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汽车媒体主编看“两会”

2014-03-06 11:44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今年3月3日、3月5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及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那么,作为汽车媒体的主编们对此次两会的召开有何关注、有何期待呢?
 
  《每日经济新闻》汽车版主编  丛刚

  混合动力是不是也应该补贴?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在一轮又一轮的资本轰炸下,确实很热,最近,股票市场的不少新能源概念股都涨停了,但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实还有不少瓶颈,或者未来有可能成为制约这个产业发展的瓶颈。

  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这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过去几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少,今年的两会会不会有委员提出来,督促政府真正地解决一下?
另外,关于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补贴,去年国家出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但只是针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还是被排除在外。但通过我的了解,业内很多人士都认为混合动力汽车是从传统动力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一个很好方式,毕竟纯电动汽车在技术、成本、充电设施方面还很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也适当鼓励一下?


 
  《中国经营报》汽车版主编  周树远

  希望两会召开,大家能有更多的共识


  其实,指着通过召开两会解决什么问题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两会的召开,能让大家在一些问题上能有更多的共识,会后来更好地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比如,现在大家都关注的雾霾、交通拥堵,以及越来越多的城市限行限购,这涉及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如何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除了北上广之外,其他那些城市有没有必要限行、限购,如何让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充分讨论的问题,希望这次两会上有能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提出。

  还有,在两会前,外界都在关注的合资股比放开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合资股比的放开是大势所趋,中国要想从外商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可能需要更多的让步,相关领域也会随之带来很多变化。比如随着股比的进一步放开,外商对汽车产品销售渠道的控制可能需求会更多,控制力会更强,那么,我们政府的相关政策如何调整,如何让我们中国在股比放开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好处,尽最大可能减少负面的影响,让股比放开更对我们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有利,也是值得大家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抛砖引玉的。


 
  《北京娱乐信报》汽车版主编  孟京涛

  希望通过两会,政府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更多的动作


  我希望通过今年的两会,政府能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设施的建设方面有更多的动作。

  虽然近几年来政府一直在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销售领域依然难以推开,我觉得还存在不少待以解决的问题。就新能源汽车本身来讲,续航里程依然是个瓶颈,虽然,已经出现了像特斯拉这样的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比较大的发展,但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低端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依然普遍较短,这是技术层面的。

  提到续航里程,不得不说到充电的问题,我感觉另一个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问题就是充电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消费者无法私人解决的,这需要国家真正的投入,比如国家真正拿出政策、拿出方案在一些加油站增设充电设施,在一些小区加设充电桩,在一些地下停车场增设充电桩,但这些措施至今从中央到地方我都没看到。前几天,北京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摇号直接分配的事,就说明现在老百姓之所以不愿意去买新能源汽车,就是因为觉得用着不方便。所以,我希望今年两会之后,国家能真正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推广得更好。


 
  《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版主编  徐锋

  两会上汽产业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我觉得两会对咱们汽车产业来讲,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合资股比的放开问题;二、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三、李书福提出的关于出租车方面的提案;四、空气污染的问题。

  合资股比的放开,大家都认为这是趋势,但国家需要拿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方案以及每一个时期放开的程度,当然谁都知道一下子全放开是不行的。另一方面,合资股比的放开如何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结合,这都是需要国家的明确政策和方案的。

  新能源汽车,我觉得到现在,国家应该有一个更全面更细化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发展的方案了,不要总是用试行方案让各地方政府、企业去摸索发展;还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何打破地方政府的保护,需要中央有更细的措施和办法;另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准入是不是门槛可以放得更低些,将低速电动车也纳入到这个领域,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关于出租车领域,现在出租车拒载的很多,打车软件对传统打车方式的冲击也很大,如何让百姓打车更方便,怎么样将出租车体系纳入整个城市交通的整体中来规划,再有开办出租车公司是不是应该放开,打破现在垄断,引入更多的竞争,这样对整个产业的发展、百姓的利益,以及解决上述问题更有好处。

  空气污染其实是可以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结合看的,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倒逼我们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以,也更需要更细、更好的政策来推动。
责任编辑:王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汽车媒体主编看“两会”

2014-03-06 出处:汽车商报 [转载] 责编:王思

  [V讯网 行业新闻]今年3月3日、3月5日全国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及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相继在北京召开,那么,作为汽车媒体的主编们对此次两会的召开有何关注、有何期待呢?
 
