,但整体产量占同期汽车总产量的0.18%,比例仍极小,政府推广还需要更多的方式。

  另外,与会代表分别从政府政策、产业发展方向、跨国跨区域合作,以及具体商业推广模式等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之路。特别是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打破通常的传统整车平台改装新能源汽车的思路,首次尝试从整个产业链角度,针对新能源汽车的特性进行全新的设计和统筹规划,这一思路得到很多企业和专家代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