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二次入市”或逼汽车合资股比放开

2014-02-19 09:05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载]责编:黄河

  合资股比的争论还在继续。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第三次就合资股比问题公开发表意见。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当月例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表示,“汽车业不要对外开放更大,维持现状,合资继续,同时对外深化合作而不是扩大开放”。

  之前,董扬曾两次就“汽车合资股比”问题在其博客撰文,反对态度鲜明,社会反响强烈。中汽协作为连接政府与车企的桥梁单位,也许早已对政策动向有所了解。

  “合资股比问题再次被提及,与中央目前提出的‘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有关。”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中央正筹划与一些国家进行双边投资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为了适应新的改革开放格局,有些政策需要调整,汽车业的合资股比政策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近期,中汽协曾组织汽车生产企业多次就合资股比问题进行研讨,并对外发出了全称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同意放开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的意见》的文件。不过面对“二次入世”的压力,汽车业能否还会有加入世贸时的“侥幸”?

  中美再次回到谈判桌

  与多国启动双边投资谈判,美国首当其冲。现在美国在做两件事:一是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二是推动跨太平洋的战略经济合作伙伴协定(TPP)。

  前者涵盖大部分欧洲国家,已经于2013年6月启动,预计2015年完成谈判,2016年获得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批准后生效。协定将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市场以及美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双方将加强农业和工业领域标准制定合作,以及加强数据保护、汽车、制药等行业规制合作。

  德意志银行曾在2013年发布研究报告称,TTIP是美欧应对中国实力提升而采取的防御性策略,将创造全球重量级经济体之间最自由的商业关系。有数据统计,一旦TTIP完成签订,美欧之间每年的贸易总额将达到4500亿欧元左右,约合人民币3.8万亿元,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

  除了TTIP,TPP也被视为美国对中国贸易关系的一次新“围剿”。该协议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2010年美国加入TPP后,大刀阔斧修改原协议内容,希望通过加入TPP,实现其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主导权。

  对于TPP学术界曾有过争议,有人认为它是美国人遏制中国的新招儿,中国不能参与;也有人认为,中国不应用意识形态的、政治的观点看待经济问题,而应用开放的心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王志乐的观点属于后者。

  “对内来说,如果我们谈TPP,就会有一个带动全局的、跳一跳就能得到的目标,这对我国下一步的改革影响巨大。”王志乐透露,现在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商务部推动,而是由中央直接领导。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王志乐曾应邀在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上作有关全球公司专题辅导报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学习会的总结中说,“30年历史证明了开放是改革的前提,在开放过程中不断检验我们现有的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合理性,破除影响开放的因素,才能促进我们整体社会的改革一步一步的深入”。

  去年3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始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调研考察时,也强调说:“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今天看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

  加入TPP已经被高层视为迎接新一轮开放改革的新契机。

  合资股比面临选择

  现有的国际形势也在迫使中国要尽快加入TPP。近期,日本表态它也在和欧盟谈自由贸易协定,也要参与跨太平洋的战略经济合作。现在中国正和东盟、日韩谈自由贸易协定,但如果日本和欧美抢先谈成,那么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协定影响力就会大大减小,中国也容易与美欧等新的双边谈判或区域谈判脱节。

  事实上,去年7月进行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经达到协议,中美决定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谈判的条件是,中方承诺给美方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两个原则。

  “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美方在没来中国投资之前,中方给中国企业的待遇也应该给美国企业,也就是说要真正给外资企业以国民待遇。如果不给,这一条将被列入“负面清单”。

  比如汽车业50对50的合资股比政策,就会被列入“负面清单”,并且要写清楚该政策会执行多久,美方会以此要求进入美国市场的中方企业也要按照50对50的合资政策落地。现在中国的IT企业正在美国遭遇这样的要求。

  这意味着,当比汽车产业更为重要的产业在国外面临同样不平等待遇时,迫于压力,中国的汽车合资限制政策也有可能做出调整。王志乐透露,目前中方已对美方正式承诺,要探讨在新的改革开放格局下,哪些政策需要调整,这事实上也是中央政府在研究的下一步开放中的新问题。

责任编辑:黄河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x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二次入市”或逼汽车合资股比放开

2014-02-19 出处:21世纪经济报道 [转载] 责编:黄河

  合资股比的争论还在继续。2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第三次就合资股比问题公开发表意见。该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当月例行的信息发布会上表示,“汽车业不要对外开放更大,维持现状,合资继续,同时对外深化合作而不是扩大开放”。