  《每日经济新闻》汽车版主编  丛刚

  混合动力是不是也应该补贴?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鼓励的新兴产业,在一轮又一轮的资本轰炸下,确实很热,最近,股票市场的不少新能源概念股都涨停了,但我们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确实还有不少瓶颈,或者未来有可能成为制约这个产业发展的瓶颈。

  比如新能源汽车的充换电设施的建设,这是一个老生长谈的话题,过去几年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少,今年的两会会不会有委员提出来,督促政府真正地解决一下?
另外,关于对新能源汽车的鼓励补贴,去年国家出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标准,但只是针对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还是被排除在外。但通过我的了解,业内很多人士都认为混合动力汽车是从传统动力汽车向纯电动汽车过渡的一个很好方式,毕竟纯电动汽车在技术、成本、充电设施方面还很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是不是应该对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也适当鼓励一下?


 
  《中国经营报》汽车版主编  周树远

  希望两会召开,大家能有更多的共识


  其实,指着通过召开两会解决什么问题是不可能的,我只希望两会的召开,能让大家在一些问题上能有更多的共识,会后来更好地推动这些问题的解决。

  比如,现在大家都关注的雾霾、交通拥堵,以及越来越多的城市限行限购,这涉及到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的矛盾,如何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除了北上广之外,其他那些城市有没有必要限行、限购,如何让经济发展的同时将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充分讨论的问题,希望这次两会上有能有更多更好的解决方案提出。

  还有,在两会前,外界都在关注的合资股比放开的问题,大家都认为合资股比的放开是大势所趋,中国要想从外商那里得到更多的东西,可能需要更多的让步,相关领域也会随之带来很多变化。比如随着股比的进一步放开,外商对汽车产品销售渠道的控制可能需求会更多,控制力会更强,那么,我们政府的相关政策如何调整,如何让我们中国在股比放开的同时得到更多的好处,尽最大可能减少负面的影响,让股比放开更对我们中国的汽车产业发展有利,也是值得大家充分讨论、各抒己见、抛砖引玉的。


 
  《北京娱乐信报》汽车版主编  孟京涛

  希望通过两会,政府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更多的动作


  我希望通过今年的两会,政府能在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设施的建设方面有更多的动作。

  虽然近几年来政府一直在鼓励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但时至今日,新能源汽车在私人销售领域依然难以推开,我觉得还存在不少待以解决的问题。就新能源汽车本身来讲,续航里程依然是个瓶颈,虽然,已经出现了像特斯拉这样的在新能源技术方面比较大的发展,但不管是高端的还是低端的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依然普遍较短,这是技术层面的。

  提到续航里程,不得不说到充电的问题,我感觉另一个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大问题就是充电的问题,这个问题是消费者无法私人解决的,这需要国家真正的投入,比如国家真正拿出政策、拿出方案在一些加油站增设充电设施,在一些小区加设充电桩,在一些地下停车场增设充电桩,但这些措施至今从中央到地方我都没看到。前几天,北京第一批新能源汽车摇号直接分配的事,就说明现在老百姓之所以不愿意去买新能源汽车,就是因为觉得用着不方便。所以,我希望今年两会之后,国家能真正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这样新能源汽车才能推广得更好。


 
  《21世纪经济报道》汽车版主编  徐锋

  两会上汽产业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


  我觉得两会对咱们汽车产业来讲,有四个方面值得关注:一、合资股比的放开问题;二、新能源汽车的进一步发展;三、李书福提出的关于出租车方面的提案;四、空气污染的问题。

  合资股比的放开,大家都认为这是趋势,但国家需要拿出一个具体的时间、方案以及每一个时期放开的程度,当然谁都知道一下子全放开是不行的。另一方面,合资股比的放开如何和国有企业改革,以及汽车企业的兼并重组结合,这都是需要国家的明确政策和方案的。

  新能源汽车,我觉得到现在,国家应该有一个更全面更细化的新能源汽车及配套设施发展的方案了,不要总是用试行方案让各地方政府、企业去摸索发展;还有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如何打破地方政府的保护,需要中央有更细的措施和办法;另外,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准入是不是门槛可以放得更低些,将低速电动车也纳入到这个领域,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关于出租车领域,现在出租车拒载的很多,打车软件对传统打车方式的冲击也很大,如何让百姓打车更方便,怎么样将出租车体系纳入整个城市交通的整体中来规划,再有开办出租车公司是不是应该放开,打破现在垄断,引入更多的竞争,这样对整个产业的发展、百姓的利益,以及解决上述问题更有好处。

  空气污染其实是可以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结合看的,空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倒逼我们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所以,也更需要更细、更好的政策来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