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讯网 行业新闻]这两天,李书福“黑车转正”的言论在媒体上引起了热议。这不仅是因为出租车作为老百姓日常出行的重要工具,大家对其多有怨言。同时,身边的“黑车”,也让大家多了一种选择。
一方面是李书福对于如何合理调配出租车与“黑车”资源的建议,另一方面,PP租车、车纷享、顺风车等“民间出租车”项目,通过网络实现交通资源优化配置手段的出现,也逐渐让一些“黑车”变的合法,这似乎也在表明在公共交通领域,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愈加明显。
有专家表示,上述方法的实质都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点对点服务,这种基于网络地图、以智能手机应用为载体的O2O(Online To Office)模式,凭借其方便、快捷的特性,已经开始受到国内众多消费者的追捧。
PP租车:共享私家车
2012年12月12日在新加坡创立的PP租车应用,不到一年时间,眼光就瞄准了国内市场,首站选址北京,2013年10月10日,PP租车在国内正式上线。
PP租车将北京私家车车主的闲置资源通过手机、网站等互联网平台建立起“分享经济”,不仅车主收获油费、停车费等养车费用,以小时起租赁、低于市场价30%、百万元保险保障、随时随地附近租车的方式也大大方便了城市交通出行。目前每月有400~500个成交量,并且达到100%以上的增长速度。
市场资本方面,2013年2月,PP租车获得天使300万人民币融资。同时,记者从内部渠道获知,PP租车日前刚刚获得了红杉资本几百万美元的融资,该消息PP租车方面尚未统一对外公布。
杭州“车纷享”:传统租车升级版
国内首个汽车共享运营公司,被誉为中国的“Zipcar”,2010年在杭州创立,创立之初主打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等会员制分时租赁智能租车服务,出于城市交通使用习惯及国内电动汽车发展较慢等因素,最终租赁车辆仍以传统能源汽车为主。2013年,获得了杭州盈开投资、泰邦基金等共同参与的千万元人民币A轮投资。
“车纷享”的运转模式采用的是会员制度,拥有72个自助取还车网点、150台运营车辆。整个过程不需要工作人员,依靠车载智能终端实施结算,用户通过手机APP、网站以及电话均可实施预定车辆。目前业务领域仅限在杭州,会员年龄集中在20至35岁,覆盖了1.3万人,计划2014年在私家车领域开展汽车共享业务。
易到用车:带司机租车应用
定位为汽车租赁商和消费者共享信息服务平台,没有一台车源、不配一个司机,却能让客户“仅需1小时”就可以租到多样的车型。创立于2010年8月的易到用车用大数据革新了传统汽车租赁行业,目前已是国内智能交通和汽车分享的引领者,是中国第一家专业提供专乘约租车服务的电子商务网站,用户通过下载手机应用终端,或者登陆网站等方式,便可随时发出订车需求,距离最近的车辆就会来接。
易到用车创立的初衷是用移动互联网新技术和汽车分享新理念,有效提高汽车使用效率、降低汽车保有量、实现节能环保生活,更能让用户享受到真正愉悦的出行。目前易到用车网服务已经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49大城市,用户达到100万。2013年12月19日,成功完成C轮融资,融资金额为6000万美元。
顺风车:公益“租车”
国内最早倡导汽车共享的公益组织,从1998年开始,顺风车公益活动发起人王永便用自己的私家车进行免费搭载顺路的路人。2012年,以王永、赵普、陈伟鸿、郎永淳、邓飞等发起的“春节回家顺风车”公益活动在业界广受好评,也由此迎来了顺风车的春天,2014年1月2日出台的《北京市交通委关于北京市小客车合乘出行的意见》中拼车首获认可。
2014年“春节回家顺风车”活动数据显示,自1月16日活动启动以来,截止目前,共68135人报名,其中车主20254人,乘客47881人,25755人找到了同路回家或返程的顺风车。其中在外务工的留守儿童父母报名2386人,1160人找到了回家或返程的顺风车。
由于是公益组织,目前顺风车尚未进入市场化资本的运营管理。而美国相似的拼车应用Lyft已经获得了三轮募资,最近的一次获得了6000万美金C轮融资。Lyft以旧金山为中心,在美国6个城市同时运营,以每两个月扩展到一个新城市的速度快速扩张,每周利用Lyft应用搭车人数超过3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