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随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的加大,俄罗斯表示正在制定针对欧美日汽车产品的制裁措施,或将禁止俄政府机构购买制裁国的汽车产品。未来采购目标为本国、中国、韩国汽车。而这也被解读为中国自主品牌或迎新机遇。中国与俄罗斯的汽车贸易由此又进入一个新阶段。
回顾中俄两国汽车贸易史,不难发现,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70年代都在使用苏联汽车。时至如今,国内一些上了年岁的老司机对苏联汽车的称赞仍旧不绝于口。然而和平的政局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近年来苏联政治局势波动,汽车产业逐渐没落,过去中国从苏联进口汽车的局面也发生逆转,俄罗斯逐渐开始进口中国汽车。
中兴——最早入俄的中国品牌
2003年,中兴汽车公司向俄出口了506台旗舰四驱皮卡,迈出了中国汽车进军俄罗斯的第一步。2004年7月,俄罗斯最权威的每月发行55万份的专业汽车刊物《ZARULEM》(驾车)用5个版面的篇幅将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兴皮卡和丰田皮 卡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比较。该评论是刊物邀请了包括俄罗斯国家汽车检测中心在内的汽车行业专家对两种汽车的性能、价格进行全面试验对比后写出的,并配发了18幅两种汽车的对比照片和5个性能详细对比的表格。文章发表后,在俄罗斯和各国汽车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俄罗斯的中兴皮卡代理商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压力。2005年中兴与俄罗斯正式签下5年出口7.5万辆皮卡的协议。
中兴旗舰四驱皮卡
此后,长城、北汽、哈飞、东南等企业纷纷跟进,争相进入俄罗斯这个大市场。到2004年,中国汽车已在俄罗斯全境出现了热销的趋势,一年内销量增长了近10倍。2005年6月,中国一汽首辆在海外投产的SUV在俄罗斯下线。中兴、长城等也相继与俄汽车厂商合作,拟在俄组装生产中国汽车。
2005年,中国一汽在俄罗斯投产首辆SUV
近年来,尽管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有起有落,但基本处于平稳发展状态。那么,从2003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开拓俄罗斯市场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长城——关注皮卡、SUV
2005年,长城汽车以强大的阵容亮相,展示车型几乎涵盖了长城旗下的全部产品,显示出了长城进入俄罗斯、东欧市场的实力和决心。2007年初,有关长城在俄罗斯建组装项目的正式信息浮出水面。项目注册总资本4.2亿卢布,鞑靼斯坦政府与长城汽车按照1:3的比例进行投入,计划于2007年开始生产。据了解,当时长城汽车公司进入皮卡和SUV细分市场,虽然市场容量不大,但竞争者很少,价格很有优势。
而进入今年7月,长城汽车宣布将投资32亿在俄建独资工厂,产能15万辆。据悉,这是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第一家涵盖四大生产工艺的整车制造厂,也是长城汽车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家全工艺整车工厂。
今年7月,长城汽车宣布将投资32亿在俄建独资工厂
比亚迪——打造“社会车型”
2006年中,俄罗斯最大的中国汽车经销商依利托公司,宣布将在莫斯科郊外组装比亚迪福莱尔微型轿车的计划。而这款福莱尔正是比亚迪在收购秦川汽车后推出了A0级轿车,是在奥拓基础上打造。该车主要针对“低保阶层”,被俄罗斯依利托公司定位为俄罗斯奥卡微轿的替代产品。在当时,进口的比亚迪福莱尔微型轿车是俄罗斯汽车市场上最便宜的车型,比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生产的VAZ-2105经济型轿车还便宜,被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定位于“社会汽车”。
2010年中旬,俄罗斯汽车制造商TagAZ因在零部件供应货款支付方面与现代汽车产生争歧,考虑停止生产的现代汽车,转而生产比亚迪车型。同年12月,比亚迪汽车最畅销车型F3开始在俄罗斯投产。
比亚迪福莱尔当时在俄罗斯被亲切地称为“社会车型”
汽车品牌各出路数
2012年江淮汽车为了推进营销中心前移,加大对市场的掌控力度并降低经营风险,决定成立俄罗斯子公司。当年10月中旬,俄罗斯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江淮汽车在开拓俄罗斯市场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2014年7月28日,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有力的江淮汽车宣布旗下新品N系轻卡及S5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上市。
7月28日,江淮N系轻卡及S5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上市
在今年5月21日的亚信峰会上,华泰汽车与俄罗斯德尔维斯公司签署了价值11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德尔维斯以KD散件组装的形式为华泰俄罗斯销售公司生产整车产品,并与华泰汽车合作建设华泰俄罗斯生产基地。