  之前,董扬曾两次就“汽车合资股比”问题在其博客撰文,反对态度鲜明,社会反响强烈。中汽协作为连接政府与车企的桥梁单位,也许早已对政策动向有所了解。

  “合资股比问题再次被提及,与中央目前提出的‘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有关。”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目前中央正筹划与一些国家进行双边投资谈判,建立自由贸易区。为了适应新的改革开放格局,有些政策需要调整,汽车业的合资股比政策也在考虑范围之内。

  近期,中汽协曾组织汽车生产企业多次就合资股比问题进行研讨,并对外发出了全称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不同意放开汽车整车生产领域外资股比限制的意见》的文件。不过面对“二次入世”的压力,汽车业能否还会有加入世贸时的“侥幸”?

  中美再次回到谈判桌

  与多国启动双边投资谈判,美国首当其冲。现在美国在做两件事:一是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谈判;二是推动跨太平洋的战略经济合作伙伴协定(TPP)。

  前者涵盖大部分欧洲国家,已经于2013年6月启动,预计2015年完成谈判,2016年获得美国国会和欧洲议会批准后生效。协定将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开放服务市场以及美政府采购市场,同时,双方将加强农业和工业领域标准制定合作,以及加强数据保护、汽车、制药等行业规制合作。

  德意志银行曾在2013年发布研究报告称,TTIP是美欧应对中国实力提升而采取的防御性策略,将创造全球重量级经济体之间最自由的商业关系。有数据统计,一旦TTIP完成签订,美欧之间每年的贸易总额将达到4500亿欧元左右,约合人民币3.8万亿元,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

  除了TTIP,TPP也被视为美国对中国贸易关系的一次新“围剿”。该协议由新西兰、新加坡、智利和文莱四国发起,从2002年开始酝酿。2010年美国加入TPP后,大刀阔斧修改原协议内容,希望通过加入TPP,实现其在亚太地区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主导权。

  对于TPP学术界曾有过争议,有人认为它是美国人遏制中国的新招儿,中国不能参与;也有人认为,中国不应用意识形态的、政治的观点看待经济问题,而应用开放的心态参与世界经济竞争。王志乐的观点属于后者。

  “对内来说,如果我们谈TPP,就会有一个带动全局的、跳一跳就能得到的目标,这对我国下一步的改革影响巨大。”王志乐透露,现在这项工作不仅仅是商务部推动,而是由中央直接领导。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前,王志乐曾应邀在上海市委常委学习会上作有关全球公司专题辅导报告,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在学习会的总结中说,“30年历史证明了开放是改革的前提,在开放过程中不断检验我们现有的制度和法律法规的合理性,破除影响开放的因素,才能促进我们整体社会的改革一步一步的深入”。

  去年3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开始就任总理后的首次调研考察时,也强调说:“30年前,波澜壮阔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开放的经济特区带动的。今天看来,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间和动力。而在这种开放的过程中,改革将释放巨大的制度红利。我们要用开放扩大内需,用开放形成倒逼机制,用开放促进新一轮改革。”

  加入TPP已经被高层视为迎接新一轮开放改革的新契机。

  合资股比面临选择

  现有的国际形势也在迫使中国要尽快加入TPP。近期,日本表态它也在和欧盟谈自由贸易协定,也要参与跨太平洋的战略经济合作。现在中国正和东盟、日韩谈自由贸易协定,但如果日本和欧美抢先谈成,那么中日韩的自由贸易协定影响力就会大大减小,中国也容易与美欧等新的双边谈判或区域谈判脱节。

  事实上,去年7月进行的第五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已经达到协议,中美决定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谈判的条件是,中方承诺给美方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两个原则。

  “准入前国民待遇“是指,美方在没来中国投资之前,中方给中国企业的待遇也应该给美国企业,也就是说要真正给外资企业以国民待遇。如果不给,这一条将被列入“负面清单”。

  比如汽车业50对50的合资股比政策,就会被列入“负面清单”,并且要写清楚该政策会执行多久,美方会以此要求进入美国市场的中方企业也要按照50对50的合资政策落地。现在中国的IT企业正在美国遭遇这样的要求。

  这意味着,当比汽车产业更为重要的产业在国外面临同样不平等待遇时,迫于压力,中国的汽车合资限制政策也有可能做出调整。王志乐透露,目前中方已对美方正式承诺,要探讨在新的改革开放格局下,哪些政策需要调整,这事实上也是中央政府在研究的下一步开放中的新问题。