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均重视对驾驶员安全意识考察及平时管理
在公安部的新规中,完善新手“实习期管理”,严格重点驾驶人“日常管理”的要求也引发了人们关注。在国外,驾驶员安全意识考察及平时管理也受到重视。
在美国,考取驾照几乎是每一名公民成年后的“必修课”。美国人认为,遵守交通规则比驾驶技巧更重要。虽说美国考驾照并不强制要求新手去驾校学习,但在美国,路考是直接上路。考试过程中,考官根据驾驶员的表现扣分,一些重点项目如果出现错误,会被“扣的很惨”。据报道,有的留学生曾经考过5次才最后通过。
在澳大利亚,25岁以下的新手通过交规考试后会拿到 “L牌”,即这名驾驶员是一名“新手(Learner)”。持“L牌”的新手驾车上路时必须有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陪伴,不能单独驾车。“L牌”驾驶员领证后满一年才能参加路考,以获得独立驾驶的资格。同时,澳大利亚对驾驶员闯红灯的处罚也较重,如果多次闯红灯,会有可能被“停牌”。
在日本,由于城市道路狭窄,驾驶技术不过关容易出事故,因此日本发放驾照的要求更为严格。此外,由于部分老龄司机运动能力下降,开车比较容易出事故,日本近年来积极宣传老龄司机上交驾照,而上交驾照的老人则会得到政府发放的证书,享受公交打折服务。
国土面积狭小的新加坡在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严格限制车辆数量。在新加坡,每百人中只有10人左右有车,人们第一次买车时都要先购买“拥车证”。每月“拥车证”的发放数量十分有限,这也使新加坡对私家车的数量进行了有效控制。
此外,新加坡城市街头无处不在的电子摄像头也对车辆形成有效监控,违反交通规则会遭到重罚。因此,也有人说新加坡是“two fine country”——既是“美好的”(fine)国家,也是“罚款”(fine)的国家。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2014-04-10 出处:中国新闻网 [转载] 责编:陈冬菊
各国均重视对驾驶员安全意识考察及平时管理
在公安部的新规中,完善新手“实习期管理”,严格重点驾驶人“日常管理”的要求也引发了人们关注。在国外,驾驶员安全意识考察及平时管理也受到重视。
在美国,考取驾照几乎是每一名公民成年后的“必修课”。美国人认为,遵守交通规则比驾驶技巧更重要。虽说美国考驾照并不强制要求新手去驾校学习,但在美国,路考是直接上路。考试过程中,考官根据驾驶员的表现扣分,一些重点项目如果出现错误,会被“扣的很惨”。据报道,有的留学生曾经考过5次才最后通过。
在澳大利亚,25岁以下的新手通过交规考试后会拿到 “L牌”,即这名驾驶员是一名“新手(Learner)”。持“L牌”的新手驾车上路时必须有经验丰富的驾驶员陪伴,不能单独驾车。“L牌”驾驶员领证后满一年才能参加路考,以获得独立驾驶的资格。同时,澳大利亚对驾驶员闯红灯的处罚也较重,如果多次闯红灯,会有可能被“停牌”。
在日本,由于城市道路狭窄,驾驶技术不过关容易出事故,因此日本发放驾照的要求更为严格。此外,由于部分老龄司机运动能力下降,开车比较容易出事故,日本近年来积极宣传老龄司机上交驾照,而上交驾照的老人则会得到政府发放的证书,享受公交打折服务。
国土面积狭小的新加坡在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同时,严格限制车辆数量。在新加坡,每百人中只有10人左右有车,人们第一次买车时都要先购买“拥车证”。每月“拥车证”的发放数量十分有限,这也使新加坡对私家车的数量进行了有效控制。
此外,新加坡城市街头无处不在的电子摄像头也对车辆形成有效监控,违反交通规则会遭到重罚。因此,也有人说新加坡是“two fine country”——既是“美好的”(fine)国家,也是“罚款”(fine)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