5月21日,华泰汽车与俄罗斯德尔维斯公司签署了价值11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7月29日,奇瑞宣布在俄罗斯发布瑞虎5紧凑型跨界SUV和Bonus 3紧凑型轿车两款新车,启动车辆在当地本土化生产项目。据悉,奇瑞还准备将另一款战略车型艾瑞泽7,预计在8月27日莫斯科车展上发布。未来这三款车型将成为奇瑞在俄罗斯市场的新产品组合。
7月29日,奇瑞启动瑞虎5SUV和Bonus 3轿车在俄罗斯的本土化生产项目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8-21 出处:V讯网 [原创] 责编:王双双
近日,随着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的加大,俄罗斯表示正在制定针对欧美日汽车产品的制裁措施,或将禁止俄政府机构购买制裁国的汽车产品。未来采购目标为本国、中国、韩国汽车。而这也被解读为中国自主品牌或迎新机遇。中国与俄罗斯的汽车贸易由此又进入一个新阶段。
回顾中俄两国汽车贸易史,不难发现,中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一直到70年代都在使用苏联汽车。时至如今,国内一些上了年岁的老司机对苏联汽车的称赞仍旧不绝于口。然而和平的政局才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近年来苏联政治局势波动,汽车产业逐渐没落,过去中国从苏联进口汽车的局面也发生逆转,俄罗斯逐渐开始进口中国汽车。
中兴——最早入俄的中国品牌
2003年,中兴汽车公司向俄出口了506台旗舰四驱皮卡,迈出了中国汽车进军俄罗斯的第一步。2004年7月,俄罗斯最权威的每月发行55万份的专业汽车刊物《ZARULEM》(驾车)用5个版面的篇幅将俄罗斯市场上的中兴皮卡和丰田皮 卡进行了全面详细的比较。该评论是刊物邀请了包括俄罗斯国家汽车检测中心在内的汽车行业专家对两种汽车的性能、价格进行全面试验对比后写出的,并配发了18幅两种汽车的对比照片和5个性能详细对比的表格。文章发表后,在俄罗斯和各国汽车同行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俄罗斯的中兴皮卡代理商面临着供不应求的压力。2005年中兴与俄罗斯正式签下5年出口7.5万辆皮卡的协议。
中兴旗舰四驱皮卡
此后,长城、北汽、哈飞、东南等企业纷纷跟进,争相进入俄罗斯这个大市场。到2004年,中国汽车已在俄罗斯全境出现了热销的趋势,一年内销量增长了近10倍。2005年6月,中国一汽首辆在海外投产的SUV在俄罗斯下线。中兴、长城等也相继与俄汽车厂商合作,拟在俄组装生产中国汽车。
2005年,中国一汽在俄罗斯投产首辆SUV
近年来,尽管中国品牌汽车在俄罗斯市场有起有落,但基本处于平稳发展状态。那么,从2003年以来,中国自主品牌车企在开拓俄罗斯市场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长城——关注皮卡、SUV
2005年,长城汽车以强大的阵容亮相,展示车型几乎涵盖了长城旗下的全部产品,显示出了长城进入俄罗斯、东欧市场的实力和决心。2007年初,有关长城在俄罗斯建组装项目的正式信息浮出水面。项目注册总资本4.2亿卢布,鞑靼斯坦政府与长城汽车按照1:3的比例进行投入,计划于2007年开始生产。据了解,当时长城汽车公司进入皮卡和SUV细分市场,虽然市场容量不大,但竞争者很少,价格很有优势。
而进入今年7月,长城汽车宣布将投资32亿在俄建独资工厂,产能15万辆。据悉,这是中国车企在俄罗斯第一家涵盖四大生产工艺的整车制造厂,也是长城汽车在海外投资建设的第一家全工艺整车工厂。
今年7月,长城汽车宣布将投资32亿在俄建独资工厂
比亚迪——打造“社会车型”
2006年中,俄罗斯最大的中国汽车经销商依利托公司,宣布将在莫斯科郊外组装比亚迪福莱尔微型轿车的计划。而这款福莱尔正是比亚迪在收购秦川汽车后推出了A0级轿车,是在奥拓基础上打造。该车主要针对“低保阶层”,被俄罗斯依利托公司定位为俄罗斯奥卡微轿的替代产品。在当时,进口的比亚迪福莱尔微型轿车是俄罗斯汽车市场上最便宜的车型,比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生产的VAZ-2105经济型轿车还便宜,被俄罗斯伏尔加汽车厂定位于“社会汽车”。
2010年中旬,俄罗斯汽车制造商TagAZ因在零部件供应货款支付方面与现代汽车产生争歧,考虑停止生产的现代汽车,转而生产比亚迪车型。同年12月,比亚迪汽车最畅销车型F3开始在俄罗斯投产。
比亚迪福莱尔当时在俄罗斯被亲切地称为“社会车型”
汽车品牌各出路数
2012年江淮汽车为了推进营销中心前移,加大对市场的掌控力度并降低经营风险,决定成立俄罗斯子公司。当年10月中旬,俄罗斯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江淮汽车在开拓俄罗斯市场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2014年7月28日,在海外市场表现强劲有力的江淮汽车宣布旗下新品N系轻卡及S5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上市。
7月28日,江淮N系轻卡及S5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上市
在今年5月21日的亚信峰会上,华泰汽车与俄罗斯德尔维斯公司签署了价值11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协议约定,德尔维斯以KD散件组装的形式为华泰俄罗斯销售公司生产整车产品,并与华泰汽车合作建设华泰俄罗斯生产基地。
5月21日,华泰汽车与俄罗斯德尔维斯公司签署了价值11亿美元的合作协议
7月29日,奇瑞宣布在俄罗斯发布瑞虎5紧凑型跨界SUV和Bonus 3紧凑型轿车两款新车,启动车辆在当地本土化生产项目。据悉,奇瑞还准备将另一款战略车型艾瑞泽7,预计在8月27日莫斯科车展上发布。未来这三款车型将成为奇瑞在俄罗斯市场的新产品组合。
7月29日,奇瑞启动瑞虎5SUV和Bonus 3轿车在俄罗斯的本土化生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